新建有线电视改造施工方案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2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A、施工工艺流程穿线、校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安装→系统统调→系统测试及验收→竣工文档整理。
B、线缆敷设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
避免电缆接续,当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5)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7)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同轴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
C、设备安装分支分配设备安装a)施工中所使用的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室外使用的部件应有良好的防潮、防雨和防雷措施;b)部件及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终端面板其下沿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30c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D、施工中的注意点1)施工中应避免由于非正常使用而引起的机械变形;2)分配器、分支器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3)分配器、分支器尽量安装在弱电井里面,以便于维护和检修;4)室内外连接的地方要做好防水处理;5)所有螺母螺钉均应拧紧。
二、安装调试方案A、调试工序➢前端和机房设备调试➢干线传输设备调试➢分支分配网络调试B、系统调试一)前端和机房设备的调试前端和机房设备的调试包括放大器等设备的调试。
根据前端设备设计组合图,检查各设备连接是否正确,各连线有无断路、短路,各接插器是否装配良好,然后通电:前端主要调试内容包括:(1)各设备的输入输出电平和调试;(2)有源器件AGC功能的调整;(3)邻频前端中图像伴音载波功率比调整;(4)各频道间电平差的调整;(5)各部件最佳工作状态的调整。
举例如下:调制器的调整应使调制度适当。
有线电视光纤入户改造工程方案分析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高速稳定网络需求的增加,有线电视光纤入户改造成为了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有线电视光纤入户改造工程的目的是利用光纤传输技术,提供高速、稳定、可靠的宽带网络服务,满足居民和企业的网络需求。
二、项目内容1.光纤骨干网络建设:建设光纤骨干网络,连接各个小区的光纤节点。
2.光纤节点建设:在各个小区建立光纤节点,连接光纤骨干网络和用户。
3.光纤线缆铺设:在各个小区内铺设光纤线缆,将光纤节点和用户终端连接起来。
4.用户终端设备安装:为用户提供光纤入户设备,包括光纤猫、光纤路由器等,确保用户能够正常使用光纤网络。
5.网络调试和优化:对整个光纤网络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三、项目实施方案1.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启动前,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需求调研、技术可行性研究、经济效益评估等,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2.工程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光纤骨干网络的布局、光纤节点的选址、光纤线缆铺设的路径规划等。
3.施工管理:对整个工程进行项目管理,包括施工计划编制、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监管等,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设备采购:根据工程需求,采购所需的光纤线缆、光纤节点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等。
5.施工作业:按照工程计划,进行光纤线缆铺设、光纤节点建设、用户终端设备安装等施工作业。
6.网络调试和优化: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网络调试和优化,包括网络性能测试、故障排除等,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项目风险及对策1.技术风险:光纤传输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能面临各种技术挑战,如线缆损耗、设备兼容性等。
对策: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技术培训和经验总结,及时解决技术问题。
2.资金风险:光纤入户改造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涉及到工程建设、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对策: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合理控制项目费用,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 1 页 共 4 页 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方案范文 本方案旨在全面概述一项覆盖全市的有线电视接入工程,旨在提高通信网络的整体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一、工程背景 鉴于本市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陈旧,已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本次工程旨在通过升级和改造,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二、工程目标 本次工程的具体目标包括: 1. 实现全市范围内____%有线电视接入率; 2. 提升网络带宽,优化画质,增强服务体验; 3. 增强网络安全性,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三、工程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标,工程方案涉及以下关键措施: 1. 构建新的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包括铺设光纤线路和建立中继站; 2. 更新用户终端设备,以提供更清晰的画质; 3. 对现有网络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4. 建立完善的光缆保护机制,提升网络的稳定性; 5. 完善用户服务体系,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持。 四、工程流程 工程将遵循以下流程: 1. 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明确光缆线路和中继站的选址; 2.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光缆铺设和中继站建设; 第 2 页 共 4 页
3. 更新用户终端设备; 4. 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五、工程进度 整个工程预计耗时____个月,分为以下阶段: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测试调试。 六、预期效果 工程完成后,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 1. 全市范围内有线电视接入率达到____%; 2. 网络带宽提升,画质更加清晰; 3. 用户服务体验得到显著改善,用户满意度提高。 七、工程成本 本次工程预计总投资____万元,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人工费用等多个方面。 本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本市通信服务水平,期待工程顺利推进,达到既定目标。 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方案范文(二) 在科技飞速进步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有线电视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渠道之一,其在信息传递、娱乐互动及广告宣传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计划在____年启动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 一、工程目标 本工程的核心目标是至____年实现全国范围内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具体目标包括: 第 3 页 共 4 页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文档一】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法及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概述1.1 规划设计方案1.2 施工时间安排1.3 施工人员组织及培训2.设备采购与备货2.1 设备清单及规格要求2.2 供应商选择及合同签订2.3 设备备货、验收和保管3.现场准备工作3.1 施工现场选址3.2 现场环境整理3.3 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二、有线电视信号接入系统施工1.线缆敷设1.1 确定线缆路径1.2 线缆敷设方式选择1.3 线缆预处理及标识2.信号放大与分配系统2.1 放大器选型及放置位置2.2 分配器选型及分配方案2.3 信号调整与优化3.信号接收与调试3.1 收视设备安装与调试3.2 信号接收机安装与调试3.3 信号接收调试三、有线电视终端安装1.有线电视终端设备选购1.1 终端设备功能需求1.2 终端设备选型与供应商选择 1.3 终端设备安装位置确定2.终端设备安装与调试2.1 室内有线电视接收设备安装2.2 终端设备连接与设置2.3 杂音与故障排除四、后期工作与验收1.工程竣工验收1.1 施工记录整理1.2 设备清单核对1.3 系统性能测试与调整2.投诉解决2.1 投诉接收与记录2.2 投诉原因分析与处理2.3 投诉解决方案评估【文档二】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指南与细则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要求及目标1.1 施工目标与要求1.2 施工进度安排1.3 施工人员分工及培训计划2.设备采购与备货2.1 设备清单与规格要求2.2 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2.3 设备备货、验收与保管3.现场准备工作3.1 施工现场选址与准备3.2 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3.3 施工工具与设备准备二、有线电视信号接入系统施工1.线缆敷设1.1 敷设路径规划与标识1.2 敷设方式选择与准备1.3 线缆敷设与固定2.信号放大与分配系统2.1 放大器选型与安装2.2 分配器选型与布置2.3 信号调整与优化3.信号接收与调试3.1 接收设备安装与调试3.2 接收机安装与调试3.3 信号接收调试三、有线电视终端安装1.有线电视终端设备选购1.1 功能需求与选型准则1.2 供应商选择与合作1.3 安装位置确定与准备2.终端设备安装与调试2.1 室内有线电视接收设备安装 2.2 终端设备连接与设置2.3 杂音与故障排除四、后期工作与验收1.工程竣工验收1.1 施工记录整理与归档1.2 设备清单核对1.3 系统性能测试与调整2.服务与投诉解决2.1 投诉接收与处理2.2 投诉原因的分析与解答2.3 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评估【文档尾部附加内容】1、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备清单及规格要求、施工记录等相关文档。
本文由up40cs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0一. 编制范围及依据…… 12 二. 工程概况…… 14 三. 工程管理体系…… 15 3. 1 施工管理组织…… 15 3. 2 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图…… 17 3.3 管理职能的组织和分工……17 3.4 项目经理部…… 19 3.5 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 19 3.6 项目经理责任制……21 3.7 项目经理的工作方针和管理目标…… 21 3. 8 制订和贯彻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22 3. 9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22 3. 10 工程管理创优措施…… 23 3.11 现场施工管理…… 25 3.11.1 目标管理…… 25 3.11.2 计划管理…… 26 3.11.3 现场技术管理…… 26 3.11.4 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29 3.11.5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33 3. 11. 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4 3.11.7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6 3.11.8 现场设备材料管理...... 45 3.11.9 成本控制管理...... 46 3.11.10 劳动务投入情况分析 (47)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1一. 编制范围及依据1. 1 编制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杭州萧山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地下管道、杆线工程。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工程施工施工组织方案。
1.2 依据和说明一.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以下列资料为编制依据:《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 121-1995);《有线电视系统调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22-1995);《有线电视系统频道处理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 123-1995);《有线电视系统干线放大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 124-1995);《有线电视用光缆入网技术条件》(GY/T 130-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 000 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1999);《有线电视系统用无源混合器(5~1 000 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8-1999);《有线电视系统电视解调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2139-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 000 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 140-1999);《有线电视模拟电视信号加解扰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41-1999);《有线电视系统调幅激光发送机和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43-2000 );《广播电视 SDH 干线网管理接口协议规范》(GY/T 144-2000);《广播电视 SDH 干线网网元管理信息模型规范》(GY/T 145-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GY/T 147-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 148-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系统测量》(GY/T 149-2000);《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终端控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53-2000)。
2023精选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任意 [完整版] .doc1:2023精选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项目简介:本方案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并实施有线电视系统,旨在提供高清、稳定的有线电视信号,满足对高质量影音内容的需求。
1. 系统设计1.1 系统概述1.1.1 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1.1.2 系统硬件设备配置1.1.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1.2 系统拓扑设计1.2.1 中央控制室设计1.2.2 信号传输线路设计1.2.3 终端设备设计2. 硬件设备选择2.1 信号源设备选择2.1.1 信源选用标准2.1.2 信源设备参数比较2.1.3 信源设备选型依据2.2 传输线路设备选择2.2.1 各种信号传输线路介绍2.2.2 传输线路性能比较2.2.3 传输线路选型依据2.3 终端设备选择2.3.1 终端设备介绍2.3.2 终端设备性能比较2.3.3 终端设备选型依据3. 施工方案3.1 系统建设规划3.1.1 施工进度计划3.1.2 施工人员组织与分工3.1.3 施工安全管理3.2 中央控制室建设3.2.1 控制室硬件设备安装3.2.2 控制室软件配置与调试3.3 信号传输线路建设3.3.1 信号线路布线与连接3.3.2 信号线路调试与优化3.4 终端设备安装3.4.1 终端设备配置及安装3.4.2 终端设备调试与培训4. 系统测试与验收4.1 功能测试4.2 性能测试4.3 满意度调查附件:附件1:有线电视系统拓扑图附件2:中央控制室设备清单附件3:信号传输线路布线图附件4:终端设备安装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违约责任: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合同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 不可抗力: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等造成的无法履行合同或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
-----------------------------------------2:2023精选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项目简介:本方案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并实施有线电视系统,旨在提供高清、稳定的有线电视信号,满足对高质量影音内容的需求。
有线电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施工组织设计图纸
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件3:施工所需材料清单
附件4:施工人员名单及资质证书
附件5:施工费用预算表
附件6:施工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附件7: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 有线电视:指通过有线传输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电视信号和信息服务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
2. 施工组织设计:指在有线电视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方法和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方案: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有线电视施工工程,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编制。
4. 施工任务:指有线电视施工工程中需要完成的具体施工内容,包括路线敷设、设备安装、机房建设等。
5. 施工方法:指有线电视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施工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线缆敷设方法、设备接线方法、设备调试方法等。
6. 施工计划:指根据施工任务和施工方法,确定有线电视施工工程的时间安排和工期计划,包括施工序列、施工进度和关键节点。
7. 施工费用预算:指根据有线电视施工工程的工作量和材料消耗等因素,编制出的施工费用预估计算表,用于控制施工成本。
8. 施工安全措施:指为保障有线电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的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培训等。
9.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指根据有线电视施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制定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用于评估施工工程的质量是
否符合要求。
有线电视工程方案有线电视工程方案有线电视工程方案目目录录一、公司简介.2二、设计依据:.3三、系统概述.3四、方案介绍.41、概述.42、技术要求.63、总体方案.64、系统指标的分配与计算.7五、设备选型.81、卫星地面站址选择、卫星天线直径与高频头的选型82、前端设备选型10六、系统的避雷及防护措施.15七、工程报价16八、验收标准,测试内容和指标。
.17九、人员培训19一、一、公司简介公司简介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1、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ib-9215节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到十年的技术发展变化。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应接收五颗卫星的十套节目,本方案拟接收亚太—1A、亚州-3S、亚卫-2、鑫诺一号、亚太一号共五颗卫星上的电视节目十套。
另接收XX电视台的30个频道的有线节目,共计四十套节目。
根据酒店有线电视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系统设计为无干线型有线电视系统,分配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该方式线路简明清晰,特别适合于楼群用户分配系统。
本工程按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属A类,系统应满足下列设计性能指标:载噪比≥44dB交扰调制比≥47dB载波互调比≥58dB四、方案介绍四、方案介绍11、概述、概述根据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要求,XX工程的有线电视系统带宽按750MHz邻频系统设计,实现多功能、多节目、高性能的图像,语言,数据等的实时传输,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长期需要,适应XX工程先进性的要求。
750MHz邻频传输系统为目前普通大、中型城市有线电视网所采用,其特点:技术成熟,可选的产品较多,传输容量大,最多可传输80个电视频道(DS1—DS42,Z1—Z38),传输的图像及信号质量好等特点。
根据XX工程有线电视接收系统设计要求,拟接收下列电视节目内容(具体节目可由业主自行选择,下列节目供参考):(1)卫星天线接收电视节目为:●亚州-3S:四套节目105.58卫视体育台3.800GHZHNTSC卫视音乐台3.840GHZHNTSC卫视中文台3.9的实际经验,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卫星图像质量和卫星天线尺寸的计算,得出卫星接收天线口径与卫星接收图像质量的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范围及依据 (12)
工程概况 (14)
. 工程管理体系 (15)
3. 1 施工管理组织 (15)
3. 2 工程管理组织架构图 (17)
3.3 管理职能的组织和分工 (17)
3.4项目经理部 (19)
3.5 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 (19)
3.6 项目经理责任制 (21)
3.7 项目经理的工作方针和管理目标 (21)
3. 8 制订和贯彻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22)
3. 9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22)
3. 10 工程管理创优措施 (23)
3.11 现场施工管理 (25)
3.11.1目标管理 (25)
3.11.2计划管理 (26)
3.11.3 现场技术管理 (26)
3.11.4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29)
3.11.5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33)
3. 11. 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4)
3.11.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6)
3.11.8 现场设备材料管理 (45)
3.11.9 成本控制管理 (46)
3.11.10劳动务投入情况分析 (47)。
--WORD格式--可编辑--- -- 涟水县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建设和改造实施方案 丁青海 乔东明 秦双华 为了将我县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改造成为高可靠、高带宽、高承载力、可管理、可运营的双向网络,结合我县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设计了四套建设和改造方案,可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方案实施。 一、 FTTB+EPON+LAN方案 (一) 组网方案 采用“光纤到楼、光机直带用户、EPON传输、同轴电缆五类线复合电缆入户、以太网接入”的网络结构。HFC网络传输系统采用860MHz频带,拓扑结构为光链路采用一级1550nm环型光链路、二级1310nm或1550nm星型光链路的结构,楼栋以下接入网采用光接收机直接通过同轴电缆覆盖用户,同轴电缆网络采取“单向传输、集中接入”的原则设计。双向网络采用基于EPON技术的点对多点光以太网传输技术,楼栋至用户采用五类线方式。 (二) 网络结构 接入网线路由分前端、分前端至小区接入线路、小区接入点、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楼栋接入点、楼栋至用户终端接入线路、用户终端组成。 根据HFC网络波长配置不同,分为1310nm、1550nm叠加1310nm、1550nm叠加1550nm+三种方式。三种方式的应用环境如下: 1310nm方式适用于一级1550nm光链路、二级1310nm光链路的HFC网络; 1550nm叠加1310nm、1550nm叠加1550nm+方式适用于一级1550nm光链路、二级1550nm光链路的HFC网络。两者区别是本地信号插入的光波长有所不同。 组网示意图如下: --WORD格式--可编辑---
-- 1550一级环网
分前端小区接入点分前端至小区光缆线路小区至楼栋接入线路ONU楼栋交换机13dBm 1310nm光发射机高频接线模块STBPC用户网关射频混合分配单元预留同轴电缆五类线同轴电缆五类线GE汇聚交换机IPQAM交互电视网络IP城域网单元集中分配器1:2OLTGE正向光接收机分配器楼栋集中楼栋光接收机1310nm1490/1310nmPON1PON n前端IPIP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安装要求:负责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要求线缆走向清晰、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CATV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
所有接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
系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和引下线铁管进行电缆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终端盒的安装和接续。
安装施工工艺:1)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房设备连线排列整齐有序,以利调试、维修、除尘保养等。
信号线与电源采用正交排列,避免干扰。
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
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①.明装:a.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φ6mm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膨胀管,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
塑料型分支器、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盖内的金属型分配、分支器,则要揭开盒盖,对准安装盒钻眼;压铸型分配、分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走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
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250~300mm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②.暗装: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并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颜色与墙面相同。
在木箱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
采用铁箱结构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再将二层板固定在铁箱上。
3)用户终端安装①.检查修理盒子口: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应及时检修平整。
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盒子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
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见图3-74所示。
②.结线压接: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100~150mm的长度,然后把25mm的电缆外绝缘层剥去,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10mm,留出3mm的绝缘台和12mm芯线,将线芯压在端子上,用Ω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3-75所示。
广电改造工程技术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我公司拟对某地区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工程,以提升信号传输质量和网络覆盖范围,满足用户对高清、互联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提升和网络智能化升级三个部分。
改造范围包括城市主城区和部分乡镇,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
二、项目目标1. 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容量和质量,满足高清视频、互联网和其他多媒体业务的传输需求;2. 提升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稳定地收看数字电视节目;3. 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技术方案1. 有线电视网络改造(1)引入光纤接入网络(FTTx)技术,以替代传统的同轴电缆网络。
通过FTTx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稳定的传输质量,同时可以支持多种业务的传输,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互联网和其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对原有的线路和设备进行升级,包括有线电视节点设备、OLT设备、传输设备、宽带接入设备等。
同时,对低质量的线路进行更换,以保证传输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3)引入智能家庭网关设备和终端设备,以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和传输,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
同时,对客户端设备进行升级,以支持高清视频、互联网和其他多媒体业务的接入和使用。
2. 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提升(1)对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台和天线进行升级,以提升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同时,对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设备进行升级,以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稳定地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2)引入MIMO技术和智能功率控制技术,以提升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穿透能力,保证用户可以在室内、地下和其他复杂环境中也可以收看到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
(3)引入数字电视网络遥测系统和管理系统,对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并对信号进行调优和优化,以提供更加稳定、清晰的服务。
3. 网络智能化升级(1)引入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以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有线电视改造方案有线电视改造方案1. 引言有线电视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人们获取新闻、娱乐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媒体的崛起,有线电视正在逐渐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
为了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有线电视必须推出改革计划以保持其竞争力。
本文将提出一种有线电视改造方案,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增加内容选择,并加强与互联网的整合。
2. 改造方案2.1 进一步数字化有线电视运营商应当加大对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力度。
传统的模拟信号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高清画质和多媒体交互的需求。
通过使用数字化设备,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画面和音频,并且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互动功能,如点播、互动教育等。
2.2 引入智能电视和OTT服务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家庭娱乐的标配,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借助智能电视的普及来改进用户体验。
通过在智能电视上提供有线电视的内容,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观看和订阅自己喜爱的节目。
同时,运营商也可以引入OTT(Over-The-Top)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并与其他媒体平台进行合作,扩大内容资源。
2.3 开放式平台和应用商店传统的有线电视通常受限于自身提供的内容和应用,用户的选择面较为有限。
为了增加内容和应用的多样性,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推出开放式平台和应用商店。
开放式平台可以吸引开发者参与,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和功能;应用商店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订购应用和服务。
2.4 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推荐有线电视运营商拥有大量用户的观看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个性化推荐。
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偏好,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推荐相关的节目和内容,提高用户满意度。
2.5 融合线上线下服务为了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与线下体验店或合作伙伴合作,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订购电视节目、支付账单等,同时也可以在线下体验店享受面对面的服务和咨询。
3. 结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有线电视行业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和用户需求。
为了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我台决定对原有线电视网进行网络改造以满足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
通过对传统有线电视网的升级改造,四会有线电视网络将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信号及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性网络,能够为各类团体用户及居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
一、实施原则
1、这次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和建设具有一定前瞻性,改造后能满足今后规划期内网络建设和用户带宽的需求。
从2010年开始,《中国电信互联网需求书》中已经提到,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在3 年内就能到2~8Mbps/户,并且在5 年之内可能到达4~12Mbps/户。
在我市,中国电信已经基本走完了第一步,就是说电信已经向第二部迈进。
至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正在全四会铺光纤,搞光纤入户,他们都在全面改网,而我们广播电视的网络本来就和他们相比相差很远,再不改网我们将和他们差距得越来越远。
对于我们自己的广播电视网络,虽然经过这次的改网,未一次达到光纤入户,但我们的设计是比较先进的,除了满足基本数字电视的需要以外,在数据带宽上,独享要达到40 Mbps 以上,共享要达到100 Mbps以上。
到时相对光纤入户来说我们都不一定没有优势。
因为以后就算是走全ip的数据,电视节目都变成ip来传,根据高清节目占用带宽10至20 Mbps 左右,而数据2020 Mbps,我们带宽都是足够的。
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和建设应遵循低故障、易维护、可控制、可管理原则,确保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
我们这次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和改造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性:技术系统、设备、接口协议要遵循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的硬件设备应通过广电总局或相关管理机构的入网认定,确保系统设备的互连互通。
可靠性:网络建设和施工应遵循低故障、易维护、可控制、可管理原则,确保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
适用性:系统设计与建设要因地制宜,业务与技术模式要紧密结合本地的业务发展和本地的网络条件。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实施应遵循先进性、扩展性原则,充分考虑随着业务的扩展与技术的进步可以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
为了提高我们网络的可靠性,我们会扩展和加强我们的光纤网络,增加光节点的数目,减少放大器,同时,我们会简化网络结构和有源器件,特别是同轴传输部分,尽量降低维护
的技术要求,提高维护的效率。
二、任务目标
“光进铜退”是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化、双向化的发展趋势,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应将光纤进一步向用户端推进,实现高可靠、高带宽、高承载力、可管理、可运营的目标。
我们的网络新楼盘现大部分都实现光纤到楼,但旧城区部分还是旧有的网络,需要进行改造,使全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具备承载模拟和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高清晰度电视、广播、视频点播、宽带数据接入、语音服务等多种业务的能力。
其实我们从2004年开始,我们都有用CMTS+CM的方式进行改网,由于当时各种原因,新力公司提供的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搞到现在都未能搞好。
所以今次的改网,我们的定位是比较明确的,一定要一部到位,用户的接入带宽和稳定性一定要达到电信级的水平。
三、设计依据
(1)《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
(2)《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170—2001)
(3)《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180—2001)
(4)《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GY/T200—2004)
(5)《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221—2006)
(6)《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2005)
(7)《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设计标准》
(8)《四会市广播电视台网络设计标准》(FG 001.0—2012)
四、网络改造质量要求
1、网络双向改造工程的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准确。
2、网络设备器材涉及国家强制性安全认证的产品和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入网认定范围的广播电视设备(参见《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产品目录》)应具有有效的认定标识,能适应本地环境气候条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主要设备、器材应注有制造厂厂名、质量合格证明、规格型号、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和技术条件说明。
为了便于管理,相同功能需求网络器材,在同一区域应尽可能使用同种产品。
3、网络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符合设计要求,依据设备、器材生产厂家推荐的参数、方法进行,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佳。
设备、器材安装点即要便于安装、测试、维护,又要兼顾
安全。
4、双向网络建议在满足安全播出的要求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系统冗余能力、必要的监控手段和应急处理手段。
5、工程建设建议应建立完善的工程、器材质量检验、验收流程。
6、双向网设计、施工及验收建议按照GY5073-2005、GY5075-2005进行设计、施工及验收。
7、系统各部分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规范,达到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8、网络改造中,各项文档建议应齐备,包括网络改造方案、设计及竣工工程图纸、调试记录、HFC网络用户资料等。
六、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技术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要通过建立回传通道以满足终端用户的双向化需求。
目前,国内部分网络双向化改造采用了有线电视电缆调制解调技术(CMTS+CM)、以太网接入技术(LAN)、无源光网络技术(PON)以及各种新的双向接入技术(例如:EOC等)。
从技术发展趋势上看,这些技术都是向FTTH(光纤到户)发展的过渡技术,但由于现在光纤到户的实际解决方案未成熟,因此选用一个适合我们的双向接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解决我们宽带网络现存的问题,我们反复到其它地方进行参观学习,例如:广州、禅城、珠海、中山、江门、新会、开平、南海、三水、高明等地,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中山模式比较适合四会。
因为他们早期也是使用CMTS+CM的接入模式,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结果也是和我们一样,噪声问题严重、网络的封闭性老是做不好。
而且,他们都深有同感,CMTS的接入方式对维护人员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需要全面的双向网传输知识和电脑网络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在2008年左右就全面采用EPON+EOC方式接入来替代CMTS,他们得到的经验是,采用EOC接入后,噪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一线的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大幅减低,增加了维护的有效性。
而且他们经过多年使用任务使用EOC接入是稳定的,是满足网络需要的,他们现在通过EOC接入已经开展的多功能业务,数据用户达到了10万户。
而对于我们四会的网络来说,经过我们网络的实际应用,我们采用的CMTS+CM的接入技术是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这个有使用我们有线宽频网络的人就深有体会。
在2011年,我们向某些厂家要了一部分EPON+EOC的设备做网络测试,在所有网络结构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改造了包括电视小区在内几个点,以前用CMTS的时候经常断线不稳定,
但是改网以后一直用到现在都很少断线。
因此,我们认为相对CMTS+CM,EPON+EOC 技术是比较适合我们的网络的。
因此,下一步的网改,我们准备全网使用EPON+EOC技术技术。
由于对于我们来说EPON+EOC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我们下面就分别作以下介绍:
1、EPON技术
光网传输技术,通常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两大类。
有源光网络具备传输距离长、需供电、需维护等特点,有源光网络一般是基于点到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如HFC光网、LAN光网等部分,有源光网络主要应用于干线传输网络和城域网。
无源光网络一般是基于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多采用树型或星型(多级星型)的拓扑结构,是多用户共享系统。
无源光网络具备拓扑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消除了局端与用户
端之间的有源设备等特点。
由于PON技术的网络拓扑与有线电视网络的拓扑结构相类似,无源光网络技术成为一种在广电网上应用的新技术。
EPON是在PON的基础上,用以太网(Ethernet)协议取代ATM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结合,构成了一个可以提供宽带、低成本和多业务能力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
E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上、下行速率目前可达到1.25Gbps,因此也称GEPON(G= Gigabit 吉比特)。
目前,IEEE已经建立8023av工作组来制定10G EPON标准。
以下为EPON+EOC接入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