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40
脑室外引流术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引流管连接是否正确,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2、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记录24小时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宜超过500毫升,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
脑脊液分泌增多可能有颅内感染。
3、病人有无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症状,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高热甚至抽搐。
4、拔管后重点观察钻孔和头皮插管处有否脑脊液漏,有无局部炎症反应,是否再度出现颅内压增高。
【护理措施】1、术前按常规准备,备头皮。
2、引流管的位置: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瓶(脑室外引流装置或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额角(眼睛外角)10~15cm(100~150毫米水柱),固定好引流瓶,使脑脊液缓慢流出。
术后早期应该严格控制引流速度,装置太低会造成脑脊液短时间内大量流失,颅内压骤然降低引起脑室出血或脑组织移位,装置太高不利于引流。
3、脑室引流不畅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盘曲。
(2)引流管太浅。
(3)引流管吸附于脑室壁,可旋转引流管,使管离开脑室壁;(4)若疑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或脑组织碎块、脓栓阻塞,可轻轻向外挤压引流管或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导水管引起日后梗阻性脑积水。
必要时重新置管。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必要时做脑脊液常规或细菌培养。
勿使引流瓶内液体过满,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
5、搬动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瓶内的脑脊液或空气逆流入脑室内及引起颅内压急剧变动。
6、烦躁不安的病人应严防引流管脱出、折断及自行拔除。
17-脑室外引流的护理什么是脑室外引流?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室内积液时可通过脑室外引流管引流。
脑室外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常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症状。
脑室外引流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避免病情恶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脑室外引流的护理脑室外引流是需要专业的护理的,下面是护理的几个方面:1. 安全和舒适脑室外引流是一种手术,需要仔细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和流量,避免引流管脱落或移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保持引流管和连接管道的清洁,避免感染。
2. 疼痛管理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有疼痛感,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口服止痛药或注射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3. 立位训练在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立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正常生活。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站立姿势和平衡性,并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态功能。
4. 引流管的照顾引流管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以防止感染。
在更换引流管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卫生和正确性。
如果出现引流管意外脱落或破裂等情况,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5. 管道和外袋的照顾管道和外袋的清洁和更换也非常重要,这可能需要更换消毒过的管道和外袋。
定期更换管道和外袋可以避免污染和感染,并帮助维持防腐保护域的效果。
脑室外引流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后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并注意消毒和更换需求。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以便排除血液、脑脊液和其他体液。
引流管是一种管状装置,通过放置在手术切口或脑室内来排除体液。
下面是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1.检查引流管的位置和通畅度。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果引流管位于不正常的位置,应及时调整;如果引流管不通畅,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进行冲洗或更换引流管。
2.保持引流管的固定。
引流管需要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防止其移位或脱落。
护士应使用适当的固定制剂,如胶布或绷带,来固定引流管。
同时,护士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牢固不松动。
3.保持引流管通畅。
为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护士需要定期冲洗引流管。
冲洗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液体。
冲洗的频率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来决定。
在冲洗引流管之前,护士需要先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液体,并采取洁净操作,以避免感染风险。
4.监测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引流液的性状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效果。
一般来说,引流液的颜色应为清亮或淡黄色,不应有血块或异味。
引流液的量应保持稳定,如引流液量明显增多或减少,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5.防止感染。
引流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易受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护士应定期更换引流管固定制剂,保持切口及引流管周围的清洁,避免皮肤破损,确保洁净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除了对引流管进行护理外,护士还需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如发现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状态改变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7.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
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和康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8.提供心理支持。
脑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可能会对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和其他负面情绪。
关于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经验总结概述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留置引流管,以排出脑部过多的液体。
引流管的护理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状况,也影响到医院的治疗效果。
在护理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人是否出现感染、颅压升高等情况。
•引流管有无脱落,液体是否正常排出。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
•护理过程中是否遵守消毒规范,是否用药和清洗工具正确。
总的来说,引流管的护理要求我们严谨、细致、耐心,才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系统化护理在引流管的护理中,我们可以采用“7S”系统化护理法:1. Clean 环境干净整洁:病人平时生活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保持病人的卫生和环境的卫生,减少引流管的感染风险。
2. Suction 放置引流管:放置引流管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清洁引流口,并正确选择引流管的尺寸,以确保引流管口径能够很好地匹配引流口,并能够达到引流的效果。
3. Stability 稳定:因为引流管的应用场景比较特殊,需要考虑手术后卧床时间长,病人生活动作受限等因素,所以我们应该确保引流管的稳定性。
4. Secure 安全:引流管的安全对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必须确保引流管的安全,避免引流管与外缘摩擦,发生破溃或脱落现象。
5. Speed 速度:引流管流量过慢会影响治疗作用,过快则可能形成漏斗状骨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引流管排液的阻塞、溢流等,因此在引流管的使用过程中,流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6. Skin 皮肤护理:皮肤的损害常常是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之一。
因此,保护病人的皮肤对于引流管的使用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注意贴合与清洁,避免压迫或擦破。
7. Support 患者支持:在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病人的治疗感受、康复建议,并尽自己的所能,用良好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支持患者的需求。
具体操作步骤主要步骤有以下几个:1. 引流管拆线。
护士应该始终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反复洗手,然后用规定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引流管拆开,检查流量、温度和液体质量。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1、标记:病人回病房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并妥善固定管道,护士应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上。
2、引流袋的高度: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即外耳道水平)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
头痛者注意观察高度以及引流量,以判断颅内压高或低引起的头痛。
(如为血性脑脊液引流袋可适当放低)
3、妥善固定:
①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
②术后病人头部的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③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4、观察引流的量、颇色、性状、通杨度:
①术后早期: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
引流液<500ml/d。
(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也解质补充。
)
②色:术后1-2天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最后澄清。
③性状:异常时呈毛玻璃状或絮状物示颅内感染。
④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示通常,反之不畅。
5、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6、拔管: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局部有无脑脊液漏。
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引言: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积水等脑室扩张病变。
在术后的护理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一、术后监测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 观察伤口状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红肿、感染等情况,及时处理。
二、引流管的护理1. 引流管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避免脱落或误位。
2. 引流管的通畅: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处理,避免引流不畅。
3. 引流液的监测:定期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卧位护理1. 高位卧床: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头部略高于胸部,有助于引流液的排出。
2.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定期翻身有助于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感染防控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2. 手卫生:护士在处理引流管或伤口时要进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隔离措施:对于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传播。
五、药物管理1. 使用抗生素: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2. 镇痛药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六、病情观察1. 观察引流液的变化: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发热等,如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处理。
结语:脑室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脑室引流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监测、引流管的护理、卧位护理、感染防控、药物管理和病情观察等方面。
护士们在术后的护理中应严格按照这些措施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