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21.17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指南》复习题
(2018 年 4 月 17 日)
一、 DR分期:
I期(轻度非增殖期):仅有毛细血管瘤样膨出改变。
II期(中度非增生期):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可归并视网
膜内出血、硬性溢出、静脉襻和(或)棉絮斑。
III期(重度非增生期):
4-2-1 原则。
每象限视网膜内出血≥20 个,或起码 2 个象限的静脉串珠改变,或起码 1 个象限IRMA。
IV 期(增生初期):
出现视乳头重生血管(NVD)或视网膜重生血管(NVE)。
V期(纤维增生期):
出现纤维膜( FPD或 FPE),可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
体积血。
VI 期(增生后期):牵拉性视网膜离开,归并纤维膜,可有
/无玻璃体积血。
二、黄斑水肿的检查:Amsler表、OCT
三、 DME分期的定义及种类
定义:黄斑区内细血管渗漏至黄斑区直径约2DA的视网膜增厚。
种类:分为局灶型和洋溢型。
四、 DME的治疗
激光、 Anti-VEGF 、 Anti-VEGF+ 激光、激素玻璃体腔注射、
玻切手术
五、 DR的治疗流程:
DR治疗流程
归并 DME(Ⅰ—Ⅳ期)
不归并 DME(Ⅰ - Ⅵ期)
往常视力≤
CSME非 CSMEⅠ-ⅢⅣⅤ、Ⅵ局部光凝,可结合抗
VEGF或糖皮质激素,抗 VEGF或糖皮质激素治
疗,
随访PRP,
玻璃体切除术
DR达到Ⅲ - Ⅳ期,可行 DR达到Ⅲ - Ⅳ,可行 PRP 初期可亲密察看PRP。
中医调理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反映机体内分泌状况及血管损害程度的微血管病变。
其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不清,甚至突然失明等。
中医眼科将本病归入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睛等病中。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脏腑虚衰以及瘀、热、痰、湿等邪气侵袭眼底有关。
中医认为,精血津液等属阴。
目能视,有赖于精血津液的滋养,阴虚日久必致目失所养。
而目居上位,为人之上窍,精血津液等需依赖阳气之温煦、固摄和推动作用,方能上输于目。
阴阳互根,阴虚甚,可损及阳气。
阳气亏虚,则必加重目窍失养,最终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阴虚燥热或脾虚气弱为本。
素体阴虚、情志失调、劳伤过度均可致脾失运化,久病必穷及肾,水不济火,致虚火伤络动血,或气虚统摄无权,致血溢脉外,出现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新生血管等。
病变过程中常伴因虚致瘀、痰湿互结、虚实夹杂,可使病变丛生,形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杂多变的病理改变。
治疗篇中医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辨证治疗效果显著,下面分型说明。
阴虚燥热型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
治宜滋阴清热。
方用玉女煎、增液白虎汤或养阴益气汤。
瘀血阻络型患病日久,热灼营血,血瘀目络,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血。
治宜凉血活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肾阴亏虚型症见口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暗苔白或少苔。
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机化。
治宜滋阴补肾。
方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墨旱莲、知母。
用中成药治疗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对于有视网膜出血者,还可服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
对于眼底出血久不吸收者,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可起到活血止血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其中约30%~40%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
这一严峻形势促使我国眼科学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微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和纤维组织增生。
微循环障碍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神经功能障碍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受损,纤维组织增生则导致视网膜病变加重。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微血管病变。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
此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视力恢复效果不佳。
专家共识强调,早期筛查和干预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在确诊后立即进行眼底检查,以后每隔1~2年进行一次复查。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年龄大于60岁、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等,应缩短筛查间隔。
在治疗方面,专家共识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激光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晚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病变区域,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移植等。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张先生,50岁,糖尿病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
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于早期阶段。
医生建议他进行眼底检查,并定期复查。
同时,给予抗VEGF药物治疗,以减轻视网膜病变程度。
张先生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并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文档中,有几个关键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个案护理实践1. 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的个案护理实践,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该疾病。
本文档涵盖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内容,为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南。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述2.1 病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控制水平、病程长度、遗传因素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2.2 临床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
BDR主要包括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斑块等;PDR则表现为新生血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牵引性视网膜脱落等。
3. 诊断与评估3.1 诊断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和眼底检查结果。
眼底检查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等。
3.2 评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视力和眼底检查结果。
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4. 治疗与护理4.1 治疗原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及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4.2 护理措施1.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病程、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 血糖控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 眼底检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
4. 视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视力训练,提高视力功能。
5. 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6.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眼底病是非常常见的,下面是朝阳眼科医院介绍的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
1.根据糖尿病病史和眼度改变,可以诊断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和了解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
1.高血压性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老年性动脉硬化时,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也兼有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在急进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所致视网膜动脉收缩显著。
2.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有一过性黑蒙。
视网膜动脉普遍变细,中心动脉压普遍降低,视乳头附近可见动脉自发搏动。
静脉管径不规则,有呈串珠状。
虽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瘤,点状和斑状出血和絮斑,但数量不如糖尿病者多。
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浅层火焰状出血为主,沿静脉分布,后极部多见,静脉高度纡曲扩张,有如腊肠状。
4.视网膜新生血管增长可发生在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永阻塞和视网膜血管周围炎等视网膜血管病后。
眼底可见阻塞在管呈白线,沿其引流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但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其他表现。
5.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见于非糖尿病患者,因外伤,视网膜血管周围炎眼底出血,长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手术失败后。
有明确眼底出血的原因可查。
眼底无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表现。
【治疗】
1.药物治疗
(1)全身:
控制高血糖。
同时也要治疗合并的高血压、高血脂及肾病等全身性疾病。
(2)眼部:
常用药物有怡开、威氏克、芦丁、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
2.激光治疗
(1)非增生期作局部激光光凝,主要封闭有渗漏的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及黄斑病变。
(2)增生前和增生期作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3)xx治疗:
增生期病变病情严重,虹膜有新生血管时,可考虑巩膜外表面冷凝视网膜周边部。
(4)手术治疗:
当严重的玻璃体出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牵拉性视网脱离、纤维增殖膜已侵犯黄斑或发生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需要手术处置。
【临床路径】
1.询问病史有无患糖尿病的病史。
2.体格检查血糖、尿糖,确诊糖尿病。
常规散瞳检查眼底,了解病变的程度。
3.辅助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尽刊胸脯诊和了解病变程度。
4.处理根据眼底病变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
5.预防积极控制糖尿病。
如果您有其他相关疑问,请拨打专家热线,xx眼科医院专家会热心详细的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