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格式:pptx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8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问题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问题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问题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敖边的护理问题
1.1、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好、合并高血压有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让病人了解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掌握自我保健方法有重要意义。
1.2、控制饮食: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是饮食,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饮食要求有所不同,如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降低体重,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消瘦者及儿童,适当提高热量摄入。
每日进餐总量和三餐分配相对固定,应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多吃粗粮,少食精白米、精白面和含糖高的水果,禁食富含单糖或双糖的饮食,如糖果、糕点、冰淇淋、甜饮料等。
1.3、自我血糖监测;通过餐前尿糖的测定来调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
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用药。
1.4、合并高血压者积极降血压,血压一般控制在140/ 90mmHg 以下。
2、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表现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了解和识别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症状的表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症状,以便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并寻求合适的治疗。
1. 视力模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早的症状之一是视力模糊。
由于高血糖水平引起的血管损坏,会对眼睛的血供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视网膜功能异常。
视力模糊可能逐渐出现,且在阅读或者进行近距离工作时更为明显。
2. 视野缺损当视网膜出现糖尿病性病变时,病人会逐渐出现多种视野缺损的症状。
这包括无法清晰地看到某些区域,或者在正常视野范围内出现模糊、沉浸或失真的情况。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中心视力丧失而只能依靠外围视野。
3. 眼前闪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病人可能会出现眼前的闪光或者亮点。
这是由于视网膜中出血和渗出引起的,同时伴随着玻璃体的收缩和脱离。
这种症状可能在低光照环境下更明显,例如夜晚。
4. 黑色浮点或线状物体视网膜中出血和渗出导致的血液凝块会出现在视野中,病人会觉得有黑色的浮点或线状物体干扰视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黑色物体通常会随着眼睛移动而移动,区别于固定的飞蚊症。
5. 颜色感知异常在视网膜遭受糖尿病性病变时,病人可能会对颜色的感知产生问题。
他们可能感觉到一些颜色的减弱或失真,或者在区分一些颜色时出现困难。
这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
6. 眼前黑暗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时,病人可能会感觉到眼前出现黑暗。
这可能是由视网膜出血或渗出引起的,严重的黑暗感可能预示视网膜脱离。
总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失明。
因此,了解和识别病变的症状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眼前闪光、黑色浮点或线状物体、颜色感知异常以及眼前黑暗。
如果你或者你的亲人患有糖尿病,并出现了上述症状,请立即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学机制及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广义的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乳头水肿、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等。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最严重的糖尿病眼病之一。
本文将围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展开讨论。
一、病理学机制糖尿病有时被称为“血管病”,因为高血糖会导致血管的损伤和孔径变窄,从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眼睛是身体内血管最密集的组织之一,高血糖引起的血管损伤较为明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为非增生性改变,这个阶段通常没有症状,视网膜中微血管的管壁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血管内外液体的交换增加,此阶段视网膜出血点、黄斑水肿等现象较为罕见。
2. 晚期改变视网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后,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增多,并加剧了视网膜周围的缺血状况,这种情况下会引起增生性改变,即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这种新生血管的管壁薄弱、松散,容易破裂出血,或出现虚脱性水肿。
同时,新生血管会向玻璃体内生长,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力丧失。
二、治疗方法1. 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好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
充分控制血糖水平可能会减缓或甚至阻止糖尿病的进展,并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视网膜病变。
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如果出现新生血管或水肿,可以通过激光对受损视网膜进行焊接,以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激光治疗能够逐渐改善视力,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3. 输液治疗目前还有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给予药物进行输液治疗,以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水肿状态。
但是,输液治疗仅适用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糖尿病眼病,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将玻璃体取出,可能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来恢复正常视力。
手术风险较大,需要权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风险。
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健康知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以下是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些健康知识: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眼部血管和视网膜造成损害而引起的一种眼部疾病。
它主要分为非增生性和增生性两种类型。
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早期病变,表现为微血管病变和渗出;而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则进一步发展为异常新生血管和疤痕形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 视力模糊或变化;2. 眼前出现飞蚊症;3. 夜间视力下降;4. 视野缺损或暗点。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科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为了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1.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2.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病变。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控制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发生。
4. 遵医嘱治疗:如果已经诊断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关注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定期检查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保护眼健康。
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助于减轻病情和防止失明的发生。
徐寒松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验总结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针对这种疾病,徐寒松教授通过多年的治疗实践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徐寒松教授指出,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重要的方法是控制好血糖。
糖尿
病患者需要每天检测血糖,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
正常范围之内。
这对于延缓和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徐寒松教授强调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一旦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患者应该尽早就医,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徐寒松教授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糖尿病患者同时还可能伴随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情况,
这些都会对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非常关键
的。
二是眼局部治疗。
眼局部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等,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抗血
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以阻止新血管生长,减少病变程度。
三是手术治疗。
在浓水肿和增生性病变严重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激光光凝和视网膜手术等。
总之,徐寒松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
通过控制血糖、
血压和血脂,并采用眼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可以显著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诊疗常规【概述】糖尿策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全身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
其严重程度主要决于病程长短,和血糖控制状况。
【临床表现】1、有闪光感和视力减退的主诉。
2、非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1)早期出现微血管瘤、小点状或圆形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
(2)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小动脉硬化、闭塞。
视网膜静脉充盈、扩张、管径不规则和血管白鞘。
毛细血管闭锁、代偿性扩张及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微血管的异常可导致渗漏,引起视网膜水肿。
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新生血管形成:开始出现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边缘,可沿血管生长,可与毛细血管、小动脉及小静脉相连接,受牵拉易于破裂出血。
(2)玻璃体增生性病变:新生血管在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使玻璃体产生后脱离;在玻璃体内形成纤维血管膜,其收缩、牵拉可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亦可形成视网膜前膜、视网膜下膜及黄斑皱褶等。
4、黄斑病变黄斑区水肿、渗出、出血、缺血及增生性病变、黄斑下膜及黄斑前膜等。
5、视乳头病变视乳头水肿、缺血和视乳头新生血管生成。
6、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微血管瘤呈清晰圆形强荧光斑;小点状视网膜出血表现为形态大小与之相符的荧光遮挡;浓厚的硬性渗出可遮挡其下脉络膜背景荧光。
棉絮斑表现为弱荧光区。
扩张的毛细血管管壁着染,有渗漏呈强荧光。
早期新生血管显示血管芽形态,渗漏明显,呈强荧光团块。
纤维血管增生膜早期遮挡呈弱荧光,晚期着染呈强荧光。
黄斑部可显示毛细血管扩张、黄斑拱环结构破坏,黄斑区毛细血管闭塞。
黄斑水肿表现为染料积存,晚期于拱环外围呈花瓣状或环形强荧光。
【诊断】1、根据糖尿病病史和眼底改变,可以诊断。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和了解眼底病变的严重程度。
【鉴别诊断】1、高血压性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老年性动脉硬化时,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也兼有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在急进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所致视网膜动脉收缩显著。
2、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有一过性黑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