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2.47 KB
- 文档页数:1
■机械设备2020年大型火力发电厂空预器漏风的防治与研究邢光渊(福建惠安泉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惠安362141)摘要回转式空预器受其结构特点的影响存在漏风现象,空预器漏风对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负面澎响。
对空预器漏风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出采用空预器密封回收装置降低空预器漏风率的方案,可达到锅炉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空预器;漏风;防治0引言空预器作为尾部烟气与送风之间的传热媒介,布置在锅炉烟道末端,是锅炉的重要辅助设备。
根据传热方式的不同,空预器分为管式空预器和回转式空预器,大型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回转式空预器。
回转式空预器正常运行时,烟气和空气交替流过蓄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动静间隙的客观存在,漏风现象不可避免。
受空预器漏风的影响,锅炉效率降低、厂用电率升高,机组整体的经济性下降,同时由于排烟温度降低还加重了空预器冷段的低温腐蚀。
如何降低空预器漏风成为锅炉运行中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空预器漏风原理、危害、测量及治理等几个方面的分析和介绍,寻求治理空预器漏风的最佳方法。
1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的原理回转式(容克式)空预器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小,被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广泛采用。
目前,国内600MW及以上机组主要采用容克式三分仓空预器,即将空预器分为一、二次风和烟气三个通流截面。
受回转式空预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影响,正常运行时,空预器始终存在漏风现象。
回转式空预器漏风主要分为宜接漏风和携带漏风两大类。
1.1直接漏风直接漏风又称为间隙漏风。
回转式空预器属于转动机械,空预器内的转子和静止的壳体部分存在一定的间隙,由于流经空预器的一、二次风和烟气之间均存在压差,压力高的空气通过间隙向压力低的烟气区泄漏,或者压力高的一次风向压力低的二次风测泄漏,这种通过空预器动静间隙产生的漏风称为间隙漏风。
间隙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式中:厶为漏风的通流截面积,△片为风烟侧的压差为泄漏空气的密度总为指该间隙的阻力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
锅炉负荷与空预器漏风率成反⽐原因
锅炉负荷与空预器漏风率成反⽐原因
主要是低负荷相对于⾼负荷⼀次风、⼆次风漏到烟⽓侧的风占烟⽓总量要⾼,所以漏风率增⼤。
可以看出空预器在⾼负荷时漏风率较低负荷⼩。
理论说明如下:
空预器漏风:
直接漏风量:由密封⽚两端压差引起的空⽓泄漏量
携带漏风量:转⼦旋转时模数仓格中携带的部分空⽓量
空预器直接漏风量公式:
K:系数 F:间隙⾯积ρ:⽓体密度(基本不变)△P:空⽓与烟⽓差压
漏风率=(直接漏风量+携带漏风量)/总风量*0.9
直接漏风量计算:
假设:F不变满负荷△P取7000pa低负荷△P取4500pa
则G满=K*F*83.66 G低=K*F*67.08
Q满=1800t/h Q低=1200t/h
携带漏风量:与空预器仓室⾯积有关,认为不变
满负荷漏风率=83.66*K*F/1800*0.9
低负荷漏风率=67.08*K*F/1200*0.9 低负荷漏风率=1.2*满负荷漏风率。
基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差的排烟温度影响研究基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差的排烟温度影响研究李西雷(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托克托010206)目前,我国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厂的主要模式,而空气预热器则是与锅炉密不可分的一个元器件。
空气预热器,该装置主要是利用锅炉等装置的排烟热量对其进行预热的一种换热器设备。
该设备的作用是降低锅炉等设备的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使燃料便于燃烧且保障燃烧稳定,提高燃料效率。
当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出现偏差时,对排烟温度与锅炉效率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空气预热器不同部位的漏风率变化对换热影响的机理,探析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与锅炉效率的影响。
标签: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排烟温度影响前言在各种不同的空气预热器中,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厂锅炉中,三分仓主要包含有一次风侧、二次风侧与烟气侧,漏风现象多发生在一次风向烟气侧泄露与二次风向烟气侧泄露,其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排烟温度与锅炉热效率的影响较大,准确定量空气预热器不同部位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能够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日常运行维护与检修,保障锅炉热效率的准确计算,保障了锅炉机组节能潜力的挖掘[1]。
基于此,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对空气预热器实际运行中的漏风率对锅炉排烟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推导出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排烟温度影响的计算公司,明确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影响的机理。
一、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漏风形成与漏风率计算1.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本文主要探讨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差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因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对其影响较大,本文以该种空气预热器进行探讨。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即表示转动机械,又代表受热面,是一种蓄热式的空气预热器[2]。
该空气预热器利用空气与烟气交替流过金属受热面,以达到加热空气的目的,可分为受热面转动与风罩转动两种。
以某新建电厂锅炉空预器来讲,该空预器是受热面转动的三分仓预热器,将加工成波纹状的金属蓄热元件紧密放入圆筒形转子的扇形仓格内,转子由驱动装置带动,绕中心轴转动,转子内包含空气与烟气两种通道,且两种通道互通。
电厂公式1.正平衡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标煤量/供电量=标煤量/(发电量-厂用电量)标煤量=原煤量×(入炉低位热值/标煤热值)反平衡供电煤耗供电煤耗=热耗率/(29.308×锅炉效率×管道效率)/(1-厂用电率)2、生产厂用电率生产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为发电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3、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4.锅炉效率 % 锅炉总有效利用热量占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火电厂采用反平衡计算法,我厂#9、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92.23%,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百分点影响机组煤耗约3.5 g/kW.h5.排烟温度 ℃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升高约5℃影响煤耗1g/kW.h6.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100%⨯=发电量发电用厂用电量发电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率(%)=100⨯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出口、进口处烟气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21/(21-该处的氧量)空预器漏风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吸、送风机电耗7.飞灰可燃物 %飞灰1个百分点影响煤耗1.3 g/kW.h8.制粉单耗 (kWh/吨原煤)指制粉系统(磨煤机、排粉机、一次风机、给煤机、给粉机等)每磨制1吨原煤所消耗的电量。
制粉单耗=制粉系统耗电量/入炉原煤量9.制粉耗电率 %指统计期内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占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10、送、引风机单耗 (kWh/吨汽)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引风机消耗的电量。
送、引风机单耗=送、引风机耗电量/∑锅炉增发量送、引风机耗电率=送、引风机耗电量/∑发电量×10011、一次风机单耗 (kWh/吨煤)一次风机单耗=一次风机耗电量/∑入炉煤量90''"⨯-=αααL A12、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kj/kWh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
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程度,是考核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空预器漏风问题及实测数据
在锅炉的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最大的一项,一般占
5%-12%。
同时,空气预热器漏风也会对排烟热损失产生影响,主要是由漏风率和排烟温度两个因素决定。
降低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可以明显提升锅炉效率。
冷端和热端漏风系数的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不同,需要分别研究。
在某300MW机组的数
据中,排烟热损失占所有热损失的92%左右,漏风率每降低1%,锅炉效率提升1%。
因此,减少漏风率可以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乙侧漏风率随着负荷的降低而增加。
据分析数据显示,漏风率与负荷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负荷越低,漏风率越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负荷,以降低乙侧的漏风率。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明显漏风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之,乙侧漏风率是影响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它。
空气预热器接触式密封技术改造技术简介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1.空气预热器情况和漏风原因分析 1.1空预器设备漏风原因回转式空预器漏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子热态的“蘑菇型”变形造成的转子表面和扇形板表面的泄漏面积加大引起漏风量增加,另外由于转子长期运行产生径向椭圆变形造成轴向漏风增加。
根据具体情况,保持原有分仓和原有普通密封片,在格仓板部位加装接触式密封组件(“U”型弹簧片与特种非金属材料制成)来解决现有空预器径向漏风严重及密封件易腐蚀变形的问题。
施工范围为热端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
1.2转子变形量及漏风量计算转子热变形量主要取决于转子的半径和高度以及空气和烟气的进出口温度。
下面图形示出转子热变形的各个几何形状和变形量。
图1转子的冷态和热态情况图2转子热变形冷态热态冷空气热空气热烟气冷烟气δ下H0δ上D H x1.2.2漏风量计算国际上习惯于用单位时间内泄漏的气体质量G来表示漏风量,则这就是空气预热器漏风量的基本计算公式,式中△P为空气侧与烟气侧的压力差,公式中气体密度ρ是基本不变的,因此,影响漏风的主要因素是:漏风系数K;间隙面积F;空气侧与烟气侧之间的压力差△P。
根据达拉特电厂空预器的实际情况主要影响漏风率的因素是转子热变形以后将加大与密封框架的泄漏面积,所以有效减小泄漏面积将极好的控制回转空预器的漏风率。
2.空预器密封改造技术方案2.1改造前的准备工作转子找正是调整密封间隙的前提,是降低漏风率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果转子垂直度差,就不能保证扇形板、弧形板在同一密封面上,三向(径向、轴向、旁路)密封间隙的调整更无从谈起。
测量转子垂直度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径向隔板测量,二是通过导向轴端测量。
如果转子垂直度达不到要求,通过调整导向轴承箱上部的四个调节螺栓,使转子垂直度≤0.4mm/m,调定后,固定导向轴承箱。
通过调整扇形板吊杆或加减垫片,使扇形板外侧水平度两侧偏差小于0.5mm。
2.2密封改造实施方法采用接触式密封技术:扇形板位置固定。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腐蚀、漏风分析计算武世福;苏铁熊;张培华;王曙光【摘要】烟气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准确计算对于电站锅炉的设计及尾部受热面的布置都非常重要;现有文献对两者的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偏差较大,造成排烟温度偏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锅炉能源利用率,要求对酸露点与空预器漏风率的确定更加精确.结合四分仓空预器在机组检修过程中存在的腐蚀、漏风问题,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山西某电厂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烟气酸露点和空预器漏风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在锅炉实际运行中也得到了应用,并且可来指导空预器在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控制的运行参数,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5【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四分仓空预器;CFB锅炉;腐蚀;漏风;运行参数【作者】武世福;苏铁熊;张培华;王曙光【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朔州036000;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朔州036003;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23.34回转式空预器具有结构布置紧凑、受热面金属壁温较高、冷端腐蚀现象较轻等优点,近年来广泛被大容量锅炉所采用,成为大中型电站锅炉不可缺少的尾部换热设备,而漏风率是衡量其运行经济性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1]。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一、二次风风压较高,现大型CFB锅炉上基本均采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四风仓空预器采用三向密封结构,均采用预留间隙控制空预器漏风,相对于现应用的管式空气预热器与三分仓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来说,四分仓空预器漏风率最低。
试验报告表明:采用回转式空预器可以将漏风水平控制在6.5%以下,与煤粉锅炉的控制水平相当[2]。
然而实际运行中,漏风率大、低温腐蚀和堵灰、受热面磨损严重成为回转式空预器现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漏风率通常为6%~15%,且在安装、制造工艺或者维护不理想的情况下可能会达到20%以上,直接影响到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空气预热器漏风检测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二〇一二年十月九日
1 检测目的
测定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和漏风系数 2 引用标准
GBT/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 检测参数
汽包压力、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主蒸汽流量、空气预热器出入口风温、风压、排烟温度、引风机电流、空预器出入口氧量等。
4 运行工况要求
测量空预器漏风率,一般要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4.2锅炉机组各主、辅机能正常运转无重大缺陷并满足实验要求
4.3试验期间停止可能影响干扰试验工况的操作:排污、吹灰、制粉系统启停等。
4.4试验前锅炉机组连续运行3天以上,正式试验前9小时机组负荷不得低于实验负荷的75%,后3小时应维持预定的实验负荷。
4.5试验开始后至结束时,值班员应配合试验调整好锅炉燃烧工况,燃料量、主蒸汽流量、再热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氧量、配风情况、制粉系统运行方式及试验应控制的温度、压力参数,应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和稳定。
5 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5.1试验持续时间
工况稳定0.5小时,试验持续时间一小时
5.3测量仪器
烟气分析仪分析烟气、风压,其它参数为表盘或DAS 或SIS 数据 5.4测点位置
空预器进口烟道后、出口烟道前 6 漏风率与漏风系数的计算 空预器漏风系数a ∆
/
//k
k a a a -=∆ 空预器漏风率L A
%1009
.0/⨯∆=k
L a a
A 漏风率应以三次计算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7 检测结果及评价
将所得的计算结果与设计值相比,给出评价,如果漏风率超过设计值,应找出原因或解决的办法。
1.引风机计算需要参数:引风机入口压力=-2.7636kPa;引风机出口压力=-0.18kPa;引风机进口烟气温度=131.3℃;引风机出口烟气温度=120.7℃;引风机烟气流量=1398t/h;引风机电机功率=1380.82kW;空气预热器出口含氧量=3.1%;引风机进口面积(需要手动输入)=12.078m2引风机出口面积(需要手动输入)=7.045m2;烟气中水蒸气容积份额=0.14(需要手动输入)(1)引风机入口烟气密度计算(kg/m3)计算公式:(0.084*0.14+(1-0.14)*(1.446-0.059*21/(21-3.1)))*( -2.7636+101) /101=1.16 kg/m3(2)引风机出口烟气密度计算(kg/m3)计算公式:(0.084*0.14+(1-0.14)*(1.446-0.059*21/(21-3.1)))*( -0.18+101) /101=1.19(kg/m3)(3)引风机入口烟气速度计算(kg/m3)计算公式:1398/(3.6* 1.16* 12.078)=27.21 m/s 27.71 m/s (4)引风机出口烟气速度计算(kg/m3)计算公式:1398/(3.6* 1.19* 7.045)=46.32 m/s(5)引风机进口处烟气容积流量(m3/s)计算公式:1398/(3.6* 1.16)=334.77m3/s(6)引风机全压(Pa)计算公式:((-0.18+101)*1000+1.19*46.32*46.32/2)-((-2.7636+101)*1000+1.16*27.21*27.21/2)=3430.775 Pa 3414.848 Pa (7)引风机有效功率(kW)计算公式:334.77*3430.775 /1000=1148.521 kW 1143.189 kW (8)引风机设备效率(kW)计算公式:1148.521/1380.82*100=83.176% 82.791%2.一次风机计算一次风机入口压力=0.46kPa;一次风机出口压力=7.22KPa;一次风机进口温度(环境温度)=25℃;一次风机出口温度=245℃;一次风流量=528t/h;一次风机电机功率=1097.62kW;一次风机进口面积=3.8(需要手动输入)(m2);一次风机出口面积=3.8(需要手动输入)(m2);空气绝热指数(1.4,需要手动输入);湿空气的气体常数(288.827,需要手动输入)。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效率的修正计算王艳红;李勇;刘洪宪;卢洪波;沙鹏【摘要】通过建立空气预热器漏风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简化,采用热平衡方程对空气预热器运行中漏风换热机理进行分析,推导出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离基准值对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修正计算公式,并提出采用微分偏差分析法进行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效率的修正计算.最后,以某电厂一台1 025t/h锅炉进行两个不同试验工况下锅炉效率的修正计算,结果表明,锅炉效率随着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分析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和锅炉效率的修正计算时,必须考虑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才能得到锅炉真实的排烟温度和准确反映出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期刊名称】《化工机械》【年(卷),期】2014(041)005【总页数】6页(P606-611)【关键词】空气预热器;锅炉效率;漏风率;修正计算【作者】王艳红;李勇;刘洪宪;卢洪波;沙鹏【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1.5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是衡量空气预热器设计和运行经济性能完善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不仅影响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排烟温度,还会使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增加,进而影响锅炉效率。
此外,在锅炉机组大修前、后的热效率试验和锅炉新机组的性能验收试验中,都需将锅炉效率试验条件修正到设计保证条件下,以便与设计条件下的锅炉热效率进行对比,来考察锅炉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性能。
因此研究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排烟温度、锅炉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及锅炉效率的影响和修正计算对于目前火电机组节能潜力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1]给出了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公式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经验计算公式,并在锅炉效率修正计算部分给出了锅炉运行条件偏离设计保证值的排烟温度修正计算公式,但在修正计算部分并没有提及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锅炉效率的修正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构成一个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指标约120个左右,按照其相互影响和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指发电厂热力经济性的总指标-供电煤耗或全厂净效率;二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供电煤耗的指标,如厂用电率、锅炉效率、汽机效率等;三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二级指标的指标,如飞灰、真空、辅机单耗等;四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三级指标的指标,如氧量、循环水入口温度、真空严密性、高加投入率等;1、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是指火电厂每向电网供电量所耗用的标准煤量,单位:g/;它代表了一个火力发电厂设备、系统的健康水平、检修维护的工艺水平、运行管理的优化精细水平以及燃料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我厂设计院提供设计煤耗为332 g/,按照制造厂提供的机、炉效率计算理论设计供电煤耗为318 g/;供电煤耗的计算方法:供电煤耗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原电力部规定的上报方法为以入炉煤量计量和入炉煤机械采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以煤场盘煤调整后的煤耗数据上报;集团公司规定正反平衡差不得超过5 g/;正平衡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标煤量/供电量=标煤量/发电量-厂用电量标煤量=原煤量×入炉低位热值/标煤热值正平衡供电煤耗反映了一个火电厂综合能耗管理水平,计算的准确性主要与皮带秤计量的准确性和入炉煤采样的代表性有关;反平衡供电煤耗:反平衡供电煤耗是指以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厂用电率直接计算得出的供电煤耗;他直接反映了机组的效率水平,其优点是随时都于机效、炉效等技术指标有直接因果关系,影响煤耗变化的因素直观,便于日常开展指标监控;计算的准确性主要与现场表计的准确度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有关;供电煤耗=热耗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1-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管理的两个环节:供电煤耗与原煤的采购、检质、计量、存储、入炉燃烧、机组效率、负荷率和关口表的计量等诸环节都有关系;入炉以后的环节管理不好,会导致机组效率降低,运行煤耗升高,我们称为技术煤耗;而入炉前环节管理不好,将直接导致煤耗虚高,我们称为管理煤耗;只有同时管好这两个环节,才能有效降低一个火电厂的综合煤耗;2、生产厂用电率生产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为发电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3、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综合厂用电率 =发电机有功电量—上网电量/ 发电机有功电量;直接厂用电率 = 高厂变有功电量 / 发电机有功电量4、利用小时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的指标;5、单位发电油耗单位发电油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亿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燃油量;单位:吨/亿千瓦时单位发电油耗=发电耗油量/发电量6、单位发电油耗单位发电油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亿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燃油量;单位:吨/亿千瓦时单位发电油耗=发电耗油量/发电量7、综合发电水耗单位发电用新鲜水量是指火力发电厂单位发电量时需用的新鲜水量不含重复利用水,主要有除灰用水、冷却塔排污水、转机冷却用水等未回收部分;单位:kg/kwh综合发电水耗=发电用新鲜水量/发电量8、补水率 %发电补水率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增发量的比例;DL/T904-2004发电补水率=发电补水量/∑锅炉增发量×1009、汽水损失率 %指统计期内锅炉、汽轮机设备及其热力循环系统由于泄漏引起的汽、水损失量占锅炉实际总增发量的百分比;汽水损失率 =汽、水损失量/∑锅炉增发量×100汽、水损失量=Dfd-Dwq+Dzy+Dwg+Dch+Dpw +Dhs10、锅炉效率 %锅炉总有效利用热量占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火电厂采用反平衡计算法,我厂9、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百分点影响机组煤耗约 g/;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参数有排烟温度、飞灰、煤质等;11、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指锅炉低温空气予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排烟温度升高会造成排烟焓增加, 排烟损失增大, 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升高约5℃影响煤耗1g/;我厂9、10机组在空预器入口温度为20℃时设计排烟温度为133℃;空预器性能、烟道积灰、炉膛、制粉系统漏风、灰分增大、风量和燃烧调整等因素直接影响排烟温度指标;12、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与进入该烟道的烟气质量之比率;式中:α分别为空气预热器出口、进口处烟气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21/21-该处的氧量空预器漏风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它主要影响吸、送风机电耗;我厂空预器改造后保证值为9%,目前在10%左右;13、飞灰可燃物 %飞灰可燃物指飞灰中含碳量占总灰量的百分率;飞灰可燃物反映炉内燃烧的好坏,反映碳元素燃烧的程度,是影响锅炉效率的第二大因素;我厂设计飞灰为%,实际运行在%,一般情况下,飞灰1个百分点影响煤耗 g/;14、氧量 %烟气含氧量反映烟气中过剩空气的多少,是氧量与烟气量的体积百分比;炉烟氧含量的大小影响燃烧效果,氧量不足,烟气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氢、甲烷等气体,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同时也会造成飞灰增大,氧量太大则会造成排烟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大,因此氧量是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参数;我厂设计炉膛出口氧量为%;15、制粉单耗 kWh/吨原煤指制粉系统磨煤机、排粉机、一次风机、给煤机、给粉机等每磨制1吨原煤所消耗的电量;制粉单耗=制粉系统耗电量/入炉原煤量制粉单耗指标主要反映煤的可磨性和制粉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同时也可从侧面反映入炉煤计量的准确性;提高制粉系统出力是降低制粉单耗的最有效途径;16、制粉耗电率 %指统计期内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占机组发电量的百分比;制粉电率在反映煤的可磨性和制粉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更直接的反映了入炉煤热值的高低;17、煤粉细度 %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子上的剩余煤粉质量占筛分总煤粉质量百分比;火电厂一般使用R90和R200两种规格的筛子, R90表示孔径筛孔的内边长为90微米,留在筛子上的煤粉越多,煤粉细度约大,煤粉越粗;我厂设计的煤粉细度为12+2%;煤粉细度主要影响飞灰和制粉单耗等指标;18、低位发热量 kj/kg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我厂设计的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为24110 kj/kg,目前实际运行在19000 kj/kg左右,它主要影响炉效和厂用电率等指标;19、灰分 %煤炭中所有可燃物质在815±10℃下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称为灰份;我厂设计收到基灰分%,实际运行为31%左右,它主要影响排烟温度和制粉单耗等指标;20、挥发分 %煤炭在900±10℃下密闭加热到1分钟以后,从煤中分解出来的液体蒸汽状态和气体产物,减去煤中所含的水份,即为煤的挥发份;挥发份一般用干燥无灰基表示Vaf;我厂设计干燥无灰基挥发份%,实际运行为17%左右,它是决定锅炉着火和燃烧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飞灰可燃物;21、送、引风机单耗 kWh/吨汽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引风机消耗的电量;送、引风机单耗=送、引风机耗电量/∑锅炉增发量送、引风机耗电率=送、引风机耗电量/∑发电量×10022、一次风机单耗 kWh/吨煤一次风机单耗=一次风机耗电量/∑入炉煤量23、除灰、除尘单耗kWh/吨煤是指产生一吨蒸汽除灰、除尘系统所有耗的电量;除灰、除尘用电主要包括炉排、捞渣机、碎渣机、冲灰泵、除尘泵、灰浆泵、轴封泵、电除尘器及照明用电量等;24、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kj/kWh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量耗用的热量;它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热力循环的完善程度,是考核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一次中间再热汽轮机的热耗率计算公式:我厂9、10机组设计的热耗率为8005kj/kWh,目前实际运行在8500kj/kWh左右;25、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汽机效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占汽轮机内所消耗热量的百分数;我厂设计%,实际运行在%左右;汽机效率=3600/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10026、给水温度℃指最后一个高压加热器出口的联承阀后给水温度;利用抽汽加热给水,目的是减少汽机侧冷源损失,提高循环热效率;给水温度与高加投入率、机组负荷、加热器性能、给水旁路严密性等关系密切;我厂设计为271 ℃;27、高加投入率 %高加投入率是指高加投入时间占机组运行时间的百分比;它与高加的启动方式、运行操作水平、检修工艺、和高加本身的性能有密切关系,三台高加全部停运,影响煤耗约 g/;28、真空度 %真空度是指真空占大气压力的百分率;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压力;排汽压力愈低,绝热焓降愈大,汽机热效率就高;但有个限度,即达到极限真空为止;超过极限真空,反而不经济;我厂设计绝对排汽压力;真空度降低1个百分点大约影响热耗率的1%,约3 g/;29、凝汽器端差℃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出口水温度之差为凝汽器端差;凝汽器设计端差一般选;端差增大,排汽温度和压力增大,真空变坏;端差与循环水流量、凝汽器结构、汽阻、真空泵性能、铜管的清洁程度、真空系统严密性等有关;端差增大1℃约影响真空,煤耗1 g/;30、真空严明性 Pa/min真空严密性是指机组真空系统的严密程度,以真空下降速度表示; 真空系统下降速度=真空下降值Pa/试验时间min试验时负荷稳定在80%以上,关闭连接抽气器的空气阀最好停真空泵,30S后开始每 min记录机组真空值一次,共计录8 min,取后5 min的真空下降值,200MW以上机组平均每分钟应不大于400 Pa为合格;31、凝结水过冷度℃凝结水过冷的温度称过冷度;凝结水过冷使循环水带走过多的热量,反而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正常运行时过冷度一般为℃;过冷度=排汽温度-凝结水温32、循环水入口温度℃指进入凝汽器入口冷却水温度,是影响真空度重要指标之一;当凝汽器热负荷和循环水量一定时,循环水入口温度愈低,冷却效果越好,真空会越高,闭式循环机组入口温度除与季节气温有关外,还与冷却设备水塔、喷水池的冷却效率有关;设计为20 ℃;33、循环水温升℃指排循环水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之差;他与循环水泵出力、系统阻力、铜管结垢、堵杂物造成循环水量变化有直接关系;同负荷下温升的大小,说明循环水量的大小,因此可作为循泵调度的参考指标;温升变化1℃,影响热耗变化,煤耗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