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3篇)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二物理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知识精讲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 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看成一个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荷。
2. 电容C :(1)定义:C Q U Q U==∆∆ - (2)单位:F F F pF F 110110612μ==--(3)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结构决定,与Q 、U 无关。
3.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 S kd=επ4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和两块极板正对面积S 成正比,与两板间距d 成反比。
4. 关于单个电容器问题的思路:(1)首先通过分析确定不变的物理量,当电容与电源相连,U 不变,当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Q 不变。
(2)由C ∝εS d判断电容变化。
(3)由C Q UQ U =判断或的变化。
(4)由E U d E Q SE =或∝判断变化。
ε (5)判断电场中某点电势、电势能变化。
5. 含容电路:(1)电容器不是电路组成部分,电流稳定时,电容器是断路,与电容器串接的电阻形同虚设,可看成导线。
(2)电容器的电压等于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
(3)电容器电压U 变化时,带电量随之也发生变化,伴随着短暂的充、放电。
例1. 如图1所示,由平行板电容器和电源组成的电路,先合上开关S ,将一块玻璃板插入电容器极板间,这时电容器两块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1,极板间场强的大小为E 1,然后断开开关S ,再将玻璃板从电容器极板间抽出,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变为U 2,极板间场强的大小变为E 2,试比较U U E E 1212和,和的大小。
图1分析:分析有关单个电容器问题的思路要点是:(1)首先通过分析确定不变的物理量,当电容器的两块极板与电源连接在一起时,两块极板间的电势差始终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而保持不变;当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分离,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则保持不变。
(2)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分析电容的变化。
(3)根据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分析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或两块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0篇)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
因为这样的规律的较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10篇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一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较新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 篇二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篇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高二物理课程中的电路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一、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荷在电路中,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电荷(Q)的单位为库仑(C),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
1.2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势差在电路中的表现,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势差指的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电荷会沿着电势差的方向移动。
1.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率是物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二、串联和并联电路2.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路径上的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电压分布根据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2.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子元件平行连接在不同的路径上的电路。
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电流根据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电流和电阻来计算电压,或者通过已知电压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四、电功率和电能4.1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的大小,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通过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电功率,公式为:P = I × U。
4.2 电能电能是电流通过电路所携带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电能可以通过电功率和时间计算得到,公式为:E = P × t。
五、电阻和导体的特性5.1 线性电阻线性电阻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线性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阻值恒定。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典型例题深度解析(含解析)【典型例题】【例 1】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4×10-8,电容器两板间C的电压为 U=2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若是将其放电,使其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板间的电压为,两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倍,此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解析】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得: C Q 410 8F 2 108FU2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自己的构造,与电容器的带电量无关,故所带电荷量为原来一半时,电容不变。
而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Q/Q/2 1U 1VC C2板间为匀强电场,由场强与电压关系可得:/ U /1U1E2d dE 2【答案】 2×10-8F、1V 、1/2 、2×10-8F【例 2】如图电路中, A、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 G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 S 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合上 S,使 A、B 两板凑近一些B、合上 S,使 A、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断开 S,使 A、B 间距增大一些D、断开 S,使 A、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解析】图中静电计的金属杆接 A 板,外壳与 B 板均接地,静电计显示的是 A、B 两板间的电压,指针的张角越大,表示两板间的电压越高。
当闭合 S 时,A 、B 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故静电计的张角保持不变。
当断开S 时,A 、B 两板构成的电容器的带电量保持不变,若是板间的间距增大,或正对面积减小,由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S可知,电容都将减小,再由UQ可知,板4 kd C间电压都将增大,即静电计的张角应当变大。
【答案】 C、D【例 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
两板间有一个正电荷固定在P 点,以下列图,以 E 表示两板间的场强, U 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W 表示正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向下移到图示的虚线地址则:()A、U 变小, E 不变B、E 变小, W 不变C、U 变小, W 不变D、U 不变, W 不变【解析】题意: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说明电容器的带电量将保持不变,负极板为零电势。
高二物理选修3-1知识点总结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知识要点: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 ⑴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中电荷,电荷在它的同围空间形成电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基本电荷e =⨯-161019.C 。
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Q=ne ) ⑵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⑶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的体的这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做点电荷。
2.库仑定律(1)公式 F KQ Q r=122(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 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数学表达式为F KQ Q r=122,其中比例常数K 叫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 C 22·。
(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Q 1、Q 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1)真空,(2)点电荷。
点电荷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当带电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带电体的线度时,可以使用库仑定律,否则不能使用。
3.静电场 电场线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及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曲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弱度。
电场线的特点:(1)始于正电荷 (或无穷远),终止负电荷(或无穷远);(2)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
电场线只能描述电场的方向及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并不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由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外力情况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
一、电容器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这两个导体就是电容器的两个极。
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
将电容器的两极与电池的两极分别连接起来,则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极带正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接的极带等童的负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的充电。
充电后两极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两极板间建立了电场,并存在一定的电势差。
充电后的电容器,其任一极上电荷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带的电量。
充电后,若用导线将电容器两极连接,则两极板上的等量电荷通过导线互相中和,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放电。
放电完毕,两极间的电场消失,电势差也不存在了。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器元件,它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中。
如照相机的闪光灯电路,就是利用充了电的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在相邻的线圈中感应出瞬时高电压,触发闪光灯而发光的。
二、电容
电容器带电的时候,它的两极之间产生电势差。
实验证明,对任何一个电容器来说,两极间的电势差都随所带电量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势差升高lv时需要增加的电量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可用图中两个装水的容器形象说明。
两个直径不同的直简形容器,要使它们的水面升高1cm所需的水量是不同的,b容器比a容器儒要的水量大,表示b容器的容量大。
同样,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lv 所需要的电量多,电容器储存的电量就多;所需要的电量少,电容器储
存的电量就少。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做电容。
如果用Q表示电容器带的电量,用U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用C 表示电容器的电容。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如果电容器带1C的电量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V,它的电容就是1F。
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二)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2.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
(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高二物理电容器知识点总结(三)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