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教学资料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活动导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3.54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生物 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预习案学习目标1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自主梳理11、加酶洗衣粉: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
2、酶的作用原理:(1)蛋白质肽或________。
(2)脂肪甘油+________。
(3)淀粉________。
(4)纤维素________(终产物)。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和表面活性剂等。
4、实验设计应遵循的两个原则: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5、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①单一变量:________。
②(2)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
①单一变量:________。
②对照实验:不同实验组之间形成________。
(3)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① 单一变量:________。
② 预习小测11、判断正误:不同酶制剂水解的物质不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判断正误:碱性蛋白酶与碱性脂肪酶是最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是因为难以清洗的污渍中蛋白质和脂类物质较多。
3、判断正误: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温度和pH都应相同且适宜。
4、判断正误: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的水温越高越好。
5、判断正误: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含磷高。
♒♒♒♒♒♒♒知识拓展探究案♒♒♒♒♒♒♒探究1加酶洗衣粉及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11、加酶洗衣粉的概念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________、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2、加酶洗衣粉的作用原理①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或小分子的肽。
②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③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
④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水解为________。
3、加酶洗衣粉与环境的关系加酶洗衣粉降低了________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历案的主题为“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通过对不同类型洗衣粉及其添加酶剂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实验,探究酶剂对洗衣效果的影响及其生物化学原理,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和洗涤剂技术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洗涤剂中的作用原理,掌握加酶洗衣粉的特点和洗涤效果。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如何进行洗涤效果的对比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和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评价任务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酶的基本概念和洗涤剂中酶的作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通过实验报告和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价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洗衣粉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洗衣粉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及其作用。
2. 理论学习:讲解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酶在洗涤剂中的作用原理。
介绍加酶洗衣粉的特点和洗涤效果。
3.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标准污渍布片、计时器等。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洗涤效果的对比实验,包括不同温度、时间、洗衣粉用量的洗涤效果对比。
5. 数据记录与分析: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洗涤前后污渍布片的清洁度等指标,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探讨加酶洗衣粉的优点和不足。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酶的基本概念和洗涤剂中酶的作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内容。
课题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能力目标a.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b.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3.情感目标通过对加酶洗衣粉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课题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染物和不同污染物的洗涤效果。
三、课题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展示课题背景,导入课题目标。
课题背景在某品牌洗衣粉的包装袋背面有这样一段材料:适用范围:适用于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不能用于洗丝、毛织物),手洗、机洗皆宜。
教你洗衣小妙招:①洗前浸泡30分钟,效果更佳;②用温水浸泡效果更好,但水温不要超过60 ℃;③浸泡时水量不宜过多,浸没衣服即可;④若衣服太脏,可适当增加洗衣粉用量或延长浸泡时间。
课题目标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3. 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阅读、倾听。
情景导入本节目标。
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础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共同归纳加酶洗衣粉相关知识。
思考题:⒈什么是加酶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哪些?⒉酶制剂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功效?它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尝试写出它们作用的示意图。
⒊影响酶制剂活性的因素有哪些?⒋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为什么?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⒌为什么说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⒍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有哪些注意点?(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⑴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答案]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2)作用机理及作用示意图酶具有高效性,能迅速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高中生物《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3 新人教版选修1【课题】XXXXX:课题3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课型】XXXXX:复习课【课时数】XXXXX:1课时【复习目标】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复习重点与难点】复习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复习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知识回顾一、实验原理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
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课题2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课题中,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的不同;二是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其洗涤效果有哪些区别。
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学生们已经探究过酶活性的最适条件,对酶的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后,让同学们对生物知识在生活中更进一步的加深,领悟到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所以本节内容是生物与生活的最好事例。
2课程标准要求具体课程标准要求活动建议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尝试应用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用实验找出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回忆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2、会从资料中寻找实验的因素问题;3、设计与变量相关的实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资料,提高阅读、思考能力;2、通过对本节实验的设计,提高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同生物科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对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领悟生物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时考虑实验中的影响因数与生活中的关系。
难点:设计实验时考虑实验中的影响因数与生活中的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教学工具视频、板书设计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底物酶产物二、实验设计自变量因素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原则单一自变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进程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用视频引出课题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具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下面大家先来看所播放的视频,结束视频播放,提问:为什么奥好洗衣粉如此所欢迎?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奥好洗衣粉和其他的洗衣粉有什么区别,展示两种洗衣粉。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导学案(一)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3.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学习重难点】1.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2.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酶具有生物作用;酶具有性、性特点,但易受、、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一:基础知识:阅读P46“课题背景”及“基础知识”,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和,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然后在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思考1〗碱性蛋白酶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功效?它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请写出作用示意图。
〖思考2〗你能写出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作用示意图吗?(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酶和酶。
酶能将、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或,是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思考3〗酶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吗?为什么?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考4〗为什么说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知识点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遵循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用控制使用不同种类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阅读P47“[资料一]有效地控制变量”,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不同:分析:A同学的实验方案存在问题吗?若有问题,请说明存在的问题.〖思考5〗你同意B同学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思考6〗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侵泡时间和洗涤时间等。
阅读P47“[资料二]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影响:1.水温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春、夏、秋、冬四季可分别选取5℃、15℃、25℃、35℃。
高中生物 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记住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剂的种类。
2、掌握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3、理解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影响。
4、知道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
5、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预学案:一、基础知识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①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②蛋白酶、③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④甘油和⑤脂肪酸,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⑥多肽,然后在⑦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⑧碱性蛋白酶和⑨碱性脂肪酶。
⑩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二、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控制使用不同类型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用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2、实验过程(1)取两只大烧杯并编号,用量筒分别量500 mL蒸馏水放入其中,置于40 ℃的水浴锅保温。
(2)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和普通洗衣粉,另一组为污染布和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4)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3、实验结论: 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
探究案:知识点一:加酶洗衣粉1、加酶洗衣粉中的成分分别有什么作用?2、为何复合酶在去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知识点二:实验设计1、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实验中,实验方案应该控制的单一变量(自变量)是什么?洗涤效果的观察指标是什么?2、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下面是某同学对实验温度的设置方案:甲同学:实验的温度设为10 ℃、20 ℃、30 ℃、40 ℃、50 ℃、60 ℃、70 ℃。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酶的概念,理解酶在洗涤中的作用,掌握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并分析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设计,观察并分析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酶的概念,并理解酶在洗涤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试管、滴管、加酶洗衣粉、无酶洗衣粉、样本衣物、计时器等。
2. 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不同类型的污渍的样本衣物。
3. 制作PPT:包含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课堂互动问题。
4. 安排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5. 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行了解酶的概念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1)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包括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和加酶浓缩洗衣粉。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和成分标签,比较它们的不同。
(2)教师介绍课题: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2. 实验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如洗衣粉的浓度、水温、污渍类型等。
(2)教师介绍实验原理: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能够分解污渍中的蛋白质,从而加快洗涤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设置实验条件等。
3. 实验操作(1)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4. 讨论与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影响洗涤效果的其他因素,如水质、洗涤时间等。
(2)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加酶洗衣粉的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3)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行设计其他类型的实验,比较不同类型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5. 课后延伸(1)教师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洗涤剂类型和实验材料,继续探索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习目标: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学习重点: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
学习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5分钟)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酶具有生物作用;酶具有性、性特点,但易受、、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和,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然后在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酶和酶。
酶能将、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或,是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2、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遵循原则:是、和,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用控制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实验。
3、设计实验的两大基本原则(说明)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设计实验的两大基本原则。
例如想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是否一致。
若只拿加酶洗衣粉去洗一块污物,就不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效果好;若向两块一样的污物加入等量的两种酶,但所处的温度不同,最后加酶洗衣粉洗得干净,我们也无法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因为洗得干净也可能是温度适宜造成的。
所以设计实验一定要遵循两大基本原则。
(二)典例精析(8分钟)【例1】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 .化纤类衣物B .棉麻类衣物C .尼龙类衣物D .毛类衣物【例2】下面是有关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洗涤物效果是否相同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该实验可证明:(1)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好的组合方式是 。
(2)能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是 。
小结:1、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是什么2、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当堂检测(20分钟)一、选择题1.加酶洗衣粉内常用酶制剂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蛋白酶 B.果胶酶 C.淀粉酶 D.脂肪酶2.脂肪酶的作用是 ( )A.将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B.将脂肪分解成CO。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活动导学案
【活动目标】:
1、简述加酶洗衣粉去除污渍的原理;
2、研究并试验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3、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活动重点】:加酶洗衣粉去除污渍的原理
【活动难点】: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活动方案】:
活动一、基础知识梳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
类:、、和。
其中,应用最广泛广泛、效果最明
显的是和。
2、原理: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水解成可溶性的
或小分子的,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
分子的、和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
3、酶制剂的特点:耐、忍受和较高,并且通过特殊的
将酶层层包裹,遇水溶解。
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和
的用量,使洗衣粉朝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活动二、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略)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 .
①控制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是
等,因变量是②对照原则:实验组是,对照组
是 . (4)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的制取:取等量的污染物滴加在的新布上;称取等
量的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称取等量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②取两只大烧杯并,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
③ .
④ . 活动三: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自变量,无关变量是等;
因变量
(4) 进行实验:实验准备(1)制取带有污物的实验用布将等量的鸡血滴到7块大小相同的质地相同的
新布上;(2)称取1g加酶洗衣粉:用天平准确的称取等量的同种加酶洗衣粉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5)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略)
活动四: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步骤
①取30块大小相同的白棉布,分成6组,每组5块,依次编号1a、1b、1c、1d、1e、2a、2b…6a、6b、
6c、6d、6e。
(a为蛋白酶处理组,b为脂肪酶处理组,c为淀粉酶处理组,d为复合酶处理组,e为普通
洗衣粉组)
②制取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给第一组白布滴加鸡血,待血渍扩散停止后,记录血渍面积按同样的方法
给第2-6组分别滴加牛奶、菜油、番茄汁、墨水、颜料,并记录污渍面积③将上述白棉布分别放入30
个已编号的烧杯中,各注入5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白棉布湿透④温度控制烧杯均放入温度为
45度的水浴锅⑤洗衣粉洗涤
给1a-6a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洗衣粉,给1b-6b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脂肪酶洗衣粉,给1c-6c 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洗衣粉,给1d-6d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复合酶洗衣粉,给1e-6e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普通酶洗衣粉,
各烧杯均搅拌洗涤1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3次,晾干
(6)记录结果:请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反馈练习】: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10 20 30 40 50
组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
清除血渍时间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在相同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酶的化学本质肯定为蛋白质
B.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C.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D.甲酶不被分解可能是因为pH不适宜导致蛋白酶活性较低
2.蛋白酶不能洗去
A.油渍 B.血渍 C.奶渍 D.果汁渍
3.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A.细胞工程 B.基因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
4.下列不能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是
A.温度 B.酸碱度 C.表面活性剂 D.水的数量
5.普通洗衣粉中含有()元素,会使环境污染?
A.氮 B.磷 C.铁 D.镁
6.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的优点不包括
A.容易去汗渍 B.容易去油污 C.容易除去奶渍 D.可以重复使用
7.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要的酶主要来自
A.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B.植物组织和器官 C.微生物 D.基因工程
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时,将豆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25℃~30℃
B.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中,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C.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D.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酵母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9.(多选)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的蔗糖是植物组织重要的能源物质
B.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影响细胞分裂、分化的重要激素
C.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D.取自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10.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
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min )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水温/℃
冷水 20 30 40 50 60 70 80 植物油
48 39 30 20 17 11 12 20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 的洗涤效果最佳,对 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 。
(3)羊毛、蚕丝等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原因?
11.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
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
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 ~C )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摇匀后,进行 处理。
(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
微生物A 提取物 微生物B 提取物 微生物C 提取物
颜色深浅程度 + +++ ++
【分析讨论】
(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
(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
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 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
12.A 图表示温度对果胶酶的影响,B 图表示(一定量)果胶酶在催化苹果泥(足够量)水解为果汁时,温度对果汁产量的影响(图中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果汁的总量)。
(1)在图A 中To 表示果胶酶催化反应的 温度。
(2)图A 中,Ta 和Tb 两温度下,果胶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有什么区别?
(3)如果图A 中纵坐标表示果汁的产生速率,横坐标表示温度,请在图A 中画出果汁产生速率对温度的曲线。
(所绘制的曲线大体符合事实即可)
(4)请依据图A ,在图B 中画出To 的位置。
果胶酶的活性
Ta To Tb 温度 Ta Tb Tc 温度 果汁累积量 A B
(5)在图B表上To后,对图B曲线加以分段描述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