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1)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1
模块一技术及其性质一、技术的价值1、课程定义《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定义为:“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其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技术的定义(1)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是人类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2)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3、技术与人(1)保护人:为人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保护,如药物从生理方面保护人,核武器从心理方面保护人。
(2)解放人:使人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如有了洗衣机人们就可以脱离“双手”。
(3)发展人:让人从技术发明或应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人生价值,如乔布斯因苹果手机而拥有无数粉丝。
4、技术与社会(1)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2)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3)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产业的升级,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4)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5、技术与自然(1)人们利用改造自然时需要注意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略一些技术或产品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2)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加注重保护环境。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成果。
它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也是设计的核心。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2003年2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 3一、课程性质 ..................................................................................................................... 3二、课程价值 ..................................................................................................................... 4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 5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5二、课程设计思路 ............................................................................................................. 7三、课程目标 ................................................................................................................. 11四、内容标准 ................................................................................................................. 13(一)必修课程........................................................................................................................ 13必修1:技术与设计1................................................................................................................ 14(一)技术及其性质................................................................................................................ 14(二)设计过程........................................................................................................................ 15(三)设计的交流.................................................................................................................... 17(四)设计的评价.................................................................................................................... 18必修2:技术与设计2 ................................................................................................................ 19(一)结构与设计................................................................................................................................ 19(二)流程与设计................................................................................................................................ 20(三)系统与设计................................................................................................................................ 22(四)控制与设计................................................................................................................................ 23(二)选修课程........................................................................................................................ 26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 27选修2:建筑及其设计.......................................................................................................................... 31选修3:简易机器人制作...................................................................................................................... 33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 37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 45选修6:服装及其设计.......................................................................................................................... 49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 53五、实施建议 ................................................................................................................. 56教学建议.............................................................................................................................. 56评价建议.............................................................................................................................. 59教科书编写建议........................................................................................................................ 62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64六、案例 ......................................................................................................................... 66第一部分前言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构建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二、基本理念1. 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2. 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3. 选择体现时代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4. 注重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的培养5. 倡导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多样化学习方式6.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三、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
技术意识: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形成技道合一理念和正确的人机观念。
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
图样表达: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流。
物化能力:物化能力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等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用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
四、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美好生活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态度的学习和基本经验的积累,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敏感性、理性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对技术的文化感悟;经历技术设计的全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案构思、图样表达、工艺选择及物化能力;3.能够领悟基本的技术思想,形成初步的系统与工程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养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培育工匠精神,增强劳动观念,具备初步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意识,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伦理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
关于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考点教育部于xx年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四个实验省份之一,于xx年9月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通高中结合我省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
三年来,通过各级教育部门、教研员和教师的努力,各地普通高中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提高,克服了各种阻力,使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开课率不断提高,学科教学逐步规范化,课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正轨。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验准备和实施1、提前介入新课程作为首批进入实验的四个省区之一,我们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研制过程中,参加了《技术课程标准》的编制,《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的编写;并为国家级培训承担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研修手册》、《理解与实施通用技术新课程》和《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指导》的编写任务,现均已正式出版,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做好了准备。
2、编写通用技术教材xx年12月,广东省由教育厅教研室、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策划,启动编写粤教版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的工作。
我们集中了省教研室、华南师大和部分学校的专家、教授和第一线教师,积极申报立项,其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材获教育部立项通过,为全国四套版本的教材之一。
经过艰苦努力,xx至xx年年,全套教材共九个模块的14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全部通过教育部审查,陆续在我省和其他省市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投入使用,为课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了解,现在选用粤教版教材的省、市、自治区有山东省、安徽省、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14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列表选修模块03《电子控制技术》 04《建筑及其设计》05《简易机器人制作》06《家政与生活技术》07《服装及其设计》 08《汽车驾驶与保养》09《绿色食品》10《营养与饲料》11《农副产品营销》12《无土栽培》13《病虫害的预防与预测》14《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品种引进》3、教材选用情况xx年6月,各地开始选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