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公司资产购买和发行CB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香港上市公司收购内地公司规则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香港上市公司开始积极寻找在内地市场进行收购的机会。
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香港为内地公司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和资源,而内地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广阔前景也吸引了众多香港上市公司的目光。
因此,对于香港上市公司来说,如何在收购内地公司时遵循相关规定并保证交易的合规性和顺利完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了解内地市场规定在进行内地公司收购之前,香港上市公司首先需要了解内地市场相关法规和规定。
由于香港和内地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机构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收购交易时,香港上市公司需要了解内地市场的外资进入规定、股权交易规定等相关法规,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二、与内地公司协商在确定收购目标后,香港上市公司需要进行与内地公司的谈判和协商。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就收购价格、股权比例、管理权等具体事项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双方在文化、语言、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以确保双方能够达成一致并顺利推进交易。
三、进行尽职调查在进行收购交易前,香港上市公司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这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评估,从而确保收购交易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尽职调查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为后续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遵循监管规定在进行收购交易时,香港上市公司需要严格遵循内地和香港的监管规定。
包括内地的外资收购审批、股权交易备案等程序,以及香港的上市规定和相关披露要求。
同时,也需要熟悉内地和香港的公司法律,以确保收购交易的合规性和顺利完成。
五、合理融资安排收购内地公司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香港上市公司需要合理安排融资方案。
这包括寻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可持续性,为收购交易提供充分的支持。
六、稳妥执行收购交易在完成了以上准备工作后,香港上市公司可以开始执行收购交易。
香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流程
增资扩股是香港上市公司经常采取的一种策略,主要是为了增加公司的经营资本、扩大公司实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需得到公司董事会的决议,才能进行增资扩股。
这通常需要经过董事会会议讨论,通过大会的决议批准。
其次,根据香港上市公司规则,公司必须向股东公开发行股票。
也就是说,增资扩股的过程必须是公开和公正的,确保所有股东的权益。
然后,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增资扩股计划,包括增发数额、增发价格、募集资金的用途等,并提交给香港证监会审核。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还需要获得投资者或者股东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购买新发行的股票。
审核通过后,公司会向股东发行新的股票。
然后进行清算,将募集到的资金注入到公司业务中。
最后,公司要在香港联交所公告增资扩股的结果,包括实际增发的股票数量、募集资金的数额等。
总的来说,增资扩股需要经过董事会决议、股东公开投票、制定增发计划、提交监管机构审核、发行新股票、募集资金和公告增发结果等一系列流程。
整个过程必须遵守香港的证券法规,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W e a l th a n d f in anc e财富与金融浅谈香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文 / 王娜摘要:作为全球著名的金融服务中心——香港,一直扮演着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窗口。
首先,香港是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在过去的20年中,在港上市公司共募资近3万亿港币。
在海外投资者眼中,香港也是理想的资产管理平台:基金管理业务有七成来自海外的非本地投资者。
与此同时,赴港上市也不乏疑虑的声音,如交易不活跃、股价低、估值没有内地高、融资难……此文经过分析造成港股和内地股票市值差异的原因,浅议在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紧迫性和具体方式,旨在引起更多的内地赴港上市公司重视自身的市值管理,提升内地上市公司在香港的品牌形象,增强其融资能力,实现更大的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
关键词:香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一、市值管理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一)市值管理的内涵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在公开市场,为使公司发展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公司市值为基础导向,综合运用顶层战略研究设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改善以及注重投资者沟通渠道多元化等途径,以达到公司运行效率最优化与股东价值增值的一种管理决策行为[2]。
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的“再创造”,根本目的是价值实现。
通俗来讲,就是拿业绩说话。
在全流通的香港股市环境下,市值是公开市场对公司价值公允价格的体现。
投资者由此可以判断企业的市场青睐度、成长发展潜力、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公司成熟度、团队文化素质及管理工作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有效价值信息,并将其作为是否成为资本配置的选择依据。
同时,市值大小也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收购与反收购的能力[1]。
往往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被并购公司更愿意被市值高的企业并购,将支付股票作为支付对价的重要方式。
客观上来讲,市值规模越大的公司,其在进行产业整合或者并购其他公司时的“底气”就越强,同时,这样的公司在抵御其他存在恶意并购企图行为时的“抗击打能力”越强。
所以,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
中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法律问题作为亚太地区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内地企业融资活动中,一直担当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窗口与桥梁,为各类型发展项目融资。
在6月28日举行的“2002年沪港技术与资本联动研讨会”上,科技部、香港联交所官员均表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要提速。
与此同时,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也称,鼓励内地企业到香港市场融资。
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包括到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
据统计,从1993年1月至2002年5月底,在香港股市的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红筹内地企业公司共122家,包括54家内地企业和68家红筹公司,红筹内地企业的市价总值达13460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29.5%。
而内地企业在赴香港上市的过程中,首当其冲会碰到的便是诸多法律问题。
一、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法律依据1、内地方面的法律依据1993年第一批内地企业的H股到香港上市之初,我国内地尚未颁布《公司法》,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主要遵循体改委1992年5月14日公布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与香港的《公司条例》之间存在一些法律规定上的差异,内地公司到香港上市,需要弥补这些差距。
双方确定,通过制定三个文件来弥补这些差距:A. 国家体改委于1 993年5月24日颁布了《关于到香港上市的公司执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补充规定》,对《规范意见》中只适合于内地上市而不适合于香港上市的某些条款,加以豁免;同时,对在内地上市不会发生而在香港上市会发生的情况,作出补充规定。
例如,过去外资股仅指B股,《补充规定》明确规定外资股包括在国内发行的B股和香港发行的H股。
B. 以国家体改委名义给香港联交所发一封函件,对国内法规中一些不易被香港和其它境外投资者理解的条款加以说明,以避免可能发生的误解。
例如,我国内地《规范意见》中,把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等,境外投资者对这种划分是不理解的。
因此,在致函中,说明只是按投资主体不同,而作的一种划分,并不影响同股同权的原则。
Different lives have different happines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在香港上市公司如何融资?导读:1、增发、配股融资渠道。
1、增发和配股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渠道。
2、通过增发和配股引入资金,对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具有一定利好的。
2、银行借款融资渠道。
3、内源融资渠道。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累积的资金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
现如今经济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公司数不胜数,竞争尤为激烈。
很到公司根基足够稳固时就会开始谋划上市,上市后公司的身价会倍增。
很多内地的企业会选择成本较低的环境相对宽松的地方进行上市,香港就是其中之一,许多公司在香港买壳上市。
那么香港上市公司如何融资呢?下面为大家解答。
一、增发、配股融资渠道1、增发和配股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渠道。
其中增发就是上市公司面向普通民众发行新股,配股就是上市公司面向公司股东配售新股,这两种手段都是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
增发在增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同时会降低股东持有股权的占比,引起股东的公司的控制权出现下降,能够对公司的股份进行稀释,避免权利集中。
2、通过增发和配股引入资金,对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具有一定利好的。
目前,增发配股的融资渠道存在一个过渡扩大流通盘的问题,给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因此,有关部门对增发和配股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审核措施,对上市公司的净收益、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等都做出了严苛的要求,避免出现一些有碍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
二、银行借款融资渠道1、银行借款融资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融资渠道,尤其对于继续资金支持的公司来说,更是最好的选择。
银行借款融资就是上市公司和银行在还款期限、借款利率等方面达成协议,在还本付息的前提下,取得银行借予的资金。
银行借款是许多上市公司都比较倾向的一种融资渠道,但是在实际中通过这种渠道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这就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矛盾。
2、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银行借款会提升公司负债率,对公司发展会起到一把双刃剑的作用;从银行角度来说,借出大量资金存在一定风险,因此银行需要在资金量等其他方面进行控制降低风险。
港股通知识问答标准答案1、个人投资者参与沪(深)港通股票交易应具备条件:①有沪(深)市人民币普通股账户②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资金和证券)③风险评估结果为C4(积极型)或以上,且测评结果在有效期内;④通过港股通交易基础知识测试;⑤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港股通交易的情形。
2、在联交所上市交易的下列证券,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作为港股通标的证券:①股票②股票ETF3、港股通交易股票范围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③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且成份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前十二个月港股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港币50亿元,上市时间不足十二个月的按实际上市时间计算市值;(深港通)④A+H股上市公司在联交所上市的H股。
4、不纳入港股通股票的情形:①深交所或者上交所上市A股为风险警示股票或者退市整理股票的A+H股上市公司的相应H股。
②在联交所以港币以外货币报价交易的股票。
5、港股通ETF在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调出港股通ETF:①最近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低于港币12亿元;②跟踪的标的指数成份证券中,联交所上市股票权重占比低于85%;③跟踪的标的指数为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或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其成份证券中,港股通股票权重占比低于65%。
为其他指数的,其成份证券中,港股通股票权重占比低于70%;④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6、交易规定①港股通交易是以港币报价,以人民币交收②香港证券代码通常是5位③港股通交易是不允许融资融券交易④港股通交易额度控制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对港股通交易每日额度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其指定网站公布额度使用情况。
⑤港股通持续交易时间段上午9:30-12:00,下午13:00-16:00⑥港股通交易日和A股市场不一致港股通交易日是香港和A股市场均可正常交易和结算的交易日。
上市方式及案例分析在中国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
在中国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
1.红筹股上市红筹股一般是指在境外注册,上市,控股股东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
红筹股上市适用注册地的法律和会计制度,按照证券市场的上市规则和上市要求向联交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请。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
目前,在主板市场红筹股主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创业板红筹股则以国科技型民营企业为主角。
红筹股已经成了除H股、N股外,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2.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取得该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能力进行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般来讲,地企业购买的本地上市公司都是一些主营业务发生困难的公司,企业在购买了上市公司以后,为了达到在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一般都将一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提高其再融资能力。
由于在市场上融资不受时间限制,没有连续赢利等财务指标的硬性要求,并且一般以私募(定向配售)为主,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公司成功买壳后进一步的融资。
买壳上市作为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途径,正越来越受到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在买壳上市具有方式更灵活、融资速度更快和投入产出比高等比较优势,而且在于它可以提供相对广阔的私下操作空间。
企业买壳上市运作成功与否,除了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外,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合适的时机聘请到优秀的中介机构将会对企业的买壳上市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造壳上市造壳上市是指地企业在海外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或允许的国家或地区,如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独资或合资重新注册一家中资公司的控股公司,用以控股境资产,而境则成立相应的外商控股公司,并将相应比例的权益及利润并入境外公司,进而实现以该控股公司申请上市的目的。
上市方式及案例分析在中国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
在中国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
1.红筹股上市红筹股一般是指在境外注册,上市,控股股东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
红筹股上市适用注册地的法律和会计制度,按照证券市场的上市规则和上市要求向联交所提出股票上市申请。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
目前,在主板市场红筹股主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创业板红筹股则以国科技型民营企业为主角。
红筹股已经成了除H股、N股外,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2.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取得该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能力进行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般来讲,地企业购买的本地上市公司都是一些主营业务发生困难的公司,企业在购买了上市公司以后,为了达到在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一般都将一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提高其再融资能力。
由于在市场上融资不受时间限制,没有连续赢利等财务指标的硬性要求,并且一般以私募(定向配售)为主,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公司成功买壳后进一步的融资。
买壳上市作为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途径,正越来越受到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在买壳上市具有方式更灵活、融资速度更快和投入产出比高等比较优势,而且在于它可以提供相对广阔的私下操作空间。
企业买壳上市运作成功与否,除了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外,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在合适的时机聘请到优秀的中介机构将会对企业的买壳上市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造壳上市造壳上市是指地企业在海外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或允许的国家或地区,如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独资或合资重新注册一家中资公司的控股公司,用以控股境资产,而境则成立相应的外商控股公司,并将相应比例的权益及利润并入境外公司,进而实现以该控股公司申请上市的目的。
香港上市公司相关法律问题
一、香港上市公司资产购买的相关规定
香港《上市规则》14.49:“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项及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须在股东大会上获股东批准后方可进行。
召开股东大会不能以股东书面批准代替。
本交易所将要求任何在有关交易中有重大利益的股东及其联系人在股东大会表决有关议决事项时放弃表决权。
”
香港《公司条例》15.:“在任何大会上交由会议表决的决议,须以举手方式表决,除非由下列的人要求(在宣布举手表决的结果之时或之前)以投票方式表决,则不在此限)
(a) 主席;或
(b) 最少2名亲自出席或委派代表出席的成员;或
(c) 占全体有权在该会议上表决的成员的总表决权不少于十分之一,并亲自出席或委派代表出席的任何一名或多于一名成员。
除非有人如此要求以投票方式表决,否则主席宣布有关的决议,已获举手表决通过或一致通过,或获某特定过半数通过,或不获通过,并且在载有公司议事程序纪录的簿册内亦登载相应的记项,即为有关事实的确证,而无须证明该项决议所得的赞成票或反对票的数目或比例。
以投票方式表决的要求可予撤回。
香港《上市规则》14.46:“任何股东如在交易中有重大利益,本交易所会要求该股东及其联系人在股东大会表决有关议决事项时放弃表决权。
本交易所也不会接受股东以书面方式批准该宗交易。
”
二、香港上市公司发行CB相关规定
香港《上市规则》第二十八章债务证券
可转换债务证券
28.01 所有可转换债务证券,于发行前必须获得本交易所批准,而发行人应就有关的适用规定尽早咨询本交易所。
28.02 所有可转换发行人或与发行人同集团的公司将寻求上市的新股本证券或已发行证券的可转换债务证券,必须符合适用于正寻求上市的债务证券的规定,以及适用于与该等可转换债务证券有关的指定股本证券的规定。
如各种规定有任何矛盾或出入,则以适用于该等股本证券的规定为准。
28.03 如申请可转换股本证券的可转换债务证券上市,则该等股本证券须为(或同时将会成为):
(1) 一类上市股本证券;或
(2) 在本交易所承认的另一个受适当管制及正常运作的公开证券市场上市或买卖的一类股本证券。
惟本交易所会在其它情况下批准可转换债务证券上市,只要其确信持有人获提供所需的资料,可藉以评估与该等可转换债务证券有关的指定股本证券的价值。
本规则不适用于国家机构或超国家机构发行的可转换债务证券。
28.04 如申请可转换股本证券以外的资产的可转换债务证券上市,则本交易所必须确信持有人获提供所需的资料,可藉以评估与该等可转换债务证券有关的其它资产的价值。
本规则不适用于国家机构或超国家机构发行的可转换债务证券。
28.05 可转换债务证券的条款于发行后如有任何更改,必须经本交易所批准,惟若有关更改乃按照该等可转换债务证券的现行条款而自动生效则当别论。
28.06 附录一C部第19至31段载有与发行可转换债务证券有关的上市文件内容的附加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