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谷彻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与对中国园林之启示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34
日系现代景观对中国园林之启示作者:石磊汪远伟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08期摘要:日本和中国是千百年来的邻邦,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影响,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曾经是日本临摹的范本。
日本从明治后,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使得日本新文化有了长足发展。
今天的日本园林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深受国际赞扬,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日本;园林景观;尊重自然1 引言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步伐其实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列。
且不去谈论这个国家的是非功过,也不去谈论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就单单从园林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两个民族有太多的渊源与太多同样令西方世界惊叹的辉煌。
但是当两个民族在同样的十字路口彷徨的时候,我们还在迷茫中徘徊时,他们已经引领起了世界的园林航向,2 日本园林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和凝练。
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在对有限景观的理解表达上,透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
对景物深刻感悟,加上文化情节,造成了日本景观设计的独特风格。
日本与中国毗邻,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广泛的交流。
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始于汉代在唐代达到高潮,之后的宋、明两代也都有间接输入,因而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份才逐渐形成自身文化。
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去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的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从文字、宗教、伦理到文学、绘画、书道、茶道、剑道、花道等,无不如此,所以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
3 日本园林的溯源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是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
第一,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日本的传统建筑,如寺庙、庭院等,都在设计中完美
地融合了自然元素,尤其是木结构建筑的使用,使得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更为完美,建筑带
来的破坏性也更小。
中国的传统建筑如古建筑、园林等也有着相似的传统,但现代建筑却
大量地使用混凝土、玻璃等材质,忽略了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更大。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对自然进行更加尊重的设计思路。
第二,注重利用环境进行节能。
在日本,建筑采用了大量的自然通风、日光采光等方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减小了对环境的侵蚀。
中国的现代建筑大多在建筑中加入了空调、保温材质等设施,不但花费巨大,影响建筑的协调性,还比较耗能、环境不够友好。
因此,在设计建筑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利用环境进行节能的技术,使得建筑的节能效果更加明
显。
第三,强调适合性的设计。
日本建筑文化重视适合性的设计,将建筑的功能、空间、
设计与生活方式进行融合,尽量减少浪费,达到最大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而在中国,大多
数的建筑项目更注重设计的美学感,在建筑空间中大量添加物品,导致环境的压力增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适合性的设计,考虑建筑的功能与环保的效益。
最后,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对中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而应该更加注重对环境和人的保护与使用,创造
一个美丽、舒适、高效、环保的建筑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好的居住条件,推动中国的建筑
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摘要】日本建筑文化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利用传统材料和工艺。
相比之下,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
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通过提倡可持续发展、融合自然环境和利用传统工艺等方式来改善建筑设计现状。
结合传统与创新,中国建筑设计可朝着更生态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日本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在于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同时激发了创新思维。
最终,中国建筑设计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生态理念,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日本建筑文化,生态理念,中国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借鉴,问题,启示,促进,创新,结合1. 引言1.1 介绍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深受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日本,建筑师注重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尊重自然、尊重环境是他们设计的出发点。
日本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他们通过建筑的布局、材料的选择、采光、通风等设计手法来实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同时也注重利用可再生能源。
日本建筑文化中对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的生态理念。
在日本,许多建筑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木造建筑的技艺,同时也在工艺上不断创新,探索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们实现了建筑的生态环保和美学的双重追求。
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这些理念对于当今世界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借鉴和吸收日本建筑文化的生态理念,我们可以推动中国建筑设计朝着更生态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目标。
1.2 介绍中国建筑设计的现状中国建筑设计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拆除,导致文化遗产的丧失。
部分建筑设计过于注重外观和功能,而忽略了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考虑。
三谷徹作品:品川中央公园手法简单而意境深远———作为著名的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三谷彻将日本传统园林中的创作元素与西方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城市和自然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品川中央公园位于东京都港区,公园周围布满高层建筑,中间形成一个狭长的人行空间,面积1.8万平方米。
1989年项目的设计概念成型,到最终完成历时14年。
这个看上去是一个统一体的场地,实际上由两个公园和7个项目规划所提供的空地与建筑墙体后退空地组合而成。
南北走向、45米×400米的长条形状与贯穿城市的地下交通网轨迹相辅相成,这些都为后期的项目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整个设计非常执着于场地微地形打造,试图通过地形特点塑造公园特性。
受周边地理环境的制约,地形整体下凹。
为了照顾到使用轮椅的人群,设计形成了供轮椅使用的5°以下和排水、植栽使用的1°以下的合成斜坡。
缓慢且不易被发觉的斜坡设计,自然地将人们从一楼引导至地下一层。
各个高度和层面与周边空间巧妙融合,观赏到的绿地效果也不同。
公园上方,两座天桥将两侧建筑连接,于是,公园与周边建筑形成一个“巨大的统一体”。
为了凸显长为400米的场地进深,公园在纵线方向等距离栽植了5株一组的连香树。
冬天,连香树落叶以后,搭配其间的小叶青冈就凸显出来。
连香树的植栽区域呈楔形,整体被设计成高于地面40厘米的台座,对公园的空间划分作用重大。
场地还被划分为13个28米×28米的正方形小广场。
正方形、楔形和天桥等线条按各种排布相结合,为狭长的公园带来很强的节奏感。
在步行空间,设置了知名设计师设计的7个景观小品,分别代表了品川海岸—水、高轮的大城门—石、二十六夜待—光、海滨的风—风、品川台场—土、黑目川河道—草和御殿山的樱—树木等具备历史价值的事物,希望以此让人们了解并回顾品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与风俗。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日本的枯山水是一种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它充分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枯山水以其简约而富有内涵的设计风格,对世界各地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枯山水的美意识对城镇化景观设计产生了启发。
本文将探讨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中国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枯山水。
枯山水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它以枯石、白砂和青苔等元素来表现自然山水的姿态,强调山水间的空间与形式关系,并融合了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灵寄托。
枯山水不仅仅是一种园林景观,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和审美追求的表现。
它将自然的美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美学意识。
衡阳作为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并传承优秀的园林艺术,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敬畏和审美情趣的追求上,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它对城市空间营造和文化传承的启示中。
枯山水的美意识体现在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审美情趣的追求上。
在枯山水的设计中,石、砂、苔等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将自然的山水景观化繁为简,表现出一种清雅、静谧的美感。
这种审美情趣是对自然造物与人文意境的完美融合,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敬畏,也启发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中,可以借鉴枯山水的审美情趣,通过保留和弘扬自然风光和山水文化,打造出具有浓厚地方文化气息的城市风貌。
枯山水的美意识在于其对城市空间营造和文化传承的启示。
枯山水不仅是一种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体现。
它将自然山水的形式与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使得园林不仅成为一种观赏、游憩的场所,更成为一种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表达。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也可以从枯山水中汲取启示,通过将城市空间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的城市景观。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分析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作为世界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的影响因素、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明治时期、太平洋战争时期、冷战时期和21世纪初。
在这四个阶段中,日本现代景观设计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到形成自身独特风格的演变过程。
其中,明治时期的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主要受到欧美的影响;太平洋战争时期则出现了“超级景观”的思潮;冷战时期,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开始空间和功能的规划;21世纪初,日本景观设计界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强调创新和个性。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文化:日本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计师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风格。
例如,东京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设计便将日本传统园林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日本文化。
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例如,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使得设计师们在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户外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及作品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设计师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创造了众多富有日本特色的优秀景观作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设计师们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为世界园林设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建议方面,我们应当鼓励设计师们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法,同时保持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和研究。
三谷徹(Toru Mitani),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设计包括多种开放空间,涉及现代都市和自然的景观。
其主要作品有名取文化中心环境设计、格磨科学国城镇中心景观设计、品川中央公园、播磨城市中心和荒野公园广场、獭户内海广播庭园、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等等。
1设计师风格理念三谷彻的设计理念为"试图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的场所。
"在生活中,紧张超负荷的工作之余,人们非常需要那种平和、轻淡、简洁和平凡的享受空间。
三谷彻正是要给人们创造这样的空间场所。
另外三谷彻教授提倡在设计中应建造适合人类活动的场地,如在盘山路上设计出可以让人停留下来仰望天空、感受自然的节点,通过对过去的工作及传统的日本庭园的再审视,思考现代社会中的设计。
2设计手法1、没有设计的设计从平面图上看,很难看到景观设计通常应用一些表现手法,很多地方没有任何笔触,好像是一张没有"完成"的设计,所以说三谷彻的作品就好像是从地面长出来的一样。
这种尺度的掌握对于设计师而言是很难做到的。
特别是甲方大多希望设计把对象区域内全部填满,这种情况在三谷彻的作品中却不会出现。
2、斜线条的应用从三谷彻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是感受到斜线条的广泛应用,这与传统的对称的构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谷徹采用不对称、斜线条的构图,给设计者和利用者均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作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此同时,由于斜线条的出现,带来了很多尖角部分,给人们强烈的刺激之感,且他给整体空间带来的丰富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3、与众不同的景观细节塑造从三谷彻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细节处理。
例如被切割成网状线条的广场铺装,卵石的路面,或排列整齐的树木枝干,发光的树池,不同植物材料的植被色带……等等。
一些容易被忽略或是不太引起注意的细节部分,通过三谷彻的设计,往往能够创造出超乎寻常的景观效果。
4、注重植物种类及色彩搭配和夜景照明的表现三谷彻在应用植物色彩和夜景照明上,有其独特风格。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2卷第5期2 0 2 1年4月Vol. 42 No. 3Apr, 2021・ 19 ・DOI :10.1371/j. cgi. 1096525.2021.05.055解析当代景观大师三谷彻及其对中国景观的启示李康德(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81)摘要:三谷彻将西方极简主义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对他设计作品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与自然 共生、对景观细节的塑造、富有人情味的极简主义以及注重植物色彩和景观照明等设计特点。
在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的大背景之下,在三谷彻的设计风格中,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极简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设计方法以及注重人情味的设计思 想值得中国设计师借鉴。
关键词:文化自觉,自然共生,极简主义,人情味设计中图分类号:TU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9-6825 (2021) 08-019-63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日本设计师们将西方现代景观和 日式传统园林相结合,成功演绎出了现代日式景观。
在诸多设计师中,三谷彻将极简主义和日本禅宗园林思想的手 法为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在世界范围内奠定了其设计大师的地位。
同为中华文化圈的一员,日本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和自身风格,在世界景观设计中独树 一帜并走向了世界。
尤其是在这一倡导“文化自觉” “文化 自信”的大潮之下,如何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并走向世界成为了中国设计师们思考的重要方向。
本文通过研究三谷彻 的设计手法和思想,为日后中国中西结合的景观设计提供 参考和借鉴。
1设计风格的起源三谷彻(Mitani,Toru )在哈佛大学时,曾在彼得•沃克 的设计事务所工作,受到了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对沃克的极简主义照搬,而是加上了他对日本传统园林禅宗理念的独特见解。
所以三谷彻的设计不仅有 东方美学的底蕴,还有着西方现代的极简主义风格。
继承与变革——日本现代园林设计之启示2007-08-12深圳市新领域职业培训中心人气:636次作者:李自霞学号:JG062A0008指导老师:王军附:李自霞的景观设计方案摘要: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曾经是日本临摹的范本。
但是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文化为其所用,使得日本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雄厚的经济等物质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日本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使得今天的日本园林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深受国际评论界的赞扬,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园林设计民族特色时代性Abstract:Japan and China ar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ver a strip of water.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at of Japan, especi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But since Japan adopted reform during the reign of Mingzhi, it assimilated a bulk of beneficial culture, which enabled its culture to make great head way for this nation. Thanks to the sound economic foundatio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unremitting pursue to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odern Japanes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top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a, gaining a world reputation, thus becomes a model for us to draw upon and learn from.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contemporaneity 任何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的发展都会遇到巅峰后的尴尬时刻,园林亦不例外。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1. 引言1.1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枯山水是一种极具日本传统特色的庭园设计形式,其独特的美学理念也深深影响了整个日本园林艺术的发展。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一种审美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将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运用到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中,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议题。
日本枯山水的“美意识”对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的启发,不仅在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对话,更在于对审美观念的挑战和超越。
在未来的发展中,跨文化交流与创新设计思维将是促进城镇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日本枯山水美意识与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融合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传承与创新:枯山水在日本的发展与演变枯山水,作为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禅宗寺庙中的干枯的溪流和岩石表现技法,经过日本园林师傅们的发展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枯山水艺术。
在早期,枯山水主要是在寺庙、庵堂和贵族庭院中出现,用以表现虚空与实有、禅宗的静谧之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园林艺术的发展,枯山水逐渐走向民间,成为了广泛应用于日本庭园和庭院中的景观设计元素。
园林师傅们开始通过不同的石材、植物和设计手法,赋予枯山水更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其在大小庭院、公园及城市景观中广泛应用。
在现代,枯山水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和审美观念。
越来越多的园林师傅们开始尝试将枯山水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时尚感的枯山水景观。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法,枯山水不仅在传统庭园中展现出静谧之美,也在现代城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枯山水在日本的发展与演变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反映了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与变革。
通过深入研究枯山水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可以为衡阳城镇化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启发和借鉴,促进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中国现代庭院对日本枯山水手法的借鉴作者:吕照宇来源:《艺术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日本园林艺术大约起源于大和、飞鸟时代,相当于在我国晋唐以后。
日本早期造园手法和思路多取法于我国,所以日本园林艺术和我国园林艺术有着较为深厚的渊源。
枯山水园林是日本园林艺术独特的表现,其造园手法深受我国文化思想及自然环境影响,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特别是中国现代庭院设计有很大的启迪。
关键词:庭院;枯山水;地域文化1 中国现代庭院的发展现状中国古典庭院以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风格著称于世,其艺术特色是2000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以及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的结晶。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现象,地区性的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现代庭院的发展趋势表明,全球文化趋同、城市特色消失等问题愈加突出。
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和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理念是新时代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2 日本枯山水造景的发展2.1 追朔与由来日本是一个岛国,在日本岛上长期生存的人们受到神道、密教等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
在这个地震、海啸等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里生活的人们与在大陆国家生活的人们不同,比起满月和鲜花绽放,他们更加喜爱樱花飘零时的果断。
因此,日本人产生了一种枯淡闲寂的审美观。
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在其特有的氛围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能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中国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2.2 特征及手法枯山水注重朴素,通过材料和巧妙的艺术手法,给予枯山水一种永久的样式。
自然界的物体必然要经历四季的变化。
而枯山水用石块和白沙作为主体,石块象征山峦,白沙象征湖海,不种植高大的树木和花卉,只种植苔藓和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