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18
【《金匮要略》白话版】18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一、凡是浮数脉,多为外感,病人应当发热,如果病人反而出现象被冷水浇身一样怕冷,又有一定痛处的,则是痈肿将要发生之证。
二、老师说:各种痈肿,要想知道有脓或是无脓,用手按在肿块上,局部发热而软的为有脓,不发热而硬的为无脓。
三、肠痈病所表现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干燥粗糙,象鱼鳞交错,腹部皮肤紧张,但按下去却柔软,腹内象有肿块,实际没有肿块,身上不发热,但脉象数,这是肠内已形成痈脓。
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以上三味药,捣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一次服下,服药后,小便通利,污脓瘀血从大便排出。
四、患肠痈的病人,少腹部有肿块,按之有压痛,疼痛象淋病时那种感觉,但小便正常,时时发热,出汗,身上反觉怕冷,如果脉象迟紧,说明肠痈尚未化脓,可用下法逐其瘀血。
如果病人脉象洪数的,说明脓已形成,不能用下法治疗,应以大黄牡丹汤主治。
【大黄牡丹汤】方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以上五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入芒梢,再煎沸,顿服,有脓则从大便排出,如无脓则从大便排出瘀血。
五、问:寸口脉浮而涩,这种脉象,多见于吐血、下血等失血的病人,也见于自汗、盗汗的病人,如果没有因吐血、下血而失血,又不多汗,这种脉又怎样解释呢?答:像这样是身上有疮,或放刀斧砍伤所致,所以这仍是失血的缘故。
六、被刀斧等金属器械所伤而引起的疮疡,以王不留行散主治。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以上九味药,将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分别捣末过筛,混合均匀制成散剂,服方寸匕,小疮可以外敷,大疮可内服,产后也可服用。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并治第十八一、疮痈1.疮痈初起的脉证诸浮脉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1)脉证:诸浮脉数,应当发热:浮数脉多为表热证。
反洒淅恶寒:卫气不能畅行,卫外失温。
若有痛处,当发其痈:热毒壅塞,营卫郁滞,故局部红肿热痛。
关键点:脉浮数,而洒淅恶寒。
2.痈肿辨脓法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2)辨脓法:以手掩于痈肿上,热感明显者,为毒已聚,有脓;无热感者,是热毒未聚,无脓。
二、肠痈1.脓成证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3)病机:热毒内聚少腹局部,血肉腐败成脓。
主症:其身甲错,少腹局部腹皮紧急隆起,按之濡软。
治法:排脓消痈,振奋阳气。
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甘淡微寒,重用可清热排脓开壅利肠胃;附子:辛甘大热,可振奋阳气,辛热散结;败酱:辛苦微寒,以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2.脓未成证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
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汤主之。
(4)病机:为热毒内聚,正邪交争,营血瘀结肠中,经脉气血不通。
主症:时时发热,恶寒,自汗出,少腹肿痞,按之疼痛如淋,小便自调,脉迟紧有力。
治法:荡热逐瘀攻下。
方药:大黄牡丹汤。
大黄、芒硝:荡涤实热,开通壅滞,以畅下行之路;丹皮、桃仁:凉血、活血、逐瘀;冬瓜仁:化浊利湿,排脓散痈。
3.大黄牡丹皮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证鉴别第1页。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我们继续介绍第十八篇。
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首先呢,大家来看这个条辨,他说脉是浮数的,应当发热,诸位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唉,老师这个脉是浮是数代表病在表嘛,对不对?照理说是发热,发热啊就是表证啊,可能是麻黄汤,可能是桂枝汤,可能是葛根汤,不一样。
现在呢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就知道他是有痈,痈就是里面化脓了,哦,化脓了,所以脓是在体表,你只要摸到浮数脉,代表病在表,病在表,哦,那正常如果是感冒就会发热,但是没有,而且他不但的怕冷,而且有痛点,你一摸他的皮肤,哎,我痛在胸部这边,痛在背后,或者是痛在手臂这边,就是那个地方要准备化脓了。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这个师,张仲景说了:所有的痈肿,痈,化脓的地方,你知道他有脓无脓,手去摸他,这句话讲的很好,用手摸他的时候,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这个脓出现的地方呢?可能是你的腹膜炎,腹膜炎可能是盲肠破裂,或者是胆破裂,但是基本上呢诊断呢?就是热,手摸上去是热的。
这个肝呢,这是总胆管,它是有两根在这边,胆在这边,如果胆结石在这边,堵的很大,胆汁不断的下来,你又没有办法开刀,没有去开刀,或者是西医没有处理,过去呢,几千年来,也没有西医处理。
这个一旦越来越大,不能大的时候膨胀好像气球一样,有一天,卟,破掉了!在持继扩张还没有破的时候,他是非常的痛,这个痛呢,非常的强,强烈的痛,那外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痛在右肋这个地方,会痛到背后去,痛到肩膀上,因为胆经走到肩膀上,然后你左腿呢?阳陵泉下一寸的地方可以找到压痛点,当你痛痛痛到一破裂,破裂的时候痛没了,所以痛不是来自发炎,痛是压力,因为你一直在里面膨胀膨胀,膨胀到后来没有办法膨胀的时候,破掉,一破掉,压力释放掉了,释放掉了痛当场就没有。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这一章讲疮痈,就是一般的疮痈。
还有肠痈,咱们现在说的阑尾炎也属于这一类。
浸淫病,这个浸淫病啊,就是平时说的黄水疮。
这个疮痈,它是两种,痈是痈,疮是金疮,里头有金疮,它是这么几种病。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这就一般疮痈的一个脉证。
这个"浮数",就是表有邪脉浮而数嘛。
这依法呢"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这是痈脓之变。
头前咱们讲的那个肺痈,你们看看大概就有,桔梗汤就是,他是"脉数,振寒",这是有脓的一种反应,他不发热,这就是古人说的疮热,在这里头,外面不发热,但是而反恶寒,这就是一般发疮热的一种反应。
"若有痛处",假设你身体有哪个地方疼,那肯定那地方要发痈,"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这就是一般的疮痈发红肿的阶段,看看有脓没脓的一种诊断的法子。
"诸痈肿",一般的痈肿都在内。
古人那时候他是,现在容易了把它割开看看,那时候是从外边看的。
"欲知有脓或无脓",就拿手,"掩肿"就是抚按这个肿得的地方,如果要是有热,那就是有脓,如果抚按这个肿的地方没有热,那就是没化脓呢。
这两节都是指的一般的疮痈说的。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我们在头前虚劳里头,大黄蛰虫丸,它是有这种证候,其身甲错,面目俱黑,这是瘀血的一种证候。
那么这个肠痈起码也是有瘀血的问题了,在中医看。
"腹皮急",腹皮就是肚皮了,拿手按,虽然比较拘急,但是按之非常的柔软,"按之濡",就像有肿状似的。
这说明虽然外头这个腹皮呀,外头虽然有些弦急的样子,但是按里头很软,就像有所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