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早春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补救措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茶树冻害原因及灾害防御和灾后补救方法茶树一旦发生冻害,轻的连续几年要减产和降低茶叶质量,重的甚至要桔死。
易受冻害的茶园,主要是高山区土层瘦薄、管理不善,采摘过度、枝叶稀少的茶树,特别是幼龄茶园树,树龄越小越怕冻。
一、引发茶树冻害的主要因素
冻害的发生,主要是低温、干旱和大风造成的。
在低温条件下,遇有干旱和大风,又加深了冻害。
另一方面,不同品种的茶树,抗寒能力也有差异,纬度和海拔高低更有明显关系,茶园坡向也是冻害发生的有关因素,通常表现是:低纬度、低海拔、南向坡的茶园,茶树受冻害不大,生长较好,而高纬度、高海拔和北向坡的茶园,茶树较易受冻害,受冻害也比较严重。
二、预防茶树冻害的有效措施
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提高茶叶质量,近年来山区农民对预防茶树冻害的有效措施归纳起来有四条:
第一、重施基肥,并拌施磷钾肥、猪牛粪及其它有机肥料,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以提高地温,
第二、培土壅根。
在丛栽茶园四周、条栽茶树两边,挑培客土以加厚土层,防止茶树根部受冻。
第三、行间铺草。
办法是就地取材,以杂革,秸秆、草皮等铺盖茶树行间,能提高地温,减少冻害程度。
第四、束枝盖草。
对高寒山区和北向易于受寒风侵袭的茶树,要用稻草、秸秆或树枝等覆盖树冠,并用草绳扎好,掌握“顶紧腰松”,便于及时解脱。
河南农业2015年第11期(上)一、茶树保护的重要性根据茶园种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高寒地区,气候多变,茶树一生中,难免遭受寒冻、旱热、水湿、风雹、病虫害的危害。
如2008年年初,我国发生了30年一遇的雪灾,各省茶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当年春茶产量减少20%以上。
这些灾害,严重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被害状况、分析受害原因、提出防御措施、进行灾后补救,使茶树罹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点,是茶树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
二、茶树的寒害和冻害(一)寒害寒害是指茶树在其生育期间遇到反常低温,通常低温在零度以上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由于低温的影响,使春梢、秋梢发育不正常,春茶、秋茶减产。
(二)冻害冻害是当土壤表面或树冠的温度,短时间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茶树遭受伤害或死亡。
茶树受冻后,不仅生机受破坏,产量下降,还因生理抗性增加了花青素含量,成叶边缘变成褐色,叶片呈紫褐色,嫩叶出现“麻点”或“麻头”。
用这样的鲜叶制成绿茶则滋味涩苦。
制成红茶,因酚类衍生物的减少而发酵不良,香气降低,影响成茶品质。
1.冻害类型。
冻害分冰冻、风冻、雪冻、霜冻四种类型。
(1)冰冻。
雪后连日阴雨、结冰,茶农称之为“小雨冻”。
这时茶树处于零下的低温,成叶细脆便开始结冰。
土壤结冰,土壤中的水分上移受阻,叶片由于蒸腾失水过多而出现冻害,开始时树冠上的嫩叶和新梢顶端易发生危害,受害1~2d 后叶片变为赤褐色。
在晴天,土壤严重封冻后,冻土层的水形成柱状冰晶,体积膨大,将幼茶抬起,解冻后,茶苗倒伏地面,根部松动,细根被拉断而干枯死亡。
此情况下对定植苗影响更大。
(2)风冻。
茶农称之为“乌风冻”,是在强大寒潮的袭击下,气温急剧下降而产生的暴冷。
加上4~5级以上的干冷西北风,使茶树体内水分蒸发迅速,水分失去平衡,最初叶片呈青皂色而干枯,继而变为黄褐色。
茶树在无风条件下能忍受较低温度,寒风加上干旱则加深冻害程度。
故有“茶树不怕冻就怕风”之说。
茶树冻害的预防与补救方法论文关键词茶树冻害;辨别;补救;预防论文摘要介绍茶树冻害的辨别方式,针对茶树冻害情形,总结补救和综合防御方法。
1茶树冻害辨别茶树受冻进程往往表现为生理活动活跃的顶部枝叶第一受害,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到叶片中部,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进而进展到茎部,枝梢干枯,幼苗主茎杆基部树皮开裂,只有在极度酷寒的情形下,根部才受害枯死。
茶树严峻受灾时,叶层明显显现水烫状损害,冰化后茶树上部叶层将缺水枯死;中度受灾时,叶层部份显现水渍状损害,嫩芽冻死;轻度受灾时,嫩芽冻死,但老叶正常。
2茶树冻害补救方法2.1整枝修剪茶树受冻后,部份枝叶已失去活力,因此必需进行及时修剪,使其重发新梢,培育骨架,扩大采摘面。
一样用手掐一掐受冻的枝条,看看受冻的程度,枯死到哪里,剪到哪里。
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因地因树制宜。
修剪程度的确信,要依照“照顾多数,同园一致”的原那么。
修剪时刻以早春气温稳固上升后的3月份为宜,过早修剪,易蒙受“倒春寒”攻击;过迟修剪会延误复壮时期,阻碍产量。
对冻害程度较轻和原先有良好采摘面的茶园,采纳轻修剪的方式,幸免过重修剪,尽可能维持采摘面;对受害重的应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
2.2浅耕施肥受冻茶树及时进行修剪只是“外科手术”,关键要增强肥培治理,使茶树迅速恢复活机。
要求修剪后当即追施催芽肥,重施有机肥。
施尿素450~600kg/hm二、土杂肥75t/hm2,有条件的可施饼肥3t/hm2,施肥后适时锄草。
茶树萌芽期发生冻害后,在春芽鱼叶至1叶展开时,喷施叶面肥,对恢复茶树生机和茶芽萌生及新梢生长有增进作用。
2.3培育树冠发生冻害后经太轻度修剪的茶树,春茶采摘应留1片大叶,夏、秋茶那么按常规采摘,如此有利于养好树冠,减少由于冻害造成的损失。
假设采纳台刈或重修剪,那么需要从头培育树冠,要求昔时只养不采,第2年以养为主,以采为辅,待茶树高度达到90cm左右、树幅超过100cm时,改成“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分批留叶采摘方式。
茶树冻害的发生及预防补救措施
1茶树冻害
茶树分布范围广,它们喜欢在温和湿润的环境里生长,因此它们很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
茶树冻害是由低温低湿影响导致的,它会破坏茶树叶片、枝条、根系,枯、断、褶枯、矮化等,严重的话,甚至可能给茶树的生长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2茶树冻害的发生
茶树冻害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主要是由于温度低,雨量少和湿度低所致,低温下,叶片和枝条组织水分不易被植物利用,造成叶片三角形萎缩和死亡;湿度低,容易使水分过快流失,出现叶片、枝条断裂和渗漏;缺水时,分析氧(C02)排出不足,形成有氧呼吸过程,使植物体细胞缺水变性,水分流失链破裂,叶片凋萎。
3茶树预防补救措施
(1)限制下茶树的冻害:要选择耐寒、秋耐寒的茶树品种,根据环境特征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茶树,加强茶树生长环境的改善;
(2)增加茶树的抗冻能力:多进行灌溉和施肥,争取提高茶树的体质和抗性,如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处理,可增强植物体内的耐寒性;
(3)维护茶树种质:通过及时采摘优良的茶树品种,使茶树的抗冻性持续的提高;
(4)采取护茶树的措施:及时破除冻土,保护茶树抗冻性,避免过多的凋萎,使茶树大面积凋萎。
茶树冻害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生产,采取适当措施,可以降低茶树冻害的发生,保护茶树健康,积极维护茶叶品质。
浅谈甘肃茶园冻害预防和管理对于茶树栽培来说,冬季和早春季节最容易受到霜冻影响。
甘肃茶区在我国四大茶区中属江北茶区,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因而会最早受到冬季冻害的影响。
茶树受到冻害影响以后,轻则生长缓慢,产量下降,重则冻死冻伤,造成减产。
所以在霜冻来临之前,我们要提早做好冬季和早春茶园的冻害预防和管理,尽可能降低损失,为来年茶园丰产提供有力保障。
生产上,我们一般将茶园中的冻害分为冰冻、风冻、雪冻和霜冻4种。
在长江流域以南的茶区,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主要是以霜冻和雪冻为主。
而长江以北的茶树,主要安徽的皖西南茶区和山东茶区及甘肃地区等,由于天气比较冷,这4种冻害均会发生。
根据茶树受冻害程度的症状轻重,可以将冻害的等级划分为4级。
一级最轻,受损的茶树只占到5%以下。
二级会影响到树冠枝梢,受损程度占到5%~25%。
三级冻害相对比较严重,会出现茶树枯死现象,受损程度占到26%~50%。
四级冻害几乎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受冻害的茶树占到了50%~60%,当年新梢大部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影响茶树冻害发生的主要素有哪些:茶树发生冻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树龄、种植密度、管理水平、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等等方面。
可以说,茶树受冻不是哪一方面因素单独起作用的结果,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导致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不同的茶树品种其抗寒能力是不一样的。
从全国来看,北方地区的小叶种抗寒性较强,主要集中在甘肃大部分山地茶园,南方的中生种和大叶种抗寒能力较弱。
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正确引种来选择适宜的抗寒抗冻品种。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茶树的抵抗力,减少损失。
其次,茶树的种植密度和树龄及管理水平同样影响茶树受冻害的程度。
一般来讲管理水平比较高、种植密度比较大、正值成年期的壮树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强。
反之,则茶树受冻害的影响比较大。
这就要求在茶树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密植,不断提高茶园的管理水平,实时对幼龄期茶树和衰老期茶树要重点关注,充分提高幼龄茶树精细管护和老茶园更新复壮及时做好防冻措施。
茶树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补救措施摘要介绍了茶树冻害的类型和冻害症状及程度,分析了茶树冻害的发生原因,提出了茶树冻害防御措施和灾后补救措施,以期为茶树冻害的防御及补救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树冻害;类型;症状;发生原因;防御;补救措施茶树冻害是指低空或土壤温度降至0 ℃以下,植株体内发生冰冻,致使茶树遭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茶树受冻后,轻则嫩叶出现“麻点”、“麻头”,成叶边缘变褐,叶片呈紫褐色,影响茶的产量和品质,重则引起失收甚至茶树死亡[1]。
1 茶树冻害的类型茶树常见的冻害有冰冻、风冻、雪冻及霜冻4种。
长江以南产茶区以霜冻和雪冻为主,长江以北产茶区4种冻害均有发生。
一是冰冻。
雪后连日阴雨结冰,茶树处于0 ℃以下低温,组织内出现冰冻而受害。
如果低温再加上土壤结冰,土壤中的水向上移动受到阻碍,则叶片由于蒸腾失水过多而出现冻害[2]。
同时,天晴后,由于土壤解冻体积膨大和松动,会将幼苗连根抬起,茶苗倒伏地面,吸根被扯断干枯死亡。
二是风冻。
在强大寒潮的袭击下,气温急剧下降而产生的骤冷,加上4~5级以上的干冷西北风,使茶树体内水分蒸发迅速,水分失去了平衡,最初叶片呈青白色而干枯,继而变为黄褐色。
茶树在无风状况下,能忍受较低温度,寒风和干旱则加深冻害程度,故有“茶树不怕冻就怕风”之说。
三是雪冻。
覆雪能保温。
如果树冠上堆雪过厚,会使茶树断裂。
尤其是雪后随即升温融化,消耗了树体和土壤中的热量,如再遇低温,地表和叶面都可结成冰壳,形成覆雪→融化→结冰→解冻→再结冰的雪冻灾害。
四是霜冻。
在日平均气温为0 ℃以上时期内,夜间地面或茶树植株表面的温度急剧下降到0 ℃以下,叶面上结霜,或虽无结霜而引起了茶树受害或局部死亡,称之霜冻。
霜冻有明显白色小冰晶的“白霜”和无明显小冰晶的“黑霜”2种类型。
后者比前者危害更重。
2 冻害症状及程度茶树叶、茎、根等器官抗寒能力依次递增。
顶部枝叶首先受冻,幼叶初冻是自叶尖、叶缘开始蔓延至中部。
成叶失去光泽、卷缩、焦枯、一碰就掉、一捻就碎,雨天吸水,由卷缩而伸展,叶片吸水成肿胀状。
高山茶园冻害的防御与挽救高山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的茶叶内含物丰富,香味浓,品质优。
常言道:高山出好茶,这是一般平原丘陵茶叶无法媲美的。
但高山茶园由于冬季寒冷和早春寒潮的侵袭,常使茶树遭受冻害,造成茶叶减产、茶农减收。
笔者对高山茶园茶树防冻技术进行多年探究,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治冻害的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选择抗寒品种高标准建园,为茶园抗寒打好基础我国茶区辽阔,南北纬度跨越大。
南部茶区栽培的大叶种茶树抗寒能力较弱,而北部茶区栽培的中小叶种茶树抗寒能力较强,即使是在同一地区,茶树品种之间抗寒能力差异也很大。
因此在开发建设高山茶园时,首先要在全国推荐的优良品种中选择抗寒性能强的品种,或选择已在当地高山茶区种植成功,且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这是解决茶树遭受冻害的根本。
其次要高标准建园,茶树栽种前要将茶园全面初垦、复垦一遍,然后平整做畦,按种植标准开挖种植沟,并在种植沟内埋施基肥。
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 000~3 000千克、枯饼100~200千克、复合肥100~200千克,为茶树抗寒防冻打好基础。
2. 优化栽培管理措施,使茶树长势旺盛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促进茶树健壮生长,能有效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
一是深耕施肥,每年秋茶采摘结束,立即进行茶园深耕松土,促进茶树根系向深层生长,结合深耕重施基肥,基肥選用腐熟的猪牛栏粪等农家肥,每亩施有机肥1 000~1 500千克,或枯饼100~150千克,或复合肥100~150千克。
施肥要早施深施,最迟不能超过10月底,绝不能在冬季寒潮来临之后施肥。
深耕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茶树根系活跃生长,提高茶树抗寒能力。
二是合理采摘,适时封园。
坚持春茶留鱼叶,夏茶开始留鱼叶、后期留1叶,秋茶留1~2叶采摘,气温较温和时停止采摘,确保茶树保持丰厚的绿叶层越冬。
3. 采取物理方法保护花园,减轻寒冻侵害茶园覆盖能减轻寒冻对茶树的侵害。
防止茶树和果树“倒春寒”的技术措施研究一、引言茶树和果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春季是它们的关键时期。
在春天,常常会因为意外寒潮而受到伤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春寒”。
倒春寒会导致茶树和果树的破坏和减产,对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倒春寒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二、倒春寒的影响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突然降低至冰点以下,导致植物受冻,影响茶树和果树的开花结果和果实的发育。
由于寒冷天气可能持续数天,茶树和果树的嫩叶、芽、开花和果实都容易受到严重影响。
倒春寒导致的冻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芽、叶、花和果实的冻害:倒春寒导致茶树和果树的嫩叶、芽、花和果实受冻,严重时会导致受损甚至死亡。
2. 结果减产:倒春寒影响了花粉的发育和传播,导致受冻的果实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影响了茶树和果树的产量。
3. 质量下降:倒春寒导致的冻害还会影响果实的品质,使得果实产量下降、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防止倒春寒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倒春寒的影响,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措施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措施:1. 使用防冻剂防冻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在低温下起到保护植物的作用。
在遭遇倒春寒时,可以向茶树和果树喷洒适量的防冻剂,以增加植物组织的抗冻性,减轻冰冻对植物的伤害。
2. 加强保温在预测到可能会有倒春寒的天气时,可以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遮阳材料对茶树和果树进行保温处理。
覆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温下降对植物的影响,保护植物的生长点不受冻害。
3. 提前施肥提前进行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茶树和果树的抗寒性。
在寒潮来临之前,可以增加施肥量,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植物组织的抗寒性,从而降低倒春寒对植物的伤害。
4. 合理灌溉在预测到有可能遇到倒春寒的情况下,可以提前适量地进行灌溉,增加土壤的湿度。
湿润的土壤对植物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有助于抵御低温的侵害。
5. 选择耐寒品种在种植茶树和果树的时候,应该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耐寒性强的品种。
茶树早春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补救措施摘要:随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名优茶的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名优茶以“早”为贵的商品特点与山区茶园易受冻害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因茶树早春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因此,分析早春茶叶冻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根据当地气特征,正确选择树种和地理环境,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对发展名优茶,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树冻害原因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34-01
冻害(cold injury)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
即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
茶树属亚热带植物,抗寒能力较弱,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能承受的最低温度在-6℃~-16℃。
茶树作为叶用农作物,3月份是茶叶新梢萌发期,极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冻害较轻时发生嫩叶、芽叶卷曲、变褐、变焦,茶叶出现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出现长势衰落,叶落枝枯,甚至死亡。
近几年,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因茶树早春冻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受2007年3月21日“倒春寒”天气影响,全县6万亩茶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按照当时市场茶叶价格估算,这次冻害造成经济损失至少在1000万以上,因此,对茶树早春冻害的发生原因和防御、补救措施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1 茶树早春冻害发生的原因
在春季3~4月份,气温逐步回升,当达到一定的积温,春茶芽头便开始萌发,而茶芽一经萌动,芽梢伸展,细胞壁变薄,幼芽含水量将达到75%左右,自由水的比例显著升高,渗透压降低,茶树的抗寒能力明显降低,此时受冻的可能性明显提高。
茶树的品种、树龄、天气、茶园的地理位置以及茶树种植管理技术等都直接影响茶树早春冻害发生的程度。
(1)茶树早春冻害与品种、树龄的关系。
不同茶树品种其抗寒能力有强有弱。
气温低于0℃时,大叶种茶树会出现冻害;气温低于-10℃时,中小叶种茶树出现冻害。
一般来讲,南方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要比北方品种茶树弱。
因此,从南方引种的茶树更容易出现早春冻害。
(2)茶树早春冻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气温低是冻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一般来说,温度越低,茶树受冻害越严重。
但是,干旱和大风也会加重冻害的发生程度。
而在春季2月下旬与3月间,如出现急剧降温的“倒春寒”等低温天气,就会对茶芽造成的一定程度冻害,如果出现0℃以下的低温,茶芽受冻会非常严重。
同时,降温速度越快,低温持续时间越长,也会加重茶树受冻程度。
(3)茶树早春冻害与茶园位置的关系。
有利的地理条件能显著减轻茶树受冻害程度。
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小盆地、洼地、坡地下部,冷空气容易沉积,茶树受冻往往最重;山坡地中部,空气流动畅通,茶树受冻最轻;山顶由于直接接
受寒风吹袭且土壤被吹干,茶树受冻也较为严重。
如:根据松阳县农业局经济特产站统计,受“07.03”倒春寒天气过程影响,全县6万亩茶叶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最严重主要出现在松古平原,山区反倒只发生轻度冻害,有些地形条件较好的山区根本没有发生冻害。
靠近江、河、湖、水库的茶园,由于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使白天温度不易升高,夜间温度不易降低,茶树也不易受冻。
另外,茶园的立地纬度、防护林等环境因素均影响着茶树的受冻程度。
(4)茶树早春冻害与茶树种植管理技术的关系。
种植管理水平高、长势旺盛、叶层厚的茶园往往抗寒能力强,不易受冻,反之不中耕除草、不施肥、尤其花期不施有机肥的茶园,采摘过度、树势衰老的茶树,经不起冻害,抗寒能力弱,容易冻害。
2 茶树早春冻害的防御与补救措施
2.1 茶树早春冻害的防御措施
(1)选择抗寒性较强的优良茶树品种。
在茶叶种植开始之前,可根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温数据,有针对性的选择抗寒性较强的茶树品种。
另外,做好早、中、晚茶树品种的适当搭配,也可以有效避免茶树出现大面积发生冻害,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
(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注意由于地形形成的小气候对茶树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地点开辟茶园,避免在低洼地、风口处、海拔过高的高山上建立茶园,特别是霜冻更容易在地势相对较低的低洼地发生。
茶园最宜设在高山朝南背风和向阳的山坡上。
在大面积水域附
近种植茶园,也可有效减轻冻害的发生。
(3)通过一定的栽培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茶树冻害。
可在每年春茶采摘后修剪枝条,使蓬面参差不起,起到减轻平流霜冻害的作用,该措施还可以使茶叶早发早采,并且在发生霜冻害,能保住低位的芽
头不受冻。
(4)应用覆盖的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防御霜冻。
在霜冻来临前,用塑料膜、遮阳网等覆盖茶树,可以明显减少辐射降温,减少叶片水分散失,防止霜与茶芽直接接触,从而减轻茶叶受害程度。
据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对不同材质覆盖茶树所作的对比试验
证明,四层遮阳网覆盖效果明显比单层遮阳网和塑料膜直接覆盖效果好,因此,建议选择遮阳网多层覆盖,塑料膜最好采取架空覆盖的方法。
(5)熏烟、喷水和植物低温保护剂对轻度冻害有一定的效果。
对有一定地势条件的茶园,如洼地或北坡等,可根据当地天气预报情况,在上风向点燃谷糠等熏烟,可抵御冷空气的降临;对有喷灌条件的茶园,可以在气温降低到0℃左右时及时喷水,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有效削弱霜冻危害程度;另外,在冷空气来临前,喷植物低
温保护剂等也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茶树受冻程度。
2.2 茶树早春冻害的补救措施
茶树遭受冻害后,应根据受冻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复壮措施,及时加强冻后茶园管理,使茶树尽快恢复树势,以利尽快恢复生产。
(1)整枝修剪:根据茶树受冻程度,采取轻修剪、深修剪或重修剪,
剪除全部受冻枝叶,促进新梢萌发和恢复树势。
对受冻害严重的可考虑对枝叶进行修剪,剪至冻害枯枝部位以下,可防止整个枝条枯死,又能刺激剪口以下的定芽或不定芽萌发,有利于恢复茶树生机。
(2)土壤管理:气温回升后,及时中耕除草,注意开沟排水,改善土壤透气状况,提高土温以促进根系活动,增强根系吸收活力。
(3)增施肥料:茶树树体受冻落叶后会损失大量养分,为尽快恢复树势,宜追施速效氮肥,并适当配施磷钾肥,还可喷施叶面肥以促进萌芽和增强树势,使茶树恢复生机,加速树茶萌芽,确保茶树恢复正常生长。
每亩施尿素50kg加磷肥50kg,同时喷施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或500倍复旦复农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对恢复树势有显著效果。
(4)采养结合:春茶推迟开采,并适当留叶采摘,以恢复树势。
(5)新栽茶园管理:对今冬新栽茶园,要及时检查茶苗受冻程度,如受冻程度较轻的,可在气温回升后进行叶面追施0.3%~0.5%尿素或500倍复旦复农叶面肥,连续喷施2~3次。
如受冻程度较重并死亡的,应及时补植。
总之,在早春茶芽萌动以后,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地天气变化趋势,对可能出现2℃及以下的低温天气,应根据园茶情况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低温冻害造成的损失。
低温冻害过后,应尽快采一些取补救措施,增施叶面肥,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参考文献
[1] 张贱根.茶树冻害的发生与预防补救措施[j].蚕桑茶叶
通讯,2006,1:36-37.
[2] 黎小萍,陈华玲.早春茶树冻害的发生及防御补救措施[j].中国茶叶,200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