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2篇
- 格式:docx
- 大小:188.06 KB
- 文档页数:12
新疆导游词大全文档31篇Complete document of tour guide words in Xinjiang编订:JinTai College新疆导游词大全文档31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新疆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乌鲁木齐的导游词文档2、篇章2:茶花女读后感文档3、篇章3:阿尔泰山导游词范文4、篇章4: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范文5、篇章5: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范文6、篇章6:介绍天山的导游词文档7、篇章7: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文档8、篇章8: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9、篇章9: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导游词文档10、篇章10:石河子简介导游词文档11、篇章11:阿克苏简介文档12、篇章12:喀纳斯导游词范文13、篇章13: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范文14、篇章14: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范文15、篇章15:喀纳斯的导游词怎么写16、篇章16: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范文17、篇章17: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范文18、篇章18:卡拉库里湖导游词范文19、篇章19:吐鲁番火焰山导游词文档20、篇章20:天山天池旅游导游词文档21、篇章21:博格达峰简介文档22、篇章22:克孜勒苏介绍导游词文档23、篇章23:乌鲁木齐导游词文档24、篇章24:莱芜天山仙人谷导游词文档25、篇章25:吐鲁番概况导游词文档26、篇章26:关于天山的导游词文档27、篇章27:乌鲁木齐导游词文档28、篇章28:三个火枪手读后感文档29、篇章29:慕士塔格峰导游词范文30、篇章30:乌伦湖导游词范文31、篇章31:天山天池导游词文档篇章1:乌鲁木齐的导游词文档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新疆景点的导游词新疆交河故城景点的导游词交河故城一:引言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吐鲁番地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带领各位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雅尔和图”,我们乘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三:名称的由来和交河故城的形状交河一词最早的由来见于班固《汉书。
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交河故城外观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最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因四周河谷环绕,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被搁浅的历史巨轮。
四:历史沿革①由于这是一块天然的、地势险要的黄土台地,因此,公元前3世纪左右,姑师人为了躲避战乱、洪水、猛兽,选择了这里定居下来。
②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在交河与匈奴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
到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交河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
③两晋南北朝,吐鲁番的政治经济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为了一个陪都。
④公元640年,唐灭高昌曲氏王国,并设西州,安西都护府的旗帜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飘扬。
唐代诗人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应该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⑤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公元866年,一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国,交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笃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鹘国被攻破,交河也随着高昌一起毁于战火之中。
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陈诚游历交河,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由此可见,当时的交河已经被废弃多年。
吐鲁番交河故城英文导游词篇一: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
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
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
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
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
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
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
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
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
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
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
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
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
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城损失惨重。
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新疆导游词的500范文新疆导游词不会写?不妨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新疆导游词的范文吧。
欢迎阅读借鉴。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
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
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至今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物保存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
1961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
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
交河城址,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吐鲁番市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
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
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
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
佛塔群有佛塔101座。
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
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
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古城遗址保存相当完好,古城南北长1600余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
古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
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筑布局独具特色。
该城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
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
新疆导游词新疆导游词(15篇) 作为⼀名乐于助⼈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创作的。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新疆导游词,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新疆导游词1各位旅客朋友们: ⼤家好! 喀纳斯双湖游船,是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夏⽇点燃的⼜⼀酷爽激情:双湖游船已于2015年6⽉1⽇开始售票。
双湖游船共6艘:75座2艘,58座1艘,38座2艘,快艇12座1艘。
双湖游船寻幽探密线路:双湖码头——三道湾(上岸观景)——返程。
双湖码头位于喀纳斯湖东侧第三个码头,往返时间约1⼩时。
购票地点:双湖码头售票处,喀纳斯换乘中⼼售票处。
票价:120元/⼈。
⽲⽊漂流由新疆喀纳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喀纳斯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28万元兴建的“⽲⽊河原⽣态漂流项⽬”正式竣⼯,进⼊试营业阶段,成为喀纳斯景区吸引游客的⼜⼀块“⾦字招牌”。
⽲⽊河漂流全长9公⾥,集“奇、峻、清、幽”于⼀体,从观景平台俯瞰,⽲⽊漂流宛如⼀条⽟带深阙峡中。
⽲⽊河上游多为峡⾕地带,⽔流湍急,落差较⼤,河道多为⾃然冲刷河道,河叉较多,⼤部分河道⽔流湍急,伴有频繁的波浪,有的地⽅浪⾼可达1.5⽶~2⽶。
2016年冬季⾸次开发的⽲⽊冰雪乐园,在⽓势磅礴的雪原⼭脉中,融⼊了冰雪玩乐的所有元素。
这⾥共推出36项冬季冰雪游玩项⽬,包含观赏区民俗表演、体验区冰雪项⽬、牧民民俗项⽬、雪地摩托滑雪冰雪运动项⽬、⽲⽊雪域穿越线观光线和民俗家访线、雪猫风光游览项⽬等。
新疆导游词2 早听爸爸说过天池的瑰丽,不外,照旧百闻不如⼀见啊!本年暑假7⽉15⽇,我终于见到了天池。
天池是由融化的雪⽔汇聚⽽成,⾯积约3平⽅公⾥,坐落在半⼭腰。
从更多的⼭峰上俯瞰天池,它就犹如⼀只碧⽟雕琢⽽成的⽼虎;在湖边平视天池,你⼜会感受它就是⼀望⽆际的绿⾊的海。
⾛近池边⼀看,池⽔表层是蓝⾊的,与⼤海的颜⾊⼀样。
介绍新疆著名景点的导游词介绍新疆著名景点的导游词篇1一:引言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吐鲁番地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带领各位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雅尔和图”,我们乘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三:名称的由来和交河故城的形状交河一词最早的由来见于班固《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交河故城外观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最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因四周河谷环绕,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被搁浅的历史巨轮。
四:历史沿革①由于这是一块天然的、地势险要的黄土台地,因此,公元前3世纪左右,姑师人为了躲避战乱、洪水、猛兽,选择了这里定居下来。
②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在交河与匈奴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
到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交河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
③两晋南北朝,吐鲁番的政治经济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为了一个陪都。
④公元640年,唐灭高昌曲氏王国,并设西州,安西都护府的旗帜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飘扬。
唐代诗人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应该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⑤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公元866年,一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国,交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笃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鹘国被攻破,交河也随着高昌一起毁于战火之中。
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陈诚游历交河,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由此可见,当时的交河已经被废弃多年。
从此,交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五:布局交河故城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个区域,交河故城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以现在的建筑来统计,建筑面积大约在22万到30万平方米,现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
新疆的导游词范文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XX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带领各位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雅尔和图”,我们乘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三:名称的由来和交河故城的形状交河一词最早的由来见于班固《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交河故城外观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最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因四周河谷环绕,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被搁浅的历史巨轮。
四:历史沿革①由于这是一块天然的、地势险要的黄土台地,因此,公元前3世纪左右,姑师人为了躲避战乱、洪水、猛兽,选择了这里定居下来。
②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在交河与匈奴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
到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交河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
③两晋南北朝,吐鲁番的政治经济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为了一个陪都。
④公元640年,唐灭高昌曲氏王国,并设西州,安西都护府的旗帜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飘扬。
唐代诗人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应该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⑤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公元866年,一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国,交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
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笃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鹘国被攻破,交河也随着高昌一起毁于战火之中。
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陈诚游历交河,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
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由此可见,当时的交河已经被废弃多年。
从此,交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五:布局交河故城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个区域,上海导游词,交河故城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以现在的建筑来统计,建筑面积大约在22万到30万平方米,现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
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吐鲁番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详细版新疆吐鲁番景点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
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
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
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
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
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
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
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
公元前120_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
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
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
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
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
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
2019年精选的新疆吐鲁番旅游景点导游词五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疆吐鲁番旅游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
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一)各位游客:来到吐鲁番,人们不禁会问: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大片的绿洲?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群,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
奇妙的坎儿井,又在吐鲁番分布最广,成为生命之泉,常绿之源,浇灌着吐鲁番滴翠的葡萄和甘甜的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一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
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坎儿井乐园,首先请跟我前往坎儿井博物馆去了解一下坎儿井的建造情况。
坎儿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儿井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
坎儿井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学界的专家称为“地下运河”,并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对于坎儿井您可能早有所闻,不过对它的结构也许不很清楚,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也就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首先吐鲁番盆地地势很低,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而且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
当雪水流经戈壁时便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这就给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那坎儿井又是怎样建成的呢?请看: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凿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
吐鲁番交河故城英文导游词篇一:交河故城导游词交河故城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吐鲁番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是高昌,一个是交河,它们曾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有“东方庞贝城”之称的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南大约13公里的牙尔乃孜沟中,从我们现在的宾馆出发,大约需要二十分钟,牙尔乃孜沟是远古时代由洪水冲刷而成的一道河谷,经过千年冲蚀,在河谷中形成了一个平面呈柳叶形状的河心洲,交河故城就座落在这个长1700m最宽处300m的河心洲上。
“交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下,故号交河。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交河实际上是汉文的音译,也有可能是中原地区人们对它的称谓。
当地的维吾尔族把交河故城称为“雅尔和图”,是“崖儿城”的意思。
交河故城是历史上有名的奇城,王城和佛城。
为什么说他奇呢?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从原生土中挖出的古城,城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法。
这得益于吐鲁番盆地的独特气候,吐鲁番盆地降水量极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有了这样极度干燥的环境,聪明的交河古代居民采用了最适合这里的建筑方法。
从生土中掏挖出这样一座城来,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我们知道,古代的城市最重要的作用是防御,所以一般的古城,城墙都建的很高很厚,而交河故城则利用天然形的陡峭崖岸宽百米深三十米的河谷建起了得天独厚的防御系统。
那么在这样的城里生活的是什么人呢?据《史记》记载,这里早期居住着姑师人,早在战国时期姑师人就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活动遍及新疆东部,这个河心洲就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西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控制着西域,阻断了丝绸之路的交通,甚至经常骚扰汉王朝,汉武帝继位后汉朝有防御转为反击,而姑师人生活的这片的土地是开辟西域的通道,战略地形极为重要,因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反复的争夺,史称“五争车师”,最终西汉王朝取得了胜利。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1 页 共 12 页 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2篇 Guide words of Jiaohe Ancient City
编订:JinTai College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2 页 共 12 页 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新疆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 2、篇章2: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
篇章1: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3 页 共 12 页 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20xx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4 页 共 12 页 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新疆概况旅游景点介绍 ·吐鲁番葡萄沟旅游景点介绍·尼雅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5 页 共 12 页 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区,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北部为佛教寺院区,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只见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完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瞭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再看西区,建筑比较密集,从发现的陶窑遗存来看,可能曾是车师国的手工作坊区和居民住宅区。 游客们,在刚才的参观中,您是否觉得城中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6 页 共 12 页 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在唐代曾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如今游客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现在我们已来到寺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各位猜一 下,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说,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
大殿东北面,还有一组排列整齐壮观的塔林遗址,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中央有一座长方形的大佛塔,高约5米,巍然屹立。塔林西北方不远处是著名的地下佛塔寺院,寺院分地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7 页 共 12 页 上、地下两部分,上部已夷为平地,下部内有残存壁画,这些可贵的历史遗存,为西域佛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游客们,当你们登高俯视交河故城时,可以发现这座古城的建筑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最高建筑物有三层楼那么高,古城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望着这呈柳叶形的古城的雄姿,吟咏起古人“黄昏饮马傍交河”,“紫驼夜渡交河月”的诗句,不禁使人思绪联翩,感慨万千……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篇章2:吐鲁番交河故城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各位游客: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8 页 共 12 页 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 9 页 共 12 页 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