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活动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14
语文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良好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为教师们的共同关注点。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给出实际案例。
二、设计原则1.启发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学习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3.整合跨学科资源: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资源,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加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多元化教学活动设计实例1.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古典名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理解文本,提高对情感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阅读与写作结合在学习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素材的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情节进行写作延伸,拓展故事情节或者创造新的角色。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游戏化学习将语文知识与游戏元素相结合,设计互动游戏环节,例如口语游戏、词语拼图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游戏,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4.多媒体资源利用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资源,如音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播放配乐的诗词朗诵录音,利用图片展示描写诗词所表达的意境等。
5.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文本解读或问题探究活动。
七年级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设计引言:语文教育在中学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而教师的语文活动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制定七年级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
一、基本情况七年级学生是初中生中的新生而且,他们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需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七年级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案是很必要的。
教案的制定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科教学内容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制定好目标,对于教学的实施至关重要。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的目标应该是: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3.能够行文清晰、合理表达团队观点和个人观点。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加强其中华文化的认知及自我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教案的制定中应注重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
适合的教学方法包括:1.课前一篇短文导入或激发学生对于当篇课文的兴趣及自主思考。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更佳。
2.个案分析、小组讨论加动手实践活动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充足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对话和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并得到体验和实践,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
3.注意把握学习的时序,结构、形式和内涵的关系,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和认知深度。
4.设计"三问"教学法,即,基础问题、应用问题和创新问题,鼓励学生在基础的理论概念上实践和分析出一些新的思路,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教学过程的实施顺序和步骤应根据具体语文教材进行选择和安排,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包括教学准备、课前思考、输入、巩固、活动、教学实践等多个环节。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渔家傲》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渔家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通过描绘画面、品析语言,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梦"背后词人所抒发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导读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不是一种写作风格,苏轼有"大江东去"的豪气,也有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李清照亦有着刚柔相济的美.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婉约词宗——李清照别具一格的豪放词《渔家傲》。
我们都知道《渔家傲》表达了词人豪迈的气度,阔大的形象,雄奇的志愿。
《渔家傲》在《花庵词选》中题叫做《记梦》。
活动一:读梦——诵读诗词(一)读准节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上片要读出豪迈之气,下片前两句稍微低沉一些,后三句也要读出豪迈之气,而语速可稍快一点。
)(二)读准内容师:梦幻之境,读———生: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师:梦忆之境,读———生: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梦想之境,读———生: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三)读出情感活动二:入梦——赏析词作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
……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
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内容,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
——梁衡:《文章五诀》请从“形、事、情、典”四个角度来赏析本词。
小学语文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教学主题活动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汉字的奥秘”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2、活动内容(1)汉字起源讲座邀请专家或教师进行汉字起源的讲座,介绍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2)汉字拼图比赛将一些常见汉字拆分成部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拼成完整的汉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
(3)汉字书写大赛组织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比赛,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比赛成绩以及对汉字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估活动效果。
二、“经典诵读”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朗读能力,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2、活动内容(1)每日诵读安排每天的早读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典诗词、散文等,如《唐诗三百首》《论语》等。
(2)诵读比赛组织班级或年级的诵读比赛,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评选出优秀的诵读选手。
(3)经典赏析教师对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学生的诵读水平、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以及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故事大王”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分享精神。
2、活动内容(1)故事阅读推荐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故事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
(2)讲故事比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在班级内进行讲述,评选出“故事大王”。
(3)故事创作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故事,并在班级内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活动评估根据学生的讲述表现、故事创作的质量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估。
四、“语文游戏乐园”主题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大单元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大单元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单元语文教学活动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将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大单元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为标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设计和实施大单元语文教学活动。
本教学活动的背景是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单元主题为《修辞与辞章》,目标是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和辞章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通过这个大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1. 课程目标:了解修辞手法和辞章特点,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a) 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b) 修辞手法的作用;c) 辞章特点及其表达方式。
3. 教学活动设计:a) 活动一:修辞手法小组研究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修辞手法的研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修辞手法,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研究,并形成小组报告。
报告可以包括修辞手法的定义、例子以及该手法的作用等内容。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展示形式,例如PPT、海报或口头报告。
b) 活动二:修辞手法应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将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使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如何有效地使用修辞手法、如何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等。
c) 活动三:辞章特点分析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分析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辞章特点。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们阅读并分析其中的辞章特点。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辞章特点,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活动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荀子》及相干知识。
2. 掌控并积存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 掌控本文显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别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照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环绕中心论点公道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存”“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坚持不懈”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评吸取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壮,语言纯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应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毛病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诵课文3.检查学生字音掌控情形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坚持不懈,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君子生非异也( )明确:(1)kuǐ(2)qì(3)lòu(4)zhòng(5)yòu通“又”;pù(6)zhì通“智”(7)xìng通“性”4.指名2~3名学生朗诵课文(分节读)教师作朗诵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活动设计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拓展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活动设计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建议。
二、故事接龙故事接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故事接龙的拓展活动。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图片或者给学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依次进行故事的延续,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自己的一部分故事。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他们对语言表达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外阅读推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能还不能完全掌握。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拓展活动,推荐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或者课外读物,供学生自由阅读。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分享和讨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经典诗词。
可以选择一些简短、朗朗上口的古诗词,给学生进行背诵和朗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和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的美。
可以设计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五、趣味字词游戏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字词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生字词。
比如,选择一些常用字词,写在卡片上,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
也可以设计一些填字游戏、联想游戏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字词,并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此设计本次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三年级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2. 促进教师对三年级语文教材的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1)活动目的:使教师全面了解三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体系及教学目标。
(2)活动内容:由教研组长或资深教师对三年级语文教材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教材结构、编写特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等。
(3)活动形式: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
2. 教学设计(1)活动目的: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2)活动内容:以某单元为例,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3)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个人展示、集体点评等。
3. 教学观摩(1)活动目的: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活动内容: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并做好记录。
(3)活动形式:课堂教学、互动交流、课后反思等。
4. 教学研讨(1)活动目的:针对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寻找解决方案。
(2)活动内容: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写作指导、口语交际训练等,进行分组讨论。
(3)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专家点评、成果展示等。
5. 教学反思(1)活动目的: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活动内容:要求教师针对观摩课或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活动形式:个人反思、小组交流、专家点评等。
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共含14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跨学科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推进“4+2”特色教育工程,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我校学生在科学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以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节的各项活动,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把我校科技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
三、活动主题体验、创新、成长四、组织机构组长:黄勇副组长:侯德斌、侯茂德、何军、吴学勤、张金焕、李华万、田学英以及各班班主任和全体教师。
五、活动时间#年3月六、活动内容1、科幻绘画作品征集、评比。
2、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征集、评比。
3、科幻绘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
七、活动要求学校各处室、各教研组、各班班主任要结合学校实际,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充分认识科技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努力配合各项活动、比赛,组织好本班的科技节活动。
1、活动要有氛围,以主题班会、演讲等形式和载体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2、活动要有内容,以专题讲座、学生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活动;篇2:声音的产生跨学科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跨学科教学设计教学片段: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联系学科:心理学(探索过大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一)通过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运动有关1.师提问:同学们,要想探究声音的产生,我们首先得学会制造声音,老师这里有一个塑料袋,你有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吗?2.全班活动:试着玩一玩,看谁的发现最多。
温馨提示:在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分贝是声压级单位,记为d B 。
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
1分贝大约是人刚刚能感觉到的声音。
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 5分贝,不应低于1 5分贝。
按普通人的听觉:0-2 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 0-4 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语4 0-6 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 0-7 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中山國民小學語文領域(國語)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年級 四年級 主題(單元) 四下 第八課 阿里棒棒飛魚季 教學者 金玉芳 設計者 金玉芳 演示日期 93年4月19日(一) 教學時間 本單元共5節(演示第一節) 指導老師 劉信雄 教授 陳曉萍 老師 教材來源 康軒出版(民92):國民小學語文領域,第八冊。頁48~51。
教學時間 總時間 各節分鐘 節次 各節教學重點
200分鐘 40分鐘 第一節 概覽課文、講述大意 第二節 字詞教學(生字、詞語)
第三節 內容深究(了解課文、段落大意、主旨、課文結構、課文文體) 第四節 形式深究(句子與文法修辭) 第五節 綜合活動(整理歸納)
參考資料
創意教學56變,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七大領域56招,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教室high課-班級經營100招,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笑傲班級-班級經營實用秘笈,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與山海共舞原住民,秋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棒棒飛魚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教學研究
一、教材分析 (一)文體:記敘文。 (二)主旨:介紹達悟族飛魚季的祭典活動,並了解其文化特色。 (三)大意:每年三月是蘭嶼 達悟人的飛魚季節,大家充滿期待。今年有新船下水,典禮特別盛大。祭典結束漁船出海捕捉飛魚,果然滿載而歸,部落裡充滿豐收的喜悅。 (四)生字: 1.習寫字:棒 灣 島 嶼 漁 採 芋 祭 盛 統 謠 勢 惡 喚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教學研究
晾 豐。 2.認讀字:吶 盔。
(五)詞語:阿里棒棒 台灣 小島 蘭嶼 漁船 採芋 盛大 祭典 傳統歌謠 架勢 惡靈 吶喊 銀盔 呼喚 晾晒 豐收。
(六)語句: 1. 令人興奮的飛魚季節就要來了!有人忙著採芋,有人忙著造舟,也有人著練習歌舞。 2. 族人們先是分成兩路繞行,擺出架勢,全身抖動,做出要趕走惡靈的樣子。然後,兩路人馬在船邊會合,繞船吶喊,最後大家合力把船抬到海邊。 (七)修辭 1. 排比句:「島上有山,有雨林,有小溪,有海灣。」 2. 呼告句:「阿里棒棒,阿里棒棒,歡迎你們來到我們漁場!阿里棒棒,阿里棒棒,我們揮手,向您呼喚!」
二、教學方法 使用混合式的教學法,藉由引起動機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產生興趣之後,接著學習生字, 再從生字來學習詞語而至句子。 透過內容探究的方式,採用提問法,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每段所描述的段落大意,結合成 課文大意。並且配合講述法、討論分享及觀察法,透過表演活動的進行與評量來協助學生更加了解本課的內容,並能運用課文的修辭與句型,重複練習以達精熟。 在上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互助合作的精神,並激發其獨特富有創意的思考邏輯。
三、學生學習條件分析 (一)學生已能初步了解如何掌握課文大意。 (二)學生能藉由字典來查出課本以外的語詞。 (三)學生對於民俗節慶有初步認識。 (四)透過事前的資料收集,已能了解原住民的文化。 (五)學生樂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教學研究
四、聯絡教學 (一)注音教學 1. 利用注音符號,閱讀有關鄉土方面的課外讀物。 2. 應用注音符號,認識生字難詞。 3. 注意「漁、勢、惡、靈、豐」的正確發音。
(二)聆聽教學 1. 仔細聆聽鄉土俗諺,聽後模仿。 2. 說出鄉土俗諺所代表的意義。
(三)說話教學 1. 角色扮演,表演飛魚祭典的儀式。 2. 表演出向魚群呼喚的動作和內容。 3. 說出飛魚季的慶典活動。
(四)識字與寫字教學 1. 能掌握楷書組合時筆畫的變化:「統」的「糸」部寫成偏旁時是「 」。 2. 注意字形的正確 (1)祭:右上是「 」不是「 」。 (2)採:右邊是「采」不是「采」。 (3)棒:左邊是「木」不是「木」。
(五)閱讀教學 1. 了解新詞的詞義及生字的形音義。 2. 用提問法,引導學生說出課文大意。 3. 師生共同討論深究內容。 4. 用清晰、自然的語氣朗讀課文。
(六)寫作教學 1. 根據說話內容口述「阿里棒棒飛魚季」。 2. 練習排比的句子。 3. 練習觀察描寫祭典活動情形。 4. 練習用「充滿期待」「一唱一和」來造句。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五、課程統整
十大基本能力指標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配合議題 【環境教育】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蒐集鄉土資料,了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阿里棒棒 飛魚季
社會 認識達悟族文化。 懂得欣賞與尊重不同文化。 自然 對大自然的生態保護及資源利用有進一步的認識。
綜合 尊重不同意見,互動和諧。 活動中能發揮團隊精神,爭藝術與人文 學生上台角色扮演達悟族之祭典儀式。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相關領域、議題配合之能力指標
語文 領域
A-2-1-1-1 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提升閱讀理解的效能。 A-2-2-2-1 能了解注音符號中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B-2-1-5-2 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B-2-1-6-3 能養成耐心聆聽鄉土語言的態度。 B-2-2-3-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B-2-2-3-4 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B-2-2-7-8 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C-2-1-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見。 C-2-2-2-2 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C-2-2-8-6 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C-2-3-7-7 說話用詞正確,語意清晰,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C-2-4-9-1 能抓住重點說話。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D-2-3-2-1 能流暢寫出美觀的基本筆畫。 D-2-3-2-2 能應用筆畫、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原理寫字。 D-2-4-1-1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的坐姿和執筆方法),並且運筆熟練。 D-2-5-1-1 能正確掌握筆畫、筆順、偏旁覆載和結構。 D-2-7-10-1 能激發自我寫字的興趣。 E-2-1-7-2 能掌握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E-2-2-1-1 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E-2-3-2-1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E-2-3-2-2 能概略理解文法及修辭的技巧。 E-2-4-2-2 能讀出文章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感情。 E-2-4-6-3 能主動閱讀古今中外及鄉土文學作品。 E-2-4-7-4 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 E-2-5-9-3 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F-2-2-1-1 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 F-2-8-2-1 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F-2-10-2-1 能在寫作中,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社會 1-2-1 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2 描述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4-1-1 藉由接近自然,進而關懷自然與生命。 9-1-2 察覺與尊重不同文化間的歧異性。 9-2-2 比較不同文化背景者闡釋經驗、事物和表演的方式,並能欣賞文化的多樣性。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藝術與 人文 1-2-2 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
1-2-5 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
綜合活動 1-2-1 欣賞與表現自己的長處,並接納自己。 3-2-2 參與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並能表達自我以及與人溝通。
主要能力指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A-2-1-1-1 能應用注音符號,分辨字詞的音義,提升閱讀理解的效能。 B-2-2-3-4 能在聆聽不同媒材時,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B-2-2-7-8 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社會 1-2-1 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2 描述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1. 能事先預習,了解課文內 容,並能知道課文大意。 1-1 能事先預習課本並收集 相關資料。(了解不同 文化生活方式) 1-2 透過提問的方式,能明 確回答問題。 1-3 能綜合擷取並瞭解課文 大意。
D-2-2-3-1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D-2-5-1-1 能正確掌握筆畫、筆順、偏旁覆載和結構。 D-2-7-10-1 能激發自我寫字的興趣。 2. 認識本課的生字與新詞並加以應用。 2-1 能查字典瞭解生字的意思及部首。 2-2 能利用生字來認識並解 釋新的語詞。 2-3 能透過生字進一步練習 造詞。 2-4 能透過新詞進一步練習 造句 B-2-2-3-3 能發展仔細聆聽與歸納要點的能力。 C-2-1-1-1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見。 C-2-2-2-2 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 E-2-3-2-1 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E-2-4-7-4 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 E-2-5-9-3 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3. 探究課文內容 3-1 透過問題的提示,能瞭解課文的內容。 3-2 說話用詞正確,切中主題。 3-3 藉由回答問題,培養自己口語表達的能力。 3-4 能了解課文的主旨及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