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_王晓松
- 格式:pdf
- 大小:341.22 KB
- 文档页数:3
睡眠质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痴呆症,其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行为异常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缓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睡眠质量对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睡眠质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关系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夜间觉醒等。
这些睡眠问题不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认知障碍,还会导致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症状的出现。
其次,睡眠质量的改善可以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
一些研究发现,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减轻患者的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1. 定期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午睡,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2. 调整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改善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强光的干扰,可以使用眼罩、耳塞等辅助工具来提供更好的睡眠环境。
3.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改善睡眠问题。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晚餐尽量不要过饱,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鸡肉等,有助于促进睡眠。
5. 心理放松:心理放松对改善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听轻音乐等,帮助自己放松身心,进入更好的睡眠状态。
三、结语睡眠质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缓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减轻患者的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改善方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的逐渐下降和记忆力的丧失。
患者常常出现睡眠障碍,这给他们及其照顾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问题以及对应的改善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醒来频繁、白天嗜睡等症状。
这些问题不仅对患者本身的健康产生影响,也给照顾者带来额外的压力。
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问题与大脑中神经元的损伤相关。
神经元的损伤导致脑部无法正确调节睡眠模式,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那么如何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呢?首先,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可以帮助患者的身体适应正常的生理节奏。
此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有必要。
可以选择降低室内光线、调整室内温度等方式来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
另一方面,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也能改善睡眠问题。
根据医学研究,适量的运动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物钟,促进睡眠的质量。
家属或照顾者可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伸展运动等。
当然,在进行体力活动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反过来影响睡眠。
除了以上措施,社交和认知刺激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常参与社交活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心情和生活质量,有助于减少睡眠障碍。
此外,进行一些简单的认知活动,如拼图、记忆游戏等,可以刺激患者的大脑,帮助他们更好地入睡。
最后,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有效改善睡眠问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辅助。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告知家属或照顾者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给患者及其照顾者带来很大困扰。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进行社交和认知刺激,以及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都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当然,这些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在实施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疗法研究进展
王月燊;孔立红;余超超;王雪松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22(42)4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认知功能的进展性损害,并伴有行为损害,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占50%~70%,其病情进展缓慢,不可逆转。
预计在2050年全球痴呆人口将达到1.154亿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卫生保健挑战之一[1,2]。
目前,临床上治疗AD的已经获得批准的药物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两种,但其临床疗效局限,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轻、中度认知功能的衰退等,不能根本改变其原有的疾病进展,并且存在较明显的药物副作用[3~5],而非药物疗法安全、简便、易行,在防治及延缓AD发病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现对当前主要方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985-989)
【作者】王月燊;孔立红;余超超;王雪松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R245
【相关文献】
1.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2.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3.关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治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4.
关于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治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5.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唑酮治疗老年期痴呆睡眠障碍的临床探讨金超【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期痴呆且出现明显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当中,为患者应用曲唑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9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根据用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每组47例.常规组患者服用盐酸多塞平片(商品名:多虑平)治疗,优化组患者则在晚间服用曲唑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无效10例,控制18例,显效19例;优化组患者无效2例,控制21例,显效24例;优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2%(3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13<0.05).常规组患者中出现11例(23.40%)不良反应,优化组患者中出现2例(4.26%)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P=0.007<0.05).结论在老年期痴呆出现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患者接受曲唑酮治疗效果较好,该药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3【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睡眠障碍;老年痴呆;曲唑酮;多虑平;不良反应【作者】金超【作者单位】121000 锦州市康宁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目前,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与自身的生活水平都出现了明显提高, 老年人的数量也出现了增多, 社会老龄化特点十分明显[1]。
在老年人当中, 老年期痴呆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 患者一旦患上该病, 会出现十分明显的智力减退,且还会伴有较多的精神行为反应[2]。
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记忆功能会不断退化, 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语言与视空间障碍等[3]。
与此同时, 老年期痴呆患者还会出现情感状态方面的改变, 其人格也会出现较大变化[4]。
在这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当中, 睡眠障碍的表现十分明显, 患者的睡眠质量会不断下降, 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等存在极为严重的影响[5]。
睡眠障碍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进展陈慧婷;肖静颖;苏裕盛【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22(12)10【摘要】认识和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以及它与睡眠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障碍为特征,发生在老年和老年早期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特征为Aβ聚集的细胞外老年斑块,以及由高磷酸化tau蛋白聚集的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
因此为预防AD就要避免Aβ在脑内堆积形成斑块,清除Aβ就尤其重要了。
Aβ的清除主要通过淋巴系统。
在淋巴途径中,脑实质内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通过静脉周围外流平衡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的对流内流,使神经泌液清除掉包括Aβ在内的有毒性蛋白代谢物。
脑内淋巴系统的清除工作在夜间更为活跃。
剥夺一个晚上的睡眠时间会导致海马,海马旁和丘脑区域的Aβ水平明显升高。
由此可见,睡眠障碍可能导致AD的部分原因是促进大脑中Aβ的积累。
睡眠不足,会导致Aβ来不及运走,在脑内堆积形成斑块,尤其是在产生深睡眠的区域,会影响并损害这些区域。
由于这种损害从而减少了深睡眠时间,又反过来减低了夜间清除这些代谢废物的能力,导致更多的Aβ堆积。
大脑中Aβ负荷的增加与脑功能的损害有关。
防止大脑中Aβ积累的方式可以促进大脑健康衰老,并有助于预防AD。
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提高睡眠质量能有效的降低脑内Aβ的水平,进而降低患AD的风险。
【总页数】7页(P8999-9005)【作者】陈慧婷;肖静颖;苏裕盛【作者单位】宁德师范学院医学院宁德;宁德师范学院毒物与药物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宁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2.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4.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5.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最新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它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死亡,使人忘记重要的信息,并可能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改变。
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1.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依靠脑部扫描和脑脊液检测。
然而,这些检测方法非常复杂且昂贵,且只适用于症状出现以后的疾病阶段。
近期的研究者探索了一种新的早期诊断方法,他们为病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知测试,包括脸部识别和数字记忆等。
结果表明,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早地对一些有遗传风险的病人进行诊断。
这为问题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
2.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治疗或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但是,许多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新方法,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名为ANAVEX®2-73的药物正在接受临床试验。
据报道,该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而且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这让人们对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景更加乐观。
3.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使人们对于未来更加乐观。
例如,有些研究人员在研究老年小鼠时发现,饮食对于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很有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们发现,一种被称为Ketogenic饮食的特殊饮食方案可能会减轻老年小鼠的认知退化,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此外,有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不完全睡眠能够促进阿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花鼠和人类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缺少完整和充足的睡眠和“清醒状态”间断的切换可以使神经元逐渐衰退。
他们成功防止衰退的方法之一是采用音乐治疗,早睡早起。
总之,尽管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理由保持乐观。
睡眠障碍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和治疗进展一、睡眠障碍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进展睡眠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患有睡眠障碍。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于睡眠障碍的神经生理学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 大脑皮层与睡眠调控大脑皮层是人类意识和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也在睡眠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在入睡和维持清醒状态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调节机制。
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动模式与清醒、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等不同阶段的睡眠状态密切相关。
通过电生理学记录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工具,科学家们揭示了大脑皮层活动在不同睡眠阶段之间调节转换的神经机制。
2. 宿醉效应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宿醉效应是指睡眠醒来后一段时间内仍存在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下降。
最近的研究表明,副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宿醉效应过程。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该系统还与体温、消化功能以及呼吸控制等生理过程有关联,迅速变化的活动水平可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
3. 生物钟运作机制生物钟是人体内部自然周期的调节器,对于维持正常睡眠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发现,在脑部特定区域存在着一个叫做“主导核心”(master clock)的生理时钟,它会根据光线、食物和其他环境刺激等信号来调整身体的内部时钟。
此外,通过基因表达和突触可塑性等机制,人体对夜晚或白天这样逐渐变化的环境信号做出反应。
4. 睡眠紊乱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睡眠不足和深度睡眠缺失可能导致蛋白质代谢紊乱,加速了神经元细胞死亡和神经变性。
因此,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二、睡眠障碍的治疗进展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非药物干预等。
科学家们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进展。
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睡眠障碍研究进展陈泳均;徐书雯【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35)11【摘要】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越来越成为全球健康卫生的负担,阿尔茨海默病(AD)是重中之重。
AD主要临床表现为逐渐出现并加重的记忆障碍,并有语言、视空间、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执行等多种功能减退,除了认知功能受损之外大部分患者伴有各种各样痴呆相关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和人格改变,严重影响社交功能与生活质量。
睡眠障碍属于BPSD的一种,常出现于AD的早期阶段,甚至较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出现更早,随着AD病程的进展睡眠障碍发病率逐步增高,与认知功能的下降程度相关。
AD睡眠障碍特点及其类型主要表现为:失眠、睡眠片段化、睡眠质量差、日间过度嗜睡、睡眠过度、睡眠障碍性呼吸(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日落综合征(sundowning syndrome,SDS)等。
至今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机制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可能有:视交叉上核退变、松果体褪黑素分泌不足、食欲素系统过表达、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等,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服用药物等是睡眠障碍加重的因素[1,2]。
本文将重点介绍AD相关睡眠障碍的机制及其互相关系。
【总页数】4页(P1053-1056)【关键词】睡眠障碍性呼吸;阿尔茨海默病;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认知功能下降;不安腿综合征;AD患者;神经元退变;精神行为症状;【作者】陈泳均;徐书雯【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6【相关文献】1.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睡眠障碍中西医研究进展 [J], 袁红卫;王秀;朱洁2.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睡眠障碍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J], 叶盛;陈利群3.睡眠障碍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J], 石静;娄诗云;杨思敏;林倩;洪芬芳;杨树龙4.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 [J], 陈坤; 陈利群; 李澎; 任庆玲; 荆瑶; 徐云霞; 费才莲5.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J], 唐诗;刘蕊;秦宇;杜怡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