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图文稿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图文稿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图文稿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图文稿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用化学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

结构化学是应用化学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在进一步从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的学科。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结构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创新的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化学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程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化学理论基础。

考虑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本课程在内容的选材上突出了基础和实用性。选择了化学键理论,原子结构,晶体化学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化学键理论的学习,为深入学习有关的知识打下基础,通过对晶体组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学习,为材料科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理论讲授共54学时,3学分。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习题课(或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及实验等教学形式,达到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这部分内容在第一~三章中讲授。要求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掌握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求解要点,提高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深入理解原子轨道的意义、性质和空间图象。了解多电子原子中心力场近似法及He原子的变分法处理,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依据,了解角动量的偶合及原子光谱的意义。

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五章中讲授。要求重点掌握化学键的三个基本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要求掌握价键理论在多原子分子结构中的应用,了解S-P杂化轨道的组成及键角公式。掌握HMO方法及其在共轭分子中的应用,了解前线轨道理论。要求掌握配位场理论在配合物结构中的应用,以及s - p 配键配合物和多原子p 键配合物的结构。

点阵理论和晶体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四、六、七章中讲授。要求掌握晶体周期性结构的特点及由此特点决定晶体的各种性质。了解单晶、多晶衍射法的基本原理,了解金属、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等各类晶体结构的基本型式及规律。

绪论

结构化学课程的任务、内容、在现代化学各学科中的应用及学习方法(1学时)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从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衍射三个基本实验事实出发,得出了光和实物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基本特性。由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获得测不准关系式,它表明微观粒子没有同时确定的坐标和动量,要用波动力学来描述,根据微观粒子能量量子化和波动性,在许多科学家大量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量子力学理论基础的若干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以一维势箱粒子为实例,介绍了量子力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章许多基本概念抽象难懂,但它是后面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各章学习的基础,必须重视。不少学生对结构化学的学习感到困难与量子力学基础中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几个基本假设没有深入理解很有关系,建议同学们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多花点功夫。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8学时

教学内容:

1-1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1-2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及其运动规律

1-3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1-4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共轭分子的自由电子模型

考核要求:

了解: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氢原子光谱的基本现象; Planck量子假设,Einstein光子学说和Bhor原子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测不准原理的涵义并能用于判断客体运动符合量子力学还是经典力学;。

理解:波函数的基本涵义和性质,及态叠加原理的意义;Schrodinger方程的建立过程及其物理涵义;量子力学用于微观体系的一般步骤;量子力学处理一维势箱粒子(能量量子化现象,零点能效应,节点现象,隧道效应)。

掌握:微观粒子波粒二象形的本质及其统计解释;算符的基本概念;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态的概念;力学量平均值计算,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要点:

求解薛定谔方程初学者往往感到数学复杂,实际上结构化学这门课并不要求对该方程完整求解,关键在于搞清解的基本思路就可以了。按势能函数→球极坐标Laplace算符→Schrodidger方程→变量分离得常微分方程→解方程得n、l、m量子数,能级表达式和波函数这样的思路进行理解。量子数的物理意义与用量子数求相应物理量有关,物理量各表式来源子量子力学,主要在于理解物理意义。应多花功夫深入理解波函数ψ和电子云ψ2的图形,特别是经向分布图和原子轨道等值线图和角

度分布图的作图方法和图形的物理意义,其余部分主要在于理解基本概念和量子力学基本假设有关的各种计算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0学时

教学内容:

2-1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2 量子数及其意义

2-3 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4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2-5 原子光谱

考核要求:

了解:自洽场方法的基本思想;Zeemann效应;中心立场近似和屏蔽模型的物理意义。

理解:氢原子的Schrodinger方程的求解过程;能量状态和Virial定理;原子状态和角动量加和规则的物理涵义;原子光谱选律及其在碱金属原子中的应用;正确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掌握:量子力学讨论微观体系的方法和步骤;氢原子Schrodinger方程解的物理意义(量子数n,l,m,原子轨道及其表示方法,波函数和电子

云的图象及其特征);电子自旋假设的基本涵义,Pauli原理的物理意义,单电子假设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处理多电子体系中的作用;正确书写原子光谱项的方法。

第三章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要点:

由分子体系中Schrodinger方程解得的波函数ψ,反映了分子体系中单电子的运动状态,称ψ为分子轨道,本章讨论的许多内容均与该概念有关,因此必须结合量子力学基本假设进一步深入理解分子轨道概念,同时还应把分子轨道与变分原理结合理解。变分法用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近似表示分子轨道,利用求极值方法调节组合系数,求得能量最低时对应的波函数(分子轨道)和相应的能量表达式,对线性变分原理有完整正确的理解,才能对分子轨道理论的由来有正确的理解,因为这部分内容较抽象难懂,学习过程中应细心领会,每学一节,首先想一想,它要回答什么问题,分子轨道的分布特点和分类,要认真分析分子轨道示意图的特点以及它与各种化学键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8学时

教学内容:

+的结构和共价键的本质

3-1 H

2

3-2 分子轨道理论

3-3双原子分子的结构

考核要求:

理解:Born-ppnheimer近似的物理意义;线性变分法对双原子分子的应用。

掌握:分子轨道理论处理H2+分子的基本假设(变分函数的构成)和主要结论(Haa,Hbb,Sab的物理意义,体系能量曲线,电子云分布);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单电子近似,LCAO-MO方法,成键三原则);分子轨道的类型,符号能级次序及电子的排布规则;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双原子分子结构的一般过程和重要结论;能正确给出分子键级、磁性等;学会利用分子光谱光和电子能谱的信息判断分子结构及成键性质。

第四章分子的对称性

教学要点:

要确定分子的点群,首先必须知道分子的空间结构,再根据空间结构找出分子全部独立的对称元素。对于较复杂的分子,根据空间结构确定对称元素,要凭空间想象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困难,往往是独立的对称元素找不完全。为了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过程中应当借助分子结构模型来确定对称元素,注意掌握各类点群对称元素的特点。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4-1 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4-2 对称操作群与对称元素的组合

4-3 分子的点群

4-4 分子对称性与偶极矩和旋光性的关系

考核要求:

理解:对称操作的组合规则和对易规则,熟悉群的基本概念;分子对称性和分子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偶极距,旋光性)。

掌握: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基本概念(恒等,旋转,反映,象转,反演);分子点群的分类方法。

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要点: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双原子结构和性质两章之间有较紧密的联系,学习本章必须对第三章中线性变分原理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有完整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就容易深入领会HMO法的基本假定和处理方法,掌握共轭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0学时

教学内容:

5-1简单分子轨道理论

5-2 价键理论简介

5-3 杂化轨道理论

5-4离域分子轨道理论

5-5配位场理论

5-6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及反应机理

考核要求:

理解:杂化轨道波函数的构造方法,Huckle处理共扼有机分子时引进的假设等

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等性和不等性杂化轨道的计算方法;Huckle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对共扼有机分子和简单无机分子的处理方法;大P 键的概念,类型及形成条件;用Huckle分子轨道理论计算分子图的方法和分子图中各数据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晶体结构

基本要求:

掌握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和晶体对称性的知识,了解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及应用。掌握解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型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常见而重要的若干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要点:

1.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2.晶体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3.晶胞的定义。

4.7个晶系。

5.晶体学点群。

6.点阵点指标、晶棱指标、晶面指标。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10学时

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6-1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6-2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6-3 晶体的定向和晶面符号

6-4晶体的微观对称性

6-5 晶体的230个空间群

6-6 离子晶体

6-7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和混合键型晶体

6-8 共价半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

第七章物质结构分析方法简介

教学要点:

了解测定分子和晶体结构的实验方法。着重了解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方法在测定结构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为了解与掌握现代化学中的重要实验方法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7-1 X射线衍射分析

7-2 分子光谱

考核要求:

理解:分子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掌握:一些简单光谱实验的应用。

三、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

——————————————————————————————————————

课程内容.......... ........ ................................ 学时

——————————————————————————————————————

绪论 (1)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 (8)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0)

第三章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8)

第四章分子的对称性 (4)

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0)

第六章晶体结

构.............. . (10)

第七章物质结构分析方法.......................... .. (3)

——————————————————————————————————————

四、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模型实习、课堂讨论等形式。讲授过程中插入练习或思考题、使学生不会因信息量太大而难于接受。在课堂讲授、作业、习题课、辅导答疑、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着力改革教学方法,既教学生知识又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和启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参考书目:

1.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林梦海等编,《结构化学》 (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李炳瑞编着,《结构化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奇等主编《结构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东北师范大学等编,《结构化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潘道恺等《物质结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唐作华《基础结构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8.郭用猷《结构化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9.江元生《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徐光宪《物质结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3.范康年,邓景发《物理化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4.范康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5.周公度《结构化学习基础题解析》(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销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销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64学时(讲授 40 课时, 实践24课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销售管理》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理论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从销售经理的角度,介绍了企业销售管理所涉及的主要理论与实务,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为毕业生在将来晋升为销售主管、渠道主管、区域经理、销售经理等高级职位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销售经理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销售经理的中心工作完成销售计划的制订、销售组织的构建、销售额的分析、销售成本的控制、销售人员的招聘与培训、销售人员的激励与绩效考评、客户档案的建立、客户投诉的处理等工作任务的学习。 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紧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用性较强; (2)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必须同时具备; (3)是一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销售职业,认识销售、销售管理和销售伦理 (2)掌握销售过程,认识销售准备,理解关系销售,会处理顾客异议 (3)能够进行销售规划与设计,制定销售计划、销售预测、销售配额和销售预算 (4)掌握销售区域管理技能,进行销售区域划分和设计、业务管理和管理销售网络成员 (5)能够进行销售组织建设,设计销售组织、带领团队高效运作 (6)能够甄选销售人员、对其培训、以及设计相应的薪酬制度 (7)掌握销售人员的行为和动机、对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并进行绩效考评 (8)能够进行销售货品管理,掌握订发货退货的管理、终端管理和窜货管理 (9)能够分析客户商业价值,对客户进行信用管理 (10)能够掌握销售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11)能够利用销售额、销售费用、销售效率等分析工具进行销售分析与评估 (12)能够把握销售管理的新趋势,学会利用网络进行销售管理 2、能力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具有销售组织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2)重点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奉献社会、忠诚企业的职业操守;在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学项目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品格,具备从事销售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走进销售职业 教学内容: 1、如何成为专业销售人员 认识销售、选择销售职业、认识销售管理 2、面对销售中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与市场营销、销售管理面临的伦理问题 3、竞争销售管理岗位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四章

04分子的对称性 【4.1】HCN 和2CS 都是直线型分子,写出该分子的对称元素。 解:HCN :(),C υσ∞∞; CS 2:()()2,,,,h C C i υσσ∞∞∞ 【4.2】写出3H CCl 分子中的对称元素。 解:()3,3C υσ 【4.3】写出三重映轴3S 和三重反轴3I 的全部对称操作。 解:依据三重映轴S 3所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33h S C σ=,2233S C =, 33h S σ= 4133S C =,52 33h S C σ=,63S E = 依据三重反轴3I 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33I iC =,2233I C =,3 3I i = 4133I C =,5233I iC =,63I E = 【4.4】写出四重映轴4S 和四重反轴4I 的全部对称操作。 解:依据S 4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21334 4442444,,,h h S C S C S C S E σσ==== 依据4I 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213344442444,,,I iC I C I iC I E ==== 【4.5】写出xz σ和通过原点并与χ轴重合的2C 轴的对称操作12C 的表示矩阵。 解: 100010001xz σ????=-??????, ()1 2100010001x C ?? ??=-?? ??-?? 【4.6】用对称操作的表示矩阵证明: (a ) ()2xy C z i σ= (b ) ()()()222C x C y C z = (c ) ()2yz xz C z σσ= 解: (a ) ()()11 2 2xy z z x x x C y C y y z z z σ-?????? ??????==-?????? ??????--??????, x x i y y z z -????????=-????????-????

《计算化学》教学大纲

《计算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在计算化学多学科交叉(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上,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全面

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掌握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Newton-Raphson迭代法、二分法求解一元N次(N>2)方程; ?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Lagrange插值法和差商; ?Simpson法求数值积分; ?Euler法解常微分方程。 ——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非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 ?Gauss 法求数值积分; ?Runge-Kutta法解常微分方程。 ——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样条函数插值法; ?Jacobi方法、QL方法求本征值; ?单纯形优化; ?化工调优; ?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资源; ?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模拟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前言(1学时)什么计算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化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习方法。 2.代数方程及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在化学中的应用(5学时)二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Gauss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 3.插值法和回归分析——实验数据的拟合及模型参数的确定(5学时)线性插值;Lagrange插值;中心差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多项式回归分析(自学)。 4.数值积分与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4学时)梯形法;Simpson法;离散点数据的求积;Gauss法(自学);Euler法及其改进;Runge-Kutta法。 5.本征值和本征向量(1.5学时)Jacobi方法;QL方法(自学)。 6.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软件及网络资源简介(1.5学时)结构式绘图软件;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化学化工重要网站;化工信息源。 7.化学化工中的最优化方法简介(1.5学时)单纯形法优化;化工调优。 8.化学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简介(1.5学时)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法;化工过程模拟;课程小结。 9.拓展课堂(1学时)上机实践主讲教师作计算化学相关的研究报告。 或外请专家作计算化学相关的专题报告。 10.学生讨论课(2学时)学生根据自查资料,写出课程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

《银行柜面服务营销技能提升教学大纲》

银行柜面服务营销能力提升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 第一讲:市场转型下的网点转型与自我角色管理 一、银行业面临的新常态 二、国内外银行业目前的发展动态 三、未来网点转型的四个方向 四、网点转型与服务的三种思维 思考:柜员的未来在哪里? 五、优秀柜面的角色认知 六、优秀柜员的岗位职责 七、从管理工作到管理人生 第二讲:柜面6S管理与服务流程规范强化训练 一、柜面的6S管理 1.6S是什么 2.银行为什么要推行6S 3.柜面6S包括哪些内容 4.柜面6S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5.柜面6S的执行流程 6.推行6S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案例:他行进行6S管理的标准和效果 二、柜面服务7流程规范化训练 1.站相迎(招手迎)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 2.笑相问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 3.双手接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 3.快准办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

4.巧营销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5.双手递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6.站相送(礼貌送) 训练:流程、动作要点,服务用语 第三讲:柜面联动营销与沟通技巧一、柜员营销的心理障碍 1.害怕被拒绝 2.害怕处理不了客户疑虑 3.对产品信心不够,不敢推荐 4.认为销售是求人,不太愿意做 5.怕客户看低你的工作 6.有惰性,没压力懒得开口 二、柜员营销的心理克服之道 1.拒绝是销售的常态 2.熟记买点,个性化推荐 3.不是卖产品而是卖关爱 4.销售能锻炼人也能成就人 5.做影响别人的人 6.主动人生成大业 三、联动营销四步骤 1.等候间隙放牌子(案例) 2.处理完业务讲产品(案例) 3.意向客户速转介(案例) 4.潜力客户留电话(案例) 四、有针对性的为客户做产品推荐 1.产品介绍五大乱象: 1)自信不足--客户疑 2)滔滔不绝--客户烦

《有机化学》(I)课程教学大纲讲解

第二学年(2011级) 《有机化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0105、070107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96学时总学分: 6 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适用专业:化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高等有 机选论大纲执笔人: HHH 参加人: CCZZ 大纲审核人: SS 修订时间: 2011年9月编写依据: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09)年版(11修订) 授课年级:11级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来源 和制备方法;各类官能团的特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协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各种类型有机反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范围;有机结 构理论,重要的反应机理,尤其是各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概念,天然产物,有机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等。要求学生掌 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立体化学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方法、运用化学方法及波谱技术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初步掌 握有机合成技术,掌握有机结构理论及重要有机反应机理。 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在本学科纵深研究以外,有机化学还与各学科广泛 渗透交叉,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交叉产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 和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有机化学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波谱学及现代测试手段的飞跃 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有机化学的微观历程,从而大大地促进了有机立体化学及有机合成 化学的发展。人们能更多、更主动地合成出许多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与生命现象相关的 有机化学命题,为更深层次揭示自然界生命奥秘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大纲范围内的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使 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是在学习无机化学 的基础上,再来系统地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相互转变关系及其内在联系。通

《销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销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编写说明 《销售管理》课程是为市场营销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共开一学期,36学时。 三、课程性质 专业方向课 四、教学目标 1、销售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方向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销售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企业销售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企业销售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并增强学生对企业销售活动计划、组织、培训、指导、激励与评估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销售管理导论(2学时) 第一节销售管理概述 一、销售的基本概念 二、销售在企业中的作用 第二节销售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销售管理与营销管理 第二章销售计划管理(2学时) 第一节销售预测 一、影响销售预测的因素 二、销售预测的基本方法 三、销售预测的过程 第二节销售配额 一、销售配额的特征 二、销售配额的类型 三、确定销售配额基础

四、确定销售配额的具体方法 第三节销售预算 一、销售预算的编制过程 二、确定销售预算的方法 三、预算控制 第三章销售组织管理(2学时)第一节划分销售区域 一、划分销售区域的原则 二、销售区域划分流程 第二节销售组织结构设计 一、销售组织的职责 二、影响设计的因素 三、销售组织设计的模式 第三节销售区域战略开发 一、销售区域战略开发流程 二、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销售区域的时间管理 一、销售区域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 二、为销售人员规划路线 三、确定拜访频率 四、时间管理 第四章设计促销组合(2学时)第一节促销组合概述 一、促销沟通模式 二、促销沟通决策 三、促销组合工具 第二节广告促销设计 一、广告目标决策 二、广告预算决策 三、广告媒体决策 四、广告效果测定 第三节公共宣传策划 一、公共宣传概述

各科书的下载地址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 [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PDF格式]《化工热力学》习题与习题答案(含各种版本) [Word格式]《材料力学》习题答案 [Word格式]《量子力学导论》习题答案(曾谨言版,北京大学) [PDF格式]《理论力学》习题答案(动力学和静力学)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54 学分:3.0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位课) 2、开课学期:1 3、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须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结构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 5、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制备的基本原理、规律,介绍种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知识,并引入学科前沿信息,了解各种材料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 《材料化学》课程内容包括晶体学基础、晶体缺陷化学、材料的性能、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内容。纵观材料化学所含内容可知,该课程内容丰富,所以要课内外结合,对于材料科学中各类材料如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文献资料和充分准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其次,将授课与学术报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向学生发布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报告会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报告,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 第1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的重点是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主要内容,介绍材料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化学的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1《材料化学》的基本概念 1.2《材料化学》的地位 1.3学习《材料化学》的意义 1.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5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2章晶体学基础(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晶体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三大类固体材料的结构特点、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02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和,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为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 及整数n 1、n 2的数值。 2 21211 ( )R n n ν=- 解:将各波长换算成波数: 1656.47nm λ= 1115233v cm - -= 2486.27nm λ= 1220565v cm - -= 3434.17nm λ= 1323032v cm - -= 4410.29nm λ= 1424373v cm - -= 由于这些谱线相邻,可令1n m =,21,2,n m m =++……。列出下列4式: ()2 2152331R R m m = - + ()22205652R R m m =- + ()2 2230323R R m m = - + ()2 2243734R R m m =- + (1)÷(2)得: ()()()2 3212152330.7407252056541m m m ++==+ 用尝试法得m=2(任意两式计算,结果皆同)。将m=2带入上列4式中任意一式,得: 1109678R cm -= 因而,氢原子可见光谱(Balmer 线系)各谱线的波数可归纳为下式: 221211v R n n - ??=- ? ?? 式中, 1 12109678,2,3,4,5,6R cm n n -===。 【】按Bohr 模型计算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分别用原子的折合质量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并精确到5位有效数字)和线速度。 解:根据Bohr 提出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当电子稳定地绕核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核和电子间的库仑引力大小相等,即:

有机化学 教学大纲

+ 有机化学五学分80学时(工科)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学时/ 学分: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考核方式:考试 选用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钱旭红主编,化学工 业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钱旭红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大纲审核人: 适用专业:化学、化工、药学、环境、生工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 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 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 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 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导论 (2学时) 1.有机化学发展史。 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3.现代有机合成手段。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手段。 5.有机化合物分类。 第一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6学时) 1.系统命名和分类 2.脂肪烃的命名:烷烃的系统命名、烯烃的命名(包括顺/反、Z/E)、炔烃的命名。 3.脂环烃的命名:环烷烃的命名、环烯烃的命名、桥环和螺环化合物的命名。 4.卤代烃的命名。 5.芳烃的命名:单环芳烃的命名、多环芳烃的命名、稠环芳烃的命名。 6.含氧化合物的命名:醇的命名、酚的命名、醚的命名、醛和酮的命名(包括缩醛、 肟、腙等)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7.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胺的命名。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命名。 8.杂环芳烃的命名。 第二章: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6学时) 1.共价键与分子轨道:有机结构理论、共价键、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市场营销基础教学大纲

市场营销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基础 英文名称: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学时:64 学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 一、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各市场购买行为,制定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等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市场营销的新的发展。培养、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市场营销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的各种概念;熟悉市场营销观念的特点、内容、演变及市场营销过程的特点。 第一节市场营销概念 第二节市场营销观念 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分析营销环境的意义;熟悉市场营销的各种环境;掌握市场营销环境各种参与者的特点及相互左右;掌握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方法。 第一节市场营销环境概述 第二节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第三节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第四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 第三章市场分析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消费品市场的概念及分类、特征、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熟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了解生产资料市场的概念及分类、影响生产资料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了解技术市场的概念、类型、技术商品的贸易类型、技术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关系;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结构、特点、融资活动方式、功能 第一节消费品市场分析 第二节生产资料市场分析 第三节技术市场分析 第四节金融市场分析 第四章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营销预测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市场营销调研的概念、内容;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步骤;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预测的含义、方法、步骤。 第一节市场营销调研 第二节市场营销预测 第五章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教学目标及要求: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意义、程序;掌握市场细分标准、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市场细分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目标市场的确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应考虑的因素;熟悉市场定位的含义、市场定位策略、市场定位的方式、市场定位的步骤。 第一节市场细分概述 第二节市场细分及有效市场细分条件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科学。《普通化学》是理工科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是面向非化学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环境气象、海洋地质、力学航天、测绘计量、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技能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当今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方向,了解化学与各专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为学习专业课和今后的生产、科学实践打好必需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关系和反应速率理论、 溶液化学及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和近代物质结构等。 2、掌握化学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及重要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性 质,化学反应规律,配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3、了解当代化学发展的大致情况和主要方向。 三、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任务、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1、化学热力学基础: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恒压热效应与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盖斯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H mθ,Δf H mθ。 2、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过程与化学反应方向,熵与混乱度,热力学第二 定律(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S mθ和Δr G mθ。用Δr G m和Δr G mθ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θ(T)与Δr G mθ的关系。有 关平衡常数计算。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 级数,质量作用定律。阿伦尼乌斯公式。活化能的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高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潍坊科技学院 高等无机化学(06242)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09年3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并对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材料、物理、医药、生命等科学与无机化学交叉领域有概括性了解;熟练掌握配位场理论;掌握有关配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合成以及反应活性与结构的关系。能够运用群论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讨论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成键规律;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相关化学理论水平,培养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期望对于学好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分子对称性与群论初步(4课时) 第一节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第二节点群 第三节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第四节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点群 本章教学难点: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群论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4课时)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化学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第三节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重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现象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配位化合物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3、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4课时) 第一节晶体场-配体场理论 第二节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第三节晶体场稳定化能和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 第五节 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晶体场-配位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 本章教学难点:晶体场-配体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晶体场-配体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3、掌握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和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4课时) 第一节取代反应 第二节电子转移反应 第三节反应动力学 本章教学重点: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本章教学难点: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2、了解测定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有机金属化学(2课时) 第一节金属羰基配合物 第二节金属-不饱和烃化合物 第三节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第四节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金属羰基化合物;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有机金属化学的现状与发展; 2、初步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理解等叶片相似模型 第六章原子簇化学(2课时) 第一节非金属原子簇化学

服务营销教学大纲

《服务营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编写说明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作为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服务营销的开设完全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业蓬勃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成为竞争焦点的需要。它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的,又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扩展。服务营销学就其思想体系来看,完全出于传统市场营销学,但就其研究的内容而言,则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扩展、充实、延伸和丰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历史的潮流。在此时代背景下,对服务营销开展专门的教学科研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将掌握一定的服务营销基础知识,拓宽其市场营销知识面,提高他们运用服务营销理论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市场营销人员的新要求,增强他们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中出现的服务营销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地说,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必备的服务营销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对服务营销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能够有效地指导服务营销实践。 二、要积极引导学生研讨相关案例。案例学习是本课程主要的学习手段,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能显著地提高学员的技能。 三、要认真指导完成学生完成平时作业,通过平时作业的训练,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的应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及分析化学B 课程名称(英文):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编码:1103108 开课学期:第 1 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48学时,3.0学分 适用专业:农业科技类(中药学、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园艺、植保、旅游管理、木工、生物技术、梁希班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有机化学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阐述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农科类、理科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及生物类等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训练学生掌握分析测量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密切联系现代科技前沿和农业科技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与工农业及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某些重要生命元素的性质,了解某些现代测试手段;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分散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化学现象,会运用基本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一般的化学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化学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 (一)理论知识方面 Ⅰ.结构化学部分 一、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

《服务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服务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 英文名称:Service Marketing _______ 课程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卫_学时)学分:_2— 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消费心里学 面向专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开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服务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服务营销是针对服务行业和企业服务活动的具体特点,着力研究服务产品、服务活动及其特殊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技巧性,涉及到服务、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行为、顾客期望与服务承诺、服务调研、服务策略、有形展示与服务环节、服务质呈等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服务营销的基本涵、有关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畴;区分服务营销与市场营销在容和营销组合要素上的不同、掌握服务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了解服务消费行为特点,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理解服务质量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服务质量的测定、服务质量的管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实际,为从事服务业营销活动或参与企业营销服务活动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服务、服务的概念与特征、要素和服务营销组合。 2.熟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3.掌握服务期望的容和服务承诺的技巧。 4.了解服务质量标准及服务质疑标准的概念。 5.理解服务营销理念的涵和实质。 6.掌握服务营销策略及运用。 (二)能力、技能方面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服务企业或企业营销服务活动进行服务市场分析、服务市场定位。 2.掌握服务承诺的表现形式以及实现服务承诺的技巧和策略。 3.熟练掌握服务营销策略、技巧使用的要领和应该注意事项。 4.会运用服务营销知识进行服务活动策划。 5.能够把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与企业形象设计紧密结合,传达企业服务特色。 6.熟练掌握服务沟通的技巧。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

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思考 摘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本文就福州大学“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团队、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就下阶段的建设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结构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高校都十分关注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就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和利用的教学形式,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和传统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这些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促进基于课程资源的教学新模式改革[1]。 福州大学“结构化学”课程于20世纪60年代由卢嘉锡院士亲自开设。几十年来,在卢先生的严谨执教、注重质量的治学精神倡导下,结构化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也为我国有关研究单位和高校培养了一批在结构化学方面训练有素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其中包括魏可镁院士、吴新涛院士和洪茂春院士等在内的优秀人才。我校“结构化学”课程是化学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1993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课程,2000年和2002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建设”项目资助,2003年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立项建设课程,2005年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2009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在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学资源基础上,近两年来,我校“结构化学”课程开展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并于2013年获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本文总结在此次课程持续建设过程中的几点经验和思考。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中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得大学的优秀教学资源可以跨越校园,通过网络共享,给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学习者带来更多和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使学习者能够享用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数字化教学对传统教育思想与理念产生了新的冲击,大学教育不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因此,我校“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跟互联网络术的发展,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应当代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构建“结构化学”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让课程教学走出大学课堂,通过互联网更好地服务广大的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同时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探索大学课程教学建设的新途径,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延伸和拓展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创建研究型学习模式。 二、结构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重点:H2+的线性变分法处理及其结果;双原子分子的基本理论(LCAO分子轨道法、价键法);分子轨道的构形、分类及其能级顺序;H2的海特勒-伦敦处理和价键理论。 难点:原子形成分子的规律;双原子分子的基本理论(LCAO分子轨道法、价键法);分子轨道的构形和能级顺序。 第四章分子对称性和分子点群(6学时) 知识点: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群论的基本知识;分子点群;群表示理论的要点。 重点: 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概念;判别分子对称群的方法和有关应用;分子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 判别分子对称群的方法;群表示理论的要点;分子对称性与性质的关系。 第五章多原子分子结构(6学时) 知识点: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离域 键和共轭分子结构;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 重点:杂化轨道理论及波函数、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概念和应用;分子构型的判断;多中心键和缺电子分子结构。共轭分子轨道求解的过程和能级计算;共轭分子分子图及应用;配位场理论。 难点:杂化轨道理论及波函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构型的判断。休克尔分子轨道法;分子图;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第六章晶体结构基础(8学时) (1)几何结晶学 知识点: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以及晶体宏观和微观对称类型(32种点群和230种空间群)。晶体的晶面符号;根据晶体对称性或内部空间点阵的分布规律进行晶体分类(七个晶系和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的特性;晶面角守恒定律。 重点:晶体内部结构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宏观和微观对称类型;根据晶体对称性情况或内部空间点阵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晶面角守恒定律。 难点:晶体内部质点的空间点阵排列规律;晶体的对称性,晶体对称类型。 (2)晶体化学 知识点:晶体中的价键,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合金的晶体结构;离子键和典型离子化合物、复杂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的描述;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某些三元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近代晶体材料简介。 重点: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合金的晶体结构;离子键和典型离子化合物晶体的结构;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难点:等径圆球和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鲍林规则和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第七章谱学结构分析基础(4学时)

服务营销学教学大纲

服务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务营销学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 总学时数:32(理论学时:24 实验或实践学时:8) 学分:2.0 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服务营销学是经济类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作为整个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服务营销学的开设完全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业蓬勃发展和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成为竞争焦点的需要。它既是从市场营销学中衍生出来的,又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扩展。服务营销学就其思想体系来看,完全出于传统市场营销学,但就其研究的内容而言,则是对市场营销学的扩展、充实、延伸和丰富。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明显区别,它拥有自身的特色:浓烈的时代色彩,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领域开阔,富有创新性。服务营销学对服务营销行为的研究是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必将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旨在专门研究服务业市场营销的普遍规律和策略技巧,以帮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拓宽市场营销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发展与新的服务业产生而出现营销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服务营销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服务营销学的兴起与演变过程和服务营销的一般特点;

2.掌握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差异性; 3.认识服务的本质,了解服务、服务业的分类方法; 4.掌握服务的特征、理解服务营销的概念; 5.掌握服务营销体系的构成、掌握服务营销组合因素。 教学内容: 1.服务与服务业 2.服务营销的演进 3.服务体系及其营销体系 4.服务营销管理过程 5.服务营销组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差异性、服务的特征、服务营销体系的构成。 难点:服务营销组合因素。 第二章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服务质量的概念与属性,掌握服务质量评估模式、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懂得服务沟通的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服务质量评估模式、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与策略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节服务质量概述 一、服务质量的含义和内容 二、服务质量属性及测定 第二节服务质量评估、沟通与管理 一、服务质量评估模式 二、服务质量沟通 (二)差距1(管理者认识差距):顾客期望与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认知的差异 (三)差距2(质量标准差距):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认知与服务质量标准的差异 (四)差距3(服务交易差距):服务质量标准与实际服务传递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