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9.96 KB
- 文档页数:3
海洋信息年2009我国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部署,浙江省相应制定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
舟山因海而建,依海而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舟山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着力打造海洋旅游精品,努力建设现代渔业基地,不断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使舟山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
但目前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发展形势也不稳定,临港产业竞争力较弱,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阻碍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1从地理位置上看,舟山市位于舟山群岛,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面上,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面向太平洋,踞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舟山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物质基础。
从资源角度上看,舟山是海洋资源大市,长期以来偏重于发展海洋资源型产业,渔业资源与港口资源是推动海岛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从渔业资源上讲,舟山拥有鱼、虾、贝、藻类等海产品500多种,全市渔业年产量约120万t,位居浙江省第一,有全国最大的渔场;从港口资源上看,舟山拥有港口岸线长2447.87,其中水深km10m以上的183.2km,水深20以上的m82.8km。
舟山港口不仅是舟山的优势,也是浙江和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港口的作用将愈加凸显。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依赖资源的格局不会改变,舟山地处长三角南缘,是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因此,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良好。
近年来,随着舟山港口开发和连岛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海洋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年,舟山市2004GDP突破200亿元(231.3亿元),年突破2006300亿元(335.20亿元),年又突破2007400亿元,达408.5亿元[1],连续4年GDP增速位居浙江省首位,连续两年位居长三角16城市第一。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舟山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引言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而海洋“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海洋药物开发利用、海洋工程深海采矿、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等。
由此可见,如何科学发展海洋产业对舟山的发展异常重要,舟山依靠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要加快优化海洋产业,尽快形成海洋产业集群。
本文首先界定了海洋产业的内涵,然后从有利于发展海洋产业的各种理论进行综述,基于这些理论,使得海洋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同时,综述了全国及各地区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的发展,以及他们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关于海洋产业内涵的相关研究(一)对海洋产业定义的研究加拿大海洋产业是指以加拿大还去与海区相邻的沿海社区为基地的海洋产业,或其收入与海区活动那个密切相关的产业活动。
海洋产业包括在加拿大海域及与此相连的沿海区域的海洋娱乐、商业、贸易、和开发活动及依赖于这些产业活动所开展的各种产业经济活动,不包括内陆水域的产业活动,诸如在加拿大五大湖、运河和河流进行的运输和渔业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海洋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海洋水产业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为海洋第二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潘义勇(1993)[1]把海洋产业分为传统海洋产业、现代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等三大类。
传统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和海洋运输业;现代海洋产业包括油气资源开发、海水养殖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未来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水资源利用,海底矿物开发利用,海能利用等。
叶向东(2009)[2]区别了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内涵,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实现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新一轮发展中,舟山应面对当前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思路和科学对策,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和推动舟山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平衡与全面进步。
1.优化海洋经济结构。
舟山海洋经济结构已严重阻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把结构优化提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高度来对待,即使是牺牲一些速度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在所不惜。
在考核、衡量经济发展时,不仅要看总量、速度,更要看结构。
(1)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高层次有权威切合实际的全市海洋开发规划,从宏观上指导全市海洋经济结构调整。
要抓住机遇,发挥“港、景、渔、油”资源优势,选好、选准符合长江流域发展需要的,并能形成藕合发展的海洋产业,优先开发,以此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发展。
要注重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改造,更要扶持加强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提高其比重,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使海洋产业结构由目前的一、二、三产业排序调整为二、三、一产业排序,实现海洋传统开发向海洋现代开发的战略转变。
(2)在优化结构过程中,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突出企业行为。
优化结构既要抓住机遇抢上“增量”,做大蛋糕,同时又要十分重视现有“存量”的调整重组,提高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一是积极争取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海洋开发,增强开发创新的力量。
二是积极培育海洋龙头企业,以它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形成若干龙头、龙身、龙尾配套的龙型产业群。
三是加快培育海洋产业的专业市场,以市场联结量广面大的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小而专”社会化协作之路,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科技实体之间的联合协作,使目前“小、散、乱”向“分散而有协作,小型而有依托”转变。
2.加大科技兴海力度。
技术进步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科技含量的海洋开发只能是粗放的,资源掠夺式的,也是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
舟山海洋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加强“科技兴海”的力度。
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新途径发布时间:2011-10-25信息来源:《舟山日报》作者:曹宁元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舟山群岛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脚踏实地走“开发海洋,振兴经济”之路,因地制宜落实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有效推进海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一、以整合优化港口资源为重点,充分发挥深水良港作用舟山群岛拥有难能可贵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是我国东南沿海建设大型国际深水良港最理想的重点港址。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要全面开发利用当地天然良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统一规划、陆岛有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遵循物流总体集疏运规律的前提下,港口开发要本着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宁波一舟山港口一体化的宏观布局出发,在立足于“深水化”和“组合港”功能上选择突破口,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相互补充,配套开发,齐全港区功能,形成整体合力。
在港口建设中,特别要注重加强现代化专业化码头、现代化大型码头和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建设。
同时,要切实做到科学规划,重点投资建设岛屿深水岸段的液化石油气储存、船舶修造、国际鱼货物流中心等基地所需的若干座规范化码头,尽快把潜在的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港口经济优势。
二、以逐个开发岛屿为手段,有效发展海岛经济舟山市境内高潮位之上、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众多。
按照这些岛屿的实际利用价值,目前有以下诸多产业均可开发:一是开发组建国际集装箱枢纽,原油中转工程等海上物流中心。
选择若干岛屿建设油气和化工品中转、油料、燃料等特殊工业品供应基地,实行电子商务等。
二是建设专业市场、对外商贸区。
在科学布局基础上,确定岛屿地域,建立水产品交易、渔需物资中心,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对外、对台商贸区。
三是建立现代化高级别、高吨位的船舶修造基地,并注重生活、服务方面系列配套。
四是开发旅游景点。
物色若干岛屿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如休闲度假、岛礁博物馆、兴趣娱乐、狩猎野味、野外生存等特色旅游活动。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舟山位于浙江省东海沿岸,地处中国最大的港湾群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舟山一直以来都以海洋资源为基础进行经济开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舟山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舟山海洋经济的概况舟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地方。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舟山海洋经济也迎来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舟山海洋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70%。
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
其中,舟山的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海洋能源方面,舟山发展了多个海上风电场,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海上风电发电基地。
此外,舟山的海洋旅游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舟山位于东海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
其距离上海只有数小时的航程,且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这为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2. 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量的海洋鱼类资源和海产品。
舟山的渔业产值一直居全国领先地位,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3. 海上风电优势舟山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海上风电的理想发展地点。
舟山沿海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并且具备浅海条件,适宜用于建设海上风电场。
近年来,舟山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发电基地。
4. 海洋旅游资源舟山拥有美丽的海岛风光和独特的海洋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舟山的海洋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三、舟山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舟山的海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舟山需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2. 人才短缺问题舟山的海洋经济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人才供给不足。
当地需要加大对海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及路径研究作者:王赟飞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5期[摘要]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海洋经济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力。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迈出了我国“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步伐。
回顾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轨迹与成就,同时剖析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舟山群岛新区的定位与发展实际,对舟山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路径;舟山群岛新区[中图分类号]P74 ; ; ; ; ; ; [文献标识码]A1 ; ;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首次提出了海洋经济这一概念。
根据2016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
关于海洋产业的界定,同样来自于《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海洋产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2 ;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轨迹和成就2.1 ; ;起步阶段(1990年以前)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悠久,从传统的海岛经济起步,以捕捞业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切入口,“靠海吃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渔业牢牢占据着舟山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带动着整个舟山经济的发展。
1988年4月,舟山市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舟山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契机。
由此开始,传统渔业比重开始下降,而工业和涉海服务业开始在舟山兴起。
2.2 ; ;发展阶段(1991年-2007年)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渔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减弱,渔业经营体制不得不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