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18.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一、神话人物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神话人物,(出示神话人物)。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
板书:18.盘古开天地二、检查字词老师先检查下同学的识字情况。
(出示字词)三、分段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71我们分组朗读课文。
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概括。
齐读中心句。
(出示课件)我们解决了预习中的第一个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要求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指名读题。
2. 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混沌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出示“混沌”的意思。
那课文中应选第几种。
看到这混沌一片的宇宙,盘古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抡是什么意思?抡和拿有什么不同?做拿和抡的动作。
比较句子。
(力量和决心之大)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盘古的这份力量和决心,请读句子:(出示句子)盘古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请听,一声巨响,读:轻而清的东西。
3.你们发现了什么?两个“轻”“清”有什么不一样?男女生对读。
这些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没有分开之前他们是怎样的?用书上的一个词。
以后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盘古一把斧头就劈开了天地,可以用一个成语。
我们可以说盘古他在开天辟地。
5.在第三自然段中也藏着一个成语,会读书的孩子,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成语概括出来。
(顶天立地)是呀,盘古就这样头顶着天脚蹬这地,一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
出示句子。
同学们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
6.盘古累倒了,他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齐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样的句子我们叫他(总起句)。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课文边想象,将盘古的其他变化读一读。
18 盘古开天地教材简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1. 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继续学习课文,抓关键词,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以及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授。
1、师:那咱们上课之前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好不好?师:说反义词,想到就说,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做反义词游戏:冷——热,天——地,清——浊,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紧张——放松,伤心——高兴。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和轻松走进课堂。
2、指名用书上的话说一说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根据最后一句话质疑问难?预设归纳学生疑问:(略)二、研读品悟,感悟神奇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课文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写具体生动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学。
1、课件出示:合作探究:课文怎样具体写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用“——”划出盘古行动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汇报:(一)你找到了那些描写盘古的句子,读读,说说你的感受。
盘古开天地评语1.盘古开天地,那简直就是一场宇宙级别的超级大冒险啊!就像一个孤独的勇士,在无尽的黑暗混沌里,挥起巨斧,“咔嚓”一下,硬生生地把天和地给分开了。
这勇气,这力量,真不是咱普通人能想象的。
要是我,在那混沌里估计都找不着北,哪还敢去开天地呀!2.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听着就特别带劲!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建筑大师,天和地就是他要打造的宏伟建筑。
他用自己的身体撑开天地,这得有多伟大的奉献精神呐!换做是你,你能为了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把自己的身体都奉献出去吗?我想没几个人能做到吧。
3.哇塞,盘古开天地这个事儿可太酷了。
他就像一颗巨大无比的种子,在混沌之中“嘭”地一下,爆发出无尽的生机,天往上长,地往下沉。
这就好比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魔术表演,从无到有,变出了整个世界。
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神奇的魔术,那得多震撼啊!4.盘古开天地,真不愧是古老传说中的传奇啊。
他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了混沌,开辟出天地。
你想啊,在那个啥都没有的地方,他一个人承担起这么伟大的使命,这简直比超级英雄还要厉害。
要是超级英雄面对这样的混沌,能不能像盘古一样果断地开天辟地呢?5.这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盘古就是那个指挥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发力,都像是交响曲里的音符,奏响了世界诞生的旋律。
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之中,这种伟大,就像一座高山,让人只能仰望。
我要是能有他一半的伟大,那我肯定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6.盘古开天地,那是一种怎样的壮举啊!就好像是一个画家,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用自己的生命作颜料,画出了天和地。
他用身体各部分化作世间万物,这可比那些只在画布上画画的画家厉害多了。
如果画家们知道盘古这么干,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创作都太小儿科了呢?7.哎呀,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简直让我惊叹不已。
他就像一个无畏的探险家,闯进了未知的混沌世界,而且还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可是他却勇往直前。
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案一、教学目的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四、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识读、识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盘古开天地》。
同学们一起读课题——18《盘古开天地》。
板书:18 《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
有哪位同学了解盘古这个人物,给大家说说好吗?生甲:盘古是古时候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一位巨人。
说得真好。
盘古是古时候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一位巨人。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篇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讲的就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大家听清楚了吗?2、初读课文。
下面同学们翻开书本第71页,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按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
接下来大家听老师范读一次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
(范读)3、识读“我会认”生字。
范读完毕——同学们圈好不认识的字了吗?好,把书本翻到第73页,先看“我会认”部分的10个生字,跟我拼读——猛……(猛烈)……好,同学们听老师读刚才组的词,用笔在课文中画出或补充。
都画好了吗?现在集体来拼读一遍“我会读”的10个生字并组词。
一、教学课题: 18、盘古开天地二、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符号机械学习、字词意义理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朗读技巧)3.能够运用边读边想象方法学习课文。
4.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盘古的献身精神,想象力得以培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课文内容的学习)三、重点、难点:重点:能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古诗内容,激发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四、任务分析:终点目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起点能力:读懂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五、主要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抓重点词理解法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具准备:课件八、教学过程:奇的神话世界。
(相机板题:18、盘古开天地)学生读题:;读了课题后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导入: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是真正会思考的孩子。
因此,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们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不过,读懂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把课文读通都顺,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1)(课件)我会认字猛缓丈逐肢倒肌辽血夜宗(相机指导多音字“血”和“倒”的读法)(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先让学生回忆:你曾学过哪些识字方法?再交流:今天的生字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3)课件我会读词宇宙黑暗上升茂盛辽阔气息四肢肌肤血液滋润创造下降奔流不息(开火车读—齐读—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滋润”和“创造”。
)(4)课件出示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字。
暗降丈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学生交流:你觉得书写哪个字需要提醒同学注意呢?导入:掌握了生字词,相信同学们能很快地读懂文中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8、盘古开天地知识拓展1、盘古塑像盘古塑像矗立在盘古风景区正门广场,建于2022年6月,塑像用花岗岩塑造,通高5?8 米,基中座高2米,塑像面向正南方,背景是美丽的北岭山。
塑像表情俊朗,右手执斧刚劲有力地伸向右方,左手托着寓意天的太阳。
塑像基座正面刻有篆书“中华始祖盘古”,基座后面刻有屈原的名作《天问》和郭沫若《天问》的译文。
2、关于“盘古庙”的故事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会期各下天。
每年春节一过,各地商贾云集而来,搭棚、占地、备货、洽谈,筹备三月三庙会;庙会一散,主持僧就抬着木雕盘古像出来行雨。
待透雨落下后,农民们抢种早熟庄稼。
秋天,不待庄稼收割完,全国各地商贾又蜂拥而来,筹备九月初九庙会,届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骑马,云集而来。
3、祭祀盘古南阳市东部是巍巍桐柏山和神秘的淮河源,桐柏山中有一座高山名叫盘古山。
传说中的人祖盘古大神就在此山上休息。
盘古于天地混沌未开时,砍开了飘来飘去的大气包,气包下沉变成了大山。
老天爷的三妮儿下凡和盘古结为兄妹,打猎捕鱼,构木为巢,共同生活。
后来,洪水泛滥,天塌地陷,盘古兄妹被石狮子搭救得以生存。
兄妹俩共同补好天上的漏洞,又由石狮子作媒,滚石磨磨盘相合而结为夫妻,繁衍子孙,是为人类之始。
在盘古山上建有盘古庙,其年代无确考。
庙内有盘古爷与盘古奶塑像。
盘古头生双角,方面大耳,身披兽皮,腰缠树叶,赤脚坐于神坛之上。
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盘古会,持续五天。
盘古山一带人们都要祭祀盘古。
各路善男信女以唢呐前导,抬着整猪整羊等祭品,焚香燃表,齐趋山顶盘古寺进行祭祀活动。
4、盘古寨遗址盘古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县城东北20公里的东夏亭镇木岗寺村。
据传,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始祖神盘古葬于此地。
盘古寨遗址属目前全国为数很少的盘古文化遗址,对研究中国和世界远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盘古寨西距女娲城10公里,东距伏羲太昊陵30公里,一旦论证开发,将对形成盘古、女娲、伏羲连线远古文化旅游区产生巨大作用。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新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创编盘古的身体还会有怎样的神奇变化内容。
4.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或者说一说盘古的身体还会有怎样的神奇变化。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表达盘古身体还会有怎样的变化,说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造”设疑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你关注了哪个词?2.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品读语言,感受宇宙的混沌1.为什么创造宇宙,了解宇宙初始的样子。
自读第一自然段。
2.混沌是什么意思?混沌一片到底指什么?联系下文理解课文。
混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3.盘古是怎么创造美丽的宇宙的?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húo)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课件出示)师生合作、男女合作读师:自己读一读,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学生出声朗读。
汇报。
对于这样混沌的世界,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朗读。
三、表演文本,体会顶天立地之苦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1、学生自读。
教师朗读,学生演示师: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一百年过去了。
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师:一千年过去了。
生演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师:一万年过去了——生:盘古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师:十万年,五十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天和地在发生变化的——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盘古开天地名言100条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
虽然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有不同的版本,但以下是一些与盘古开天地相关的名言,供你参考:1. 天地未开,混沌一片。
2. 盘古开天地,气运万物生。
3. 盘古开天辟地,开创宇宙的伟业。
4. 盘古开天地,万物由此开始。
5. 盘古开天地,划分了阴阳。
6. 盘古开天地,创造了时间和空间。
7. 盘古开天地,开启了生命的循环。
8. 盘古开天地,让世界充满了生机。
9. 盘古开天地,铸就了宇宙的秩序。
10. 盘古开天地,展现了无尽的奇迹。
11. 盘古开天地,让万物繁衍生息。
12. 盘古开天地,创造了天地间的平衡。
13. 盘古开天地,使万物井然有序。
14.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有了栖息之所。
15.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感受到宇宙的宏伟。
16. 盘古开天地,启迪了人类对宇宙的思考。
17.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生命的宝贵。
18. 盘古开天地,教会人类珍惜自然资源。
19.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感受到宇宙的神秘。
20.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有了追求真理的动力。
21.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22.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生命的脆弱。
23. 盘古开天地,启发了人类对生命的敬畏。
24.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宇宙的无限可能。
25. 盘古开天地,使人类有了探索宇宙的勇气。
26.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产生对未知的好奇心。
27.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生命的价值。
28.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感受到宇宙的无穷魅力。
29. 盘古开天地,教会人类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30.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宇宙的演化规律。
31.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时间的流逝。
32.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体验到宇宙的广阔。
33. 盘古开天地,启发了人类对智慧的追求。
34.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宇宙的无垠辽阔。
35. 盘古开天地,使人类有了对美的追求。
36. 盘古开天地,让人类明白生命的循环。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三年级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9篇三年级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是学生喜爱的一篇课文。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
但是要让他们能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有一定的困难,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好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是新课标对三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一项要求,而本课有许多值得学生积累的词语,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依据集体备课时老师们的建议,抓住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从词语着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有了词语的引导,学生也容易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2、制作相应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课时一、导入:1、师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一直� 同学们都搜集了那些民间故事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
(课件播放《盘古开天地》)同学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生:……)4、齐读课题。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识记生字。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①浮想联翩。
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
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课文自然段分
段与大意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故事极具想象力,课文通过盘古开天辟地,体现了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自己的无限想象力。
脉络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个叫盘古的巨人沉睡在混沌一片的天地里。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盘古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
18.盘古开天地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生词。
2、有感情朗读全文,谈感受。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能够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丰富、神奇;也能够感受盘古高大、雄伟的形象;还能够体会创造的过程;或者说说学习的收获……
二、复述故事。
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复述的顺序和内容给学生做一些提示,如提示学生先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实行复述;也能够边想象画面边复述;还能够按照上节课的板书实行复述;或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行复述。
2.学生自由练习。
3.提名说,集体评议。
三、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①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②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滋”等。
2.练习书写。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4.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①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②引导学生注重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的美丽。
四、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准备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