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1)
- 格式:doc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2
18 盘古开天地轻松起步1 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他天天坚持练倒.(dǎodào)立。
这棵大树倒.(dǎodào)了。
2 我会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填空。
3 我能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4 巧手填词语,我要争第一。
巨大的()辽阔的()美丽的()隆隆的()茂盛的()飘动的()奔流不息的()滋润万物的()5 我能从课文中找出几组反义词。
()—()()—()()—()()—()()—()()—()快乐提升1 我会按原文填空。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_________________,宇宙_________________。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_________________了十万八千年。
(2)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_________________了美丽的宇宙。
2 读了课文,我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句子,我要摘抄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藏夹这是我读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答案轻松起步1答案:dàodǎo2答案:沌:D dùn氵糊涂,不清楚浊:Z zhuó氵浑浊(跟“清”相对)息:X xī心呼吸时进出的气辽:L liáo辶远3答案:混沌逐渐辽阔肌肤4答案:响声土地宇宙雷声花草树木云河流雨露5答案:天—地睡—醒轻—重清—浊出—入上升—下降快乐提升1答案:(1)分开混沌一片睡(2)创造2答案: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湖州市道场小学吴敏教案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教案重难点:积累语言、感悟盘古勇于献身的创造精神.教案准备:课件、作业纸教案流程一、猜谜揭题,明确目标1、课前看图猜神话:出示神话故事图片《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哪吒闹海》、《女娲补天》等,请学生猜名称,说说这些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出课文学习.b5E2RGbCAP2、揭题、读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地的故事.<用以题解题的方式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课题来概括主要内容)读题.p1EanqFDPw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反馈(1)检查字词认读.出示:混沌血液逐渐一丈滋润祖宗肌肤四肢<2)正音:混、血<3)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举例来说吗?<4)小结字词学习规律<设计意图:字词教案在中段更侧重于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理解词义.在这个环节中,我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结合指导学生运用字词理解的方法,部首与字义、字形的联系:如肌肤、肢、滋润等;并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方法时进行拓展,如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你能举例吗?)DXDiTa9E3d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1、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1>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你们行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画出来.<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内容,学生感觉容易多了)RTCrpUDGiT(2>交流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2、指导找关键词<1)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出了题目中“开”的意思呢?<学生理解了“开”在文中就是“创造”的意思,感悟以词解词的方法)5PCzVD7HxA <2)对,就是这个词—创造.<句子里的创造变红)指导书写创造:范写,边写边联系词义解说识记字形.生书写一遍.<设计意图: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是教会孩子把握文章重点,训练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jLBHrnAILg四、品读课文,感悟语言板块一: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盘古究竟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1、自由读二三两个自然段,划找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读中体会.2、交流:他怎么做的?A、研读重点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1)、指名读,你有什么感受?<哪个词让你感受到盘古很用力?)<2)、比较“拿”与“抡”的不同.老师把抡换成拿,你看好吗?为什么不能用拿?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感受一下盘古的勇猛无比.<动作体验、句式比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xHAQX74J0X<3)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4)、盘古劈开天地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请把它写在这一段的旁边<板书:开天辟地)<有了前面的训练,用成语来概括就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础上轻松实现积累成语、运用成语的目的.)LDAYtRyKfE继续交流:B、研读句二: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1)请你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交流感受,圈出顶、蹬.(3)出示插图,你看,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个词来说就是——<板书:顶天立地)我们也可以把它积累下来.(4)谁来读读,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来(5)指导朗读,感受盘古的坚持不懈.盘古这个动作做了多长时间?引读环节:就这样,一年过去了,盘古读!生<齐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齐读)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加重语气、情感投入.)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齐读)头顶着天, 用脚使劲蹬着地.小结: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两句话记住这个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盘古.Zzz6ZB2Ltk<设计意图:教师激情的引读、学生的接读,让学生的每一次读都不一样,在这回环、反复中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盘古的伟大!)dvzfvkwMI1过渡:师:天地分开以后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你能找出来读读吗?C、研读重点句三: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同学们仔细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随机理解几对反义词,重点指导理解“浊”,可以用给浊组词的方法.<3)指导朗读,读出奇妙的变化.(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研读、感悟、朗读等途径进行教案,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盘古的伟大,从而有效突破教案的重难点.>rqyn14ZNXI五、品读想象,积累语言1、学习第四段.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哪些神奇的变化?2、反馈交流,引导发现词组.<1)交流变化时出示偏正词组<2)请你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画面.<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词组的结构特点,并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词语的节奏美、画面美.)自由练读:是呀,有了这些词,这些变化就美多了,所以这些词值得我们积累下来.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象,当你读的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画面了.EmxvxOtOco展示读:把你读的最好的词组读给大家听.重点指导“奔流不息的江河”、“隆隆的雷声”,读出画面感.<4)师生合作读,感悟神奇.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呀,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画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感受这神奇的变化!SixE2yXPq5<5)拓展想象,丰富美丽.a、盘古身上只有这些变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b、写一写:你能帮他补充吗?可以模仿书上的句式来写一写.<出示自然图片,为学生提供写话素材.)他的变成了.他的化作了.c、组内交流:要求注意语气<说的时候要让人觉得很神奇)d、汇报小结:通过你们的想象,我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大地.<板书:化作万物)<意图:有效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提高写话能力,而图片为学生的写作也提供了凭借,对中下程度的学生尤为有效.)6ewMyirQFL六、总结升华.1、总结拓展: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和朗读读懂了盘古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勇于献身的巨人,你一定有话想对盘古说吧,请用一句话表达!kavU42VRUs预设:盘古,你真伟大!盘古,你真了不起!……2、升华情感,再读中心句.<让我们怀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设计:盘古开天地创造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作万物附:作业纸:盘古开天地1、书写:创造2、仿写: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他的化作了.七、教案反思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我在教案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案,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y6v3ALoS89回顾整堂课的教案过程,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1.课题的引出比较有趣、简洁,通过猜谜的形式,了解学生所知道的神话故事,并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的共同点,引出课题.然后通过读题,借助题目来介绍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我想如果平时能经常这样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M2ub6vSTnP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坚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神话的魅力.如第二节的“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天地分开时的对比读;顶天立地时的引读;化作万物时的师生配乐合作读,整堂课体现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教案理念.0YujCfmUCw3、语言得到训练了并积累.整堂课上学生的语言训练点很多,积累的语言也很多.4、激发想象,有效仿写.在教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音乐声中,我抓住省略号,激发学生想象,进行写话创作. “他的< ),变成了< ).”学生们思维活跃,一吐而快.而适时补充的图片又给中下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这样的写是面向全体的,这样的写是扎实有效的.eUts8ZQVRd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1、在比较“抡”与“拿”这两个动作上,学生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我觉得可能是我有点过高预计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了.如果让我重新上的话,我会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抡”,什么是“拿”之后再来比较就好了,先理解再通过动作体验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使出全力,从而领悟课文语言的准确性.sQsAEJkW5T2、在教案盘古顶天立地这一环节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盘古的伟大和坚持不懈,我设计了教师多样的引读,学生反复读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从整体上看,这个环节设计没有问题,对学生的体会是有帮助的.可是事实上,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入境,还是游离于文字表面.通过课程学习之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先理解再表达是语文教案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GMsIasNXkA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18、盘古开天地教案教材分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教具准备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盘古开天地资料目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血液、滋润、肌肤、混沌(1)自由读词语。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混沌等词义。
3、体会盘古的勇敢、伟大、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你们的书读得真多,知识真丰富,老师要把下面这个神话故事奖励给爱读书的孩子们。
二、由喜闻乐见的动画过度到课文的学习1、看动画《盘古开天地》。
2、谁能说说这个神话的名字是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打开课本,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哪儿特别感兴趣,就多读几遍。
自由朗读。
四、紧扣神奇,品读课文(一)、故事神奇在哪儿?找找并用笔做上记号,读一读。
(二)、学习劈开天地,体会盘古的伟大。
1、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找出反义词和近义词。
3、朗读这一段。
4、天地劈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5、做动作理解盘古的艰辛、伟大。
(三)学习创造世界,体会神奇。
1、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地形成了,盘古却累得到下了,盘古倒下后,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3、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找一找,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下来,再抄到积累本上。
4、学生勾画、摘抄。
5、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填。
6、同学们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盘古到下后身体变化的画面,你看到了吗?7、那再让我们把这雄壮而动人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读出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吧。
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会读本课6个词语。
2、知道盘古创造宇宙前和创造宇宙后宇宙的样子以及他怎样创造宇宙。
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4.理解部分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看你们能不能认出他们来呢?(课件出示神话人物)。
2、讲述:今天,就让我们了解盘古,一起学习18课盘古开天地.3、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认读,并带同学们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一)分段朗读课文,带着任务和问题思考:1、同学读对了吗?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吗?把它找出来。
这句话概括了文章的整个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
一起把中心句读一读。
3、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围绕“创造”质疑。
师:学习课文的最好方法就是带着问题读书,文中讲了盘古创造世界,围绕“创造”,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吗?生:1、创造前,、宇宙是什么样子?2、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3、盘古创造宇宙以后,宇宙又是什么样子呢?1、解决第一个问题:盘古还没有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答案藏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找出来读一读。
理解“混沌”。
2、解决第二个问题: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课文里哪些自然段讲到了这个问题?找出来。
(2、3自然段)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这时他心里可能想些什么?是怎么做呢?(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理解“抡”。
他这样猛劈,结果发生什么现象?(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课件出示天地分开。
男女生分别读天地变化的句子。
感受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可以加上动作。
18 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课前准备: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交流课外搜集的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自己喜欢的神话。
18、盘古开天地
班级姓名__
课前准备:请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抄在语文书上。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大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
2、大声朗读五遍下面的词语,读完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例如:多音字、前后鼻音、形近字、同音字、形声字。
)
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
茂盛滋润创造
二、生字我会写
1、观察书第73页田字格里的每一个生字说说它们的部首、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2、先在写字书上描红、练写,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一个生字写两遍。
要求写的美观、正确
二、课文预习。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遍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不能读通顺就再多读几遍。
2、读好下列句子。
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4.课文内容我知道
课文主要讲了:名叫的巨人的故事,赞美了他为而勇于的精神。
我能把字写正确、漂亮。
改错处:
我能把字写正确、漂亮。
改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