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强心苷1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6
强心苷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1. 作用机制强心苷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和钠钾泵,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延长心肌动作电位。
具体来说,强心苷能够抑制胞外钠离子和胞内钾离子的交换,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了心肌的收缩力。
此外,强心苷还可以减慢心房和心室的传导速度,降低心率,从而有利于控制心率失常。
2. 药效强心苷主要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
其正性肌力作用表现为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脏排血,有利于治疗心力衰竭。
负性频率作用则表现为减慢心率,有助于控制心率失常。
3. 药效动力学强心苷的作用时间长,一般需要数天才能达到稳态浓度。
其半衰期较长,因此剂量需要逐渐增加,以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强心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
二、药代动力学1. 给药途径强心苷主要通过口服给药,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2. 吸收和分布口服给药后,强心苷能够迅速吸收,但吸收率不稳定,尤其受食物影响明显。
强心苷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分布于组织间隙和细胞内液。
但其分布不均匀,易在心肌和肾脏等组织积聚,增加毒性风险。
3. 代谢和排泄强心苷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中主要代谢产物是羟基化代谢产物。
其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液中约60-70%的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排出。
三、适应症1. 心力衰竭强心苷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可以通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减轻心脏负荷,延长生存期。
2. 心律失常强心苷常被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通过减慢心率、控制心律失常,帮助维持心脏正常节律。
四、禁忌症1. 房室传导阻滞强心苷会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因此在患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中使用时需谨慎,避免加重传导阻滞。
2. 心室颤动强心苷使用不宜在心室颤动患者中,因其可能增加心室颤动的风险。
3. 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尤其是在起始48小时内,强心苷使用会增加死亡风险,应禁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