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击共同基金内幕交易 基金经理纷纷辞职避风头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近年私募基金退出案例近年来,私募基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众多投资者通过私募基金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退出是私募基金投资的最终目标,也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途径。
下面列举了一些近年来私募基金的退出案例。
1. 2015年,蚂蚁金服旗下的一家私募基金成功退出了斗鱼TV。
斗鱼TV是中国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之一,该私募基金在斗鱼TV成立初期投资,并在其发展壮大后成功退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 2016年,IDG资本成功退出了菜鸟网络。
菜鸟网络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物流平台,IDG资本早期投资了菜鸟网络,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3. 2017年,红杉资本成功退出了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中国领先的新闻资讯客户端,红杉资本早期投资了今日头条,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获得了高额回报。
4. 2018年,顺为资本成功退出了小红书。
小红书是中国领先的社交电商平台,顺为资本在小红书成立初期投资,并在其发展迅速后成功退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5. 2019年,华平投资成功退出了美团点评。
美团点评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华平投资早期投资了美团点评,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6. 2020年,经纬中国成功退出了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经纬中国早期投资了字节跳动,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获得了高额回报。
7. 2021年,真格基金成功退出了快手。
快手是中国领先的短视频平台,真格基金在快手成立初期投资,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8. 2022年,软银愿景基金成功退出了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是中国领先的出行平台,软银愿景基金早期投资了滴滴出行,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9. 2023年,高瓴资本成功退出了京东。
京东是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高瓴资本在京东成立初期投资,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获得了高额回报。
10. 2024年,真格基金成功退出了拼多多。
拼多多是中国领先的社交电商平台,真格基金在拼多多成立初期投资,并在其上市后成功退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2015年第47期虽然今年以来基金行业人员变动频繁,基金经理出现离职潮,但对于一家只有23位基金经理的融通基金来说,一年就有9名基金经理离职,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78家基金公司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达到288位,其中离职人数超过8位的基金公司有6家,而融通基金是这6家当中资产规模最小的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融通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既有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新兵,也有工作三四年的老鸟。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公司担任基金经理长达8年的老员工也随之离开。
融通基金为何留不住人才?离职人数占比39.13%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股市牛熊穿插,而且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创新高。
资料显示,融通基金今年基金经理离职有9位,占了39.13%,创公司离职记录新高。
据Wind 资讯统计显示,融通基金现有23位基金经理人,新增基金经理人数是14,离职人数为9,新聘基金经理人数大于离职基金人数,显示了该基金公司人员变动比较大。
从离职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看,任职时间不到一年的有1位,任职时间超过三年的有5位,占了离职人数的55.56%。
总的来说,融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增加量大于流失量,而且与去年相比净流入人数有明显的增加。
这凸显出了融通基金吸引不住人才。
任职长达8年的基金经理离职据好买基金网数据统计显示,从任职时间看,在融通基金任职时间最长的是严菲,2007年3月入职,任职时间长达8年多,管理2只混合型基金,分别为融通行业景气和融通蓝筹成长,对应的任职回报分别为86.95%和143.16%。
根据最近的基金经理综合评分结果发现,她在业内知名度还是蛮大的。
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她在风险性,收益性,影响力,稳定性,满意度五个维度上均领先于其他基金经理,尤其是稳定性。
她的稳定性在全部基金经理中居前。
稳定性如此高的她为什么选择在年中离职呢?虽然融通基金在公示中提到严菲因个人原因离任,但是综合上半年A 股行一年9名基金经理离职融通基金留不住人才?见习记者岑小瑜57Fund·Wealth基金·理财|基金观察情和她任职情况看,她极有可能因为有好的去处,加上上半年掀起“公奔私”的热潮,她也跟随大潮另寻发展。
基金经理更换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我对基金经理更换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自上次汇报以来,公司基金经理发生了一定的更换。
原先负责管理A基金的李经理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公司已经接受了他的辞职申请。
经过公司的认真考虑和多方面的调研,我们决定由原先负责B基金的王经理接替李经理的职务,成为A基金的新基金经理。
王经理在过去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优秀的业绩。
他曾成功管理B基金,并取得了较好的回报率,深受投资者信赖。
因此,公司认为他具备了管理A基金的能力和经验,相信他能够顺利完成新的工作任务。
在新基金经理上任后,公司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基金的稳健运作和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公司也将加强对基金经理的培训和管理,以提升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公司还将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投资者沟通工作,及时向投资者介绍新基金经理的情况和工作计划,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认可度,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总的来说,公司对基金经理更换情况进行了合理安排和有效管理,相信新基金经理能够胜任新的工作,并将为公司带来更好的业绩和发展。
公司也将继续关注基金经理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确保基金的稳健运作和投资者的利益。
谨此汇报,如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及时指正。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中科国际“政变”内幕:李京:“政变”是无稽之谈
佚名
【期刊名称】《英才》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采访李安渝之后,记者又来到中科国际,找到了被李安渝称之为大弟子
的李京——原中科国际总经理,现仟总裁,想了解一下他对于李安渝离开的看法。
采访之前,李京已经看过了有关媒体对于李安渝事件的报道,他更愿讲述同李安渝不同的故事:
【总页数】1页(P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7
【相关文献】
1.独家深度报道菲律宾政变内幕——20小时惊魂:菲律宾“7.27兵变”全回放[J], 吴风
2.纽堡叛乱内幕--美国和军事政变 [J], 理查德·H·科恩;熊伟民
3.民生证券政变内幕 [J], 寒雪
4.论“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政策未能实现转变的原因 [J], 李良明
5.中科国际“政变”内幕李安渝:“交枪”是必然 [J], 朱雪尘;赵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金经理离任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基金在投资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公司的核心力量,对于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逐渐增多,基金业界对于基金经理离任法规的讨论也日益热烈。
基金经理离任对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都带来不小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基金经理离任可能会影响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绩效表现。
基金经理是基金运作的核心,其个人的投资理念、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都会影响基金的投资决策和表现。
一旦基金经理离任,新任基金经理可能会带来新的投资理念和风格,这可能会导致基金的投资策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基金的绩效表现。
其次,基金经理离任还可能导致基金公司的声誉受损。
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其离任可能会引发市场的猜测和质疑,投资者可能会对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和运作稳定性产生担忧,从而影响基金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面对基金经理离任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应加强对基金经理离任的管理和规范。
首先,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和规定,规范基金经理离任的程序和要求。
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基金公司在基金经理离任前提前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包括基金经理离任的原因、离任时间、新任基金经理的资质和背景等,以便投资者和市场及时了解基金经理离任的情况,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其次,基金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基金经理离任管理制度,加强对基金经理的培训和管理。
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基金经理的工作绩效和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基金经理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基金经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基金公司还可以建立基金经理团队,多人共同管理基金,减少单一基金经理离任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总的来说,基金经理离任是基金行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应加强对基金经理离任的管理和规范,减少基金经理离任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基金资管违规案例
基金资管违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1. 某基金管理公司违规操作案例:该基金管理公司违反规定,未对部分私募基金进行备案,单只私募基金投资者人数超过200人上限,将固有财产、他人财产与基金财产混同投资,受到行政处罚。
2. 某基金经理违规操作案例:该基金经理违反规定,在未经投资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投资者委托的基金投资于高风险产品,导致投资者亏损。
3. 某基金公司违规操作案例:该基金公司违反规定,未按规定披露基金净值等信息,导致投资者无法了解基金的实际情况。
4. 某基金销售公司违规操作案例:该基金销售公司违反规定,在未经投资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投资者的资金转入其他账户,导致投资者资金损失。
以上案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都提醒我们,作为基金资管行业的一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自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公募基金经理的违法操作
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迅速增长,一些基金经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
些违法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
1. 非法披露信息:一些基金经理在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或者虚假
宣传时,可能存在非法披露信息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投资者
的权益受到损害。
2. 过度交易:一些基金经理为了赚取高额的交易佣金,可能会频繁地
进行交易,这既会增加基金公司的运作成本,也会增加投资者的交易
成本。
3. 未准确地披露基金业绩:一些基金经理可能会在宣传基金业绩时夸
大其词或者故意隐瞒一些与业绩相关的负面信息,这种行为可能导致
投资者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4. 违规资金占用:一些基金经理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将基金资金
用于非法活动,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5. 虚报申购赎回:一些基金经理可能会虚报申购和赎回交易的数量和
金额,以此来获得利益,这种行为如果发生,不仅会影响基金的业绩,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以上这些违法操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会给投资者和基金公司
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风险。
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募基金行业的监管,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基金经理发现自己存在违规行为,应该立即纠正错误,否则后果将不可避免。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防范内幕交易及员工内部交易制度一、前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特定的投资方式,由于受限于法律和市场环境等原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幕交易和员工内部交易等问题。
为了规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防范内幕交易和员工内部交易等不当行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旨在探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交易制度,为投资人和基金管理公司提供参考。
二、制度概述1、内幕交易的禁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要严格禁止内幕交易的行为。
内幕交易是指在未公开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已知信息进行买卖股票或相关金融工具的行为。
内幕交易可能会对其他投资人造成不公平的机会和经济损失,并损害投资人对市场公信力的信任。
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内幕信息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管理团队和员工的信息获取途径、范围和限制,防范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也应当建立健全的内幕交易举报机制,及时处理举报情况,并公开交易记录和内幕交易信息。
2、员工内部交易管理制度员工内部交易是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团队和员工在内幕信息未公开前,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或相关金融工具的行为。
员工内部交易同样也会对其他投资人造成不公平的机会和经济损失。
为防范员工内部交易的发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应该建立员工内部交易预警机制,对管理团队和员工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基金管理公司应该建立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相关人员交易记录,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3、商业机密和保密协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要有效防范内幕交易和员工内部交易,还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防止其被泄露给潜在的投资人或竞争对手。
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制定保密协议,明确管理团队和员工对商业机密的保护责任和义务,规定保密期限和保密范围。
同时,基金管理公司也应当通过文件和电子格式等手段,合理保存商业机密的信息。
4、合规和道德标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应遵守相关的合规和道德标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私募基金管理人防范内幕交易及内部员工交易制度模版一、前言私募基金管理人是管理其他人的资金的机构,必须遵守一定的法规,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地管理资金。
其中,防范内幕交易及内部员工交易是私募基金管理人运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引用相关法规,以及私募基金业内的最佳实践,提供一份防范内幕交易及内部员工交易制度模板,供私募基金管理人参考。
二、法规及相关规定1.《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防内幕交易制度,明确内幕交易的定义,规范内幕信息的使用、管理和披露程序,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并注重对员工等内部人员的教育和监督。
2.《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跨境投资指引》第四章第三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制定防范内幕交易和内幕知情人员交易的措施,并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和内幕知情人员交易。
3.《私募基金机构信息披露指引》第三章第二节:私募基金管理人防范内幕交易及内幕交易规定的标的人转让行为,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机构内部信息管理,尤其加强高管人员、资金经理、交易员等关键岗位信息的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的信息披露行为,规范人员接触机构内部机密信息的行为;及时与客户沟通,告知客户机构内部信息及时披露的重要性。
三、防范内幕交易及内部员工交易制度模板1. 内部信息管理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信息的安全保密。
2. 管理控制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建立防范内幕交易的完整管理控制体系,包括但不限于:(1) 预防内部员工交易及家庭成员交易,特别关注关键人员的安排和关系。
(2) 投资决策流程中明确内幕交易权责,防止内幕信息的滥用和泄露。
(3) 建立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策略沟通渠道,强调并监督商业道德,维护行业声誉。
(4) 加强对交易员的监督和审核,如实记录交易记录并定期审核清理。
(5) 加强报告和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的使用进行监督,内部数据的草率分享和滥用将是严肃的违规行为的。
焦点:中国打击共同基金内幕交易基金经理纷纷辞职避风头
路透上海7月1日- 中国监管当局打击共同基金行业中内幕交易行为,已经引发大量基金经理逃离该行业。
当局努力重振投资者对该国表现低迷的股票市场的信心,而对于共同基金行业的调查只是措施之一。
据中国数据提供商iFund的资料,今年迄今已有超过100名资产管理人辞职,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行业消息人士认为,有不少人辞职是由于担心调查行动牵扯到自己。
调查的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的“老鼠仓”,也就是基金公司员工利用非法获得的内部指令单信息,抢在客户买入或卖出指令之前建立仓位,从而在这些交易指令执行时毫无风险地获利。
监管机构也在调查基金公司人员向亲戚朋友泄露基金的股票买卖计划,让后者得以提前建仓的行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5月时曾表示,正在调查30多起此类案件,并已经完成对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和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基金经理的调查。
证监会称,三名曾在上述基金公司工作的基金经理被认定有“老鼠仓”行为,并已移送警方。
对这几人的判决尚未宣布,不过此类案件涉案者极少会判监禁。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发言人在给路透的邮件中称,其中的一名涉案人员已经从平安离职。
“公司在密切关注,并支持打击老鼠仓的行动,”该发言人称。
平安表示,禁止员工直接或间接交易股票。
路透也联系了其他几家公司,但他们未发表评论。
基金经理们称这个问题很猖獗,但拒绝提供细节,因为公司不允许和媒体讨论这个问题。
一位基金经理说,他预计调查结果将陆续公布,可能牵涉一些知名人物。
“调查结果将会逐步公布,可能会令市场感到意外,因为牵涉到一些业内明星,”该基金经理说。
为了避免违反监管规定,该基金经理要求匿名。
中国的共同基金行业规模在全球排名第10。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共有91家共同基金公司,有680支基金一共管理着7.25万亿(兆)元人民币(1.2万亿美元)的资产。
该行业的年平均工资也属于中国最高之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160,300美元)。
不过近几
年股市表现低迷,基金经理们的高收入受到质疑。
**清除老鼠仓**
自上证综指.SSEC在2007年10月触顶6,124点以来,沪深股市的市值已经蒸发逾1.4万亿(兆)美元,相当于中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
沪综指已自上述顶点跌逾60%,完全与中国同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相背,也与其他亚洲股市的涨势大相径庭。
国内投资者普遍回避股市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场广泛怀疑交易所就是内幕人士欺诈普通投资者的平台。
证监会发言人邓舸最近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近期调查显示,资产管理业的内幕交易仍是一个突出问题。
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市场部总监王鸣称,“去年整顿债券,今年整顿基金,这两年管理层整顿市场以挤掉水分,为资本市场大发展铺路。
”
“整顿基金方面,也是为股市壮大机构投资者铺路;相对而言,中国债券市场已经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
**拯救股市**
如果能够恢复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将会收获巨大收益。
对房地产市场,以及高收益但较复杂理财产品的投机性投资已经造成了经济扭曲情况。
中国政府希望股市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行的替代平台。
除了监管整顿之外,证监会还在放宽基金市场的管制,并且刚刚颁布新规来为衍生品交易松绑,旨在鼓励创新和吸引更多外国机构进入。
同时,根据2013年6月发布的中国最新版基金法,在严格的条件下,首次允许基金经理用自有账户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