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2010年能源年鉴
- 格式:pdf
- 大小:8.46 MB
- 文档页数:48
201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排行2011-06-11 15:08:55| 分类:【交通能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据BP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巴西、法国。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4.32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11.2%,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3%。
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86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3.7%,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0%。
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消费的能源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9.3%。
分区域来看,亚太地区能源消费量居各区域之首,达到45.7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8.1%,同比增长8.5%,增速也居各区域之首,显示了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欧洲和欧亚大陆居第二位,能源消费总量为29.72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24.8%,同比增长4.1%。
北美地区能源消费量为27.72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23.1%,同比增长3.3%,增速居各区域之末。
这三大区域消费的能源就占了世界总量的86%。
其他三个区域消费的能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4%。
其中,中东消费7.01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5.8%,同比增长5.4%;中南美洲消费6.12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5.1%,同比增长4.6%;非洲消费3.73亿吨油当量,仅占世界的3.1%,同比增长3.4%。
分区域组织来看,2010年,OECD成员国共消费了55.68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量的46.5%,同比增长3.5%;非OECD成员国消费了64.3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量的53.6%,同比增长7.5%;欧盟27国消费了17.3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量的14.4%,同比增长3.2%;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消费了10.2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总量的8.5%,同比增长5.3%。
2010年能源年报及2011年定报制度说明第一篇:2010年能源年报及2011年定报制度说明2010年能源年报及2011年定报制度说明2010年能源统计年报及2011年能源统计定报由于国家能源统计制度的改革,在统计范围、能源品种及表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化,根据国家及省统计制度的要求,现将2010年能源统计制度的变化情况及2010年能源统计年报、2011年能源统计定报的统计范围及工作要求如下:一、2010年能源统计制度变化情况说明(一)、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P201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P201-1表)统计范围及指标变动情况1、统计范围变化季报:辖区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以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千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月报: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千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2、指标变动:(1)取消补充资料中,本期:工业总产值(上年价)指标。
(2)分品种“消费量合计”中,国家及省统计局取消了“去年同期”指标,考虑到在实际操作中,当年的能源消费同比审核工作要求仍然存在,为确保能源消费数据的正确性及在审核过程中的直观性,市局仍保留“去年同期”指标。
(3)填报目录中,能源品种有以下变化:①“原煤”增加四个其中项“1.无烟煤,2.炼焦烟煤,3.一般烟煤,4.褐煤”,上述四种煤炭的参考折标系数分别为0.9、0.9、0.7143和0.4286吨标准煤/吨,填报时请注意区分。
若企业有上述两种煤炭的消费,要分别填报两个其中项,“原煤”一行中要填两种煤炭的合计数,“实物量”为两个其中项“实物量”的合计,“采用折标系数”为两个其中项的“采用折标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最终结果是原煤折标准煤要等于其中项折标准煤的合计。
②取消“煤制品”的三个其中项“型煤、水煤浆、煤粉”。
有“型煤、水煤浆、煤粉”消费和库存的企业,只需填报在“煤制品”总项中。
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及2011年展望国家能源局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一、2010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2010年全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
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2010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
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20亿吨,比上年增长14.2%;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5.6亿吨,增长21.5%。
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5607万吨,可用天数15天,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46亿吨,增长40.9%。
1、煤炭价格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
2010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
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805元/吨左右。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675元/吨左右。
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拉动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升至760元/吨。
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重点发电企业库存充裕,煤炭消费“旺季不旺”,价格回落至720元/吨左右。
10月下旬以来,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我国冬储煤在即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上涨,11月底达到807元/吨,恢复至年初水平。
(二)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需求增速逐步回落1、电力供应持续增长。
2010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万千瓦,火电5872万千瓦,核电174万千瓦,风电1399万千瓦。
2015 年 7 月 25·65·BP 公司发布 2015 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钱伯章1 能源综述年的消费增速均放缓,核电也是以高于平均水平速度增长的唯一燃料。
亚太地区、欧洲和欧亚大1。
1 总的能源发展态势陆以及中南美洲的消费增速显著低于10年平均BP 公司于 2015 年 6 月 10 日发布第 64 次“世水平。
石油仍然是世界领先的燃料,占全球能源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大幅消费的32。
6%,但已连续第15年失去市场份额. 放缓。
201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仅为0.9%, 尽管新兴经济体继续主导全球能源消费增为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最慢的增长速度。
中长,这些国家的增速(+2。
4%)远低于其10年的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增长市场。
平均水平4。
2%。
中国(+2。
6%)和印度(+7.1%)可再生能源再次是能源中增长最快的形式,为全球能源消费最大的增速。
经合组织国家的消并在2014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增速大幅放缓时, 费下降了0。
9%,比近期历史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占了一次能源使用总量增加的三分之一。
可再生下降.美国(+1。
2%)连续第二年强劲增长,高能源提供了世界能源需求的3%。
于欧盟(-3.9%)和日本(-3.0%)能源消费的下全球来自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4 降。
欧盟能源消费的下降是第二个最大的降幅纪年仅增长了0.5%, 为自1998年以来最弱的排放。
录。
相对于其过去10 年平均水平增长,本次增长放2014 年能源价格普遍疲软,全球原油和煤炭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模价格下跌。
式的变化. BP 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宾塞戴尔发布世界2014 年所有燃料的消费均有增长,每一种燃料类型均达到创纪录的水平,除了核电外。
所有燃料的生产均有增加,除了煤炭以外。
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全球消费增长明显弱于产量。
新兴经济体占能源消费净增长的全部,这些国家虽然增长,仍远低于其10年的平均水平。
图解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耗持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英国石油公司(BP)每年都会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本文将以图解的形式,对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呈现和解读。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是一本汇总了全球能源生产、消费、贸易和市场等方面数据的权威性出版物。
每年6月,BP公司会发布最新版本的统计年鉴,内容涵盖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数据,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等。
该统计年鉴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还为能源行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通过各种图表形式呈现,以下是一些主要数据的分析:BP统计年鉴展示了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主要能源的储备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全球石油储备量相对稳定,但天然气和煤炭的储备量在逐年增加。
这表明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图2展示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普遍较低,而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的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
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图3展示了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变动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呈上涨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供需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导致的。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提供了全球能源生产、消费、贸易和市场等方面的详细数据,为政策制定者、能源行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表明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安全性。
原油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状况、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
2010年能源经济形势分析(一)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拉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3%、12.2%和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重工业增长16.5%,轻工业增长13.6%。
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全年煤炭表观消费量接近33.9亿吨,同比增长10%;石油的表观消费量为4.49亿吨(其中原油4.4亿吨),同比增长12.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4%;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为41923亿千瓦时(其中线损为24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6%,电力需求弹性为1.4,单位产值用电量同比上升3.9%。
动态地看,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幅呈前高后低的态势,除了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能源消费量增幅逐月走低。
如图1所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从1月份的40%逐月下调到12月的3%。
导致能源消费增幅前高后低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的基数前低后高。
此外,2010年下半年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费增幅。
尽管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量则有所降低。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实现能耗强度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9%,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下降4.1%。
“十一五”期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9.06%,年均下降4%,基本实现既定的目标。
不过,我国的能耗强度仍是世界水平的2.3倍,大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
(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