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1.95 MB
- 文档页数:68
第一章1.集装箱运输的形成与发展四阶段:萌芽期,开创期,扩展期,成熟期。
2.20世纪50年代,美国铁路针对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相继采用了驮背运输(TOFC),将集装箱半挂车或集装箱装到铁路平车上进行运输。
3.目前的国际多式联运基本上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货物,不是件杂货物。
4.适箱货源及揽货管理子系统,除集装箱运输企业自身设置的经营网点外,还依托货运代理、无船承运人和多式联运经营人,提高揽货管理能力。
第二章1.交易磋商的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其中(发盘)、(接受)是必要环节。
2.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书面合同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条款较完备、内容较全面的正式合同,----如进口合同、购买合同、以及出口合同或销售合同,二是内容较简单的简式合同,---如销售确认书、购买确认书。
3.书面合同的内容(1)约首:是指合同的序言部分,包括合同的名称、订约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要求写明全称),双方订立合同的意愿和执行合同的保证。
(2)本文:这是合同的主体部分,具体列明各项交易的条件或条款,如品名、品质规格、数量、单价、包装、交货时间与地点、运输与保险条件、支付方式以及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等。
要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约尾:列明合同的份数,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订约的时间和地点及生效的时间。
4.受益人,是指要求开证行履行对其付款承诺的人,一般是合同中的卖方。
5.信用证的七个当事人: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通知行、保兑行、议付行、偿付行;其中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开证行、通知行是信用证业务的主要关系人,保兑行、议付行、偿付行属于一般关系人。
6.FOB是离岸价,如果双方希望由卖方办理进口清关的所有手续并支付进口税费,则应当使用(DDP)。
第三章1.宽度为8 ft(2438mm),高度为8.6 ft(2591mm) 的20英尺杂货箱为国际标准集装箱;高度为10.5ft和宽度为12.75ft的双层汽车集装箱不是国际标准集装箱。
中国集装箱发展史摘要:一、集装箱运输的起源和发展二、中国集装箱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前的探索阶段2.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3.中国集装箱制造的发展4.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影响力三、中国集装箱发展的挑战和机遇1.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2.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3.政策支持和行业规划四、中国集装箱发展的未来展望正文:集装箱运输作为现代物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集装箱的发明和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和运输国,中国集装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一、集装箱运输的起源和发展集装箱运输起源于20 世纪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使得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装卸和运输,大大缩短了货物在途中的时间。
同时,集装箱的尺寸和重量也使得水上、陆上和铁路运输更加高效,为多式联运提供了可能。
二、中国集装箱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前的探索阶段中国集装箱的发展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当时我国开始尝试引进和自主生产集装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外贸易逐渐繁荣,对集装箱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在这个阶段,我国集装箱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不断积累生产经验。
2.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阶段自20 世纪90 年代起,中国集装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集装箱产量迅速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出口量逐年攀升。
3.中国集装箱制造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集装箱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过90%。
中国集装箱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4.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国,也是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国。
集装箱发展历程
集装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过去,货物通常
是直接装在船舱或者装载在散装货船上,这导致装卸时间长且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人开始尝试将货物装在统一尺寸的木箱中,从而方便装卸和运输。
1907年,美国人Malcolm McLean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
集装箱。
这个集装箱比较大,可以装载28个标准尺寸的木箱。
McLean还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卸系统,即使用吊车将
集装箱从陆地上装上轮船,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装卸方法。
1956年,船运业者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决定将McLean设计的集装箱制定为国际标准。
这个标准被称为"国际标准集装箱",
规定了集装箱的尺寸和结构。
通过采用这个标准,不同船公司之间的集装箱可以互相使用,提高了装卸效率和船运业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推广和普及,各个行业都开始采用集装箱运输货物。
集装箱可以容纳大量货物且方便装卸,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此外,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也使得货物更加安全,减少了货物损坏和货物丢失的情况。
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相关的发展,如集装箱货运码头、集装箱货运列车和集装箱卡车等。
这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发展。
到目前为止,集装箱已成为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工具。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TEU(标准箱)的货物通过集装箱运输方式进行国际贸易。
集装箱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货物运输的方式,也推动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集装箱发展历程集装箱是一种用于装载货物并方便输送的标准化货物包装单位,也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货物运输工具。
下面将介绍集装箱的发展历程。
集装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美国的货物运输效率低下,货物都是通过船舶装载、拆包后再装载到车辆上进行陆运。
这种操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货物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企业家马尔科姆·麦克里沃提出了一种统一尺寸和标准的集装箱,从而实现货物装载、运输和拆卸的模块化,提高货物输送效率。
1944年,麦克里沃在美国申请了他的集装箱专利,这被视为集装箱发展的起点。
随着集装箱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重视集装箱航运的潜力。
1956年,第一艘专门用于集装箱运输的船舶“IDEAL X”从美国纽约出港,将集装箱航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此,集装箱航运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1961年,国际海运集装箱委员会(BIC)成立,旨在协调全球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和事务。
1972年,国际海上集装箱公约(COSTD)通过,该公约对国际集装箱航运业进行了规范和统一管理,为集装箱船运提供了国际事务处理机制。
20世纪70年代,随着集装箱航运迅速发展,陆地运输也开始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
集装箱港口和铁路站点相继建立,集装箱货车开始投入使用,集装箱运输网络逐步完善。
20世纪80年代,集装箱航运和陆地运输继续快速发展。
船舶尺寸不断增大,大型集装箱船的出现让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21世纪初,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航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船舶航线网不断扩大,集装箱航运成为物流运输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同时,新兴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也开始在集装箱运输中得到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至今,集装箱发展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集装箱航运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形式,大部分货物都依赖于集装箱进行运输。
集装箱基础知识1、集装箱的历史和发展Ø19世纪,美国、英国在铁路运输首先采用集装箱运输货物。
如:木材Ø20世纪初期,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很快,货运量迅速增加,尤其是铁路运输。
为适应需要,1931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组织,负责研究和制定集装箱的规格、标准。
Ø1931-1939年间,由于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的地位相对下降,随之,在两种运输方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致于在铁路和公路的集装箱运输时,不能相互配合,因此集装箱的运输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Ø50年代,受到迅速发展的公路运输冲击的美国铁路,采用了将在载有集装箱的半挂车装载平车上的驮背运输,实现了汽车门到门运输。
这是公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开始,因此充分发挥了集装箱的优越性,并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Ø1956年4月,美国的泛大西洋船公司首次对一艘油轮进行改装,在甲板上装载了集装箱进行海上运输,在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该船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集装箱的箱号、尺寸、类型等•标记的内容和位置。
1)箱号:由四位拉丁字母的箱主代码、六位阿拉伯数字的顺序号和一位阿拉伯数字的核对号组成。
例如:A B Z U0012343其中:“ABZU”——为箱主代码,用四个拉丁字母,字母中的U 是表示集装箱的设备代码;“001234”——为顺序号,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如有效数不足6位,则应在有效数前用0补足六位;“3”——为核对号,是核对箱主代码和顺序号记录是否准确使用。
•3、集装箱的结构及名称Ø 按制造材料分:1)铝合金集装箱。
即其外板和结构材料是用铝合金所制成,其角柱和角配件以及其他主要骨架用钢材制造。
2)钢集装箱。
其大部分外板和结构材料是用钢板和钢材制造的。
3)玻璃钢集装箱。
其大部分外板用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胶合板制造,也称为加强塑料胶合板集装箱,其特点是重量轻、强度大,以前是空运集装箱用这种材料制造,现在逐步也用在船用集装箱上使用。
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史第九小组组长:现代集装箱运输之父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lm McLean)在欣赏他一手缔造的集装箱运输事业早在19世纪初(1801年),英国的安德森(James Anderson)博士就提出了集装箱运输的设想。
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为奇林沃兹煤矿制成第一台“皮靴”号蒸汽机车,可牵引8节敞口运煤车厢,载重30吨,时速6.4公里。
这种敞口车厢以方木做框架,木条做围板,顶上无盖,样式与当时的马车拖车类似。
此后出现带门窗的封闭式客车车厢。
1845年,英国铁路上开始出现全封闭的货运车厢,箱体采用铁木结构。
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兰开夏郡出现一种带有活动框架的铁路托盘,用来运输棉纱和棉布,俗称“兰开夏托盘”(Lancashire Flat)。
这可以看作是集装箱的雏形。
直到20世纪初期,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陆上运输量迅速增长,铁路运输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时,英国铁路公司尝试把家具装在木制集装箱里,用铁路平板车运输,到站后用起重机把箱子转移到马车上,马车再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这种新型运输方式得到了推广。
1920年前后,美国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引入了9英尺长的钢制集装箱。
每节铁路货车里,可以装6只集装箱,每只载重量为5吨。
有了这些集装箱,铁路在沿途转运货物时,效率大为提高,成本则大幅降低。
1950年前后英国铁路出现的货运车厢早期的全封闭式侧开门货运列车车厢为了应对卡车运输的威胁,很多国家的铁路公司采用了集装箱系统。
英国一家铁路公司在1927年曾经运送了3000只集装箱。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则向运送肉类和奶酪的农场主,推荐集装箱运输。
在1933年,他们联合其他铁路公司,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集装箱运输局”(ICB),这是一个民间的集装箱运输组织,它以协调有关集装箱各方的合作关系为目的,并进行“集装箱所有人”登记业务。
与此同时,美国和加拿大的几家近海轮船公司开始尝试运送厢式卡车。
中国集装箱发展史【实用版】目录一、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萌芽期二、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期三、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成熟期四、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萌芽期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
在那个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国际贸易逐渐增多,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运输方式在中国开始得到推广。
最初的集装箱运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华南、华东等地区。
二、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期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集装箱运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内陆地区的集装箱运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开始建设一批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效率。
三、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成熟期21 世纪初,中国集装箱运输业进入了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市场竞争激烈。
各大集装箱运输企业通过优化运输网络、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输成本等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开始向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集装箱运输业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未来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通过使用环保型集装箱、节能型船舶等手段,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2.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一体化: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将向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中国集装箱发展史1. 初期阶段:引入和试验集装箱(1950年代-1970年代)在中国的集装箱发展史上,初期阶段是引入和试验集装箱的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
在此期间,中国开始意识到集装箱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货物运输方式的重要性。
在1956年,中国第一次引进了一些集装箱,并进行了试验性的使用。
这些集装箱主要用于海上货运,并取得了一些成功。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和设施的限制,集装箱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2. 推广和应用阶段:发展内陆集装箱运输网络(1980年代-19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集装箱发展进入了推广和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
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内陆集装箱运输网络,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国内贸易和外贸需求。
在这一阶段,中国逐渐完善了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修建了一系列陆路和水路运输设施,例如码头、铁路、公路等。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对接,与其他国家建立了集装箱航线和合作关系。
这一时期,中国集装箱运输量迅速增长,集装箱成为货运业中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内陆城市也开始兴建集装箱码头,并建设相应的集装箱堆场和仓储设施。
3. 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大国(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集装箱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大国。
中国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量持续增长,贸易依存度也大幅提高。
中国在这一阶段继续加大对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了更多现代化的港口、航道和铁路等。
同时,中国还促进了内陆城市的集装箱化发展,加强了集装箱运输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
中国集装箱运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港口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中国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集装箱运输规则的制定和发展。
结论中国集装箱发展经历了引入和试验、推广和应用、高速发展等阶段。
集装箱运输的“前世今生”打开文本图片集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厦门港海沧港区远海集装箱码头和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装卸作业已实现全自动化。
以卸船作业为例:集装箱船靠泊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自动导引车、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等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计算机发出作业指令后,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从船上抓取集装箱,并将集装箱放在自动导引车上;自动导引车载运集装箱驶往堆场;堆场内的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从自动导引车上起吊集装箱,并将集装箱堆放在指定位置。
很难想象,这些设备均采用无人操作模式,并且从集装箱运输诞生到集装箱装卸作业实现全自动化只用了短短60多年。
1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从马车运输时代到早期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时代,货物装卸均采用人工或机械单件装卸方式,不仅费力、费时,而且容易造成货损、货差。
后来,公路运输率先采用将同一目的地的单件货物统一装箱的运输方式,不仅提高运输效率,而且减少货损、货差。
此后,这种运输方式逐步推广至铁路运输。
1814年,英国出现以方木为框架、以木条为围板的敞口铁路车厢。
1830年,英国铁路首次采用容器装运煤炭,接着又采用容器装运杂货。
1845年,英国铁路开始采用全封闭的铁木结构货运车厢。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兰开夏郡出现一种带有活动框架的铁路托盘,俗称“兰开夏托盘”。
这种铁路托盘用于运输棉纱和棉布,被认为是集装箱的雏形。
20世纪初,英国铁路首次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木箱装运家具,转运时采用起重机把木箱搬运至公路运输车辆上,再通过公路运输将货物运至目的地。
1920年前后,美国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引入长度为9英尺(2743mm)的钢质集装箱。
每节铁路货车可以装载6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的载质量为5t。
这种钢质集装箱的应用使铁路中转运输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此后,这种运输方式传入德国和法国等国家。
1928年,世界公路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与会代表讨论在国际运输中使用集装箱的问题。
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上集装箱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还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极大地推动了海洋贸易和经济发展,使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那么,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首先,要说到海上集装箱运输,就不得不提到1956年由美国驳船公司首先提出使用集装箱运输货物的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集装箱开始进入运输市场,从此改变了国际货运的规模和方式。
1960年,美国格兰特公司推出了第一艘集装箱运输船,这是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开始,这种新的运输方式不仅大大改善了货物的运输效率,还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海洋贸易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1967年,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集装箱运输国际公约》,这一公约为海上集装箱运输提供了法律依据,使运输行业得以稳步发展,给海上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集装箱运输,不仅在运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海洋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全球的集装箱运输量不断增长,使得货物的运输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了五十余年,从最初的概念到现在的发展,集装箱运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还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极大地推动了海洋贸易和经济发展,使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至今,海上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还为全球贸易架起了重要桥梁,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总之,海上集装箱运输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从最初的概念到现在的发展,它不断变得更加完善,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全球贸易架起了重要桥梁,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壮大。
第一章 绪论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发展:1、 萌芽期(19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中期) 起源于英国2、 开创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 发扬与美国3、 扩展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 扩展至东南亚、中东、南非4、 成熟期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按联合运输的地域范围划分,可划分为国内多式联运和国际多式联运两种集装箱多式联运,可划分为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现运输全程的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
多式联运优点:1、 统一化、简单化2、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3、 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杂费用4、 扩大运输经营人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系统:1、适箱货源及揽货管理子系统23、集装箱货运站作业管理子系统4、集装箱码头及装卸作业管理子系统5、船舶运输组织子系统6、公路运输组织子系统7、铁路运输组织子系统8、航空运输组织子系统9、租赁管理子系统:箱出租公司、船出租公司10、政府和国家监管子系统11、其他子系统:班轮公会、全程联运保赔协会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发展变化:1、箱型有大型化、专用化的发展趋势2、干线船向大型化、高速化发展;3、集装箱港口向大型、高效、综合服务方向发展;4、港口的中转作用日益重要;5、多式联运日益完善;6、经营规模化;7、信息管理实现现代化。
第三章集装箱及箱务管理集装箱空箱调运产生的原因:1、管理方面的原因,如单证交接不全,流转不畅,影响空箱的调配和周转;2、进出口货源不平衡,造成进、出口集装箱比例失调;3、贸易逆差导致集装箱航线货流不平衡;4、进出口货物种类和性质不同,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集装箱,产生不同规格集装箱短缺,需要调运不同规格集装箱空箱;5、其它原因,如出于对修箱费用和修箱要求考虑,船公司将空箱调运至修费低、修箱质量高的地区去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