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高尿酸会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
尿酸是人体代谢嘌呤时产生的废物,正常情况下,多余的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然而,当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足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从而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首先,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是血管壁的内层,它负责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如调节血管的扩张和收缩。
高尿酸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其次,高尿酸血症与炎症反应有关。
高尿酸可以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增加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
长期的炎症反应可以损伤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与氧化应激有关。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氧化物质增多,对细胞和组织产生损伤。
高尿酸可以增加氧化应激,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然而,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
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差异,且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的影响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
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方法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总之,虽然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综合判断。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对心脑血管健康的潜在影响。
尿酸水平与缺血性卒中预后的meta分析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尿酸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高尿酸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2篇(4432例)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高尿酸对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不良预后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OR=3.15;95%CI=2.73-3.16;P<0.00001);讨论积极控制高尿酸水平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升高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且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尿酸;脑卒中;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这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病因,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第2位,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1],其遗留的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91.3-263.1/10万,每年平均发病率为145.5/10万[2-3].根据2007-2008年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分析报告,尿酸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角色需要重新评估[4]。
由于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所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有十分明确的意义[5]。
虽然高尿酸水平作为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对卒中的发生机制、影响方式报道仍不明确,研究尿酸水平对于判断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尿酸水平影响缺血性卒中预后情况,为临床控制卒中患者的尿酸水平提供依据,对于判断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发表的2010年1月1日至2017月08月30日间发表的高尿酸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依据美国脑卒中量表(NIHS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年11月第11卷第6期Clinical Medication Journal,Nov.2013,Vol.11,No.6 ·专家评说·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及其药物治疗王丽 薛爽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29)【摘要】全球多项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共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已经从急性期治疗转变为强调长期控制血尿酸达标,预防各种合并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积极控制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避免应用血尿酸升高的药物、碱化尿液等。
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包括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合成药物、辅助降尿酸药。
如果引起血尿酸增高的原因不能去除,需要长期降尿酸治疗。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缺血性脑卒中;苯溴马隆【中图分类号】 R743;R589.7 【文献标志码】 Adoi:10.3969/j.issn.1672-3384.2013.06.003Hyperuricemia,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pharmacotherapy Wang Li, Xue Shua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the hyperuricemia(HUA) is independent of risk factorfor ischemic stroke, elevated serum uric acid levels can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and mortalityof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Hyperuricemia and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stroke, such as high bloodpressure,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atherosclerosis, etc, jointly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ischemicstroke. The control of hyperuricemia has been changed ,which was from the acute phase treatmentto emphasis on long-term control of the urine and preventing various complications. The treatment ofhyperuricemia includes adjusting the diet structure, changing lifestyle, controlling serum uric acid-relatedmetabolic risk factors aggressively, avoiding use of drugs which could increase serum uric acid, andalkaline urine. The drugs which can reduce the blood uric acid including drugs that increased uric acidexcretion, inhibited uric acid synthetic, and auxiliary drugs. If the causes of elevated serum uric acid cannot be removed, long-term treatmen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of blood uric acid level.【Key words】Hyperuricemia; Ischemic stroke; Benzbromarone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
血清尿酸560血清尿酸560是什么意思?血清尿酸560是指人体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达到了560μmol/L。
正常人的血清尿酸浓度在150-420μmol/L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被认为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引起痛风,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其他疾病,如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非常重要。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原因1. 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等)摄入过多会促进体内嘌呤代谢产生尿酸,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2.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就存在代谢异常,容易产生过多的尿酸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3. 其他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1.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的摄入量。
2. 运动减肥:通过运动减肥可以降低体重,从而减少尿酸的产生。
3. 药物治疗:如阿罗洛尔、丙戊酸钠等药物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
4.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是由于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身体以达到降低血清尿酸浓度的目的。
预防高尿酸血症1. 合理膳食:遵循“低嘌呤、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2. 适度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减少体重、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尿酸的产生。
3. 饮食禁忌: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等。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尿酸的产生。
总结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发现自己有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尿酸偏高的危害有哪些?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你值得一试!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会出现肾结石、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患者健康影响很大。
一、尿酸偏高的危害1、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尿酸盐可直接沉积于动脉血管壁,损伤动脉内膜;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致使血脂在管壁沉积,已被视为易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且高尿酸血症长期久治不愈,更有诱发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的风险。
2、影响患者肾功能尿酸高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对患者的肾功能有很大的损伤,长时间处于血尿酸偏高状态的患者肾功能会慢慢下降,直至坏死。
早期的表现则为慢性肾炎的出现。
肾功能受损后,血尿酸排泄减少,又可加重高尿酸。
3、导致痛风出现无症状期的痛风病就是血尿酸高症,可以说只要有痛风病,血尿酸肯定处于偏高现象。
当因尿酸高的原因引起痛风病发作的时候,患者都会出现关节麻木,到疼痛剧烈,肿胀,皮肤发热,暗红等明显不适应症的出现。
4、导致关节组织纤维化尿酸高引起的这种危害主要在于尿酸随着血液进入人体的关节软组织中,导致尿酸盐的沉淀,引起关节出现病态现象;临床中较为严重的尿酸高患者基本上都会出现关节活动能力下降,骨骼出现程度不一的纤维化,甚至坏死;同时还具有容易引起骨折这种现象。
二、有效降低尿酸的6个妙招1、少摄入脂肪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多数伴有高脂血症,且高脂饮食可引起外源性脂肪利用亢进,故应采用低脂肪饮食。
2、少烟酒酒精可影响尿酸代谢,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饮酒越多,痛风风险越高。
应当限制黄酒、啤酒和白酒,对红酒的限制有争议。
3、少吃嘌呤高的食物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减少菜花、菠菜、蘑菇、四季豆、豌豆和黄豆等食物摄入。
不要吃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量高10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多吃。
4、多运动肥胖可增加痛风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降低尿酸水平要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min以上。
5、多吃碱性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特别是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
尿酸过高的人,容易惹上5种“病”,难以摆脱当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时候,不仅仅会引起痛风,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代谢性的疾病,比如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的肾病、脑卒中等,所以千万不能小觑,不妨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危害一、代谢综合征95%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以及高血脂人群出现了代谢综合征的情况,此类人群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时候就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
胰岛素抵抗能力以及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血尿酸的水平和胰岛素的抵抗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危害二、痛风性肾病当血尿酸水平升高的时候,会直接引起痛风性肾病的产生,同时也会引起肾结石,增加了患上尿毒症的风险,当肾功能衰竭的时候,尿酸的排泄功能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过来又会增高血尿酸水平,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加快了疾病的恶化。
危害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会直接增加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胰岛素的抵抗力和血尿酸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和坏胆固醇、腰围、体重等关系密切,经过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高达95%左右。
危害四、高血压当血尿酸增高的时候会直接升高血压,从而加快了向动脉硬化的进程,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了高尿酸血症,即使把血压降到正常的范围,患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会高于70%左右。
危害五、会增加患上冠心病的死亡率对于冠状动脉的人群即使放置了支架,一旦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话,势必会减少血流量,同时也会导致支架手术后出现再次狭窄的情况,所以说高尿酸水平明显的升高会直接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风险。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不要吃一些高嘌呤的饮食,避免吸烟喝酒,千万不能长时间的久坐应该适当的进行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
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及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关系
为了探讨脑血管疾病与高尿酸血症两者间的关系,调查痛风患者100 例,均经血尿酸、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头颅CT或头颅MRI 等多项检查,发现高尿酸血症合并脑血管病患者12例,高尿酸血症合并脑卒中发生率为8.4%。
其中脑梗死7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脑出血3 例,3例患者系多次卒中。
在既往史中5例有高血压病,1 例有心脏病,4例有糖尿病及2 例有高血脂,其中5例同时伴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或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以男性血尿酸>420 umol/L(7mg/d1),女性>350 umol/L(5.9mg/d1),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导致脑梗死的可能机制: (1) 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血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与高血压、高血糖等已知危险因素相互影响,促进动脉硬化; (2) 尿酸盐结晶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 (3)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血浆中,使血液粘度增高; (4) 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嘌呤异常代谢促进血栓形成。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等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 可能是由于游离脂肪酸诱导代谢综合征的副产物, 或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降低了尿酸的排泄的缘故。
也有学者认为, 高尿酸血症还具有促炎症和血栓的作用, 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不仅沉积于关节、结缔组织及肾脏, 还会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并通过
嘌呤代谢和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 促进动脉硬化形成, 因此说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
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缺血时黄嘌呤脱氢酶大量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ATP不能用来释放能量,便依次降解为次黄嘌呤,故在缺血组织内次黄嘌呤大量堆积,再灌注时,大量分子氧随血流进入缺血组织,黄嘌呤氧化酶再催化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并催化黄嘌呤转变为尿酸。
脑梗死时组织缺血缺氧,尿酸升高甚至痛风发作。
卒中本身作为应激因素,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诱发原因之一,而严重卒中患者可能更易出现痛风发作。
入量减少、脱水药物应用、肢体末梢循环不良等均可能是痛风发作的诱因。
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因其多型核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趋化因子的释放、C3a 和C5a 等补体的激活、酸解及氢键作用促使急性炎症的发生。
而卒中急性发作时白细胞粘附功能增高、白细胞CD18 表达、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浓度明显增高,提示两组疾病在发生和进展上有互相促进作用。
总结:脑卒中其发生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代谢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上有促进作用,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病发生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量文献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许多传统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相关联。
尿酸可能直接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发
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