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文献综述

新文献综述

新文献综述
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11届

钯催化剂的应用进展

学生姓名陈海佳

学号07111102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指导教师曾敏峰

填写日期2010-3-20

钯催化剂的应用进展

摘要

根据参与反应的原理及状态大致将钯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均相钯催化剂和非均钯相催化剂。均相钯催化剂不易分离、回收,易污染产品,使用成本高,对环境保护是一个挑战,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而非均相钯催化剂是将过渡金属催化剂固定在惰性材料或功能性固体材料上,制成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易于回收、可重复利用的过渡金属非均相钯催化剂。本文对均相和非均相钯催化剂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钯;均相钯催化剂;非均相钯催化剂

0前言

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的有机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将金属钯作为高效催化剂的研究就是热点之一。现在,钯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且在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10年10月6日美国科学家理查德·F·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以分别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三人研究成果向化学家们提供“精致工具”,大大提升合成复杂化学物质的可能性。钯作为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可以催化一系列反应。目前主要用于催化碳碳间或碳杂原子间的偶联反应。

1均相钯催化剂的简要概述

均相钯催化剂主要是钯盐(氯化钯,醋酸钯等)及钯盐与配体(三苯基磷,二茂铁等)组成的复合钯催化剂。PdCl2和Pd(OAc)2是应用最早,最广泛且一直被应用至今均相钯催化剂。

均相和非均相钯催化剂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下表对这两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列举:

表1-1 钯催化剂的特点

Table 1-1 Importance of palladium catalyst

钯催化剂

优点 缺点 均相钯催化剂 结构明确,配体可换,易

合成,产率高,应用广

难回收,稳定性不好

非均相钯催化剂 可回收,稳定性好,产率

高,应用广 合成难,机理不明确 通过表1-1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均相和非均相钯催化剂各自的优缺点。单纯的钯盐类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时并不能满足反应对催化剂的要求。后来,人们通过加入不同的配体的方法提高钯催化剂在反应中的活性。而得到的均相钯催化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催化活性也随着加入配体的不同而不同。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曾通过加入三苯基磷的方法将催化剂的活性大幅提高,使在Heck 反应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反应的芳基氯代物在极性溶剂中也被成功催化。自此在钯催化剂体系中加入配体改变催化剂活性的方法被很多人所使用。对于不对称催化反应,手性配体是决定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根据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的元素的不同,配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膦配体、杂原子配体和卡宾类配体。

杂原子配体和卡宾类配体目前还只是在实验室阶段。能广泛应用的只有磷配体。膦配体在钯催化的反应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大多数膦配体都有一定的毒性,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大多数的膦配体对空气敏感和价格昂贵,这些都限制了它们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

Morris 等[1]用Pd(dppf)Cl 2作为催化体系催化4-吡啶硼酸和溴代水杨酸酐的偶联反应,可以高效地得到具有双功能基团的3-或4-芳基吡啶,且反应条件温和,收率为64 %(Scheme 1)。 +Pd (dppf) Cl , Na CO DME/H 2O(3:1), 4h Br N B(OR 2)2HO

OHC HO N

R 1R 1OHC

Scheme 1

Nguyen 等[2]利用Pd(dppf)Cl 2和PPh 3 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3-溴-5-叔丁基水杨醛和有机硼反应,得到 3-苯基-5-叔基水杨醛,收率为67 %。

+Pd (dppf) Cl , Na CO DME/H 2O(3:1)Br OHC R B(OH)2OHC R

Scheme 2

Williams 等[3]在合成TMC-95A/B 中利用Pd(dppf)Cl 2作为催化剂,在碳酸钾的存在下顺利地合成了该化合物的中间体。 Ragauskas 等[4]将Pd(dppf)Cl 2作为催化剂,在碳酸钾和水存在的条件下对溴代芳烃和苯硼酸的偶合反应进行了研究,产率最高可达99%,转化率也较高(Scheme

3)。

+Br

0.1% Pd (dppf) Cl 20% aqueous PEG-2000 (2mL)

PhB(OH)2Ph 200% K 2CO 3, 80 ℃

此外,Gauthier 等[5]对Negishi 偶合反应进行了改进,将Pd(dppf)Cl 2作为催化剂,以糠醛二乙缩醛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一锅操作成功地合成了5-芳基-2-糠醛,产率高达92%(Scheme 4)。

O EtO

EtO ZnLi 3+Br

OMe 1)Pd (dppf) Cl ,THF 2)5N HCl O O H OMe 79% Zhu Jieping 等[6]在合成多元杂环时发现了N-H 与Ar-H 之间的偶合,得到了双环化合物(Scheme 5)。

Pd (dppf) Cl , KOAc DMSO, 120℃

I N

N H O Bn

Me O I N N O Bn Me O

91%

李倩茹等在合成抗肿瘤活性分子CP724 ,714时报道了一条以以醋酸钯为催化

剂,三苯基膦为配体,以DMF 作溶剂,催化的Heck 反应合成的方法,总收率为28%,具有操作简单、产物易纯化、收率及选择性高等特点。

磷配体因其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高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有机磷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对人体的毒害较大,因此磷含量较低的配体或无磷配体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均相钯催化剂因为存在着热稳定性差、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等问题,而生成的钯黑还易污染产物和腐蚀反应容器,因此在均相钯催化剂在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非均相钯催化剂体系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非均相钯催化剂的简要概述

非均相钯催化剂是通过化学作用(配位键、离子键、氢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等)或物理作用(吸附、浸渍、沉积、包埋等)使钯与载体结合而制得的非均相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特点是一般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结束后,易与反应液分离。使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催化剂的载体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载体主要有碳、分子筛、粘土、金属氧化物和不溶性盐等,有机物载体主要是有机硅和高分子聚合物两类。

无机物载体中应用最多的是炭。钯炭是应用较早的非均相钯催化剂之一。具有制备简单,适用性强,活性高等特点。钯与炭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吸附,不存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随着反应的进行,钯的流失,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较快。

Hallberg等[7]和Andersson等[8]用钯/炭分别催化了甲基乙烯基醚与对硝基溴苯、

苯甲酰氯的反应,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

杨建国以钯炭作催化剂,4-氯代苯酐为原料进行偶联制备3,3’,4,4’-联苯四甲酸。并考察了还原剂的种类对偶联反应的影响。Walter等[9]用钯/石墨催化碘苯与苯乙烯的反应,产率为82%。

4-哌啶甲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10],在镇定类药物、抗心率失常类药物中大量使用,李永进等以异烟酸为原料,钯炭存在下进行氢化还原反应。最终制得药物中间体4-哌啶甲酸乙酯。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

多孔结构在无机物负载催化剂作为载体的首选条件。分子筛本身具有多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大,也是优秀的催化剂载体。钯/分子筛催化剂主要是通过浸渍或气相沉积制得的。Mehnert等[11]用气相沉积法制得催化剂Pd-TMS11,钯含量为1-25wt%。可以在空气环境下催化Heck反应,可重复使用3次,最后因钯团聚及分子筛结构塌陷导致催化剂失活。Venkatesan等[12]先制得Cl-MCM-41分子筛,将钯负载在载体上制得Pd-OMS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催化溴苯与苯乙烯的反应,并进行重复利用。第三次时仅有19.7%。周建民等[13]在研究MCM-NH2-PdCl2催化碘苯与丙烯酸的反应时发现,催化剂重复利用前如果经过还原活化处理,可以提高催化剂重复利用性能,重复3次后,产率仍高达90%。

天然粘土矿物因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层状结构,也是金属催化剂的良好载体。Choudary等用粘土负载钯并将其用于Heck反应。重复使用4次后转化率仍然可达92%。Ramchandani等报道了Pd-蒙脱土K10催化剂,在催化4-碘苯甲醚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时,可重复使用3次。Poyatos等也用蒙脱土K10负载钯并催化4-溴苯甲醛与苯乙烯的反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产率仍高达82%。

除了多孔结构的无机物,一些具有多孔结构的金属氧化物也可作为载体对钯进行负载。如氧化铝,二氧化硅等。Kohler等[14]制备了几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与苯乙烯的反应。并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排序:Pd/TiO2 >Pd/ZrO2> Pd/MgO >Pd/ZnO >Pd/SiO2。Arai等[15]专门研究了Pd/SiO2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参与催化反应的是溶释在反应液中的钯。当反应结束时,钯会以吸附等方式重新回到载体上。并提出三乙胺和碳酸钠可以辅助钯的重新富集。Biffs[16]等和Davies 等[75]也分别应用Pd/Al2O3、及钯炭和Pd/Al2O3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Beller等[17]用钯炭、Pd/Al2O3、Pd/BaSO4对芳基重氮盐与丙烯酸酯的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后两者也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产率分别89%、94%)。

除了上述物质外,还存在一些具有多孔结构,且物理性质优秀的载体。如沸石等。Djakovitch[18]和Kohler[19]都制备了一系列沸石并对钯进行负载应用在Heck反应中。用沸石[20]和海泡石[21]负载钯催化剂,并成功实现了对Heck反应的催化。Strauss 等[22]用多孔玻璃管作为金属钯的载体制得催化剂,并成功地催化了多个Heck反应。综上所述,多孔结构是无机载体的一个共有的特点。

但从上述文献调研中可以得出一些多孔结构在负载后反应中容易出现钯团聚,孔结构塌陷等导致催化剂催化活性降低。因此另一类物质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聚合物。

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也是近年来人们研究Heck反应催化剂的热点之一。这类载体一般是通过侧链上杂原子(S、N、P、O等)与钯进行配位作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能。其中一些还可在水为溶剂的情况下成功地催化Heck反应,显示出了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应用前景。Andersson[23]等较早地报道了聚苯乙烯二苯基膦负载钯催化剂,可以催化碘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活性高于醋酸钯,钯炭、四三苯基膦钯等传统钯催化剂。Jang[24]制备的聚苯乙烯/钯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即可高效地催化Heck反应,重复使用10次活性不变。Lin[25]等制得的聚苯乙烯负载的环钯催化剂对Heck、Suzuki、Sonogashira反应均有很好的催化性能,并且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还有很多科学家在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合成的聚合物催化剂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催化活性高,反应效果好等特点,但因催化剂载体往往只能在实验室单独制备且成本较高。因此,价廉易得的聚合物载体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3结束语

在大量化学工作者多年的探索与研究中,钯催化剂在有机化学反应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和发展,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也进一步向绿色化方向发展,使得成为有机合成中更为有效的反应途径之一.和均相的钯催化剂相比,非均相钯催化剂具有低成本、稳定、使用方便、易分离等优点,有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Prashad, M .Palladium-Catalyzed Heck Arylations in the Synthesis of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J].J Organomet.Chem.2004,6,81-203.

[2]Grigg,Ronald;Sridharan,Visuvanathar;Stevenson,Paul;Sukirthalingam, Sukanthini, The synthesis of spirocyclic compounds by regiospecific palladium-catalyzed cyclization reactions,[J] Tetrahedron.(1989), 45(11), 3557-3568

[3]Abelman, M. M.; Larry E. Overman. Palladium-catalyzed polyene cyclizations of dienyl aryl iodides.[J] Am.Chem.Soc.1988,110,2328. 110: 2328–2329.

[4] 汪志勇,张祖德,李前荣,郭庆祥.苯乙烯吡啶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23(1):58-62.

[5]石静波,李荣,彭磊等.阿伐斯汀的合成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22:2176 -2178.

[6]李倩茹,苏策,魏邦国.具有抗肿瘤活性分子CP724,714的合成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4:71-80.

[7] Miyaura,N.;Suzuki,A.Chem.Rev.1995,95,2457.

[8] Hallberg A,Westfelt L. Palladium on charcoal-catalysed arylation of methyl vinyl ether with

4-bromonitrobenzene. [J]J Chem Soc.Perkin Trans. 1,1984, 933-935.

[9] Carl Magnus Andersson, Anders Hallberg. Synthesis of .beta.-arylvinyl ethers by palladium-catalyzed reaction of aroyl chlorides with vinyl ethers. J. Org. Chem., 1988, 53 (2),

235–239

[10] Grier Nathaniel, Dybas Richard A, Witzel Bruce E.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 condition exhibiting pain, fever, and inflammation comp rising 2-( substituted piperidinomethyl ) propane and propenenitriles[ P]. EP 24 356, 1981.

[11] Mehnert C P,Weaver D W,Ying J Y.Heterogeneous heck catalysis with palladium- grafted molecular sieves[J].J Am Chem Soc,1998,120:12289-12296

[12] C. Venkatesan and A. P. Singh.New aliphatic C-metallated palladacycle in the pores of

3-hydroxypropyl triethoxysilane functionalized MCM-41. Catal. Lett., 2003, 88(3-4), 193-197

[13] 周健民,周仁贤,郑小明. 介孔MCM-41分子筛载钯配合物催化Heck反应的性能[J].化学

通报.2002.65(07):472-475.

[14] Klaus K?hler, Michael Wagner, Laurent Djakovitch. Supported palladium as catalyst for carbon–carbon bond construction (Heck reac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Catalysis Today.2001,66(1):105-114.

[15] Zhao F Y,Bhanage B M,Shirai M,Arai M..Heck reactions of iodobenzene and methyl acrylate with conventional supported palladium catalysts in the presence of organic and/or inorganic bases without ligands.Chem Eur J.2000,6(5):843-848.

[16] Andrea Biffis, Marco Zecca,and Marino Basato. Metallic Palladium in the Heck Reaction: Active Catalyst or Convenient Precursor?. Eur J Inorg Chem.2001,1131-1133.

[17] Matthias Beller, Klaus Kühlein. First Heck Reactions of Aryldiazonium Salts using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Synlett. 1995,(5)441-442.

[18] Laurent Djakovitch, Klaus Koehler. Heck Reaction Catalyzed by Pd-Modified Zeolites. J Am Chem Soc. 2001, 123: 5990-5999.

[19] Klaus K?hler Michael Wagner, Laurent Djakovitch. Supported palladium as catalyst for carbon–carbon bond construction (Heck reac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Catal Today.2001,66(1):105-114.

[20]Avelino Corma, Hermenegildo García, Antonio Leyva ,Ana Primo. Basic zeolites containing palladium as bifunctional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the Heck reaction. 2003,247(1):41-49. [21] Avelino Corma, Hermenegildo García, Antonio Leyva ,Ana Primo. Alkali-exchanged sepiolites containing palladium as bifunctional (basic sites and noble metal) catalysts for the Heck and Suzuki reactions. Appl. Catal. A: General. 2004,257:77-83.

[22] Jintong Li, Albert W.-H. Mau and Christopher R. Strauss. The use of palladium on porous glass for catalytic coupling reactions. Chem Commun.1997,1275 -1276.

[23] Carl Magnus Andersson, Kostas Karabelas, Anders Hallberg, Carlaxel Andersson. Palladium/phosphinated polystyrene as a catalyst in the Heck ary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J Org Chem.1985,50(20):3891-3895.

[24] Su-Bum Jang. Polymer-bound palladium- catalyzed coupling of allylic alcohols with hypervalent iodonium salts. Tetrahedron Lett.1997,38(25):4421-4424

[25] Chih-An Lin and Fen-Tair Luo. Polystyrene-supported recyclable palladacycle catalyst for Heck, Suzuki and Sonogashira reactions.Tetrahedron Lett. 2003, 44(41):7565-7568.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 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呢?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社会公平。下面是分享的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17篇一: 论文题目: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目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当前,世界各国的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普遍的趋势,老年人养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

家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为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1%。预计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的的程度正在日益加重。与加快的老龄化速度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加,解决好老有所养的困境日益紧迫地摆在了各 级党委和政府的面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更是解决人口 老龄化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城 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是从养老方式来看,家庭 养老仍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中的每位子女 仍然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为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服务,也就是说子女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 生了变化,由原来的246变成了 241,即现在的每个中 年家庭要赡养四个老人,养老负担正在逐渐加重。我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也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 而且这些家庭中的一种特殊家庭一失独家庭的老人,从 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怀。近年来,我国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功能,提出了以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最新文献综述写作讲课教案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一般以2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撰写文献综述之前至少阅读五本专著,并载入参考文献。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新整理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参考题目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新进展 1.研究背景、现状、发展趋势。 2.列举本研究领域专家至少3个 3.检索式、检索工具、数据库等 4.检索过程如检索策略的调整等 5.检索结果:15篇相关文献的题目、作者、摘要等。6.小结 高速光通信网络技术的进展 GPS移动通信技术新进展 RFID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知识挖掘技术与应用进展 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校园网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综述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 针对有关专题,通过对大量现有文献的调研,对相关专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发展趋势所进行的较为深入系统的述评(介绍与评价)。 文献综述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指出该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评议。 三要素:一定时空范围、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信息分析的产物

文献综述分类: 叙述性综述: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 评论性综述: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 专题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 文献综述的内容特征: 内容的综合 语言的概括

最新文献综述写作步骤教学提纲

文献综述写作步骤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综述的作用是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状态、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有关科学理论、结合具体的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一)、选题 (二)、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 (三)、写作构思与拟定提纲 (四)、撰写综述 1、题目 2、摘要 3、引言(前言) 4、正文 5、结语 6、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选题原则 ①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②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③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④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 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效果,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一、收集和阅读文献资料 题目确定后,广泛、全面、系统地收集与选题有关的一切文献资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文献越完全越好,特别是新近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较有权威专家撰写的原始文献或综述不可遗漏。查检文献的方式,一是用国际联机检索国外数据库中有关文献,另一是手检有关中外文检索工具书。检索年限3—10年不等,视综述所涉及学科专业发展情况及检出文献量多少而定。查阅国外文献检索工具书时,首先要设法找到与综述内容切题的近期综述文献,这不仅有助于了解该课题的概况,还可进一步扩大相关内容的文献量。 阅读文献是综述写作的开始。此过程,一是读,二是按文献价值大小分类,三是作好摘要。读,先读中文和近期发表的综述和评述,这样既快,又可了解有关本专题的概况;再读外文文献,同样也是先读切题的综述性文章,外文不熟练者,要将全文译成汉语,以便掌握其重要内容。读完综述文章,再读其他文献。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文献,先读文章的摘要和结论,由此可初步了解该文献的大概和主要内容,权衡其学术价值,确定其对写综述有无用处。根据实用性大小,将文献分成“价值不大”、“有价值”、“价值很大”三类,有选择性地阅读原文,“对价值很大”的文章要精读,并按内容分类做好摘要,记下文献著者、题目、刊名、年、卷、期、页和重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数据、指标、核心观点、讨论内容等)。 二、写作构思与拟定提纲 根据所收集和阅读的文献资料,对其整理和思考,确定如何围绕该主题进行介绍和论证的思维过程。提纲是构思的具体化。具体做法: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课题名称:统筹城乡背景下乡镇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一、课题意义 理论意义:当前我国仍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引起社会诸多方面结构的调整。我国乡镇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乡镇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央明确提出了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自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乡镇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坚持不懈推进乡镇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乡镇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的原则;明确提出了健全乡镇民主管理制度的任务。乡镇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在各个时期的目标任务不同,乡镇治理的模式选择就不同。新中国60年乡镇治理实践,“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两大主题基本是各领风骚三十年。在转型期的中国对社会关系全面调整,管理制度全面改进,治理模式全面转变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镇村治”模式已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本课题在研究传统乡镇治理模式困境,反思其成因的基础上,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结合地方政府改革理论、新公共管理思想、公共政策等理论,关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乡镇治理研究路径,对治理主体的权力关系、职能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思考。 实践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毋庸置疑,乡村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建立怎样的乡镇治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乡镇治理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对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的分析等方面: 1. 发展现状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乡镇治理体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建国初期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党政不分”和“全能主义”。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开始了“乡政村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等等。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好处: 1、通过体验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三、写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 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 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 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只是资料的堆积。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 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 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 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 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 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 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 4、把综述写成讲座 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 一般认为,综述是专业人员写给同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看的,要求系统、深入;讲座是专业人员写给相关专业人员和非相关专业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王团李林 【内容摘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定义,纵向回顾了我国 建国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然后横向分析了西方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理论,随之分析了我国当前政府 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和进行体制改革的动因,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和目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体制;发展历程;目标定位 【作者简介】王团(1988.1 ),男,河南郑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 李林(1963.3 ),男,山东汶上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关于行政体制定义的研究 关于行政体制的概念,目前学术界的解释见仁见智,综观其界定,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学说: (一)边界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相对于立法体制司法体制而言,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各种制度的总结。[1] (二)权力说。有学者认为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物化的结果,是合理划分行政权力、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健全行政制度和理顺行政关系的活动,[2]是政府系统内进行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一种机制。[3]也有学者认为是国家行政系统的权力划分等方面的关系模式,其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4] (三)关系说。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指出行政体制是一种行政关系[5],是行政关系的调整和安排。[6] (四)结构说。有学者基于张康之在对行政体系进行解读时将行政体系划分为客观结构、主观结构和价值结构[7],认为行政体制也适用于这三种结构。 二、关于行政体制发展的横向对比研究 (一)当代西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开始了一场以摈弃官僚制为突破口,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改革大量采用工商企业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顾客和结果为导向对政府组织进行全面再造,从而实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革目标。政府再造大师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把西方各国的这些新公共管理改革内容归结为企业家政府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在实践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存在不同类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英国学者E.费利耶等人在《行动中的新公共管理》 · 121 ·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 张丽华王娟苏源德 摘要: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骤。指出了写作文献综述一般常犯的错误,并推荐介绍了文献综述的四个基本步骤:概述(归类),摘要,批判,建议。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行政管理文献综述

本科生学年论文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班学姓级:号: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3 月22日

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摘要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为 应对现实挑战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改革的主要方 向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行政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认同的观念。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所以在国际发展和当前我国行 政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最终任 务。 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服务型政府 新世纪以来,面对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借鉴西方的行政改革的理论,一 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并得到了高层的认可。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在中央党校省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题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年3 月8 日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 的政府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措施。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而 最终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到了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因此,各专家 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探讨有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系列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界定 界定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弄清服务的概念,那服务是什么呢?随着公共管理 理念的产生,服务已被大家熟知,但是没有人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查阅相关 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就是为他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的工作以及从事这一 工作,”还有其它学者认为服务是一项为集体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 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或者说服务的目的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基 于以上对服务的概念的界定,来界定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就应该把握两点:一是 服务型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二是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 程中,是公民的利益需求居于决定地位。那么服务型政府是什么呢?国内最有 代表性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 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 为宗旨并承担着政府责任的政府。总结上述观点,服务型政府就是对社会负责、 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服务型政府理论来源、 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展开。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 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绪言 在这一部分中,着重介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发生的历史背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原有课程标准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并预测其走向和趋势,最后给出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部分历史发展 在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过去课程普遍反映为繁,难,偏,旧,很不适宜当今社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的特点,所以课程改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自2003年起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和思路,2007年开始加大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从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着重分析几个重点问题,并且以此为突破口,希望管窥蠡测对整个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当今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在异彩纷呈的教学新现象中,我有一些明显的感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学过程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从而在一些课程上造成了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三新课改与学校文化的重建 学校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互相关心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构建和谐校园,追求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应该是终极追求。所以,它的基本观点有:无限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实验的基本途径有: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殿堂;优化家校合作。对于现行体制,有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传统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范式。 四对于教师对于新课改的冷漠态度的审视 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个体被动,专业自主权欠缺;竞争专制的学校文化氛围;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如下建议仅供参考:倡导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合作民主的学校氛围;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创立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 五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的欠缺 难以拿捏指导的力度,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师担心失去尊严;难以整合过去的经验,教师对知道缺乏信心;难以通晓评估的理念,教师指导压力重重;难以整合多元化学习经历,教师的理解更添困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教师的专业需要为起点;关注教师是环境互动的产物,伙伴协作致力于改变情景脉络。

新公共管理的现状-外文文献及翻译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Situation Owen E. Hughes Monash University Management (Australia) No doubt,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both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began a continuous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reform movement. The reform movement is still in many aspects government continu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influence. People in these reforms view repudiating them. Critics especially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ritics say the new mode of various problems exist, but also does not have the international prevailing reform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ld not be called paradigm. Criticism from almost every aspect of the change. Most of the academic criticism belong to the mouth.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in detail discussion, The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and abstraction, from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actice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the change. As I in other articles in the thought, in most countries,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ve mode for public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replaced. The reform of public department responded to the realities of several interrelated problems, including: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ector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of low efficiency, Economic theory of change, Private sector related changes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especially as a kind of economic power, Technology changes made decentralization and better control globally becomes possible.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distinct phas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fore traditional pattern and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stage. Each stage has its own

最新文献综述个人总结教程文件

在本学期中,我们在卢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习了文献综述,了解到文献综述不同于我们以往写过的论文,而是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 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在文献综述的第一堂课上,卢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文献综述,写文献综述的格式,比如引言,它是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是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再者它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范围、背景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不能和摘要雷同,通常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与此同时,我也学习到了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例如,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以此达到寻求知识的进步。此外还有对研究方法的分析和已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勒戒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他人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 在结论部分我了解到,文献综述的结论应该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文献的最后

公共管理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范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报”中,部分分布在政治类(如《政治学研究》)、管理类(如《管理世界》)、综合类(如《学术月刊》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文摘类(如《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上。此外,电子刊物也拓展了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阵地,如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2006年底创刊了《中国公共管理评论》(英文版)和《中国公共管理》等两种电子刊物。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考察公共管理研究的主题:第一,统计2006年《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学报》和《中国行政管理》所载文献的关键词③。之所以选取这三种刊物是因为《公共行政》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筛选严谨,结构合理完备,成为国内最有权威的专题文献资料选编;《公共管理学报》的论文选题前沿,研究深入,具有高起点、高质量的显著特征和较强的新颖性④;《中国行政管理》是“管理学类第一位、中国政治类第三位”的核心期刊,选登论文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三种期刊可以集中反映公共管理学领域的基本发展态势。第二,在第一步析出的关键词的基础上,参考2001年以来陈庆云、陈振明、董克用、胡伟、蓝志勇、林尚立、王乐夫、薛澜、张康之、朱 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 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③按照关键词的族进行统计,把相似的关键词纳入一族,如“公共治理”族包括:治理理论、善治、地方治理、社区治理等,同一篇文章有一个以上的相似关键词,只计算一次。所确定的关键词族应具有理论和实际内涵,例如在实际关键词统计中,“改革”、“创新”与“体制”等关键词出现频数最多,但我们没有把它收录在内,但在总结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特点时,我们会考虑这一数据。 ④参见王鸿谦、肖湘:“《公共管理学报》2004—2005年载文统计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3期。

浅谈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浅谈xx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 报告+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课题名称浅谈**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指导教师 学院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 1.广泛查阅和搜集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收集有代表性的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做好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2.按学校要求规范撰写开题报告; 3.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调查了解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实施的现状,构思论文写作框架与计划; 4.按照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二)主要目标 在老师指导下,对《浅谈**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这一选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分析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实施现状,探讨进一步完善新产品开发决策流程,以便更好的发挥开发新产品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训练学生独立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本专业中英文资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初步具备检索、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技巧与

规范要求。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从新产品开发策略相关理论综述入手,以某企业为例,分析其新产品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新产品开发策略或决策流程。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必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引用数据准确无误,提出的问题要典型、有代表性。论文要求紧扣题目,搜集资料充分,能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所提出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对企业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借鉴意义。毕业论文须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完成,并能如实反映学生科研能力。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要求论文正文在8000字以上。 三、计划进度: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毕业论文修改、完善 毕业论文定稿 毕业论文评审 毕业论文修改和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王小玲.浅议企业新产品开发策略[J].商业时代,200518:33-3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 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 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 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复习过程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文献综述 作者:刘亚飞0990202035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定义 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提高行政效率,对其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调整和优化的过程。(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七次行政体制改革。按照经济体制改革逻辑,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路径大致可以划分为调试、转型和创新三个阶段。调试阶段为1952年、1958年和1960年三次。转型阶段为1982年、1988年和1993年三次。创新阶段是1998年开始的最大一次改革,被称为“第七次革命”。(摘自《“路径依赖”与“范式转换”——从制度变迁视阈看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方堃、杨毅2006年9月) 2、从建国到现在, 已经过去了的机构改革有六次, 加上现在正在进行的一共七次。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从1998 年开始, 舆论称之为“第七次革命”。总起来看, 以前的六次行政机构改革尽管力度各不相同, 裁员、缩编和机构撤并情况不大一样, 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那些改革不是旨在通过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来达到调整行政机构整体功能和职能的过程, 而仅仅停留在对机构和人员数量的简单减少上, 人们称之为“机械式”改革。因为没有改革政府运行机制和职能, 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和“越精简越膨胀”的逆向恶性循环现象。(摘自《“第七次革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态势及问题》作者:张湛彬2000年7月) 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1、第一,目标明确。改革瞄准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二,重点突出。强调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第三,程序规范。融入依法治国理念,制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文件。第四,整体联动。国务院机构不仅由40 个减少到29 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