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584.19 KB
- 文档页数:2
1公共管理的相关概述对公共管理进行综合的表述,需要考虑3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1]。
①对于政治方面。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行政学家罗森布鲁等人提出公共管理实现的政策、企管、法律、民主参与4种途径中,政策和法律属于政治方面的范畴,为实现公共管理所发布的政策项目,需要符合法律的约束,体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合我国当下国情,解决我国人民实际诉求。
通过设计民主的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公共管理的水平。
所以在政治层面,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过程[2]。
②对于经济方面。
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完善公共管理体制,科学的公共管理手段,降低社会运行中的管理成本,改善社会经济机器运行的效率,形成良性的偶合发展趋势,释放社会劳动力,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
通过在经济层面的管理服务支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对于文化方面。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将世界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多元文化、资本主义浪潮、现代科研理论性思维等思想影响着所有人民。
科学、宗教、现代理论思想是可复制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的区别,是历史积淀和一方水土滋养的结果。
有别于他国文化,中华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具有辨别性,占有一席之地,公共管理中需要包含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精神提出中国智慧,有助于得到人民的认可,提高民族自信心[3]。
2我国公共管理现状现阶段管理中遇到了一些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在政策体系、管理工具、人事处理、行政分级4个维度分析,在4个维度同步改进管理问题,将有效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①在“政策体系”方面。
我国多经济层级和不充分的发展带来的复杂的利益诉求,容易引发多方的利益冲突。
因此,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保证经济、政策同步相向发展。
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经济政策不仅保速度还要保质量,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国际民粹主义浪潮波涛汹涌,供给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众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结构化转型问题[4]。
登哈特夫妇与《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作者简介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美国公共行政领域著名学者、公共服务尊严的代言人,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教授兼公共事务学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
他于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科罗拉多、密苏里、堪萨斯、新奥尔良、佛罗里达以及亚利桑那等州的多所大学从事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美国特拉华大学城市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查尔斯·P·迈斯克公共行政学教授、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
登哈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基本理论、战略规划、领导与组织发展、生产率改进以及质量服务等方面。
除此之外,他还致力于公共行政的学科建设,重视公共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运作的结合。
作为国际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曾经担任过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会长、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
主要著作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意义之寻求》、《组织的阴影》、《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中人的行为管理》、《公共服务的新生》、《公共服务中的行政领导》等。
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Denhardt),即罗伯特·B·登哈特的夫人,1976年于华盛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79年于南加州大学取得公共行政学硕士学位,1991年于南加州大学取得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
1995—1999年,担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1999年至今担任该学院教授。
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学领域,与其丈夫登哈特合写了多部著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观——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作者:胡冰作者单位: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广东,深圳,518021刊名:求实英文刊名:TRUTH SEEKING年,卷(期):2006(z1)被引用次数:1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王智慧.WANG Zhi-hui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混合制模式[期刊论文]-行政论坛2009,16(5)2.金展庆.JIN Zhan-qing浅析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财政学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7)3.贺智勇.HE Zhi-yong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高校评估体系中主体和客体多元化的启示[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1)4.整体型政府: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新目标[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5)5.肖柯.XIAO Ke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哲学底蕴论析——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分析视角[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6.张娆新公共管理模式与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5(10)7.李运亮广西“两基”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估研究[学位论文]20088.吕耀怀.董玉刚.LU Yao-huai.DONG Yu-gang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特殊维度--立足我国国情借鉴"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思考[期刊论文]-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9.姬国平乡级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与完善对策[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27)10.李东序.LI Dongxu学会公共管理这门科学[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引证文献(1条)1.石国亮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伦理研究[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09(5)本文链接:/Periodical_qs2006z1019.aspx。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4300字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顾客,公民有一个比顾客定义更为广泛的范围,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的背景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
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当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盛行之时,新公共行政的呼声及其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也逐渐受到重视(Frederickson,H.G.,1997)。
新公共行政是在对新公共管理一直以来强调引入私营企业的强调成本-效益核算、功利主义精神到政府工作中,公共部门民营化政府,政府业务社会化等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公正、正义、公平、济弱扶贫、社会福利等的重要性。
无论是Waldo等学者所提出的"迈向新公共行政";(Marini,F.,1971),亦或是由Wamsly等学者所提出之"重建公共行政";(Wamsley,Wolf,1996),皆试图重新寻回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冲击下被忽略且被当作副产品的公共性与公共利益。
就新公共行政的立场而言,政府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公民的民主价值得以落实并彰显公共利益。
正是由于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被新公共管理模糊了,严重损害了宪政主义与公共精神,这种一直以来都是代议制民主制度所倡导的东西,于是一种新的政府运行模式结合社会需而产生。
于是,在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批判和矫正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了治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这是一个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关于政府走向和职能重新定位的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提出了几个原则: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政府承担的单一的责任是不足够的;以人为本的理论;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是政府必须大力弘扬的。
综述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传扬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的本质,而非“掌舵”与效率,主张对“新公共管理”所倚的“政府再造”进行再造,从而回归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
新公共服务浪潮的兴起,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有深刻启示,建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
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它一经提出,便迅速兴起并大有替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势,推动掀起了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浪潮。
2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提出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目的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途径,探索新的情况下政府改革的新路。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既全面涉及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观念转变,更直接触及了政府政府部门的利益调整,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这是一次深刻的“政府革命”。
我们应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发生,自觉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质地推进政府转型。
3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几点原则性构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其重要价值导向之一就是实现由过去“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消极行政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积极性征转变,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理念。
在我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了我国行政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目标。
虽然“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登哈特基于西方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典型美国式的民主价值理念和宪政体制的制度背景下提出来的,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均存在着重大的差异。
但如果我们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审视“新公共服务”理论。
应该承认,“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对于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极为现实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提升我国政府回应效能的几点思考“政府回应”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对社会公众提出的各种需求和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和回复的过程。
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要以社会公众为导向,政府必须对其诉求做出有效的回应。
我国政府职能也由传统的管制型向参与回应型转变。
那么,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的回应制度,提升政府的回应效能,对于转型期的我国政府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政府回应效能的重要性政府回应效能是指政府回应社会公众提出的各种需求和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政府回应效能的好坏,决定着政府管理善治水平的高低。
1.提高政府回应效能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好政府的回应效能,能够及时了解民情、把握民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同时,可以确保政府对于社会公众的各种问题做出及时回应,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不同利益人群的合法性需求,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2.提高政府回应效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社会经济,不是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而是通过协调各种关系,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社会发展的速度,经济金融存在潜在风险,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和谐因素。
针对这一客观现实状况,政府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对影响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及时、深入、到位的解决,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更好的推动和确保和谐社会建设。
3.提高政府回应效能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提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有利于公民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热情并增强对政府的信心。
政府通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平等合作,及时、有效、准确的回应并满足广大人民的社会共同利益,以此缓解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改善并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亲民形象。
二、政府回应效能的缺失表现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全国各地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政府回应制度,但是,政府回应的效能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回应意识不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是制约政府回应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第一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3)制衡性与自主性(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a、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b、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c、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a、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a、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b、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3、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做的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特点:(1)鲜明的实践导向性(2)理论上的包容性(3)学科的年轻性4、怎样理解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1)公共管理学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2)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讲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你认为公共管理在总体上划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阶段合理与否,为什么?根据历史分期的方法,公共管理总体上可以分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两大时期。
威尔逊在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公共行政管理是政府机构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了政府的组织、职能和运作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实施和管理。
美国政治学家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对当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
本文将介绍威尔逊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分析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启示,以及对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威尔逊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1. 行政政府与政治政府的分离威尔逊认为,政治政府和行政政府应当进行分离,政治决策和行政实施应当互相独立。
他提出了“政府由代表人民的政治机构和实施政策的行政机构组成”的观点,强调了行政政府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行政管理理论,成为了现代行政机构和职能分工的基础。
2. 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威尔逊强调了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他认为政府的运作应当建立在科学原则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倡了“管理学”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他还认为,政府应当吸收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政府机构的日常运作,而非由政客来决定和干预行政事务。
这一理念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公共管理逐渐成为了一门专业化的学科。
3. 行政效率和创新威尔逊重视行政效率和创新,他提出了“行政创新”和“科学管理”的观点,强调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创新性。
他认为,政府应当尽可能地高效地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公共服务。
他的这一观点激发了公共管理领域对行政效率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公共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官僚作风,而是更加注重运作效率和创新思维。
二、威尔逊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启示1. 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威尔逊的观点强调了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在他看来,政府应当是一个行政效率和创新性的组织,应当围绕公共利益来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
这为我们思考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提供了启示,政府应当不断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创造更好的公共利益。
第一讲的思考题(4道)1、简述公共管理定义及其体现的新理念;答:定义: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依据公民精神和市场原则去整合社会资源,借助非政府公共组织,运用经济、法律的方法,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最有效实现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新理念:1)、不该政府管的,政府坚决不管;—实行政企、事、资、中分开,政府提供服务、监管、仲裁;2)、该政府管的,政府尽可能不管;—节约权力、职能,利用道德与市场手段,交给公民社会;3)、非政府管不可的,政府和社会共同来管;—培育公民精神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治理。
——“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治理体系与能力2、何为亚细亚政府模式,有何表现?答:《康德苏报告》----“亚细亚政府模式”:封建、权贵、裙带、人治表现:政府强权、官商勾结、官治金融、商人行贿、官员寻租、严重泡沫经济、银行严重不良贷款。
3、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亚细亚政府模式哪些表现?答:1)政府万能:国家权力职能化;2)首长立项:政府职能万能化;3)企业施工:万能职能部门化;4)银行拿钱:部门职能个人化;5)政绩工程:个人职能权力化;6)产权虚位:权力职能垄断化;7)无人还钱:垄断权力寻租化;8)百姓代过:政绩化;9)社会风险:危机化。
4、十六大确立的政府新职能及其实质是什么?答:新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实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5、对公共管理的正确理解是什么?答: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两个词组成。
“公共”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政府的角度,“公共”是指涉及的是主权、合法性、福利一类的问题;二是从公共职能和公共活动的范围上来界定;三是从政府执行活动或职能的角度来下定义。
对于“管理”,许多管理学大家有着自己对“管理”的独特认识。
比如。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特别是科学管理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的目的,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翻译论文:新公共服务: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美) 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1[摘要]:新公共管理( the New Public Managtment ) 倡导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政府企业家,政府则是一个新型的、有偏向的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它效仿工商企业的实践和价值观。
支持者们主要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并由此提出自己的主张。
在这种比较中,新公共管理显然总是处于上风。
我们在本文中主张,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说的“新公共服务”(the“New Public Service”) 相比较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新公共服务”运动,是以对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社区和市民社会、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进行的研究为基础的。
我们提出,新公共服务有七项原则,其中最突出的原则是:公务员的首要作用乃是帮助公民明确阐述并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试图去控制或驾驭社会。
公共管理已经经历了一场革命。
公共行政官员不再关注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而是正在对“掌舵而非划桨”的告诫做出反应,试图成为新型的、有偏向且日益私人化的政府的企业家。
结果,公共部门中实施了一系列相当积极的变革。
但是,当公共行政领域逐渐抛弃划桨观念并接受掌舵的责任时,那仅仅是用一个“行政中心(adminicentric) ”的观念替代另一个行政中心”的观念吗? 奥斯本(Osborne) 和盖布勒( Gaebler)写道:“掌舵者比划桨者更有能力把握船的航向”(1992 ,32) 。
果真如此的话,从划桨到掌舵的转变就不仅仅是让行政官员掌控船只(即选择船只的目的地和航向,并确定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它也会赋予行政官员更多的权力去掌控船只。
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是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金( King) 和斯迪沃斯( Stivers) 在其新著《政府是我们的》(1998) 中提醒我们记住这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政府属于它的公民。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它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未来的公共服务将是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本质上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并不是全盘否定,它试图吸收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实践的重要价值并摈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
他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今的公共行政理论界具有十分显着的地位,它不仅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到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更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一)登哈特认为,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概念基础中,更具有当代性的理论先驱主要包括: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
1. 登哈特所倡导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权涉及的是个人影响该政治体系的能力,它意味着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最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的公民权,他们会关注广泛的公共利益,会积极地参与政府管理,这不仅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且还会促进他们自己作为积极负责的人健康成长。
2. 社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在登哈特看来,美国的民主传统取决于存在着民主参与的公民,而且他们在各种群体、社团和政府单位中都很活跃。
他认为要使社区的互动性在个人和集体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并使个人和集体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建立一套积极的“调解机构”,它不仅关注公民的愿望和利益,而且还会提供一些将会使那些公民更好地为在更大政治体系中行动做好准备的经验。
公民社会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一种个人对话和评议的地方,这种个人对话和评议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而且也是民主本身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