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51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1.简介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在各种风险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要而设立的一种公共基金。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和相关程序。
2.基本概念2.1 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由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人员和支付义务人共同筹集的资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和保险费用。
2.2 参保人员参保人员指享受社会保险制度保障的个人或单位,包括雇员、自雇人员、失业人员等。
2.3 支付义务人支付义务人指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支付社会保险费用的单位或个人。
3.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方式3.1 缴费方式根据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参保人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具体比例和缴费标准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3.2 拨款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向社会保险基金注入资金,以保障基金的健康运行。
3.3 投资收益社会保险基金可以进行投资运营,通过投资收益来增加基金的规模和收益。
4.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程序4.1 参保登记参保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申报相关信息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2 缴费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对和审批,核定缴费金额。
4.3 缴费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参保人员发出缴费通知,告知缴费方式和时间限制。
4.4 缴费确认参保人员按照通知要求的时间和方式,完成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缴费凭证。
4.5 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缴费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资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5.附件本文档还涉及以下附件:5.1 参保登记表格样本5.3 缴费凭证样本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社会保险法:国家有关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
6.2 缴费比例:参保人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比例。
6.3 支付义务人:根据法律规定,承担支付社会保险费用的单位或个人。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使用,具体操作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社会保险基金1、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2、社会保险的内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3、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宝年龄而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4、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由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其医疗费和生活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降低或失去正常工资收入来源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项目。
6、失业保险:是当劳动者因非本人自愿原因失业,从而丧失收入来源时,由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的项目。
7、工伤保险:是对因工负伤或因职业致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工资收入补偿、医疗保健护理、伤残重建及生活照顾等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8、社会保险的特点:强制性、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作为一种社会政策,注重社会公平、共济性。
9、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份交换的买卖行为,具有商业性质。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
(3)实话方式不同:社会保险采用强制方式实施;商业保险是自愿原则。
(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商业保险信赖于保险合同。
(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定需要,保障水平多样化,一般比社会保险高。
(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分担;商业保险费由投保人负担。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出品人:林勇(老师)导演:胡东雷监制:黄展涛主演:欧秀菊(04秋)、葛春艳、刘翠华、胡东雷、黄展涛感谢以上同学们的努力付出!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二、《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四条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3、充分就业原则;4、费用共担原则。
三、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的。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2、个人帐户和社会保障基本问题;3、就业与失业问题;4、城镇的贫困人口问题;5、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6、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问题。
六、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社会福利津贴;6、其他福利津贴。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中最为活跃的三大流派: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2、自由主义学派;3、中间道路学派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保障理论的论述:1、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2、阐明保险基金的来源;3、阐述社会保障的分配;4、阐释社会保险的功能;5、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