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业的三大窑炉
- 格式:pptx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143
玻璃池窑的各种分类
玻璃池窑是最普通的一种玻璃熔窑。
由于配合料在这种窑的槽形池内被熔化成玻璃液,故名池窑。
一、根据熔制玻璃使用的热源可以分为:
1,火焰窑,以燃烧燃料为热能来源;
2电热窑,其以电能作为热能来源;
3,火焰电热窑,其以燃料为主,电能为辅。
二、根据熔制过程的连续性,主要分为:
1,间歇式窑,其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在窑内同一部位不同时间依次进行的,窑的温度制度是变动的;
2,连续式窑,其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在窑内同一时间窑不同部位依次进行的,窑的温度制度是稳定的。
三、根据烟气余热回收设备,主要分为:
1,蓄热式窑,即按蓄热方式回收烟气余热;
2,换热式窑,即按照热方式回收烟气余热。
四、根据窑内火焰流动的方向,主要分为:
1,横焰窑,即窑内火焰作横向流动,与玻璃流动方向垂直,我国大型玻璃窑多是此种形式;
2,马蹄焰窑,即窑内火焰作马蹄形流动,多在中,小型玻璃窑使用;
3,纵焰窑,即窑内火焰作纵向流动,与玻璃液流动方向相平行。
五、根据制造的产品,主要分为:
1,平板玻璃窑;
2,日用玻璃窑。
六、根据成型的方法,主要分为:
1,浮法玻璃窑;
2,平拉玻璃窑;
3,垂直引上玻璃窑。
七、按生产规模分类
以上玻璃池窑,我国基本上都采用火焰池窑。
玻璃窑炉生产工艺玻璃窑炉是玻璃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备,是将玻璃坯料熔化成液态玻璃的关键性设备之一。
玻璃窑炉的生产工艺一般可以分为燃料供应、坯料供给、炉膛布置、燃烧及排烟系统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燃料供应。
玻璃窑炉常用的燃料有天然气、重油、煤气、电力等多种形式。
燃料供应的关键是保证燃料的稳定供应和燃烧效果的良好。
在燃烧过程中,需要控制燃料的氧气含量、温度和流速等参数,以确保燃烧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是坯料供给。
在玻璃窑炉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玻璃坯料送入炉膛进行熔化。
坯料供给系统包括传输带、升降机、储料斗等设备,通过控制这些设备的运行速度和坯料的喂料量,实现坯料的稳定供给。
然后,是炉膛布置。
玻璃窑炉的炉膛布置对熔化效果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采用梯级式布置,即将炉膛分为多个炉室,通过上升烟道和降温烟道进行连接。
炉膛内部还需要安装耐火砖或耐火钢材等材料进行炉墙的搭建,以保证炉膛的结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接下来,是燃烧系统。
燃烧是玻璃窑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燃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喷嘴、燃烧器、风机、燃烧室等设备。
通过调节燃烧器的燃气和空气比例,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同时控制炉膛内的温度分布。
最后,是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主要负责排除炉膛内产生的废气和烟尘,保证炉膛内的正常工作环境。
排烟系统包括烟道、风机、过滤器等设备,通过控制风机的运行速度和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实现对炉膛内废气和烟尘的有效处理与排除。
总结起来,玻璃窑炉的生产工艺包括燃料供应、坯料供给、炉膛布置、燃烧及排烟系统等多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玻璃窑炉的高效运行,保证玻璃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开发与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和汽车等行业对玻璃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玻璃制造过程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
根据数据,玻璃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约3%。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更加节能环保的玻璃窑炉具有迫切性。
二、工作原理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Eco-Glass Furnace)是一种采用新型能源和环保材料,旨在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玻璃制造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使用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以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高效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玻璃熔剂,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4.余热回收:将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用于预热助燃空气和提高玻璃液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三、实施计划步骤1.需求分析:对现有的玻璃制造业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其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2.方案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的方案,包括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和控制系统等。
3.设备制造: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定制生产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
4.现场安装与调试:将设备安装到选定的玻璃制造工厂,并进行调试。
5.示范运行:在完成安装和调试后,进行示范运行,收集运行数据和评估效果。
6.推广应用:根据示范运行结果,制定推广应用计划,将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应用到更多的玻璃制造工厂。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玻璃制造工厂,特别是大型的、能源消耗高的玻璃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竞争力,更加适合引入新型的节能环保技术。
五、创新要点1.使用可再生能源:本方案将可再生能源引入到玻璃制造过程中,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了碳排放。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高效保温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玻璃炉窑的设计与运行摘要:玻璃熔制是玻璃制造中的主要过程之一,是通过燃料的燃烧,将热量传递给配合料,从而达到熔化目的的过程。
玻璃的熔制过程是在玻璃窑炉内实现的。
着玻璃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玻璃、浮法玻璃等生产行业在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同时,对玻璃生产的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玻璃熔制工艺已经很难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此时采用全氧燃烧技术的玻璃窑炉的出现无疑成为解决行业生产“节能、环保”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玻璃炉窑节能环保设计与运行全氧燃烧玻璃炉1.窑炉的设计原则熔窑是浮法玻璃生产线三大热工设备之首,是实现全线产量、质量目标的关键设备之一,必须做到能耗低、产量高、熔化玻璃质量好、窑龄长等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具体提出了如下设计原则:(1)认真总结国外同级别浮法熔窑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内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操作特点,围绕生产优质玻璃液这个重点来进行设计。
(2)着重节能降耗,采用国际先进的节能措施和节能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3)全窑工艺尺寸确定既要注重以往的经验数据,同时要有理论创新,要在总结以往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结构确立理论依据。
(4)本熔窑出现的超出国内设计手册的结构设计,必须确保结构安全,此类结构需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并经过常温和热态理论论证通过后方可用于设计。
(5)设计中充分考虑延长窑龄的方法和措施,既要注重耐火材料装备水平,又要充分考虑生产后期保窑操作的可能性及方便性。
(6)节省投资,材料配置上注重实用性,不搞花架子。
主要材料立足于国内采购,尽量少引进硬件,以减少外汇开支。
2.全氧燃烧炉的设计我国已经有很多大学院校和设计单位对全氧燃烧窑炉进行过理论上的研究探讨,但是目前国内的全氧燃烧窑炉基本上是完全引进国外的设计、技术,甚至整条生产线,不仅投资很大,而且使我们自己的全氧燃烧技术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院实际参与了国内几台全氧池炉的引进、,设计转化工作,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在全氧玻璃池炉的设计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日产300吨浮法玻璃窑炉课程设计一、引言浮法玻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是浮法玻璃窑炉。
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台日产300吨浮法玻璃窑炉,以满足生产需求。
二、浮法玻璃窑炉原理及流程1. 原理浮法玻璃窑炉是通过将玻璃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后,由玻璃熔池通过浮法工艺在液面上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带,然后经过冷却固化形成平整的玻璃板。
2. 流程浮法玻璃窑炉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玻璃原料的配料、熔化、成带、冷却和切割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玻璃原料的配料:根据玻璃成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配制玻璃原料,包括二氧化硅、碳酸钠、石灰石等。
(2) 熔化:将配制好的玻璃原料送入玻璃窑炉,通过高温加热使其熔化成为玻璃熔浆。
(3) 成带:熔融的玻璃熔浆在玻璃窑炉中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带,通过浮法工艺在液面上浮动。
(4) 冷却:玻璃带通过冷却区域,逐渐降温并固化成平整的玻璃板。
(5) 切割:将冷却固化的玻璃板按照要求进行切割成标准尺寸的玻璃产品。
三、日产300吨浮法玻璃窑炉设计要点1. 窑炉容量:根据日产量为300吨,需要设计具备足够容量的窑炉,以满足生产需求。
2. 燃料选择:选择适合的燃料,如天然气、重油等,保证窑炉的高效运行。
3. 温度控制:合理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确保玻璃熔浆在窑炉中达到适宜的熔化温度,并且在成带和冷却过程中保持稳定。
4. 玻璃带成型:通过合理的玻璃带成型机构,使得玻璃带在浮法工艺中形成均匀、平整的带状结构。
5. 冷却系统: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使得玻璃带能够逐渐降温并固化成平整的玻璃板。
6. 切割系统:设计高效的玻璃板切割系统,确保按照要求将玻璃板切割成标准尺寸的产品。
四、日产300吨浮法玻璃窑炉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窑炉规格和参数,包括窑炉容量、燃料种类、温度控制范围等。
2. 设计窑炉结构,包括炉体、隔热层、加热系统、玻璃带成型机构、冷却系统和切割系统等。
3. 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加热控制装置等。
课程思政在《玻璃窑炉》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思政教育融入到知识传授中,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熏陶。
此文将以《玻璃窑炉》课程为例,探究课程思政在其实施中的探索与研究。
一、《玻璃窑炉》课程简介《玻璃窑炉》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该课程主要涉及到制造高品质的玻璃产品所需的玻璃窑炉的制造与调试,重点讲授玻璃窑炉的结构、工作原理、温控系统、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1. 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国内外高品质的玻璃产品作为课程案例,借此让学生了解玻璃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的产业水平。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解释玻璃窑炉的制造过程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在玻璃制造技术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萌发出深厚的爱国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以历史为鉴,深刻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说明玻璃生产要注意的环保因素,以及玻璃生产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从全球环保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面临的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通过介绍玻璃生产中所需要考虑的环保措施和实践,鼓励和引导学生付出力量,积极投入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我们重要性。
3. 关注人格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并且在实践中加以贯穿。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制造玻璃窑炉的过程中,要精细而稳重地进行,不能让一个玻璃窑炉出现缺陷和质量问题,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培养学生始终注重质量,坚持追求卓越的品质观,从而锤炼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使其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就事论事,有独立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