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格式:ppt
- 大小:520.50 KB
- 文档页数:37
首钢京唐公司介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
项目建设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北京市、河北省和唐山市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到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建设工地考察调研,对项目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一、项目沿革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工业〔2005〕273号《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批准首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10月9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2005年l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曹妃甸隆重举行。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莅会讲话并为公司揭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关于审批首钢京唐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同意结合首钢搬迁,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曹妃甸建设年设计能力970万吨的钢铁项目。
2007年3月1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开工仪式在首钢篮球中心隆重举行。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重要讲话,并宣布开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开工仪式。
二、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实现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成为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
建设规模:项目设计年产铁898万吨、钢970万吨、钢材913万吨。
重视环保生产做绿色工厂领路人——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毅前言如今,全球各国都在推动实现绿色经济的转型,环保生产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保生产,实行绿色生产,追求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毅在公司的环保实践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对于绿色工厂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希望能够为其他企业在环保生产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公司简介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钢铁企业的龙头之一,拥有30万吨级以上的现代化钢厂。
公司坚持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型工业企业。
先进的环保技术作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环境污染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针对这个问题,王毅总经理认为,企业应该首先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才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拥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环保技术,包括高效的废气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废水、废气、噪声等各项环境污染指标,还实现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管理和评估体系环保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和评估体系。
王毅总经理认为,在企业中,建立环保管理和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公司实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工厂评估模型,对生产环境、环保技术、能源使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环保经营的成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态调整应对市场需求企业的环保目标不能脱离市场需求,不能因环保而忽视了市场的发展。
王毅总经理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环保策略。
如今,市场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企业应该加强对环保产品的生产研发,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而在环保生产方面,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环保策略,提高环保技术的效益和减少环保成本,以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最大的炼钢转炉在那里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钢铁建设项目,由首钢和唐钢共同出资建设,于2005年10月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钢铁厂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钢铁厂位于唐山市南部渤海湾曹妃甸岛,西距北京市220km,北距唐山市80km。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7个省市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曹妃甸钢铁厂临海优势明显,有“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天然良港和建厂条件。
港口可满足25万t 级以上大型船舶进出,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
钢铁厂建设用地来源于滩涂围海造地,不占用耕地资源。
建设规模、主体设施和主要特点钢铁厂一期工程建设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制氧、发电、海水淡化等配套公辅系统,年产生铁898万t,钢坯970万t,钢材912万t。
主体工艺设施配置:500m2烧结机2台,60孔7.63m焦炉4座,504m2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1条(预留)、5500m3高炉2座、300t脱磷转炉2座、300t脱碳转炉3座(其中预留1座)、21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2台、16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1台、2250mm和1580mm热连轧机各1套,2230mm、1700mm和1550mm冷连轧机组各1套。
预留熔融还原炼铁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系统,预留化工产品深加工设施。
主要公共辅助生产设施:2台300MW燃煤-燃气混烧自备电厂发电机组、1台1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2台36.5MWTRT余压发电机组、2台30MWCDQ余热发电机组、2台75000 m3/h制氧机组。
新钢厂建设规模宏大,工艺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可靠,创新亮点很多。
主要有五个特点:第一、装备大型。
钢铁厂集中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球团焙烧机、高炉、转炉、板坯连铸机、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
环境保护部关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1.20•【文号】环验[2014]4号•【施行日期】2014.0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环验[2014]4号)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首京唐发〔2012〕165号)及附送的《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总站环监字〔2012〕第128号)(以下简称《验收监测报告》)收悉。
我部于2012年12月13-14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之后你公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补充了相关材料。
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
第一阶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型综合原料场、2台500平方米烧结机、1台504平方米带式焙烧机、4座70孔焦炉、2座5500立方米高炉、4座300吨转炉(含1座脱磷转炉)、2台双流2100毫米板坯连铸机、1台双流1700毫米板坯连铸机、1条225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1条155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1条2230毫米冷轧生产线、1条1700毫米冷轧生产线、1条1550毫米冷轧生产线、1条冷轧硅钢生产线和配套的石灰窑、氧气站、空压站、污水处理站、海水淡化、自备电站等公辅设施。
生产规模为年产生铁898万吨、钢坯970万吨和钢材905.7万吨。
1550毫米冷轧线正在建设中,不再此次验收范围之内。
项目第一阶段总投资677.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4.7亿元,占总投资的11.0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2月批准该项目(发改工业〔2005〕273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4月批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审〔2006〕181号),我部于2010年5月批准该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审变办字〔2010〕11号),经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同意,项目主体工程于2012年1月进行试生产(冀环评函〔2012〕17号)。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海水淡化简介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利用钢铁厂内特有的“水-汽-水”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梯级使用,最大限度实现了钢铁厂能源的合理利用,浓盐水进入盐场制成固体盐,经过工农业消耗最终汇入大海,这种循环高效的利用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标。
同时填补了国内钢铁厂海水淡化项目的空白。
海水淡化工程占地60 000 m2,设有海水预处理区、海水淡化区、成品水配贮区及工艺管网区四部分工艺设施,并设有海水淡化厂的供配电系统及控制检测系统。
2007年9月20日,海水淡化项目正式开始建设施工2008年11月底,一期一步两套蒸发器及附属设施建设完成,安装到位2008年12月,1#主体开始调试,经过整个寒冬的调试,于2009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成功产水,两个月后2#主体也调试成功。
至此,海水淡化一期一步工程抢在京唐公司1#高炉正式点火之前顺利投产。
目前,一期二步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开始调试。
主体蒸发器为大型平行六面体装置,尺寸约为长35m宽8.75m高7m,壳体材质及换热管束支撑板为双相不锈钢,海水喷嘴为ABS材质,换热管束材质为钛管(上三排)及铝黄铜管,内置冷凝器换热管全部为钛管,壳体外部加强筋为碳钢材质。
热压缩器及补给水加热器、两级蒸汽喷射器及其表面喷射冷凝器布置于蒸发器顶部,海水过滤器、工艺泵、板式换热器及加药系统布置于主体附跨间内,在主体侧管廊架内设置减温减压站。
一期海水淡化为热法低温多效(LT-MED 主体装置为蒸发器其及附属设施,包括4套日产 1.25万吨装置,产品水电导率小于10μs/㎝,一期每天可生产淡水5万吨,每年节约1800万吨淡水,占钢铁厂用淡水总量的50%左右。
装置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设计使造水比达到9.8:1(产水量:耗蒸汽量)。
装置优点:)工艺,采用世界一流的SIDEM 公司先进技术,¾ 运行温度较低(<70)℃,限制了结垢与腐蚀 ¾ 和高温度的海水 处理 待机操作简单 制盐,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以及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效益的最佳化,构建资源和能源能量消耗较低 ¾ 蒸馏水高度纯净¾ 设备耐受高盐度¾ 无须复杂的海水预¾ 不需要盐水再循环泵 ¾ 可适应高温高湿气候¾ 运行方式灵活,停机和¾ 末效排出浓盐水可用于首钢京唐公司坚持以促进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生态环境和经济节约、生产与管理高效、环境清洁的运行管理模式,实施海水淡化项目,可满足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使用高品质冷却水的需求。
真对标对真标——首钢京唐这样发力铁成本优于对标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最好水平高炉累计利用系数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节电2880万千瓦时节水70万吨……2023年上半年,首钢京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两级公司“两会”部署,从“效率、指标、成本”三个维度,瞄准行业先进,体系化、长效制开展对标提升工作。
通过建章立制,明确思路,成立“公司、专业、工序”三级对标机制,践行“真对标、对真标,补短板、强优势”工作方向,眼睛向内,主动作为,依托两地铁前一体化平台,制定京唐铁前对标提升工作方案,坚持做大蛋糕、采购跑赢、极低库存、技术创新,实现极低成本,赶超行业标杆。
效率对标坚持提产能,发挥极致效率。
抓牢原燃料关键指标,采用高富氧、高风温、高顶压等强化冶炼措施,产能水平屡创新高。
上半年高炉累计利用系数较去年同期提高0.05吨/(立方米·天),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采购对标坚持抓机遇,跑赢市场采购。
快速响应,提高经营意识,在首钢国际、()采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抓现货资源、采经济炉料、调长协比例等措施,国内原燃料采购降本完成人民币5.68亿元,进口矿跑赢市场5.13美元。
管理对标一是坚持保衔接,落实极低库存。
通过市场与现场联动,提高资源兑现,加强品种互备,科学调配用料结构,优化产线检修模式等措施,实现原燃料极低库存运行,较去年同期降库17.2%,并协同股份34.87万吨资源。
二是抓细节,深挖过程降费。
牢固树立“一切费用皆可降”的理念,将设备费和大包费纵向到底全面打开、与标杆企业明细分析。
通过强化备件修复管控、备件国产化、工艺升级改造以及细化大包费用管理等措施,实现大包费降低4341万元,设备费用降低5920万元,合计吨铁降费14元。
聚焦极致能效,按照绿色低碳标杆企业标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流程节能、工艺节能、设备节能,实现能耗管控向产线、工艺极致能效深度挖掘转变。
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是现阶段钢铁行业减碳、降本的优先工作,为满足社会、经济、环境三重底线的挑战提供支撑,为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逐步转向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