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70
首钢京唐公司介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
项目建设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北京市、河北省和唐山市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到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建设工地考察调研,对项目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一、项目沿革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发改工业〔2005〕273号《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批准首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10月9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2005年l0月2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在曹妃甸隆重举行。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莅会讲话并为公司揭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关于审批首钢京唐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同意结合首钢搬迁,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北曹妃甸建设年设计能力970万吨的钢铁项目。
2007年3月12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开工仪式在首钢篮球中心隆重举行。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重要讲话,并宣布开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出席开工仪式。
二、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实现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成为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
建设规模:项目设计年产铁898万吨、钢970万吨、钢材913万吨。
重视环保生产做绿色工厂领路人——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毅前言如今,全球各国都在推动实现绿色经济的转型,环保生产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环保生产,实行绿色生产,追求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毅在公司的环保实践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对于绿色工厂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希望能够为其他企业在环保生产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公司简介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钢铁企业的龙头之一,拥有30万吨级以上的现代化钢厂。
公司坚持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型工业企业。
先进的环保技术作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环境污染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针对这个问题,王毅总经理认为,企业应该首先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才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拥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环保技术,包括高效的废气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控制了废水、废气、噪声等各项环境污染指标,还实现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管理和评估体系环保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和评估体系。
王毅总经理认为,在企业中,建立环保管理和评估体系十分必要。
公司实行的环境管理体系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工厂评估模型,对生产环境、环保技术、能源使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环保经营的成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态调整应对市场需求企业的环保目标不能脱离市场需求,不能因环保而忽视了市场的发展。
王毅总经理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环保策略。
如今,市场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企业应该加强对环保产品的生产研发,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绿色工厂建设。
而在环保生产方面,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环保策略,提高环保技术的效益和减少环保成本,以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简介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项目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钢铁建设项目,由首钢和唐钢共同出资建设,于2005年10月在唐山市注册成立。
钢铁厂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钢铁厂位于唐山市南部渤海湾曹妃甸岛,西距北京市220km,北距唐山市80km。
曹妃甸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内,辐射北京、天津、河北等7个省市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曹妃甸钢铁厂临海优势明显,有“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天然良港和建厂条件。
港口可满足25万t 级以上大型船舶进出,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
钢铁厂建设用地来源于滩涂围海造地,不占用耕地资源。
建设规模、主体设施和主要特点钢铁厂一期工程建设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等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制氧、发电、海水淡化等配套公辅系统,年产生铁898万t,钢坯970万t,钢材912万t。
主体工艺设施配置:500m2烧结机2台,60孔7.63m焦炉4座,504m2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1条(预留)、5500m3高炉2座、300t脱磷转炉2座、300t脱碳转炉3座(其中预留1座)、21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2台、1650mm双流板坯连铸机1台、2250mm 和1580mm热连轧机各1套,2230mm、1700mm和1550mm冷连轧机组各1套。
预留熔融还原炼铁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系统,预留化工产品深加工设施。
主要公共辅助生产设施:2台300MW燃煤-燃气混烧自备电厂发电机组、1台150MW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2台余压发电机组、2台30MWCDQ余热发电机组、2台75000 m3/h制氧机组。
新钢厂建设规模宏大,工艺装备精良,技术先进可靠,创新亮点很多。
主要有五个特点:第一、装备大型。
钢铁厂集中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球团焙烧机、高炉、转炉、板坯连铸机、热连轧机和冷连轧机。
关于加强首钢京唐公司专用铁路运输管理的思考1 概述专用铁路是指由企业或其他单位管理,专为本企业或本单位内部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
专用铁路一般都自备动力和运输工具,其内部运输生产组织自成一套系统,对企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唐公司) 专用铁路由京唐公司投资和运营,隶属于京唐公司运输部,该专用铁路运输生产的主要任务包括:①确保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顺利到达,并且及时卸货;②确保公司生产的热轧卷、冷轧卷等产品及时发运;③确保公司生产的铁水及时由高炉运送到炼钢厂;④确保运输组织的正常秩序。
京唐公司专用铁路主要承担各种原材料、燃料到达,产品发送,以及铁水等货物的倒运业务,其中到达货物以煤炭为主,辅以部分矿石和炼钢用的合金材料,发送货物以成品的卷为主。
2015 年,京唐公司专用铁路货运量为 2 056.6 万 t,其中,到达量为1 674.16 万t,发送量为 382.4 万 t;铁水运量为898.15 万 t。
目前,该专用铁路建有 3 台翻车机,主要翻卸动力煤、喷吹煤、焦煤等,偶尔会翻卸矿球(承德球);配有机车 15 台 (其中 DF10DD 机车 3 台,GK1E 机车 3 台,GKD0A 机车 9 台)、龙门吊 2 台,铁水包车 39 辆。
其中,DF10DD 和GK1E 机车主要用于原燃料及钢卷运输,GKD0A 无线遥控机车主要用于炼铁与炼钢之间的铁水运输。
京唐公司专用铁路在曹妃甸南站站前正线迁曹铁路 (迁安北曹妃甸港) K25 + 369 处与国铁接轨,线路全长 84.2 km,沿途设有交接站、原料站、炼铁站 3 个车站。
其中,交接站由国铁负责管理,其主要作业是接发列车,即铁路局车站与交接站的取送作业由铁路局机车承担,交接站与原料站间的取送作业由原料站机车承担。
原料站由京唐公司负责管理,共有10 股道,其主要作业包括办理厂外列车的接发、进厂车列的解编、出厂车辆的集结、厂内车流的折返与解编、车辆调配,向原料场、车间取送车辆作业等。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海水淡化简介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利用钢铁厂内特有的“水-汽-水”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梯级使用,最大限度实现了钢铁厂能源的合理利用,浓盐水进入盐场制成固体盐,经过工农业消耗最终汇入大海,这种循环高效的利用能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标。
同时填补了国内钢铁厂海水淡化项目的空白。
海水淡化工程占地60 000 m2,设有海水预处理区、海水淡化区、成品水配贮区及工艺管网区四部分工艺设施,并设有海水淡化厂的供配电系统及控制检测系统。
2007年9月20日,海水淡化项目正式开始建设施工2008年11月底,一期一步两套蒸发器及附属设施建设完成,安装到位2008年12月,1#主体开始调试,经过整个寒冬的调试,于2009年3月22日(世界水日)成功产水,两个月后2#主体也调试成功。
至此,海水淡化一期一步工程抢在京唐公司1#高炉正式点火之前顺利投产。
目前,一期二步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开始调试。
主体蒸发器为大型平行六面体装置,尺寸约为长35m宽8.75m高7m,壳体材质及换热管束支撑板为双相不锈钢,海水喷嘴为ABS材质,换热管束材质为钛管(上三排)及铝黄铜管,内置冷凝器换热管全部为钛管,壳体外部加强筋为碳钢材质。
热压缩器及补给水加热器、两级蒸汽喷射器及其表面喷射冷凝器布置于蒸发器顶部,海水过滤器、工艺泵、板式换热器及加药系统布置于主体附跨间内,在主体侧管廊架内设置减温减压站。
一期海水淡化为热法低温多效(LT-MED 主体装置为蒸发器其及附属设施,包括4套日产 1.25万吨装置,产品水电导率小于10μs/㎝,一期每天可生产淡水5万吨,每年节约1800万吨淡水,占钢铁厂用淡水总量的50%左右。
装置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设计使造水比达到9.8:1(产水量:耗蒸汽量)。
装置优点:)工艺,采用世界一流的SIDEM 公司先进技术,¾ 运行温度较低(<70)℃,限制了结垢与腐蚀 ¾ 和高温度的海水 处理 待机操作简单 制盐,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以及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效益的最佳化,构建资源和能源能量消耗较低 ¾ 蒸馏水高度纯净¾ 设备耐受高盐度¾ 无须复杂的海水预¾ 不需要盐水再循环泵 ¾ 可适应高温高湿气候¾ 运行方式灵活,停机和¾ 末效排出浓盐水可用于首钢京唐公司坚持以促进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生态环境和经济节约、生产与管理高效、环境清洁的运行管理模式,实施海水淡化项目,可满足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使用高品质冷却水的需求。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码头)1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方案组串式逆变器电站中设无锡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1.9MW(码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编制单位: 中设无锡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7年7月15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3)1.1 项目名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1.9MW(码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3)1.2 建设地点:唐山市 (3)第二章项目设计 (4)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4)2.3 光伏组件 (4)2.1.2 并网逆变器 (4)2.2 安装光伏系统需要屋顶的承载力 (5)2.3 光伏系统结构设计 (6)2.3.1 光伏支架选型 (6)2.3.2 计算光伏组件铺设方式 (6)2.3.3 组件排布 (6)2.3.4 光伏组件安装效果图 (8)第三章财务效益初步分析 (9)3.1 项目地太阳能资源情况 (9)3.2 11.9MW分布式光伏电站25年发电量估算 (9)第四章分布式光伏政策 (11)4.1 国家政策 (11)4.3 并网接入政策 (11)4.1.2 国家补贴政策 (11)1.1 项目名称: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1.9MW(码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利用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码头空地新建11.9MW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此方案介绍了码头预估容量和光伏棚初步样式。
容量为预估容量,最终容量以设计院设计容量为准。
1.2 建设地点:唐山市唐山市位于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河北省东部,东经117°31’-119°19’,北纬38°55’-40°28’,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南临渤海,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市相望,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50公里。
总面积17040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达444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229.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