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文章主要针对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相关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几种主要压载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压载水处理技术对船舶相关设施的影响,探讨该技术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选用等相关问题。
标签: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1 压载水处理技术基本概述在国际海事组织进行压载水控制开始时期,压载水处理技术普遍发展不成熟,达不到排放控制标准,因此,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海洋利益,选择在远离本土海域置换压载水,以减少对本国海域的生态影响。
比如以色列、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都规定,如果船舶要停靠在该国,必须在较远的海域先释放压载水,以色列则更加严格,要求船舶的压载水排放和更换要在红海之外。
从根本上来看,这种远洋置换压载水的方法,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本质上知识污染的转移。
2004年国际海事组织出台的《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制定了管理标准,该标准以船舶的建造年份及压载水量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压载水控制有不同的标准(如表1所示)。
有些国家为了进一步保护自身的生态环境,在各项标准及指标上甚至要比《公约》当中的标准更加严格。
2 压载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关于在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的研究方向较多且比较全面,主要包含了物理方面的处理技术和化学方面的处理技术,如下:2.1 物理处理法所谓压载水处理的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稀释、加热、离心、过滤、光照等物理手段,来消除海水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压载水的净化处理。
比如物理处理法当中的过滤处理,就是将海水通过一定的过滤装置,排除污染物。
过滤装置能够自动排除外来生物,利用网目筛选生物种群。
当前用于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过滤装置有纳滤膜件和超滤膜件。
这些装置在船舶上的安装比较简便,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采购和安装这些过滤装置的成本不用很高,性价比相对较高。
过滤法的不足之处就是难以对于一些体积十分微小的污染进行过滤处理。
因此,过滤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与其他处理措施配套使用,达到效果最大化。
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BWMS)技术条件(企业标准)(第一版)20XX年X月XX日发布20XX年X月XX日实施拟制:批准:日期:日期:1.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制造,检验,性能测试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压载水管理系统,是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D-2规定,设计并建造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压载水中的海洋生物,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的转移,防止外来物种的迁徙。
本系统适用于远洋船舶的压载水处理。
本系统也适用于中水回用,工业冷却水系统等的末端处理。
本产品特点是采用纯物理处理工艺,不添加或产生任何化学物质,对船舶无任何腐蚀影响。
设备布置紧凑,占地小,系统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如其中某个标准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应参照相应的最新版执行。
IMO,《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IMO,《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认可导则》(G8)IMO,《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取样导则》(G2)Resolution MEPC, 173(58)中国船级社,《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编制指南》(2006)中国船级社,《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2006)3. 产品组成及型号3.1 产品组成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由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紫外杀菌装置和控制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3.2 产品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防爆型代码额定处理能力(m3/hr)压载水处理装置代码公司代码3.3 产品规格3.3.1 BWMS 设备规格系列3.3.2 自清洗过滤器规格系列3.3.3 UV(紫外)消毒装置规格系列4. 产品技术要求及参数4.2 技术要求:采用机械过滤加中压紫外消毒的工艺对压载水进行有效处理;对于处理后的压载水,按照公约进行压载水管理的排放,达到公约D-2条规定,其中的生物浓度:1).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50 μm的存活生物少于10个/m3;2).最小尺寸小于50 μm但大于等于10 μm的存活生物少于10个/mL。
BSKYTM压载水处理装置在实船中的应用王子华周军49BSKY"4压载水处理装置在实船中的应用王子华周军(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辽宁犬连116001)摘要:《压载水公约》生效前后,船舶陆续加装了压载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文章介绍了BSKY"600压载水处理装置工作原理,系统操作方法,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字:压载水BSKY处理技术操作故障处理0前言2017年9月7日《压载水公约》正式生效。
2019年1月22日《压载水公约》在我国生效,这就意味着公约对中国旗船舶及在中国管辖下运行的船舶开始具有法律效力。
目前,压载水公约的实施仍处在经验积累阶段,对于压载水的PSC检查,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叭PSC主要检查压载水证书、压载水处理计划及压载水记录等,很少进行压载水取样分析。
这无疑放松了对压载水的有效监管。
在实践中,一部分船舶管理人员对设备工作原理不清楚,不熟悉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操作,设备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以至于船舶压载水排放不符合“D-2”标准。
即使部分航运公司早已安装了压载水处理系统,但对其重视不够。
部分人员习惯于收稿日期:2020-02-10作者简介:王子华(1970-),男,河北省人,甲类轮机长,现从事船舶轮机管理工作°用传统的置换法来满足公约要求,压载水处理系统处于闲置状态。
压载水的处理技术按工作原理划分,大致可分为机械法(稀释法、过滤法、旋流分离法),物理法(加热法、超声波法、紫外线法),化学法(氯、臭氧、疑基等)。
单一方法处理的压载水难以达到公约要求,往往需要两种或以上方法结合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1BSKY™600压载水装置BSKY™600是由无锡蓝天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是一船舶常用的压载装置(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WMS),截至2019年该设备已获得美国USCG,法国BV,英国LR,中国CCS等7家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
阐述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系统随着船舶压载水在港口领域频繁的排出和压入产生了大量细菌和浮游生物,为各种病原体提供了转移和船舶通道,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渠道,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和公众安全。
为了降低、消除船舶压载水排放对公众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排放提出了要求,为了达到公约中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选型和安装。
1 较为常见的压载处理技术1.1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1.1.1 紫外线处理法:通过放在石英套管中的汞灯对大小不同的微生物的照射,从而达到处理微生物的目的。
1.1.2 脱氧处理法:通过向压在水中加注惰性气体,使水中的氧气排出,而水中的微生物由于缺氧会窒息死亡,以此达到处理的效果。
1.1.3 超声波处理法:由于超声波作用于压载水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及压力波偏向,从而使微生物的表面细胞壁被破坏,继而起到杀灭生物体的作用。
1.1.4 加热处理法:通过对柴油机的冷却水的利用,使压载水的温度达到38℃~50℃,且需要保持一段时间,以此消灭压载水中的微生物。
1.1.5 氧化处理法:通过臭氧或者过氧化氢在相关环境的释放使生物的酶出现变性而死亡。
1.1.6 氯化处理法:通过电解压载水等方法产生出氯离子,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1.2 具体的机械处理法通常对于压载水中相对较大的生物及杂质会用机械处理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过滤及旋分等技术,一般会将滤出的物质返回海洋,也可以将其存储在专门的单仓中定点进行处理。
2 我国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现阶段,我国针对压载水的处理设备的研发已经有较多的企业进行了参与,而且投入的资金量也非常可观。
按照有关公约规定,相关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应由相关国家主管机关进行签发认可,而船舶若行至美国水域则还需要更高形式的认可方式。
截至去年,我国已经有一部分船舶得到了相关国际公约的认可。
站在相关处理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较多厂家在技术水平上难分高低,但仔细进行了解发现,每个系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因此为了提高相关系统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及竞争力,就必须对相关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同时做好有关的售后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升自己、壮大自己。
收稿日期:2008-10-27作者简介:李福海(1969- ),男,副教授文章编号:1671-7996(2008)04-0036-03船舶压载水的处理与进展李福海(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机电系,山东 青岛266071) 提 要: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船舶压载水的管理现状和处理方法,以及世界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压载水 海生物 处理 进展中图分类号:U674文献标识码:A 随着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已经意识到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海洋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破坏了全球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有一百多亿吨,全球每天在压载水中携带的生物有3000~4000种。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确认有500种左右的外来生物物种是由船舶压载水传播的。
因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1 船舶压载水的管理现状《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已于2004年2月13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的成员国外交大会上通过,成为强制性国际法律公约。
该公约要求部分新造船舶在2009年达到船上压载水处理的生物和卫生标准,且到2016年所有船舶都要满足这些标准。
该公约已于2004年6月1日开放供各国正式批准接受,根据公约生效条款的规定,公约在合计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后生效。
目前已有16个国家和地区认可该公约,但离生效还需要几年时间。
虽然公约还没有生效,但世界上一些国家早已采取单边行动通过本国立法来对船舶压载水实施控制和管理。
如澳大利亚要求抵澳船舶制定《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船舶航行途中要在大洋上更换压载水,对未经更换且需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的压载水要进行消毒处理。
美国要求船舶应在美国专属经济区外的深海水域更换压载水,以确保压载水的盐分在3%以上;若不更换压载水,港方会封掉有关舱室。
智利要求所有进入智利港口的船舶都应至少在智利海岸12海里外更换压载水,并将日期、地点、更换数量及其所占总压载水数量的百分比等都要记入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若无更换压载水的记录,船舶进港前要等候24小时,并按每吨压载水100克的比例投入次氯酸钠或按每吨压载水14克的比例投入漂白粉。
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进展现状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是指对船舶在运输过程中所积聚的压载水进行处理和管理的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压载水的处理需求、处理技术和进展现状三个方面对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进行介绍。
首先,压载水处理的需求。
压载水指的是船舶在进出港口时所必须船载的水,主要是用来增加船的重量以提高稳定性和适航性能。
然而,由于压载水来自于港口或海洋,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海草、沉积物、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对港口、海洋生态环境和船舶运输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对压载水进行处理,保证船舶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
其次,压载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目前常见的压载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采用过滤、沉淀、浮选等方法对压载水进行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过滤器或颗粒沉淀器来去除压载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利用离心机和分离器可以将压载水中的油脂和有机物分离出来。
物理处理技术通常适用于处理压载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可以有效去除可见的污染物。
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压载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氯化物、臭氧、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来消灭压载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利用氧化剂和酸碱中和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利用絮凝剂来加速颗粒物的沉淀。
化学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压载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卫生安全性。
生物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处理压载水中的有机物。
例如,可以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或生物滤池来降解压载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利用微生物活性池来促进压载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环保性强等优点,逐渐成为船舶压载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后,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进展现状。
随着相关标准和法规的不断制定和完善,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第10卷 第4期 中 国 水 运 Vol.10 No.4 2010年 4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pril 2010收稿日期:2010-03-05作者简介:朱丽楠(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朱丽楠,王永军,任芝军,刘桂芳(哈尔滨工程大学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 要:随着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在世界各地间流动的有害水生生物,细菌和病原菌等对很多国家附近的海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文中总结了对于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治理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优缺点。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沉积物;处理技术中图分类号:U69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4-0022-02一、前言在海上行使的船舶需要加载一定量的压载物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稳性和浮性。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船舶开始普遍采用水作为压载物,称之为船舶压载水[1]。
而压载水沉积物系指从船舶压载水中沉淀的物质,主要指压载水中常含有生物碎片、颗粒状有机物、生物孢囊、不溶性硅酸盐如粘土等悬浮物等。
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多达7,000种[2],主要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和病原体等低等生物和一些鱼类等等。
当船舶在港口水域或近海水域进行压入和排除压载水时,压载水中的生物流入新的适宜生存区域开始大量繁殖,掠夺本地生物,破坏当地的海洋生态平衡[3]。
最早怀疑船舶是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载体是Ostenfeld 在1908年报道的,在他的研究中得到亚洲浮游植物中华齿状藻大量出现在北海[4]。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无节制排放已经导致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人类健康、财产和资源造成损害或伤害。
2004年2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国际公约》,旨在通过对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的控制与管理来防止、减少和最终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环境、公众健康、财产和资源带来的风险。
基于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摘要:文章主要从船舶压载水系统组成出发,分别简述了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压载水处理系统(BW M S)技术,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处理;设计;技术一、船舶压载水系统组成压载水系统主要由压载水泵、压载舱、压载水管路、压载水处理装置、相关阀件等组成。
1.压载水泵压载水泵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压载水的吸入、排出及在各压载舱之间的调驳,一般也兼做消防水泵。
压载水泵一般为排量和扬程较大的离心泵,一般布置在压载水总管附近。
船上通常安装2台压载水泵,互为备用。
2.压载水管路压载水管路主要用于输送压载水,船上通常对其布置要求较高。
机舱前的压载水管一般被布置在管隧中或双层底内,机舱后面的压载水管路一般被布置在轴隧内,而机舱内的压载水管一般被布置在内底板里。
如果在淡水舱或油舱中安装压载水管路,需要用管隧对管路进行隔离。
3.压载舱现代船舶通常都设有专用压载舱,舱后设有吸口。
如果压载舱的长度大于35m,需要在舱前开设吸口,以满足在正常工作时压载水的注入或排出。
通常船舶的双层底舱、上下边舱、艏艉尖舱及深舱都可充当压载水舱。
4.压载水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作用是清除或无害化处理压载水或沉积物中的有害生物和病原体,防止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对环境、人类健康等造成破坏。
装置处理压载水的方式有机械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处理方法,一般要根据压载水管理公约中的相关规定来操作。
5.相关阀件船舶压载水系统中使用的阀门通常以蝶阀为主。
此类阀有流阻小、结构简单、密封可靠等特点,可以实现对流体的双向调节和流动控制。
阀门驱动装置一般选用液压驱动、电动驱动、气动驱动及电液驱动等方式。
蝶阀的启闭控制可以通过远程阀门遥控系统实现,同时船上也设有应急操作装置。
二、控制系统设计为实现压载水处理,需要合理设计压载水处理系统控制装置。
本文采用PLC (SIEMENS S7-200)进行控制系统开发。
上位机采用MP277进行开发,利用RS422串口与下位机进行通讯。
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让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压载水。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为了保持稳定性,会向船舱内注入海水,这就是压载水。
但是,这些压载水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生物入侵、水质污染等。
所以,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运输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压载水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决定研发一套高效、环保的压载水处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1.系统组成(1)预处理单元:对压载水进行过滤、沉淀等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2)消毒单元:采用先进的紫外线消毒技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反渗透单元:通过反渗透膜技术,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
(4)排放单元:将处理后的压载水排放至大海。
2.技术特点(1)高效节能:采用先进的反渗透膜技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处理效率。
(2)环保安全:紫外线消毒技术避免了化学消毒剂的二次污染。
(3)智能控制:系统具备自动监测、报警、切换等功能,确保运行稳定。
(4)易于维护:模块化设计,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
三、实施方案1.设备选型(1)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沉淀池等。
(2)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装置。
(3)反渗透设备:反渗透膜组件。
2.设备安装(1)预处理设备安装:将预处理设备安装在船舶甲板上,连接管道和电源。
(2)消毒设备安装:将紫外线消毒装置安装在预处理设备之后,连接管道和电源。
(3)反渗透设备安装:将反渗透膜组件安装在消毒设备之后,连接管道和电源。
3.系统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四、项目优势1.环保:有效减少船舶压载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经济: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安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避免生物入侵等风险。
4.社会效益:提升我国环保形象,为全球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一、背景介绍船舶压载水是指在航行过程中进入船舱的海水,用于平衡船体重心和提高稳定性。
但是,这些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对海洋环境造成了污染。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还会沉积产生沉积物,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因此,处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处理技术1. 物理方法(1)过滤法:通过设置过滤器或网格来去除悬浮颗粒物。
(2)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悬浮颗粒分离出来。
(3)沉淀法: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2. 化学方法(1)加药法: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2)吸附法:将吸附剂加入压载水中,使污染物被吸附到吸附剂上。
3. 生物方法(1)生物滤池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压载水中的有机物。
(2)生物吸附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压载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分解。
三、常见处理设备1. 压力过滤器:通过高压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2. 沉淀池: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再将上层清水抽出。
3.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4. 吸附剂反应器:加入吸附剂并与压载水进行反应,将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上。
四、处理流程1. 进水口:船舶压载水进入处理系统。
2. 过滤处理:使用过滤器或网格去除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等。
3. 化学处理:向压载水中添加化学药剂,在化学反应中去除污染物。
4.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
5. 沉淀处理:让水在静止状态下沉淀,并将上层清水抽出。
6. 出水口:经过多重处理后,船舶压载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五、处理效果经过处理后,船舶压载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均被去除或分解,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沉积物也得到了有效的处理,不会对船只的安全和效率造成影响。
六、总结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的处理技术是一个复杂而且重要的问题。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水力空化处理压载水技术摘要:针对水力空化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包括空化的产生、发展及溃灭的过程,以及空化产生的机理及其应用,并设计制作了一套用于处理船舶压载水的水力空化发生装臵。
关键词:空化;空泡;孔板[3]一.压载水船舶空载时为了保持稳定性,在起航时要将一定量的海水抽进压载舱以增强抗风浪能力,到港装货时再将水排出,这部分海水称为船舶压载水。
油轮卸油后在回程途中,为保证规定的适航性,避免砰击现象或空船振荡,必须加装压载水。
沿海油轮所需压载水量为总载油量的20%-25%,远洋油轮为35%-40%,恶劣天气为40%-50%,特殊情况下高达50%-60%[4]。
目前,压载水处理系统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1)机械法利用离心、过滤等方法去除有害生物,一般机械法和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2)物理法利用紫外线直接杀毒,利用脱氧法去除舱室和海水的氧气使微生物死亡。
(3)化学法在水中生成强氧化性物质,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电解产生次氯酸钠,化学药剂产生的过氧化氢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2]二.水力空化原理三.远洋船舶压载水可能造成的危害人们对船舶产生的油污染、柴油机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对船舶压载水造成污染还缺乏足够重视。
船舶装载压载水是船舶离岸时携带用于船舶稳定平衡的压载物,许多种细菌、植物、动物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淀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吸入水生微生物,其中一些是有毒害的。
且其它一些微生物当从它们本地生态系统进入另外一个不同生态系统时会出现潜在的危害性。
这不仅污染当地的水域环境,也危及人类健康。
据估计,全球所有海上运输船舶所携带的压载水数量,每年大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达7000种。
如此,从一个国家港口加装的压载水所含的水生物,就会在船舶到达另一个国家港口装货时随压载水被排放到改过的水域中,其中某些生物可能会造成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灾难性后果。
有关方面在对大连港口船舶压载水入侵生物现状的调查时发现,4种甲藻等有毒藻类是通过船舶压载水传播到我国的,并造成大面积的赤潮灾害。
一、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背景1、船舶压载水的危害船舶航行中,压载是一种必然状态。
船舶在加装压载水的同时,海水中的生物也随之被加装入到压载舱中,直至航程结束后排放到目的地海域。
压载水跟随船舶从一地到它地,从而引起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
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已经把船舶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公约”自2009年开始,规定所有新建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并对现有船舶追溯实施。
“公约”对压载水的处理标准,即处理水中可存活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作了明确规定(D-2标准)。
2、压载水处理D-2标准3、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时间表(D-1:压载水置换标准;D-2:压载水处理标准)二、认证历程2008年6月建成国内第一个压载水处理陆基实验基地2009年12月通过CCS陆基实验型式认可青岛双瑞公司的Bal C lor TM BWMS在第61次国际海事组织(IMO)大会上获得最终认可。
2010年12月将通过CCS实船实验型式认可,2011年初将通过DNV实船型式认可。
三、BalClor TM BWMS的处理技术BalClor TM BWMS对压载水的处理过程分为“过滤”、“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杀菌”、“中和”三步:“过滤”—压载时,利用过滤精度为50μm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对所有压载水进行过滤,该步骤可以过滤掉尺寸大于50μm的大部分的海生物及固体颗粒;“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杀菌”—从压载水主管路引一支路海水进入电解装置,电解产生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该溶液经过除气后,回注入压载水主管路,同主管路压载水混合到一定浓度。
该浓度的次氯酸钠能够有效杀灭经过滤后的残余的浮游生物、病原体及其幼虫或孢子等,达到规定的杀菌效果(D-2标准),压载水管路中活性物质的浓度由TRO分析仪和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中和”—压载水排放时,当其余氯浓度小于IMO规定值时,中和系统不启动,压载水直接排放;当压载水中余氯浓度大于IMO规定值时,中和系统自动启动,向排水管中注入中和药剂,中和残余的TRO,中和剂量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