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695.34 KB
- 文档页数:42
建筑形体图形表达方式第一节形体视图与建筑视图一、形体视图对一般的形体,用三面投影图就能充分表示清楚,但房屋建筑等大型复杂的工程形体,仅用三面投影图是无法表示清楚的。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表达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投影称为视图,即把建筑形体或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为了将复杂形体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便于绘图和读图,除了用三面投影图外,还需增加一些投影图,如剖面图、断面图等,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表达形体的形体视图可分为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两大类。
图2-1 基本投影面的形成1.基本视图在原有三个投影面V、H、W的对面再增设三个与之平行的投影面V1、H1、W1,形成一个像正六面体的六个投影面,如图2-1所示,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如前所述,我国按正投影法采用第一角投影,投影时将形体放置在基本投影面之中,按观察者→形体→投影面的关系,从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向六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如图2-2所示,可得到如下视图:正立面图——从前向后(即A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平面图——从上向下(即B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图2-2 基本视图的形成及配置a)基本视图的投射方向 b)基本视图的配置左侧立面图——从左向右(即C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右侧立面图——从右向左(即D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底面图——从下向上(即E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背立面图——从后向前(即F向)投影所得的视图。
以上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六个投影面展开以后,所得的六个视图宜按图2-2所示的顺序进行配置,一般每个视图均应标注图名。
画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几个或选择全部基本视图。
2.辅助视图(1)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有两种表示形式,应根据专业的需要合理选用。
1)在视图的下面直接标注图名,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建筑类技术制图。
由于建筑图往往较大,通常情况下一张图上只能画得下一个视图,因而建筑图的配置一般比较自由,除非工程较小,全部视图在一张图上能画得下。
第二章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结构形状,而画图又简便,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技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本章将介绍水利工程图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法。
第一节视图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主要用来表达工程形体的外部结构形状,一般仅画出工程形体的可见部分轮廓线和必要的不可见轮廓线。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工程形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制图标准规定用正六面体的六个棱面作为六个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其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是: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视图。
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所得视图。
右视图:从右向左投射所得试图。
仰视图:从下向上投射所得试图。
后视图:从后向前投射所得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如图2—1a所示,正面投影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旋转至与正面投影面同面。
展开后,六个视图的相互位置如图2—1(a) 所示。
若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2—1(b)配置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六个基本视图反映工程形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右、仰、左、俯视图靠近主视图一侧的是工程形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一侧是工程形体的前面,而主视图与后视图的左右位置关系相反。
在实际绘图时,并不需要六个视图全部画出来,应根据工程形体复杂程度选用。
二、局部视图将工程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如图2—2所示的集水井,工程形体的大部分形状用主视图和俯视图已经表示清楚,只有左右两个局部形状还没表达,可以只画出没有表达清楚的那部分,不再画完整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画局部视图时注意:局部视图应该标注。
一般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X”,并在相应基本视图附近标上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注上相同字母,如图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