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设备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349.00 KB
- 文档页数:5
(体育场馆管理)运动设备物品清单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运动设备物品清单。
体育
场馆作为一个运动场所,需要提供各种设备和物品以支持不同类型
的运动活动。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清单,列出了常见的运动设备物品。
运动设备物品清单
1. 篮球设备:
- 篮球
- 篮球架和篮网
- 篮球场地标记线
2. 足球设备:
- 足球
- 足球门和网
- 足球场地标记线
3. 网球设备:
- 网球
- 网球拍和网球网
- 网球场地标记线
4. 排球设备:
- 排球
- 排球网和支架
- 排球场地标记线
5. 游泳设备:
- 游泳池
- 游泳道具(浮板、抓手等)- 泳衣和泳镜
6. 田径设备:
- 跑道
- 起跑器和终点线
- 田赛器材(铁饼、标枪等)
7. 健身器材:
- 跑步机
- 哑铃和杠铃
- 器械设备(推胸机、划船机等)
8. 其他设备:
- 体育场馆座椅
- 观众席位
- 灯光设备
结论
以上是体育场馆管理中常见的运动设备物品清单。
根据不同的
运动项目需求,体育场馆需要提供相应的设备和物品,以确保活动
的进行和运动员的安全。
清单中列出的内容只是一部分常见的设备,具体的清单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备清单幼儿园游戏活动设备清单一、室内游戏设备1.积木:木质积木、塑料积木、磁性积木等;2.拼图:大型拼图、小型拼图等;3.图书:环保绘本、普及科学读物、故事书籍等;4.乐器:小型吉他、鼓、钢琴、口琴、小号等;5.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医生、警察、消防员、厨师等;6.仿真模型:车辆、飞机、船只等;7.益智玩具:拼图、拼图块、智力棋类、数独等;8.运动器材:小型篮球架、足球、铁环、跳绳等;9.电子游戏:教育类、动物认知类、英语学习类等;10.教育玩具:语言推广、动物认知、数字计算等。
二、室外游戏设备1.秋千:单人秋千、双人秋千、三人秋千等;2.滑梯:小型滑梯、大型滑梯等;3.跷跷板:小型、大型等;4.摇摆马:仿真马模型、旋转摇摆马等;5.沙坑:搭建小型沙滩、专用沙坑等;6.水池:小型儿童游泳池、散发水雾的喷泉池等;7.攀爬架:模拟攀岩、小型攀爬架等;8.运动场:足球场、拍球场等;9.人造湖:儿童水上活动、划船、游泳、垂钓等;10.休息座椅:小木桩、蘑菇形、动物造型等。
三、安全设备1.泡沫垫:地面垫、墙角垫、钢架垫等;2.安全网:攀爬架、运动场、游泳池等周边;3.消防设备:灭火器、水缸、安全出口标识等;4.防盗门锁:幼儿园内部、外部、储物柜等;5.安全摄像机:入口处、通道、走廊、操场等。
以上就是幼儿园游戏活动设备清单,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适宜的游戏和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们开发大脑,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认识与沟通能力,因此,幼儿园需要配置丰富多彩的游戏设备和玩具,丰富幼儿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必须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
攀岩设备清单1、主绳攀岩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冲坠,主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为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b)、分类及适用范围●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岩。
●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c)、使用注意事项● 应使用经过国际攀联(UIAA)或者欧盟认证(CE)的认证。
●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 使用时,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可使用护绳套进行保护。
●使用时,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 严禁购买来路不明的旧绳子。
2、安全带主要是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安全带分为可调式和不可调式。
每次使用安全带时,应对安全带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安全带,造成安全带磨损:保护套起毛或断裂,就应及时更换。
a)、分类及适用范围●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场馆。
●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竞技类攀岩 b)、使用注意事项●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 腰部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有些品牌安全带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比如sinigngrock等其他欧洲,美国进口品牌。
3、 3、镁粉及粉袋镁粉的使用主要是在室内攀岩,以防手出汗时出现手滑现象或吸收岩壁表面的水分,以增大摩擦力。
为了较方便使用,镁粉一般存放在粉袋里,粉袋系在安全带上,在攀登难度大的岩壁或线路时使用。
4、保护器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少操作者所需要的握力。
保护器有很多种,但只有几种适用于攀岩。
常见比较好的保护器有8字环、管状保护器和自动保护器。
攀岩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攀岩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为了保证攀岩运动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攀岩场所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攀岩场所的开放条件包括场地选择、设备配备和人员要求等方面。
场地选择应考虑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如地势险要、岩层结实等。
同时,场地周边的环境要素也需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无高压电线、无陡峭悬崖等。
设备配备方面,攀岩场所必须配备完善的攀岩设备,包括攀爬绳、保护装置、攀岩鞋等。
人员要求方面,攀岩场所应设有专业的工作人员,熟悉攀岩技术和安全知识,并具备急救能力,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攀岩场所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攀岩技术、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方面。
攀岩技术是攀岩运动的核心,攀岩场所应提供针对不同难度等级的攀岩路线,以满足不同水平的攀岩者需求。
同时,攀岩场所应设置攀岩壁面的倾斜度、凹凸度等参数,以增加攀岩的难度和挑战性。
安全措施是保证攀岩者安全的重要手段,攀岩场所应设置坚固的保护装置,如铁链、螺丝等,防止意外摔落。
此外,攀岩场所还应设置安全网或垫子,以减少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措施,攀岩场所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急救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攀岩场所还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以保证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管理规定包括场地开放时间、人员流量控制、攀岩者的行为规范等方面。
场地开放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充分保障攀岩者的安全和体验。
人员流量控制是为了避免场地过于拥挤,影响攀岩者的体验和安全。
攀岩者的行为规范包括不扔杂物、不乱涂乱画等,以维护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攀岩场所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是保障攀岩运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具备合适的场地、完善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的支持下,攀岩者才能充分享受到攀岩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同时,攀岩场所应制定管理规定,以保证场地的秩序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攀岩场所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有所启发,为攀岩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儿童在攀岩活动中的人身安全,提高攀岩活动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儿童攀岩活动的机构、场所和个人。
第三条儿童攀岩活动应在专业指导和监管下进行,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健康。
第二章安全设施与设备第四条攀岩场地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和设备:1. 攀岩墙:攀岩墙的结构应稳固,表面材料应具备防滑、耐磨、耐冲击等特点。
2. 安全带:儿童攀岩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带,确保安全带的使用符合规定。
3. 绳索:绳索应选用专业攀岩绳索,并定期检查其质量,确保绳索的强度和耐磨性。
4. 缆绳:缆绳应选用专业的攀岩缆绳,长度适中,连接牢固。
5. 保险器:保险器应选用安全可靠的型号,定期检查其性能,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6. 上升器、下降器等辅助设备:设备应选用专业攀岩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性能。
第五条攀岩场地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儿童和家长注意安全。
第三章安全培训与指导第六条攀岩机构应对参与攀岩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1. 攀岩基本知识,如攀岩技巧、安全操作规程等;2. 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安全带、绳索、保险器等;3.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第七条攀岩教练应具备专业资质,对儿童进行一对一或小班制的指导,确保儿童在攀岩过程中的安全。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维护第八条攀岩机构应定期对攀岩场地、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攀岩机构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条攀岩机构应定期对攀岩场地进行清洁,保持场地整洁,防止因场地湿滑导致安全事故。
第五章安全责任第十一条攀岩机构应承担以下安全责任:1. 确保攀岩场地、设施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2. 对参与攀岩的儿童进行安全培训;3. 对攀岩教练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专业资质;4. 对攀岩活动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第十二条参与攀岩的儿童及其家长应承担以下安全责任:1. 严格遵守攀岩规则,服从教练的指导;2. 佩戴好安全设备,确保自身安全;3. 在攀岩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攀岩场地管理制度一、场地选择与规划在选择攀岩场地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场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场地应当位于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区,同时又应当具备适合攀岩的地质条件。
其次,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地形测量和评估,确定攀岩线路、安全设施布置等。
场地规划时需要考虑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合理规划攀岩路线、休息区域、观赏点等。
同时,也需考虑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规划场地的开发和保护。
二、设施建设攀岩场地应当配备完善的设施,保证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首先是攀岩路线的设施,包括定点钢锚、攀岩绳索、保险设备等。
其次是观赏平台、休息区域和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保障游客的基本需求。
同时,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器材和人员,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安全管理安全是攀岩场地管理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攀岩场地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场地安全巡视、设施检查和维护、游客安全教育等。
同时,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四、环境保护攀岩场地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中,为了保护环境,场地管理者需要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废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植被保护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游览,保护自然环境。
五、游客管理为了保障游客的体验,攀岩场地需要规范游客管理。
包括场地规模限制、预约制度、游客教育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监督,保证游客的行为符合规定。
六、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场地管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宣传推广,可以提高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也需要传播攀岩的安全知识和环境保护理念,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七、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攀岩场地管理的核心。
场地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场地的安全、环保、服务质量等方面,保证场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攀岩场地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游客的安全,提升游客的体验,促进攀岩运动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攀岩场地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场地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攀岩运动能够继续为广大游客带来快乐和挑战。
攀岩需要哪些准备
下降器: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帐篷。
铁锁和绳套: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做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锤: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帐篷: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攀岩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攀岩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户外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为了保证攀岩运动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攀岩场所需要满足一定的开放条件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就这些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开放条件1. 场地选择:攀岩场所的选择应考虑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坡度和凹凸不平的地面,避免对攀岩者的攀爬造成额外困难。
同时,场地应远离高压电线、交通要道等危险因素,保证攀岩者的安全。
2. 基础设施:攀岩场所应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停车场、更衣室、卫生间等,以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条件给攀岩者。
同时,还应配备急救设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攀爬设备:攀岩场所需要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攀爬设备,包括攀岩绳、抱索、安全带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 专业人员:攀岩场所应配备专业的教练和工作人员,他们应具备丰富的攀岩经验和救援技能,能够提供指导和保障攀岩者的安全。
5. 安全警示标识:攀岩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攀岩难度、注意事项、紧急联系电话等,以便攀岩者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二、技术要求1. 攀岩技术:攀岩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攀岩技术,包括握力、平衡、身体控制等。
他们应具备教授攀岩技巧和救援技能的能力,以确保攀岩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
2. 岩壁设计:攀岩场所的岩壁设计应符合攀岩运动的要求,包括不同难度的攀爬路线、足够的抓握点和足踏点等。
岩壁的倾斜度和高度应根据攀岩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来确定,以保证攀岩的挑战性和安全性。
3. 安全设施:攀岩场所需要设置各种安全设施,如保护垫、安全网、保护链等。
这些设施能够减轻攀岩者在摔落时的冲击力,保护其安全。
4. 救援装备:攀岩场所应配备专业的救援装备,如救生绳、抛绳器等。
这些装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援,保证攀岩者的生命安全。
5. 定期检查:攀岩场所的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运行正常和安全可靠。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爬山带的物品清单爬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户外运动,需要准备充分的物品才能保证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一份爬山带的物品清单,包括必备装备、食品和饮料、服装和防护用品等方面。
一、必备装备1. 登山鞋:选择一双质量好、防滑性强的登山鞋,以确保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2. 登山杖:登山杖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和平衡感,在攀爬陡峭路段时非常有用。
3. 背包: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背包,可以容纳所有必需品,并且有良好的舒适性和质量。
4. 睡袋:在露营或者过夜时使用,选择合适季节的睡袋以保证温度舒适度。
5. 帐篷:如果计划露营或者过夜,则需要一个轻便且耐用的帐篷来提供庇护。
6. 地垫:为睡袋提供隔绝地面冷气和硬度的软垫,同时也可以作为坐垫使用。
7. 头灯:在夜间行走或者露营时非常实用,方便手持操作。
二、食品和饮料1. 水:带足够的水以满足整个行程的需要,建议每人每天至少2升。
2. 能量棒或者果干:提供能量补给,方便携带和食用。
3. 食物:根据行程时间和个人口味,选择合适的食物携带,可以是即时面、罐头、干粮等等。
4. 烧烤用品:如果计划在山顶烧烤,则需要携带炭火、铁锅、筷子等必要用品。
三、服装和防护用品1. 披风或雨衣: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衣物以保证身体不受雨水浸湿。
2. 帽子和围巾:可以保护头部和脖子免受阳光或寒风侵袭。
3. 手套:在攀爬岩壁或者过草丛时保护手部不受划伤或者被荆棘扎伤。
4. 太阳镜:防止强光对眼睛的伤害,选择合适的太阳镜以保护视力。
5. 防晒霜: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防晒,选择SPF指数高的防晒霜以保护皮肤。
6. 急救包:携带一份简单的急救包,包括消毒棉、创可贴、止痛药等必要物品。
总结:以上是一份爬山带的物品清单,其中包括必备装备、食品和饮料、服装和防护用品等方面。
在准备行程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每个人都携带足够的物品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一、总则为了加强攀岩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攀岩爱好者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攀岩活动中发生的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攀岩场所内所有攀岩活动,包括室内攀岩和室外攀岩。
三、安全管理职责1. 管理部门职责:(1)负责制定攀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攀岩场所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3)对攀岩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4)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2. 攀岩教练员职责:(1)熟悉攀岩安全知识,具备攀岩教练资质。
(2)对攀岩者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攀岩安全操作规程。
(3)在攀岩过程中,密切关注攀岩者的安全状况,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4)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排除。
3. 攀岩者职责:(1)遵守攀岩场所的各项规定,服从教练员的指导。
(2)熟悉攀岩安全知识,掌握攀岩安全操作规程。
(3)在攀岩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得擅自改变攀岩路线。
(4)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教练员。
四、安全设施与设备1. 攀岩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1)攀岩墙、攀岩绳、攀岩鞋等。
(2)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保险带等。
(3)攀岩场地围栏、警示标志等。
2. 安全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五、攀岩活动安全管理1. 攀岩活动前,教练员应对攀岩者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攀岩安全操作规程。
2. 攀岩过程中,教练员应全程陪同,密切关注攀岩者的安全状况,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
3. 攀岩者应按照教练员的指导进行攀岩,不得擅自改变攀岩路线。
4. 攀岩场所应设立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攀岩者能够迅速撤离。
5. 攀岩场所应配备急救箱,配备必要的外伤处理药品和器材。
六、事故处理1. 发生攀岩事故时,攀岩场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事故发生后,攀岩场所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主绳
攀岩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冲坠,主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为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
衡过渡。
b)、分类及适用范围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岩。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c)、使用注意事项
●应使用经过国际攀联(UIAA)或者欧盟认证(CE)的认证。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使用时,绝对避免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可使用护绳套进行保护。
●使用时,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
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严禁购买来路不明的旧绳子。
2、安全带
主要是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安全带分为可调式和不可调式。
每次使用安全带时,应对安全带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安全带,造成安全带磨损:保护套起毛或断裂,就应及时更换。
a)、分类及适用范围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场馆。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竞技类攀岩
b)、使用注意事项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腰部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有些品牌安全带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比如sinigngrock等其他欧洲,美国进口品牌。
3、3、镁粉及粉袋
镁粉的使用主要是在室内攀岩,以防手出汗时出现手滑现象或吸收岩壁表面的水分,以增大摩擦力。
为了较方便使用,镁粉一般存放在粉袋里,粉袋系在安全带上,在攀登难度大的岩壁或线路时使用。
4、保护器
在保护和下降过程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少操作者所需要的握力。
保护器有很多种,但只有几种适用于攀岩。
常见比较好的保护器有8字环、管状保护器和自动保护器。
8字保护器由于会使绳子拧劲逐渐被管状保护器替代,但是在雪山和速降等场合由于简单下降速降块还被使用。
5、上升器
在单绳技术中解决向上运动的方法。
分为左手握和右手握两种方式,适用于不同用手习惯的攀登者和攀登场合,另外还要配合胸式上升器可以做SRT(单绳上升)系统用于开线,探洞,雪山,救援。
6、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攀岩鞋
攀岩鞋当然以舒适为主,,既不要太紧,也不能太松。
确保你的脚趾有足够的空间。
脚趾所在的前端过紧会让你不舒服,而且只在极限攀登时才有用。
攀岩鞋购买的原则是穿上之后原地站立行走没有无法忍受的疼痛感。
初学者不适合竞技类攀岩鞋。
7、头盔
在自然岩壁攀登时,为有效的避免坠落时头部撞击岩壁或落石击伤头部,应佩带攀岩专用头盔。
不要使用自行车运动头盔或工业用头盔等代替。
在自然岩壁攀登时,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服装。
只要便于身体和四肢的活动,选择比较宽松或富有伸缩性的紧身衣裤都可。
但应选择长袖衣裤,避免在岩壁上擦伤和晒伤。
另外,所佩带的首饰和手表应取下妥善保管,以免在攀登过程中被岩壁或装备刮碰,造成身体伤害或丢失。
8、快挂
.快挂
(1)快挂的分类
非钢丝门、混合型、钢丝门。
(2)快挂的构成
快挂通常由两个无锁的D形锁和扁带所组成。
对于非钢丝门快挂两个D形锁的构造有些不同,用来挂保护挂片的一边,开口的部分是直的(直门锁),而用来挂绳子的一边,开口的部分则为弯曲的(弯门锁),这样的设计可使绳子容易挂进D形环里。
对于钢丝门快挂两个D形锁的构造一样,一般用颜色来区分挂哪一头挂保护挂片,哪一头挂绳子。
快挂上附带一个橡胶套管的一段用来挂绳子。
混合型快挂:快挂两个D形锁一个是直门锁,一个是钢丝门锁。
直门锁用来挂挂片,钢丝门用来挂绳子。
快挂中间连接的扁带环(sling),一般有10、13、18公分,运动攀登常用10公分,需视地形来搭配使用。
快挂上扁带一个有一个橡胶套管,用来固定住底端铁锁,防止其扣上时随意翻转,影响挂绳。
另外在保养部分,D形锁只要不要强烈撞击,是不会坏的,除非已使用了非常久(10年甚至20年以上),金属环被保护耳片或绳子磨细;还是开口关结活动不灵活。
至于
扁带环,和绳子和安全带一样,要检查有无长毛,严重坠落后也要检查车缝的地方是否有松脱的现象,该换的时候就要换掉。
9、主锁
(1)锁的作用
锁具用来在各种攀岩安全带的扣环或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没有了铁锁,安全带、绳子、保护器、8字环、快挂、挂片和保护装置等装备将不能很好使用。
(2)锁的分类
锁有三个基本形状:O形、D字形、不对称D字形和梨形。
O型铁锁优点是摩擦力小,使用范围广,O型铁锁扣在岩石锥、冰锥、雪锥上活动性比D型铁锁好,在攀登时O型铁锁一般用于上升器、滑轮等装备的连接上,在下常情况下不承受冲击拉力。
O型铁锁活动性好,不会卡在尖角上及改变方向或突然移动。
其缺点是承受冲击拉力小,O型铁锁的负荷是由铁锁两边平均分担,一般能承受1500~1800公斤拉力。
D型铁锁是攀登中使用较多的一种铁锁,D型铁锁比O型铁锁坚固,D型铁锁几乎全部的负荷是由开口处对面的长边承受,因此承受冲击拉力大,安全系数高。
传统的D型铁锁主要用于登山探险。
攀岩用的铁锁在传统D型铁锁的基础上加以了改良。
开口较大,形似腰果状,便于攀登者在攀登中单手挂锁。
带有保障丝扣的铁锁,多为大三角形或大D型,用于装备的复杂连结,最常见的用途就是用于保护绳和安全带的连结,上方保护时用于保护绳和上方保护支点的连结,因此,一般我们也称这类铁锁为保护
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