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 格式:ppt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21
一.何时使用被动语态英语中,大多数情况下用主动语态比较简练、有力。
但是,被动语态也有其特殊的用途,它也是表达思想、描述事物的需要。
人们通常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
1.不知道或不必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时使用被动语态例句How is this word pronounced? 这个单词怎么发音?Scientists say that work is done whenever a force moves. 科学家们说,力移动时就做了功。
After war,everything had been destroyed. 战争结束后,一切都被毁坏了。
A greater number of magic English books will be published next year.明年将有更多的魔法英语书出版。
2.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使用被动语态例句If you break the school rules,you will be punished. 如果你违反校规,你将受到惩罚。
A new Hope School will be opened in our village. 我们家乡将开办一所新的希望学校。
She is liked by everybody. 大家都喜欢她。
Xiao Li was elected monitor of the class. 小李被选为班长。
3.当动作的执行者不是人而是无生命的事物时使用被动语态例句The bridge was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 桥被洪水冲走了。
We were shocked by the news of his death. 我们听到他的死讯极为震惊。
Many accidents were caused by careless driving. 许多事故都是开车不小心造成的。
4.修辞的需要,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句子更加简练、匀称例句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他出现在舞台上,受到了观众的热烈鼓掌。
英语语法:何时使用被动语态何时使用被动语态我们在平常的英语交流中,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但在下列情况下,则通常使用使用被动语态:1. 不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或没有必要指出动作的执行者时。
如:The glass is broken. 玻璃杯破了。
Letters are collected at eight every morning. 信件每天早晨八点收取。
2. 为了强调或突出动作的承受者时。
如:The desk was made by Master Wang. 这张课桌是王师傅做的。
The bag was taken away by his sister. 那个口袋是她姐姐提走的。
3. 在上下文中,为了使句子间连接紧密时。
如:I have a new motorbike. It was given to me as a birthday present by my father. 我有辆新摩托车。
它是父亲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的。
4.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表明报道的客观性而避免主观性的透露时。
如:A car accident happened on the high way this morning. Three men were killed, the wounded were taken away tohospital at once and policemen were sent there to cope withthe event. 今天早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三人丧生,伤员马上被送往了医院,并马上派了警察去处理这个事件。
5. 在科技论文中,常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客观事实。
如:When it is cold enough, water will be turned into ice. 当天气充足冷时,水就会变成冰。
So far, the moon has been visited by earthmen several times. 到当前为止,地球人已经几次拜访了月亮。
使用被动语态的四种情况使用被动语态的四种情况,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吗,被动语态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咱们得明白,被动语态就是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施动者。
这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在玩游戏,大家都知道他在玩,但具体是谁陪他玩,反而没那么重要。
想象一下,一个人走进咖啡店,点了一杯咖啡,结果咖啡被意外地洒了一地,这时候你可以说:“咖啡被洒了。
”嘿,听着是不是很有趣?我们不太在乎是谁洒的,只在乎那个结果。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被动语态的用法。
第一个场景,咱们可以用它来强调结果。
事情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考试成绩出来了,大家都在讨论,“成绩被公布了。
”这时候,谁出成绩似乎不太重要,大家关心的是分数。
你想想,听到自己喜欢的分数,心里那叫一个美呀!就像买彩票中奖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第二个情况是当施动者不明确或不重要时。
比如,突然看到墙上有个洞,你可能会说:“墙被弄坏了。
”这个时候,你并不想知道是哪个调皮的小孩搞的鬼,只想知道墙怎么变成这样。
生活中,咱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不想追根究底,直接就到结果,省得麻烦。
谁没犯过错呢,生活就是这样,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就算了。
我们还有一个情况,法律文件和正式场合中被动语态的使用。
听着,法律上常常会说“合同被签署”,这样的用法听起来就特别权威。
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谁做了什么不再是焦点,重要的是事情的性质和过程。
就好比你在法庭上,大家讨论的是案子,而不是当时是哪个人作证。
真是一种神奇的转变,对吧?被动语态也常用来表达一种客观事实。
这时候,我们不去关心事情背后的故事,直接陈述。
像天气预报里会说“今天会下雨”,这就完全是客观的表达。
大家都知道天气总是变化无常,不管你计划了什么,雨就是会下下来。
与其说“我没带伞”,还不如直接说“伞没被带上”。
多简单直接呀,这种表达让人觉得生活轻松不少。
所以说,被动语态真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表达方式。
它不仅帮助我们在不同场合更自然地交流,还能让我们在某些时候,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初中英语语法——被动语态用法总结归纳被动语态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种重要的句型结构,用来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主语被动地接受了其中一种行为或影响。
在被动语态中,动作的执行者通常不被说明,而动作的接受者(主语)成为句子的重点。
被动语态的结构是:“be”动词的适当形式 + 过去分词被动语态的时态、语态和主动语态一样,即可以变换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和语态(进行时、完成时等)。
下面对被动语态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是:“am/is/are”(be动词的适当形式)+ 过去分词例如:- 主动语态:They make cars.- 被动语态:Cars are made by them.2.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是:“was/were”(be动词的适当形式)+ 过去分词例如:- 主动语态:She cooked dinner.- 被动语态:Dinner was cooked by her.3.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是:“will be”(be动词的适当形式)+ 过去分词例如:- 主动语态:You will clean the room.- 被动语态:The room will be cleaned by you.4.进行时被动语态:进行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是:“am/is/are being”(be动词的适当形式)+ 过去分词例如:- 主动语态:They are painting the wall.- 被动语态:The wall is being painted by them.5.完成时被动语态:完成时被动语态的结构是:“has/have been”(be动词的适当形式)+ 过去分词例如:- 主动语态:She has written a book.- 被动语态:A book has been written by her.需要注意的是,被动语态的主语通常不是动作的执行者,所以经常用于下面几种情况:-当动作的执行者不得而知或不重要时,使用被动语态。
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条件英语被动语态是一种常用的语法形式,它强调了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使用被动语态:1. 动作的承受者比动作的发出者更加重要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更关注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ohn Smith.”(这本书是由约翰·史密斯所写。
)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书的作者,而不是写书这个行为的执行者。
2. 强调动作的结果而不是动作的执行者有时候,我们可能更想强调某个动作的结果,而不是执行这个动作的人。
这种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更为合适。
例如,“The house was destroyed by the storm.”(房子被暴风雨摧毁了。
)这句话强调的是暴风雨对房子的破坏结果,而不是执行这个动作的人。
3. 不知道或不需要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或者不需要知道某个动作的执行者是谁。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这个动作。
例如,“The door was locked by someone.”(门被某人锁上了。
)我们并不知道锁门的人是谁,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被动语态表达这个动作。
4. 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之间存在对立关系当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时,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表达这种关系。
例如,“The meeting was adjourned versus the crowd’s cheering.”(会议因群众的欢呼而延期。
)这句话表达了会议的执行者和群众之间的对立关系。
5. 动作具有自动性或被动性,无法明确执行者有时候,某个动作具有自动性或被动性,无法明确指出执行者是谁。
这时,使用被动语态更为合适。
例如,“The meeting was called to order by the mayor, but he forgot the password.”(会议由市长召集,但是他忘记了密码。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用法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是英语语法中的两种不同的句式形式。
被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接受者,而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为:be动词+过去分词。
例如:“The food was eaten by the dog.”(食物被狗吃了。
)在这个例子中,“被吃”的动作是由“食物”承受的。
被动语态常用于以下情况:
1.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The house was built by my grandfather.”(这个房子是我祖父建造的。
)
2.强调动作的重要性而不是执行者。
例如:“The decision has been made.”(决定已经被做出了。
)
3.避免指责或责备某个人。
例如:“Mistakes were made.”(犯了错误。
)
主动语态的构成形式为:主语+动词+宾语。
例如:“The dog ate the food.”(狗吃了食物。
)在这个例子中,“吃”的动作是由“狗”执行的。
主动语态常用于以下情况:
1.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例如:“I wrote the letter.”(我写了这封信。
)
2.强调动作的过程。
例如:“He is cooking dinner.”(他正在做晚餐。
)
3.表达感受或想法。
例如:“I love you.”(我爱你。
)
总之,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在英语中都有其独特的用法和意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哪种语态。
高中英语知识点归纳被动语态的特殊情况与应用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语法点。
它经常用来描述一个动作的接受者或者受害者,而不是执行者。
在被动语态的基本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be + 过去分词"的形式构建句子。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被动语态会存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以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本文将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在学习被动语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一、特殊情况1. 直接宾语变主语在被动语态中,直接宾语常常会转变为句子的主语。
通常,我们将及物动词后的宾语作为主语,而将原主语置于介词"by"之后。
例如: Active: They make cars in this factory.Passive: Cars are made in this factory (by them).在以上例子中,"cars"从主动语态中变为了被动语态的主语,而"they"则放在了介词"by"之后。
2. 间接宾语在有间接宾语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将间接宾语置于介词"to"之后。
例如:Active: They gave me a book.Passive: I was given a book (by them).在这个例子中,"me"从直接宾语变为了被动语态的主语,并放在了介词"by"之后。
3. 及物动词与介词短语有一些及物动词后面跟着介词短语,当它们转换为被动语态时,介词会移到句子的末尾。
例如:Active: He took care of his brother.Passive: His brother was taken care of (by him).在这个例子中,"of his brother"变为了被动语态中的介词短语,并放在了句子末尾。
被动语态使用中的特殊情况及注意点一. 被动句的使用场合一个句子,到底使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这和说话人的意图紧密相关。
以下场合通常使用被动语态。
A)说话人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事件本身。
而说话者认为不必或不想提及动作的发出者。
如:The bridge was built in 1929.Hundreds of passengers were killed in the accident.Eight hours every day for sleep must be guaranteed.(确保)B)由于不知道动作的发出者是谁。
如:This book was published in the 16th century.They were told not to enter the house.C) 为了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若用主动态,让它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不如用带by—词组的被动态突出。
如:Who invented the telephone?It was invented by Bell(贝儿)How was the glass broken?It was broken by Tom.D) 有时为了避免中途变换主语,或是使上下文紧密衔接而采用被动语态。
如:John beat Tom and was punished by the teacher.(避免变换主语)He visited China's northeastern provinces in 1935. Those province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Japanese invaders.(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二.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的情况1)某些表示“静态”的及物动词(表示状态而不是动作,而且常常是不可用于进行时态的动词)如have,fit,suit,hold(容纳),cost,suffer,last(持续)等不能用于被动语态。
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英语被动语态是一种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语法结构,其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
被动语态常常用来强调动作的接受者或者将行动者置于次要位置。
被动语态的构成通常是“be”动词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例如,主动语态句子'John ate an apple.'可以转换为被动语态句子'The apple was eaten by John.'其中,'was'是be动词的过去式,'eaten'是动词'eat'的过去分词形式。
被动语态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句子的接受者:通过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将动作的接受者放在句子的主要位置,以突出其重要性。
例如,'The cake was made by my grandmother.'这个句子中,被强调的是'my grandmother'。
2. 避免指责:有时候,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将责任归咎于特定的行动者。
例如,'Mistakes were made.'这个句子可以在不指明具体责任人的情况下,描述错误的发生。
3. 无法确定行动者:在某些情况下,行动者无法确定或者不重要,这时候使用被动语态更合适。
例如,'The window was broken.'这个句子中,并没有指定是谁打碎了窗户。
4. 礼貌用语:在正式场合或者文学作品中,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显得更为礼貌和客气。
例如,'Your presence is requested.'这个句子中,使用被动语态可以使请求更加婉转。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转换为被动语态。
一些及物动词,如'eat'和'break'可以转换为被动语态,而一些不及物动词,如'run'和'sleep'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