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8.93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英语听力水平影响因素及对策大学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然而,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听力困难的问题。
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心理因素等。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因素及对策。
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影响听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语音能力。
如果这些基础不扎实,就很难理解听力内容。
对策:提高语言能力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可以通过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等途径来提高语音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尤其是专业书籍和期刊来扩充词汇和提高语法知识。
二、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听力水平的影响也较为重要。
缺乏英语听力训练和听力实践经验,就会导致学生听力能力不佳。
对策:提高听力水平需要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听力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听英语广播节目、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来提高听力水平。
另外,可以参加英语口语俱乐部和英语角等活动来进行听说实践。
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于听力水平的影响也很大。
有些学生听力水平本来不错,但是因为缺乏信心和耐心,就会感到听力困难。
对策:要提高听力水平,需要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进行听力自测和听力模拟测试来提高信心和克服紧张心理。
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心理调节,例如多参加社交活动、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等,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听力潜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除了提高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和克服心理障碍,还需要注重听力技巧和策略。
例如,可以注意听说者的语调、语速和重点,结合上下文和上下文线索进行理解和推断。
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学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大学英语听力水平影响因素及对策大学英语听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听力水平不高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英语学习时间不充足。
由于大学生们每天要上很多课,完成很多作业和实验等学业任务,他们很少有时间专门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和提高。
而听力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听才能提高的,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听力学习当中,自然听力水平就无法提高。
大学生英语听力缺乏积累。
英语听力是需要丰富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作为基础的,而很多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相对较弱,导致他们在听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疏的单词和句型,从而导致理解能力不足,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方法不正确。
很多大学生在听力学习中过于依赖字幕和翻译,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英语材料,而缺乏主动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这种passive learning的学习方式往往不能使他们真正提高听力水平和理解能力,反而造成对英语听力的依赖。
针对以上问题,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如下:加强英语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专门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听力训练。
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上下班途中、午休时间等,进行听力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注重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背单词、参加语法课程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改变听力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多利用听力材料,通过多次听、多次理解和多次操练,培养自己的听力反应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理解英语的能力。
也要尽量避免对字幕和翻译的依赖,要尽量用英语去理解和思考,逐渐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大学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要合理安排时间、注重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改变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影响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和对策摘要: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
语言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心理因素障碍、不良听力习惯障碍等是影响大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过语音语调关,用英语组织教学,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训练,注重听写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因素;对策1 引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不仅是说、读、写等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否听懂英语也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
目前,随着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
要改变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就必须改进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听力课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2.1语言障碍很多学生在听英语时,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而是受母语的干扰,用汉语逐词逐句心译,这样,反应速度及记忆效果就受到很大影响。
同时,由于汉语的句子结构和语序与英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依赖汉语来理解句子不仅速度慢且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不能做到听音会意。
而且听的时候精力集中于心译,无暇顾及联系上下文,对于一些较长的与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既要寻找与英语词汇相应的汉语,又要考虑时态,再领会其意思,速度自然就慢多了,而且容易理解错误。
2.2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学习英语必须懂得一定的英美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了,这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如不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听力理解便产生了一些困难。
初中听力理解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但是初中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听力理解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一:听不清楚有些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可能会因为语速太快或者发音不清晰而听不清楚。
这样就会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听力材料。
解决方法:首先,可以尝试调整听力材料的播放速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速度进行练习。
其次,可以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此外,还可以多听一些标准发音的英语材料,培养自己的听觉和语感。
二、问题二:理解能力差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听清楚,但是却很难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这可能是因为对一些单词或语法结构不熟悉,导致理解能力不足。
解决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通过扩大词汇量,加强对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此外,可以尝试多做一些听力练习,进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从而提升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
三、问题三:注意力不集中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无法专注听力内容,从而错过重要信息。
解决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学习,避免干扰。
同时,可以尝试通过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听力练习,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保持对听力内容的持续关注。
四、问题四:语速过快有些听力材料的语速可能会比较快,导致学生难以跟上节奏,从而影响理解能力。
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尝试通过减慢听力材料的播放速度来进行练习,逐渐适应语速,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此外,可以通过多做听力练习,多听一些不同语速的英语材料,拓宽自己的听力范围。
综上所述,初中听力理解中常见的问题有很多,但只要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就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以上提供的解决方法能够帮助初中学生顺利度过英语学习中的听力难关。
初中听力理解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初中生的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面就是一些初中听力理解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1:听不清楚录音中的单词或短语。
解决方法:多听多练。
学生可以多听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英语录音,比如英语听力练习、英语歌曲等。
同时,可以在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中加大对听力的练习量,提高对英语听力内容的熟悉度。
问题2:听力速度跟不上录音的速度,导致错过听写内容。
解决方法:训练听力速度。
学生可以通过多听一些快速语速的英语录音,提高对语速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听力速度。
问题3:听力理解内容含有生词,导致听力理解困难。
解决方法:扩大词汇量。
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单词、阅读英语文章等方式来扩大词汇量,提高对生词的理解能力。
问题4:听力理解内容复杂,难以准确把握主旨或关键信息。
解决方法:多练习总结提取。
学生可以通过听力练习中的总结提取题型,进行大量训练,提高对关键信息的把握能力。
问题5:听力理解出现理解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多交流多讨论。
学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及时纠正对听力内容的偏差理解,提高答题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法,相信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听力理解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解决策略摘要:听力理解是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目前英语教学中关于听力的训练途径探索得很多。
如:课堂听力专练、听英文歌曲、听电视电影、听英语广播等,但许多教师对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听力;影响因素;解决策略传统的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而对于听力教学往往重视不够。
学生听力理解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观点以为这些因素包括:陌生的单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对于听力材料的熟悉程度、朗读的语速、语调的变化和背景杂音等。
而这些都是表层的干扰因素。
如果从学习策略的深层角度分析,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受到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一般观点认为,要增强听力理解能力,必须多听。
不可否认,多听的确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但这只是概括了一个方面。
听力能力除了收听的次数、听的内容、难易程度的影响外,还受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的限制。
词汇量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听力语篇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或短语组成。
在学生听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听到的发音,但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做基础,便无法将听到的语音与其所代表的语音符号——单词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听懂材料中表述了什么内容。
因此可以说,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母语听读与英语听读的差异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英语多年,但真正听懂别人说的英语的人很少。
但是同样的内容,如果把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生词也能大致看懂。
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听说先于读写,是先学说话再去认字读书,在“听说”的基础上才进展到“读写”。
最初先在大脑中建立客观实物与语音相对应的图式,然后才建立客观实物与字符相对应的图式。
而在英语环境中,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同:1.学会母语再去学习外语的人,学外语的顺序是:由“字母”到“词句”再组合成“篇章”,与此同时,还要完成语音图式的建立,比如音素、音标、语流、节奏、语调等,可以说字符与语音的对应与构建是同时的。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方法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方法"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
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进行多种尝试,例如,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但缺乏对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
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
仔细分析这些停留在表层的干扰因素,笔者以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从学习策略的角度考查以下几对关系:1.听力与词汇量;2.听读相关性;3.听力与记忆;4.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5.听力与听者的情绪状态。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一)听力与词汇量一般人总是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
不容否认,多听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
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
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
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
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听读相关性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
然而,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一些生词也能读懂或大致看懂。
刍议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成因及其对策【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课程目标做出了相对性的调整,这便要求英语听力教学有所改变。
本文作者基于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总结分析出了影响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使得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障碍;策略一、影响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提高的障碍(一)语音、词汇和语法因素掌握一门语言,发音是重点,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语音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辨音能力较差、语感不强、单词发音不准、英美音的差异、地方口音影响、朗读少等均会影响英语听力理解。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因并未接受过专门而系统的英语听力课程训练,对于连读、省音、爆破、通化等音变情况并不了解,因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音理解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英语听力障碍。
语言知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听力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拥有词汇量的多少及其有效运用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1]。
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只是加强对单词外形和意义的学习,而不注重发音,因此无法将发音同单词的形义相结合,学生在听到一个单词时无法第一时间想到单词的形和义。
同时,语法是一门语言的框架,大多数学生误认为只需要拥有大量词汇便能够学习好英语,不重视语法规则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这便会导致听力理解的困难。
例如:Remember,goon,forget,stop,try,regret等动词后面跟一ing形式和todo(infinitive)的形式都可以,但表达意思却不同。
如不知其区别,便影响了听力的理解。
(二)记忆因素(三)文化背景和语境因素语言既是一种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听力理解不准确。
英语听力材料大多是关于英美国家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及能力的前提,就在于要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知识。
听力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问题:听不懂单词。
1. 题目:在听力材料中听到一些简单的单词,但就是反应不过来意思。
- 解析:这可能是因为对单词的熟悉程度不够,虽然认识这个单词,但在听力环境下,由于发音特点、连读等因素导致识别困难。
- 解决方法:加强单词的听力训练,可以通过听单词书的配套音频,反复听读单词,注意单词的发音、重音和连读等语音现象。
同时,可以进行听写练习,提高对单词的敏感度。
2. 题目:遇到生词就完全听不懂句子了。
- 解析:如果生词过多,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尤其是当这个生词是句子的关键信息词时,理解就会出现断层。
- 解决方法:扩大词汇量是根本。
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章、背单词书等方式积累词汇。
在听力练习时,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如果不影响整体理解,可以先略过,继续听后面的内容。
二、问题:跟不上听力速度。
3. 题目:感觉听力材料读得太快,还没来得及理解就过去了。
- 解析:这可能是因为平时缺乏足够的听力训练,大脑还没有适应英语的语速。
- 解决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听力材料,从较慢语速开始练习,如英语教材中的听力部分。
随着能力提升,逐渐增加语速。
可以使用音频软件调整语速功能,先慢后快地反复听同一材料,提高对语速的适应能力。
4. 题目:听力中句子很长,听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内容。
- 解析:长句子包含较多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同时记住所有内容。
而且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记忆技巧,很容易遗忘前面的信息。
- 解决方法:练习做笔记。
可以使用简单的符号、缩写来记录关键信息,如用“&”表示“and”,“govt”表示“government”等。
在听长句子时,按照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宾等,有重点地记录信息。
三、问题:对听力内容理解困难。
5. 题目:能听懂单词和句子,但不明白整个段落的意思。
- 解析: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只关注了单个的单词和句子,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段落的主旨和内容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