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者的法制观念——从陈佩斯与央视的官司说起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陈佩斯拒绝上春晚的背后隐情2012年春晚总导演哈文邀请陈佩斯上春晚,遭到婉言谢绝。
虽然陈佩斯再多次公开场合说过,“用不上春晚”,哈文还是不死心,希望用真诚打动陈佩斯。
当哈文再次被任命为2013年春晚总导演后,哈文又一次邀请陈佩斯上春晚,还选定最优秀的团队为其量身打造小品剧本,没想到陈佩斯再一次拒绝。
用陈佩斯的话说。
“有些饭我已经吃过了,就不能再回过头去吃别人的饭。
”春晚是国内艺人梦寐以求的舞台,为什么陈佩斯一而再,再而三拒绝春晚呢?当年的春晚,让陈佩斯家喻户晓,可是也是因为央视无耻“封杀”,让陈佩斯演艺事业跌入低谷。
1999年初,陈佩斯发现央视下属电视公司擅自出版发行他和朱时茂创作并表演的《吃面条》、《拍电影》等八个小品的VCD光盘。
他和朱时茂寻求解决办法未果,无奈之下诉诸法律。
官司赢了,陈佩斯拿到了16万块钱的侵权赔偿金。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起普通官司被演绎成沸沸扬扬的“央视封杀”风波。
几乎在一夜之间,各个电视台和演出单位就不再追捧他了,他很难再接到商业演出邀请。
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拍摄的《父子老爷车》、《太后吉祥》、《好汉三条半》等,这些电影都叫好不叫座,一部接着一部亏损。
陈佩斯只能四处走穴,事业跌入低谷。
在陈佩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是太太王燕玲拿出多年积攒的70多万元私房钱,在延庆市井庄镇西三叉村承包了1万亩荒山,种果树和速生木材树,夫妻二人成了一对“农民”夫妻。
两年的时间,陈佩斯夫妇收获30万元。
当经济情况好了之后,陈佩斯又想当演员了,影视制作公司重新挂牌,排演话剧,再次找回了艺术的春天。
如今,陈佩斯仍不忘上山种树,他的梦想是营造万亩山林,打造一个天然氧吧。
最让陈佩斯高兴的是,他的话剧如日中天,一场接着一场演,而且场场爆满,据说已经排到明年5月了。
离开春晚10多年后,陈佩斯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大舞台。
在陈佩斯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央视某些“有权力”的人,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利,封杀陈佩斯,让他的演艺事业跌入人生最低谷,让老百姓最喜爱的小品演员从此“消失”春晚舞台。
龙源期刊网
陈佩斯的“名利”超越
作者:
来源:《中外管理》2011年第06期
5月份,陈佩斯加盟大剧院版歌剧《蝙蝠》的消息刚一传出,很多人就笑了。
因为大家都记得陈佩斯因为和央视的一场著作权官司,长达十几年失去了春晚平台,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所有电视台“封杀”!这些年来,陈佩斯在话剧舞台上的每一个成就,都会让人由衷地感到愉快。
而陈佩斯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我要感谢那场官司,这让我终于从名利场退了下来。
”
人们惋惜陈佩斯失去了春晚这个平台,陈佩斯却庆幸他离开了名利场。
点评:
记得几年前的“红楼梦中人”开幕式上,陈佩斯被拉上台做了个简短祝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那位胡子拉碴的“陈小二”居然说自己就是贾宝玉!
事实上,他是对的。
而如今光头依旧、胡子花白的陈佩斯也果然有着这份贾宝玉式的精神超越。
这才是喜剧演员的极致。
从在“排名”中剔除,到最终的超越,陈佩斯值得所有无论正得意还是失意的管理者来关注和品味。
主持人:李靖。
央视“春晚”的著作权保护李晓菲(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摘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该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
“春晚”是否属于著作权作品,是哪种作品定性,这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分歧,理论界争议也较大。
本文回归著作权法作品的本质,从独创性角度论述春晚应当认定为录影制品。
关键词春晚版权保护著作权法录影制品“春晚”作为一台社会影响极为广泛的综艺晚会,传播价值巨大。
早年就有因某音像出版社擅自出版“春晚”中的部分节目,被该节目的著作权人告上法院的案例,影响较大的如1999 年陈佩斯、朱时茂诉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侵犯著作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及侵犯表演者权案( 以下简称“陈佩斯诉央视国际案”) 。
近年来,针对一些视频网站提供“春晚”节目供网民下载或者在线同步直播,作为央视“春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被授权方———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央视国际”) ,频频将上述网站诉诸法院。
2010 年央视国际诉“快车网”擅自提供2009 年“春晚”下载服务、侵犯著作权案( 以下简称“央视国际诉快车网案”) 。
目前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主要有《著作权法》、《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但是,目前我国对晚会的立法保护相对落后,央视春晚作为独特的系列文学艺术作品,其版权保护问题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央视春晚的法律定性。
一、“春晚”属于著作权的作品文艺晚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节目形式,一般而言,晚会是由导演、演员以及各类技术人员参与,将歌舞、曲艺等节目以某种编排方式串联在一起,整体展现给观众的一种节目形式。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类节目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著作权法上规定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一定独创性并能够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晚会由编导人员经过长期的策划筹备,以特定的某种方式将节目进行串联,并在特定的灯光、音乐等背景的衬托下进行展现,不可否认晚会节目是具有独创性的。
陈佩斯遭封杀内幕作者:信朗来源:《椰城》2009年第03期《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后该怎么办,似乎是见仁见智的无解之问。
而陈佩斯离开春晚后,离开的内幕似乎比结果更引人入胜。
在经受各种采访轰炸似提问后,陈佩斯选择了沉默,有点绝口不提为何选择离开“春晚”的意味。
近日,记者联系了当年一手成就陈佩斯的邹友开导演,作为伯乐同时也作为陈佩斯的好友,邹导对记者说出了自己对于陈佩斯离开春晚舞台的看法。
作为参与了从1985年到1999年15届央视春晚的策划与创作的央视资深导演,邹导在谈起陈佩斯时语气里充满了欣赏,几乎是不加思索的,邹导连着说出了陈佩斯演过的所有小品。
“我觉得陈佩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小品演员,你看他演的那些小品,当年造成了多么大的轰动!”邹导告诉记者,从1984年,他到央视文艺部开始,就跟陈佩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几乎是看着陈佩斯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再到无声地离开央视舞台。
在邹友开看来,陈佩斯离开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陈佩斯与后来的春晚导演在表演形式的看法上相差甚远。
“这完全是小品风格的问题,佩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很有想法,在舞台小品大受好评后,他似乎更喜欢跳出舞台的局限。
比如说他喜欢大荧幕,他拍了好几部电影,之后就想把小品跟电影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佩斯产生了创新想法时,我已经退休了,当时他的想法没能得到新任春晚导演的支持,因为他们认为让观众在现场看大屏幕,而不是看演员在现场的真实表演,是很不过瘾的一件事。
所以佩斯之后创作的一系列的小品都没能通过审查。
”为了帮陈佩斯一把,邹导把他被央视春晚毙掉的小品《赶场》搬到了1998年的福州元宵晚会上。
“知道能用在福州元宵晚会后,佩斯还是很高兴的,连台词都精心改过了,我记得特别清楚,他们在台词中反复提到福州,他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观众熟悉陈佩斯,最早要从1984年的春晚小品《吃面条》开始。
但正是这个小品差点毁了导演。
据陈佩斯回忆,该小品在春晚直播前,陈佩斯和朱时茂先在一次运动员联欢会上进行了试演,“当时那些运动员们笑得前仰后合,那时候没有座位,都是坐在地上,你抱着我,我搂着你,笑得都翻了。
《易见》第6期:陈佩斯>>>>陈佩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我一部没看易立竞:现在好像电视上有一个节目叫《笑傲江湖》,好像这类型的节目也邀请过您做评委?陈佩斯:是吗?可能吧,但是没时间啊,那个时候我们正好当时给年轻人们排戏呢,我们的工作也都是安排好了的。
我要是自己去参加这个秀、那个秀,把这些孩子们就闪到这儿了,要把他们推上舞台,每周末演出两场,然后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能自己养自己,这些很重要。
易立竞:现在喜剧是一方面,话剧是一方面,还有电影、相声、小品,这些类型您关注什么呢?陈佩斯:最近没有,少一些,说不上,主要在于这些孩子们。
易立竞:郭德纲的相声您看吗?陈佩斯:看,在网上看!易立竞:好看吗?陈佩斯:好看。
包括郭德纲在天津台做的访谈《郭的秀》,他和他徒弟,胖胖的那小伙子,他和他的小胖徒弟,哎呀,我喜欢看!易立竞: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呢?陈佩斯:没看,我都没看。
>>>>陈佩斯:我的作品至今不落伍号召力比十年前好2014年5月,陈佩斯导演制作的话剧《托儿》和《阳台》在北京演出。
演员来自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培训班的学员。
2001年,他自导自演的《托儿》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后,他接连导演了六部话剧,将自己的事业重心,完全放在了舞台剧上。
易立竞:您的作品,比如说《托儿》是2001年的,《阳台》是2005年的。
这样的时间还能够让当时的那些包袱在现在变得合时宜吗?陈佩斯:首先一个,我在当时做的时候,我们把改革开放的一个光明的东西,我们没有去表现它光明的那一面,我们从它的背阳光的地方入手去写的,但是我们一直写透它,于是就见到了阳光。
易立竞:不落伍吗?陈佩斯:不落伍。
我们改革开放,在GDP至上和我们这种拜金主义最盛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他的酬金,还有我们的剩余价值都到哪儿去了,我们在问这些问题,问这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易立竞:现在这些问题应该不是最典型的问题了吧?陈佩斯:候建设(话剧角色)跳楼,大家那个时候觉得好像有点过了吧?现在真的跳楼已经成了风气了,正是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你曾经不尊重那些人,那些劳动者,那些流血流汗的人,而现在跳楼的是谁?是这些管理他们的人,是这些有权力的人,它有一个因果关系。
陈佩斯为什么被央视封杀?陈佩斯为什么不上春晚?篇一:说法者的法制观念——从陈佩斯与央视的官司说起自从陈佩斯、朱时茂与中央电视台(具体地说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下简称“央视”)打官司之后,笔者对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就失去了兴趣。
笔者为此曾作过广泛地调查:许多人都觉得春节晚会上如果没有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就象年夜饭里没有饺子一样,很有些乏味儿。
可陈佩斯、朱时茂二位竟不顾全国电视观众们对其精彩小品的期盼,楞是从春节晚会上“蒸发”了。
有人说陈、朱二人的“蒸发”源于央视的封杀。
对此,笔者是不太相信的。
记得当年陈、朱二人状告央视胜诉之后,有人问及他们当年没接到春节晚会剧组的邀请,是否是官司带来的负作用时,朱时茂坦言:“??我不认为中央电视台会封杀我们,我相信中央电视台有自己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
当时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李培森对记者说:“我虽然不是春节晚会的导演,但可以负责任地讲,以中央电视台的级别和胸襟绝不会因为个别官司与演员较劲甚至封杀他人。
”笔者以为李培森总裁说得极是,以中央电视台那么高的级别,怎能有小人般的鸡肠狗肚。
如果果然如此,这个玩笑也太“国际”了。
然而陈佩斯、朱时茂自从告了央视以后再也没有在“春晚”上露面却是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一情况,一位“圈内人士”曾说“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但让人不解的是陈佩斯、朱时茂此后除了没能在“春晚”上露面之外,也没少出好节目。
况且此后的“春晚”节目也未见多少精品,有些节目烂得惨不忍睹,却还堂而皇之地登上“春晚”,让全国人民渐渐地对“春晚”绝望!当然,陈、朱二人即然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坚持让央视赔款,那么央视为此不让他们俩再上春晚也是正常的事(假如央视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全国电视观众的要求的话)。
这至多使人觉得咱们大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与邻居张寡妇的气度没什么两样。
让笔者感到不解的是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6日作出的生效判决至今竟未得到执行!笔者从《法制文萃报》上看到了陈佩斯的无奈:“他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一直到今天还侵权,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那33万我可不敢去要,门口有武警不让进啊”。
《陈佩斯跑了?陈佩斯哭了!》--一文引发的纠纷刘桂宽笑星告报社索赔巨款这可不是舞台上的喜剧而是法庭真刀真枪的对垒不经意的读报与经意的投稿使我有了机会法律之门开始对我敞开.小小一片嫩芽,是大树长成的开端;小小一个花蕾,是果实成熟的开端;短短一段序曲,是情感高潮的开端;轻轻一阵微澜,是浪潮澎湃的开端。
“开端”是一种象征,是一个新的起点。
不经意的一次尝试一份付出,或许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转折的开端。
我律师生涯的开端富有传奇色彩,应验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哲言。
这要回溯到18年前,当时我还是人民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出口业务科科长,在广西第一律师事务所兼职法律工作者,刚刚出道。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我接手的案件竟然是全国妇孺皆知的著名笑星陈佩斯与《湖南广播电视报》的“名人官司”,时称全国十大新闻官司之一。
事件起因是,1988年5月23日,陈佩撕应湖南电视艺术家与企业家联谊会、湖崩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潮颂》晚会剧组的邀请到达长沙,准备参加25日晚上的演出24日晚,陈佩斯突然拂袖而去拒绝参演,临行前从长沙火车站打电话给湖南电视台台长陈述了拒演四点理由。
尽管宋台长在电话中极力挽留,但陈佩斯依然违约离为此,湖南电视台副台长陈先绪、专题部副主任刘学稼、中国电视艺术协会湖南分秘书长刘健安以“布董味”的笔名,撰写了通讯《陈佩斯跑了》一文(以下简称《跑发表在1988年6月2日)出版的《湖南广播电视报》上原文如下:陈佩斯跑了万般期待,几多疑惑,一片惊愕一多少思索… 观众纳闷了,纷纷指责晚会举办单位玩“空城计”。
面对掷来的频频质问,导演一脸沮丧地告诉大家,陈佩斯跑了。
“救场如救火”,而陈佩斯正是选择这样的时刻跑掉的。
人们愤慨了。
一宣传改革,是这场晚会的主旨。
为搞好这一活动,晚会领导小组派专人去请演员。
导演找到陈佩斯,陈表示愿去湖南。
但不能演小品,只能唱歌。
接着,陈问报酬。
导演说:“一首歌300元怎样?”陈不吱声。
导演又问,“陈先生平常演出的最低报酬标准是——”陈回答:“至少四五百。
20180402cctv1央视一套《今日说法》十元钱的官司简介:北京时间2018年4月1日中午12:35-13:15,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法制类节目《今日说法》将继续在CCTV1综合频道-央视一套播出,本期的主题是《十元钱的官司》,手一滑,就被划走了十元钱,一个游戏软件,引发官司连连,看似不起眼的收费,潜藏着巨大的隐患,法学教授维权,也是一波三折...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栏目简介:《今日说法》诞生于1999年1月2日,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全日播法制栏目,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
栏目秉持“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
栏目收视排名长期稳居央视前列,影响力持续增强;《1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小撒探会》等特别节目铸就高端品质,使栏目实现了更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普法功能。
网友精彩评论:1、CCTV今日说法:手一滑,就被划走了十元钱,一个游戏软件,引发官司连连,看似不起眼的收费,潜藏着巨大的隐患,法学教授维权,也是一波三折...4月2日CCTV1中午12:35 敬请关注今日说法《十元钱的官司》。
2、特警锋哥:近期,山东长清一批大学生深陷“套路贷”引起网友关注,其中一女大学生借5000元被逼还13万,还写下30万欠条。
诈骗团伙各种手段催债,在借款大学生家的墙上喷上各种威胁性和恐吓性的语言,有的大学生已经离家出走,甚至全家搬迁…20180331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播出----破解“套路贷”!3、美少雨雨雨:看了今日说法,一个女的和四兄弟里的老大结了婚生了孩儿,老大意外死了,她又和老三结了婚生了孩儿,结果老三也意外死了…然后有人撮合她和老二结婚,她没答应老二就把她杀了…老二判了死缓…堪比电视剧。
4、一只和谐的蛇蝎点点:我看今日说法和天网十多年,今天看到一个杀人原因最让我目瞪口呆的案子,是去年12月天网的《一个乡村女人的惨剧》。
说法者的法制观念——从陈佩斯与央视的官司说起
说法者的法制观念——从陈佩斯与央视的官司说起
自从陈佩斯、朱时茂与中央电视台(具体地说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下简称“央视”)打官司之后,笔者对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就失去了兴趣。
笔者为此曾作过广泛地调查:许多人都觉得春节晚会上如果没有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就象年夜饭里没有饺子一样,很有些乏味儿。
可陈佩斯、朱时茂二位竟不顾全国电视观众们对其精彩小品的期盼,楞是从春节晚会上“蒸发”了。
有人说陈、朱二人的“蒸发”源于央视的封杀。
对此,笔者是不太相信的。
记得当年陈、朱二人状告央视胜诉之后,有人问及他们当年没接到春节晚会剧组的邀请,是否是官司带来的负作用时,朱时茂坦言:“……我不认为中央电视台会封杀我们,我相信中央电视台有自己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
当时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总裁李培森对记者说:“我虽然不是春节晚会的导演,但可以负责任地讲,以中央电视台的级别和胸襟绝不会因为个别官司与演员较劲甚至封杀他人。
”笔者以为李培森总裁说得极是,以中央电视台那么高的级别,怎能有小人般的鸡肠狗肚。
如果果然如此,这个玩笑也太“国际”了。
然而陈佩斯、朱时茂自从告了央视以后再也没有在“春晚”上露面却是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一情况,一位“圈内人士”曾说“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好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但让人不解的是陈佩斯、朱时茂此后除了没能在“春晚”上露面之外,也没少出好节目。
况且此后的“春晚”节目也未见多少精品,有些节目烂得惨不忍睹,却还堂而皇之地登上“春晚”,让全国人民渐渐地对“春晚”绝望!
当然,陈、朱二人即然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坚持让央视赔款,那么央视为此不让他们俩再上春晚也是正常的事(假如央视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全国电视观众的要求的话)。
这至多使人觉得咱们大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与邻居张寡妇的气度没什么两样。
让笔者感到不解的是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6日作出的生效判决至今竟未得到执行!笔者从《法制文萃报》上看到了陈佩斯的无奈:“他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一直到今天还侵权,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那33万我可不敢去要,门口有武警不让进啊”。
笔者不知陈佩斯的这段话是真是假。
如果是假的,笔者建议央视起诉《法制文萃报》和陈佩斯,他们这样诽谤央视,让央视的“老脸儿”还往哪儿放?如果是真的,那就更让笔者不解了,你陈佩斯不敢去要,你可以申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嘛!难道我们的法律是“吃素”的?再说央视,不就是三十来万元钱吗?随便从哪个广告上“蒙一下”或让观众多打手机发短信“互动”一下不就有啦!也免得让其他媒体说三道四的。
以上说的都是废话,现在说点儿正经的。
如果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述判决真的未能执行,笔者希望央视自觉地去找陈佩斯、朱时茂去履行赔款义务,把333293元的赔偿款送到人家手上,向陈、朱二人当面道歉,然后让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来个跟踪报道,再找几个专家作点评,以此来显示一下经常给全国人民说法的说法者的法制观念。
今年的春节晚会即使来不及上节目,也让陈、朱哥儿俩到场露个面,让全国的电视观众看看咱中央电视台的大气大度。
或者就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中央电视台的台长突然上台,把坐在台下的陈、朱二人请上场,当场兑现赔偿款,感动一下全国的电视观众(要知道,“政府”纠正一个错误比做十件好事更能感动人),免得让那个被法院执行局拘留了三次的二赖子在那儿撒泼说:我赖咋的,我比中央电视台还好点儿呢!我欠人家五百块钱已经还了一半儿,那中央电视台欠陈佩斯三十多万一分都没还!
顺便说一句,如果央视采用了笔者这个“金点子”,把全国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别忘了支付笔者一点儿“策划”费用,否则我也得起诉央视,这好歹也是“知识产权”!,反正咱这辈子不太可能上央视,不怕封杀!
安徽润天律师事务所·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