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弹力 弹簧测力计》力和运动
- 格式:pptx
- 大小:472.25 KB
- 文档页数:13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
会准确使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水平。
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2、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自学)。
三、学习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四、学习过程:(我自信,我能行!)1、直尺、等会, 时又,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有些物体,例如,变形后,这种特性叫。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也。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
2、弹力是物体因为而产生的。
3、测量力的工具叫。
弹簧,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测量力的测力计,叫。
4、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线轻轻的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3)如果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没有过大的摩擦,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的位置,若不是,则需要调节。
(4)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5)读书时,看清弹簧测力计上所标注的单位,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以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
(6)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5、说出弹簧测力计的种类,以及内部结构的名称。
6、前面我们学过了刻度尺、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的使用,那么现在大家来总结一下,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五、专题训练:(谁英雄谁好汉,让我们比比看!)1、请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示数是:______。
弹力弹簧测力计-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理解以下内容: - 掌握测量力的方法; - 理解什么是弹性; - 理解什么是胡克定律,并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 学生能够解释力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教学内容本课将会讲授以下内容: - 力的概念和单位 - 测力的方法 - 弹性 - 胡克定律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3. 教学步骤3.1 引入讲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来引入本课的内容:速度和加速度对小车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在测量重力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样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的目的。
3.2 讲解力的概念和单位首先,讲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形状或停止运动的物理量。
同时,讲师也应该向学生介绍力的单位:牛顿。
3.3 测力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测量力的方法,包括劈木板、垂直强度和比较伸长长度等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力大小的测量单位是牛(N),力的方向可以用箭头来表示。
3.4 弹性学生需要理解什么是弹性,通过拉伸弹簧的方式来观察和感受弹性变化。
他们需要了解弹性的定义:弹性是指物体在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性质。
3.5 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弹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因此需要讲解给学生。
学生需要明白,胡克定律指出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例,也就是变形程度和受力大小成正比例。
3.6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力器,通常由一个弹簧和一个刻度盘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量,并且学习如何计算出其重力大小。
3.7 练习学生需要亲自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对于如何操作弹簧测力计等技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在学生中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理解,掌握一些测力的方法,能够解释并应用弹性和胡克定律的概念。
鲁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力和运动》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力及其作用效过果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历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有力作历时物体间能够接触,也能够不接触。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彼此作使劲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彼此作历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先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恢复先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三、重力概念: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确实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四、摩擦力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1:物体间彼此接触;2:物体间有彼此挤压作用;3:物体接触面粗糙;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五、二力平稳1.力的平稳平稳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作历时,若是能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咱们就说物体处于平稳状态.平稳力:使物体处于平稳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稳力.二力平稳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稳.二力平稳的条件能够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历时,若是维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平稳.六、牛顿第必然律惯性一、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一样条件下,平面越滑腻,小车前进地越远。
第六章力和运动第2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准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弹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通过制作,探究学习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水平。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 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教学准备】教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气球、支架、课件等学具:钢尺、弹簧、硬纸板、钩码若干、头发、橡皮泥、乒乓球、气球等。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运动员跳水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使运动员上升的力是怎样产生的吗?引入:第2节弹力弹簧测力计观看感悟激发学习热情。
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探究活动一:探究弹力的产生1.弹性一、弹性与塑性【做一做】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橡皮筋、弹簧、直尺、橡皮泥、气球、纸、面团、铁丝等,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能够改变物体形状”这个观点的准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否将上述物体实行分类?并说出这样分类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分类,实行总结。
结论:1.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学生动手实验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体验,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分类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橡皮泥、纸、面团、铁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水平思考、讨论2.塑性2.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兴庆区月牙湖回民第二中学教学设计章节第六章力和运动第 2 课时课题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知道弹性和塑性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弹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弹力的应用分析得出弹力的方向的规定3.透过探究实验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4.让学生通过月的得出使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注意事项重、难点重点: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难点:1.确定弹力的方向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引导法多媒体应用应用1 应用2 应用3 应用4 应用5 ……西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自学检测在快乐基础作业单中设计引入新课用弹弓将粉笔头打出去提问:谁改变了粉笔的运动状态?这个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测量这个力的大小?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跟我一起学习第六章第2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板书学生观察聆听他通过生活规律体提出疑问引出新课实践感知弹性和塑性过渡:力不但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且还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请同学们用力使准备好的器材发生形变,撤去力观察他们的特点,然后试着对它们实行分类,说明你分类的理由?好了,我们请同学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并说明理由学生动手,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撤去力观察,找出共同点分类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把弹簧、橡皮筋、气球归为一类,理由:他们受到力发生形变撤去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橡皮泥受到力发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弹性和塑性的不同特征这就是咱们要研究的弹性和塑性,请同学们将概念补充完整形变撤去力不能自动回复到原来的形状形变的不同过渡:接着同学们以弹簧和橡皮泥作对比,说说撤去力他们的形变有什么不同?我们把橡皮泥发生的形变称作塑性形变;而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撤去力弹簧的形变能够恢复,而橡皮泥不能恢复类比理解弹性形变弹性限度演示:受到力发生形变,撤去力恢复原来形状所以它发生的是如果用力稍大一些,撤去力怎么了?提醒:使用弹簧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弹性形变没有恢复原来的状态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弹力过渡:同学们在对弹簧,像皮筋,气球等施加力的同时,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将准备好的小车放在木块上,使小车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利用弹簧让小车运动起来呢?那除了压缩弹簧产生力,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那如果让弹簧保持原状放在小车后面,会产生这样一个力吗?那什么情况下弹簧会产生让小车运动的力呢?板书:弹力产生原因:发生弹性形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到弹力,请举例说明、课件,弹力的应用非常广泛,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力的作用效果简单的分析弹力人与跳床接触时,人对跳床有向下的压力,跳床对人有向上的也受到橡皮筋的拉力,弹簧的拉力,气球的压力压缩弹簧一段紧挨木板另一端紧靠小车,然后收松开拉伸弹簧也会产生力的作用不会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撑杆、跳床、】射箭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弹力产生的原因,利用问题的提问降低难度,让学生很容易行到发生弹性形变支持力,射箭时:手对弦有向后的拉力,弦对箭有向前的推力,这些物体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都属于弹力的范畴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思考两个问题:1.跳板发生的形变方向向哪?2.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有什么关系?3.所以产生弹力方向怎样规定?与形变方向相反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原因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接下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拉力器,同学们观察它形变方向向哪,所以产生的弹力方向?我们请两位同学来PK比较拉力的大小?其余同学们做裁判好开始,谁更厉害?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的出来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要验证这个规律需要实行实验小组讨论:1.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2.测量哪些物理量?3.怎样改变拉力大小?好,清楚了吗?开始实验实验次数拉力F/N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量ΔL/cm123提示: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像有图像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弹簧的伸长量大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过渡】根据这个原理能够设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吗?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哪些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上的知识你认为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什么?好现在开始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完成任务四的第二部分内容好了,我们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就体验到这,抓拍同学们在使用时操作不规范的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提到刻度盘挂钩指针学生反映学生阐述自己经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水平及动手水平当堂练习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只能发生弹性形变C.用力压坚硬的桌子,桌子不会发生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说明他的弹性很好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学生练习对学习的知识应用及反馈当堂作业在快乐基础作业单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反思将手机和白板连接,时刻将学生的体验,实验过程让其他同学看到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有效性反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习知识的水平整堂课教学效果反思环节清晰合理改进措施提问的方式太过生硬,稍微变换个方式,降低问题的难度。
6.2弹力弹簧测力计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被测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_N。
2.小欣给爸爸拿图中所示的茶杯,不小心失手,茶杯盖和茶杯同时掉落地上。
若忽略空气阻力,茶杯盖和茶杯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二者之间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弹力,理由是_____。
3.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是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____性.如图所示,运动员刘飞亮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4.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N,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___ N。
5.如图,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变弯曲,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6.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
7.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笔芯会弯曲,这个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二、单选题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橡皮筋进行探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高B.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25NC.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串接起来一起用,能够测的力最大值为10ND.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8cm9.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10.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4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是4NB.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8NC.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比甲对测力计的拉力大4ND.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比乙对测力计的拉力大4N1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范围和分度值1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
二弹力【学情分析】弹性、塑性的引出是本节课的第一个亮点。
采用实验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竞争的方式举例,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基本技能:探究弹簧秤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3、基本方法: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结论、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水平。
4、基本经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体现物理来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难点:弹簧秤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启发性教学法。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实验水平、初步的分析、概括水平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
”这是物理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宗旨。
实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培养他们对人类知识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形成创造思维水平。
【教学准备】教具:弹簧、直尺、弹簧秤、拉力器、气球、钩码(10个)学具: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粗导线、测力计、铜块各一个、钩码一组。
【教学过程】第一时段:课前(学)1、阅读课本,初步了解弹性和弹力的的相关知识。
2、了解弹力的测量工具及测量的方法第二时段:课中一、有趣的导入(学)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①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下面请同学们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个侧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
实验前请同学们听清两个要求:一是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粗导线、刻度尺五种器材来做实验;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最新精选鲁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第五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能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B、作用在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合力一定为零C、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因为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所以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D、弹簧测力计只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自制弹簧秤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拉力时,弹簧长度为5.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B、10NC、35ND、20N【答案】:第3题【单选题】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D、力气大的同学【答案】:第5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5N,0NB、0N,5NC、5N,5ND、5N,10N【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所示,两物体均重200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解析】:第7题【单选题】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A、0B、30 NC、20 ND、15 N【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球拍的拉线弯曲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这时球拍具有______能.在不考虑阻力情况下,球飞出之后,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______?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______?N.A、0.2B、1.4【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在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弹簧.(选填“A”或“B”)【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如图,用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形变后会对手产生______力,这个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有误【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