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空气采样题册

室内空气采样题册

室内空气采样题册
室内空气采样题册

室内空气

第一节布点与采样

分类号:A1

一、填空题

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883—2002)适用于和,其他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①

答案:住宅办公建筑物

2.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是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和放射性参数。①

答案:物理化学生物

3.空气中应有、、嗅味。①

答案:无毒无害无异常

4.室内空气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采样点应避开,离墙壁距离应大于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m。①②

答案:通风口0.5 1

5.室内空气监测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来选择采样高度。①②

答案:呼吸带0.5~1.5

6.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②

答案:1 0~1 5 3

7.气泡吸收管适用于采集室内气态污染物,采样时吸收管要放置,不能有泡沫溢出。使用前应检查吸收管玻璃磨口的和进气喷嘴的完整性。②

答案:垂直气密性

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并不得少于间。③

答案:减半 3

9.室内空气物理性参数的测定,除了温度、和,还有对新风量的检测。①

答案: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二、判断题

1.室内空气检测所用的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并通过计量检定。采样时采样仪器(包括采样管)可在阳光下采样。()②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采样时采样仪器(包括采样管)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射。2.室内空气监测采样点数量的确定,应根据监测室内房间的数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便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水平。()’①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

3.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5 d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 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4.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一200 1)(2006年版)规定时,对不合格项进行再次检测,其抽检数量应与上次检测时相同。()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其抽检数量应增加l倍。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关闭空调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 h后进行。()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

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l h后进行。

6.根据《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 67—2004)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采用筛选法采样,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计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 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①②

答案:正确

7.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采用有动力采样器时,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精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①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

8.室内空气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进行记录,并由采样者签字。()①②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883—2002)规定的标准状态温度和压力分别为。()①②

A.273K/101.325 kPa B.298K/101.325 kPa C.273 K/101.325 mmHg 答案:A

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883—2002)中确定室内空气监测采样点数量时规定:.原则上小于50 m2的房间应设个点,50~l 00 m2应设个点,1 00m2以上至少设:个点。()①②

A.2~3,3~5,6 B.1~3,3~5,5 C.1~3,3~6,6

答案:B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房间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并不得少于间;房间总数少于时,应全数检测。()③

A.3%,5,5 B.5%,3,5 C.5%,3,3

答案:C

4.室内空气采样系统流量要保持,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流量,误差不得超过。()①②

A.稳定,进气,1 0%B.恒定,进气,5%C.恒定,出气,5%

答案:B

四、问答题

1.室内空气监测如何进行现场空白检验?①②

答案:在进行现场采样时,一批应至少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同其他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的现场空白,采样结束后和其他采样吸收管一

并送交实验室。样品分析时测定现场空白值,并与校准曲线的零浓度值进

行比较。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

2.我国将民用建筑工程划分为两类,简述I类和II类民用建筑工程各包括哪些?③

答案: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和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II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厅、餐厅和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3.简述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的设置要求。③

答案: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房间使用面积置: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 m2时,设1个检测点;

房间使用面积50~1 oo m2时,设2个检测点;

房间使用面积l oo~500 m2时,设3~5个检测点:

房间使用面积500~l 000 m2时,设5~6个检测点;

房间使用面积l 000~3 000 m2时,设6~9个检测点;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3 000 m2时,设不少于9个检测点。

4.简述如何评价与表示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①②

答案:检测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平均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时,为达标。如果有一项检测结果未达到标准要求时,为不达标。要求年平均、日平均、8 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先做筛选法采样检测,若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为达标。当采用筛选法采样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值

要求时,必须按年平均、日平均、8 h平均值的要求,采用累积法采样检测结果评价。

5.简述室内空气采样时间和频率的基本要求。①②

答案:年平均浓度至少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采样1 8 h,8 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6 h,1 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 min,采样时间应涵盖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参考文献

[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883—2002).

[2]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一2004).

[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2006年版).

命题:刘伟王迎

审核:池靖王迎夏新

第二节物理性参数

(一)温度

分类号:A2.1

一、填空题

由于玻璃热后效应,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使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计的零点位置,应经常用校正。

答案:标准温度计

二、判断题

1.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使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其玻璃细管上设有充满液体的部分空间,充有足够气压的一般性惰性气体。()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充有足够气压的干燥惰性气体。

2.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为了防止日光等热辐射的影响,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温包需用热遮蔽。()

答案:正确

3.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水银温度计按凹出弯月面的最低点读数。()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按凸出弯月面的最高点读数。

4.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酒精温度计按凹月面的最低点读数。()

答案:正确

5.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由于人本身的热辐射对玻璃液体温度计的准确度没有影响,故应在其充分稳定后读数,不必快速。()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快速准确读数,以免人的呼吸气和人体热辐射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6.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对于玻璃液体温度计,如零点有位移时,应把位移值加到读数上。()

答案:正确

7.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数显式温度计的最小分辨率应该为0.2℃。()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该为0.1℃。

8.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数显式温度计的测量气温感温元件离墙壁不得小于0.5m。()

答案:正确

9.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使用数显式温度计时,待其显示器所显示的温度稳定后,需经2~5 min后方可读数。()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待所显示的温度稳定后即可读数。

10.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校正数显式温度计时,应在校正零点后,经5~

10 min后记录读数。()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所使用的玻璃液体温度计的刻度最小分值应不大

于℃,测量精度为℃。()

A.0.1,±0.5 B.0.2,±0.5 C.0.2,±5 D.0.1,。±5

答案:B

2.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时,数显式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为℃,测量精度±0.5℃。()

A.一30~+1 00 B.一40~+1 00 C.一3 0~+90 D.一40~+90

答案:D

四、问答题

简述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使用数显式温度计的校正方法步骤。

答案:(1)将欲校正的数显式温度计感温元件与标准温度计一并插入恒温水浴槽中,放入冰块,校正零点,经5~1 0 min后记录读数。(2)提高水浴温度,记录标准温度计20℃、40℃、60℃、80℃和I 00℃时的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温度。

五、计算题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中,一支玻璃液体温度计在校正时温度计所示零点为O.1℃,而标准温度计的零点位置在0℃,现用该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其读数为29.6℃,试求该室内的实际温度。

答案:该温度计的零点位移值d=-0—0.1=一0.1℃

实际温度为:29.6+(一0.1)=29.5℃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3—2000).

命题:华岚英

审核;池靖华蕾(二)空气湿度

分类号:A2.2

一、判断题

1.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机械通风干湿表的温度刻度的最小分值应不大于

0.1℃。()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不大于0.2℃。

2.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机械通风干湿表的测量精度为±3%。()

答案:正确

3.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电动通风干湿表温度刻度的最小分值不大于0.2℃。()

答案:正确

4.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电动通风干湿表的测量精度为±2%。()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3%。

5.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使用通风干湿表法校正通风器作用时间,校正时要求其通风器的全部作用时间不得少于5 min。()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得少于6 min。

6.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使用通风干湿表测试时,需用吸管吸取蒸馏水送入湿球温度计套管内,以湿润温度计头部纱条。()

答案:正确

7.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使用通风干湿表测试时,需通风1 0 min后读干、湿温度表所示温度。()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通风5 min后读数。

8.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使用氯化锂露点湿度计,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可直接在仪器上显示,测定精度不大于±2%。()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精度不大于±3%。

9.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氯化锂湿度计在测量前需进行补偿,用旋钮调满度,将补偿开关置测量位置,即可读数。()

答案:正确

10.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使用氯化锂湿度计测量时,通电后需立刻读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通电1 0 min后再读数。

11.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氯化锂湿度计的氯化锂测头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必须清洗。()

答案:正确

12.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氯化锂湿度计的湿敏元件不要随意拆动,但可在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浓度高的环境中使用。()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得在腐蚀性气体(0n-氧化硫、氨气、酸、碱蒸气)浓度高的

环境中使用。

二、选择题

1.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机械通风干湿表的测量范围为RH。()A.5%~1 00%B.1 0%~1 00%C.5%~90%D.1 0%~90%

答案:B

2.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电动通风干湿表的测量范围为RH。()A.5%~1 00%B.1 O%~1 00%C.5%~90%D.1 0%~90%

答案:B

3.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时,氯化锂露点湿度计的测量范围为——RH。()A.5%~1 00%B.1 O%~l OO%C.1 2%'~1 00%D.1 5%~1 00%

答案:C

三、计算题

1.用一支阿斯曼通风干湿表在风速>2.5 m/s的条件下测量公共场所空气的湿度,滴。得结果如下:干球温度为25.0℃,湿球温度为20.0℃,监测时大气压为101.3 kPa:.温度计系数A=0.006 77,且查表得20.0℃时的饱和水气压取,为23.39 kPa,25.0℃的饱和水气压为3 1.69 kPa,试计算该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

答案:由水气压公式得出:e=B t一AP(t一t’)=23.39—0.006 77×l01.3×

(25--20)=1 9.96 (kPa)

由相对湿度公式得出:F=(e/E)×100%,F=(19.96/3 1.69)×100%=63.0%

2.用氯化锂湿度计测定室内空气湿度,已知露点温度为2 1.2℃,此空气相对湿度为30%,求在该空气温度时的饱和水气分压(查表知露点温度为21.2℃时,其饱和水气压为2 5 1 8.1 l Pa)。

答案: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为:F=h/i×1 00%

则空气温度时的饱和水气分压i=h/FX 100%=2518.1 I/0.3=8 393.70(Pa)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GB/T 1 8204.15—2000).

命题:华岚英

审核:池靖华蕾

(三)空气流速

分类号:A2.3

一、填空题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移动的距离,单位为m/s或km/h。答案:水平方向上

二、判断题

1.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表式热球电风速计或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的最低监测值不应大于0.03 m/s。()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应大于0.05 m/s。

2.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中,有方向性的热球式电风速计测定方向偏差在5。时,其指示误差不大于被测定值的±5%。()

答案:正确

3.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表式热球电风速计在测试时应将测头上的红点对准风向。()

答案:正确

4.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打开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电源开关,需调整后才显示出风速。()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需调整,直接显示出风速。

5.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表式或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的测定值(指示风速),即为实际风速。()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需要查校正曲线后计算得出实际风速。

6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数字风速表在测试时需将开关拨到平均挡,2 min 后显示的第一次风速即为所测的平均风速。()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第一次风速不读,再过2 min后显示的风速艮口.为所测的平均风速。

7.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将数字风速表的传感器水平拿在手中置于被测环境中,再将电源开关打开,即可读得瞬时风速。()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该垂直拿在手中。

8.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校正数字风速表时,将欲校正的风速传感器置于风洞轴心位置,观察并记录测得的风速。()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热球式电风速计法适用于风速为m/s的公共场所风速测定。()

A.0.05~5 B.O.7~5 C.0.7~30 D.0.05~10

答案:A

2.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数字风速表法适用于风速为m/s的公共场所

通风管道、通风口和通风过道风速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外风速的测定。()A.0.05~5 B.0.7~5 C.0.7~30 D.0.05~10

答案:C

3.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数字风速表的启动风速为m/s。()A.≤0.1 B.≤0.5 C.≤0.7 D.≤1.0

答案:C

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 8 8 8 3--2002)中规定的空气流速为:夏季空调,

冬季采暖。()

A.≤0.3 rn/s,≤0.2 m/s B.≥0.3 m/s,≤0.2 m/s C.≥7 0.3 m/s,≥0.2 rn/s D.≤0.3 m/s,≥0.2 m/s

答案:A

四、计算题

公共场所空气流速测定时,一数字风速表在其被校正时的风速计读数为3.5 rn/s,通过计算得出其风速为3.4 m/s,在相同风速条件下,测得空气风速为20.3 m/s,试问该条件下空气的实际风速。

答案:该条件下风速表的校正系数为a=V s/V t=3.4/3.5=0.97

则该条件下空气的实际风速为V f=a×V t=0.97×20.3=1 9.7(m/s)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风速测定方法(GB/T 18204.15—2000).

命题:华岚英

审核:池靖华蕾

(四)新风量

分类号。A2-4

一、填空题

1.测定室内新风量时,示踪气体是一种无、无、使用浓度无、安全、环境本底低、易采样、易分析的气体。

答案:色味毒

2.根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 1 8204.1 8—2000),计算平均空气交换率的方法一般有法或法。

答案:平均回归方程

3.在研究空气运动中,一种气体能与空气混合,而且本身不发生任何改变,并在很低的浓度时能被测出,这一类气体总称为

答案:示踪气体

二、判断题

1.《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 1 8204.1 8—2000)不适用于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适用于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

2.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室内空气总量等于室内容积减去室内物品总体积。()

答案:正确

3.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示踪气体的浓度与时间呈线性衰减。()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示踪气体的浓度与时间呈指数衰减。

4.测定室内新风量时,采样前气体浓度测定仪要先做归零调整及感应确认,归零工作可在任何环境中调整。(.)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归零工作需要在清净的环境中调整。

5.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其采样与测定工作是在关闭门窗的情况下进行的。()

答案:正确

6.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示踪气体环境本底浓度必须为0。()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示踪气体环境本底浓度可以不为0,计算时示踪气体浓度应减去本底浓度后再取自然对数。

三、选择题

1.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可以用做示踪气体的是。()

A.一氧化碳B.氮气C.氨气D.硫化氢

答案:A

2.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时,在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后,一般用摇摆扇搅动空气min,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后再采样。()

A.0~1 B.1~2 C.2~3 D.3~5

答案:D 毒

3.根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T 1 8204.1 8—2000),计算室内空气容积不包括的室内物品有:。()

A.桌、柜B.沙发、床C.箱子D.桌、柜、沙发、床和箱子等

答案:D

4.测定室内新风量时,用回归方程法计算空气交换率,当浓度均匀时,在30 min 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测定示踪气体浓度,测定频次不少于次。()A.2 B.3 C.4 D.5

答案:D

5.根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 1 8204.1 8—2000),下列各示踪气体环境本底水平最高浓度要求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600 mg/m3 B.六氟化硫0.4 mg/m 3

C.一氧化氮0.4 m/m3 D.三氟溴甲烷低于检出限

答案:B

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新风量的标准为m3/(h.人)()

A.≥20 B.≥1 30 C.≥140 D.≥50

答案:B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室内新风量?其单位如何表示?

答案: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其单位为m3/h。

2.简述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新风量的原理。

答案: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3.简述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测定室内新风量的步骤和计算公式(任选一种方法)。

答案:(1)测定并计算出室内容积K和室内物品总体积%,得出室内空气容积V=V1—V2。

(2)校正气体浓度测定仪,在清净的环境中对仪器进行归零调整。

(3)关闭门窗,在室内通入适量的示踪气体后,将气源移至室外,同时用摇摆扇搅动空气3~5 min,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再按对角线或梅花状布点采样并测定开始时示踪气体浓度C0,15 min或30 min时再采样,测定最终示踪气体浓度C t,得出平均空气交换率A=(1n C o--In C t)/t(用平均法)。.(4)计算新风量Q=AV(其中单位:从K、虼为m3,C o、C t为mg/m3,t 为h,

A为h-1,Q为m3/h)。

五.计算题

测定室内新风量时,某房间室内容积为1 20 m3,室内物品总体积为3 O.O m3,以二氧化碳为示踪气体进行新风量测试,测量开始时二氧化碳浓度为8.20×1 03 mg/m3,30min后二氧化碳浓度为4.40 X 103 mg/m3,用平均法计算该房间的平均空气交换率和新风量。

答案:平均空气交换率A=(1n C o--ln C t)/t

=[1n(8.20×103)一ln(4.40 × 1 03)]/0.5=1.24(h一1)

新风量Q=AV=A(V1-V2)=1.24 ×(1 20—3 0.0)=1 1 2(m3/h)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 1 8204.1 8-2000).

命题:梁云平审核:池靖华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1)布点: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2)平板暴露法平板直径9c m、采样高度,暴露5m i n。 3、检验方法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50000N 细菌总数(c f u/m3)=A×T A为平板面积(c m2);T为暴露时间(m i n);N为平均菌落数(c f u) 5、结果判定(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2)I 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 f u/c 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3)I 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 f u/c 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 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 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药品检验取样管理规程(含表格)

药品检验取样管理规程 (ISO9001-2015/GMP) 1.0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取样的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2.0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取样。 需要取样检验的原辅料系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物料,以及对产品生产质量有直接影响的辅助材料。 中间产品是指药品生产过程中,没有完成所有加工工序的产品。 3.0定义 3.1.取样: 是指为某一特定目的,自某一产品、物料、中间产品中抽取一部分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取样的物料相适应。 3.2.样品: 是指按照取样规程取得的一部分物料。样品量应足够满足所有要进行的全部检验,包括复试和留样。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3.3.取样目的 工艺验证、设备清洁验证、设备确认等确认、验证环节取样; 物料入厂检验,批放行检验,中间控制检验,持续稳定性考察取样; 偏差调查过程中涉及的重新取样检验及掺假检验等。 3.4.取样类型 常规取样、异常取样、复验取样

其中异常情况取样是指:对退货产品、入库后出现异常产品、偏差调查需重新取样的。 4.0取样人和取样时机的规定 取样人应经相应的培训,由化验室主任授权批准。 4.1.原料、辅料 生产使用的原料、辅料采购进厂时,经库管员验收合格后,由库管员填写请验单,化验室负责取样检验。 4.2.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由该岗位人员在本工序完成后立即填写请验单;由化验室取样,并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4.3.成品 用于成品检验的样品取样由化验室在包装工序的前、中、后阶段分别取样。 留样观察和持续稳定性考察产品由化验室在生产外包装工序抽取。 成品取样由化验室完成,填写取样记录,化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工作。 5.0取样操作 ?取样前:按照请验单内容核对物料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批号、数量等;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密封、完整、是否存在物理破损。凡有异常的包件,应单独取样检验并记录异常情况。 ?取样时:须填写取样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物料编码、总数量(批量)、取样量、取样日期、必要的取样说明和取样人、复核人签名等项。?取样后:取样人员应将原容器或包装封口严密。 ?编制袋或牛皮纸包装的辅料取样后用绳包扎封口,桶装原辅料打开塑料袋取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1]

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 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 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2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用空气采样器采集样品时,为防止吸收瓶内的吸收液 影响流量计流量,应在吸收瓶和流量计之间放置 和 。现场采样时除记录采样流量外,还应记录 和监测点的 和 。标准状态下(273K 、101.3kPa )的采样体积计算公式为 。 答:倒吸 缓冲瓶 干燥剂 采样时间 气压 气温 3 .1012732730P t V V ?+? = 2.纳氏试剂是用 、 和 试剂配制而成,其中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配好的纳氏试剂要静置后取 液,贮存于聚乙稀瓶中。 答:碘化钾 二氯化汞 氢氧化钾 上清 3.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进样量的选择是根据 、 、 来确定。 答:样品浓度 色谱柱的容量 检测器的灵敏度 4.吸取 5.0ml 甲醛标准储备液,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加入0.1mol/L 碘溶液30.0ml ,立即逐滴加入30g/100ml NaOH 溶液至颜色 ,静置10min ,加入(1+5)盐酸5ml 酸化,空白应 。加入新配制的1g/100ml 淀粉指示剂1 ml ,继续滴至 为终点,同时测定空白。 答:褪到淡黄色为止 多加2 ml 蓝色刚刚消失 5.气相色谱分析中, 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答:色谱柱

6.检测细菌总数用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 答:营养琼脂蛋白胨牛肉浸膏氯化钠琼脂蒸馏水 7.细菌总数以(单位)报告结果。 答:cfu/m3 8.GB/T 18883—2002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答: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 9.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参数。 答: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 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_____________的颗粒物。 答:10μm 11.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__________,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____________。 答:12h 45min 12.采样点的高度:相对高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0.5m~1.5m ; 0.5m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 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提要 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由于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而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人造板制造的家具、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材料。 3。0.10mg/m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的最高允许含量为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方法; (2)了解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掌握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mL样品溶液中含 0.2~3.2 μg甲醛。若采样 流量为1L/min,3。0.01~0.16 mg/m 采样体积为20L,则测定浓度范围为 测定甲醛时,乙醛、丙醛、正丁醛、丙烯醛、丁烯醛、乙二醛、苯(甲)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无影响;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予以排除。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材料 (1)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10 mL容量、棕色; (3)10mL具塞比色管; (4)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 吸收液:称取1g三乙醇胺、0.25g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 / 7 . (2)0.5% 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简称AHMT)溶液:称取0.25gAHMT溶于0.5mol/L盐酸中,并稀释至50mL,此试剂置于棕色瓶中,可 保存半年。 (3)5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8.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水中。 (4)1.5%高碘酸钾溶液:称取1.5g高碘酸钾溶于0.2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于水浴上加热溶解,备用。

手术室空气采样的方法

五月培训内容:手术室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1)布点: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墙1m;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点距墙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径9cm、采样高度1.5m,暴露5min。 3、检验方法 平板37℃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50000N 细菌总数(cfu/m3)=A×T A为平板面积(cm2);T 为暴露时间(min);N 为平均菌落数(cfu) 5、结果判定 (1)I、II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III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cm3,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3)IV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层流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 要求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测项目为平板采样法(沉降法)或采样器法(浮游菌法)检测细菌菌落总数。 (1)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应在手术开始、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前抽检3-4次。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倾斜30℃,Φ90 培养皿,暴露30分钟后,37°C培养24小时。标准:每皿菌落计数平均值应符合表4标准要求。单皿最大值不应超过平均值3倍。 (2)动态采样器法: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手术进行如切皮、缝合、连台手术之间、手术进行4小时等,选择不少于3个程序,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标准:I级<30cfu/m3 ;II级<150 cfu/m3;III级<450 cfu/m3;IV级<500 cfu/m3。 (3)其他洁净用房在当天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Φ90培养皿,沉降0.5h后在37℃下培养24h。 标准:同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标准。 层流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 1、采样方法: (1)当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当送风口分散布置时,按全室统一布点方法检测。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实验三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取样与测定——AHMT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提要 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由于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而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装饰的人造板材、人造板制造的家具、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及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材料。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甲醛的最高允许含量为0.10mg/m3。 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采样方法; (2)了解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掌握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mL样品溶液中含 0.2~3.2 μg甲醛。若采样流量为1L/min,采样体积为20L,则测定浓度范围为 0.01~0.16 mg/m3。 测定甲醛时,乙醛、丙醛、正丁醛、丙烯醛、丁烯醛、乙二醛、苯(甲)醛、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无影响;二氧化硫共存时,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对二氧化硫干扰不可忽视,可将气样先通过硫酸锰滤纸过滤器,予以排除。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材料 (1)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 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10 mL容量、棕色; (3)10mL具塞比色管; (4)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 吸收液:称取1g三乙醇胺、0.25g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水中并

室内环境监测取样种类及取样方法

室内环境监测取样种类及取样方法 室内环境监测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1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 ⑴检测参数: 室内氡浓度、游离甲醛浓度、苯浓度、氨浓度、TVOC浓度 ⑵频率: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取样方法: 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①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②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③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1.2 人造木板 ⑴检测参数:游离甲醛释放量(含量) ⑵频率:当某一种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进行检验。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0.5m2 1.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涂料

⑴检测参数:水性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溶剂型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的含量 聚氨酯漆:游离甲苯二异氨酸酯(TDI) ⑵频率:相同产品、同一编号为一批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2kg 1.4 胶粘剂 ⑴检测参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⑵频率:相同产品、同一编号为一批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2kg 1.5 天然花岗岩石材、瓷质砖 ⑴检测参数:放射性 ⑵频率:使用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进行检验。 ⑶取样方法:随机抽取样品,不少于3kg。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附录J (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GB 6921)、光散射法(WS/T206)、压电晶体振荡法以及β射线法等。原则上这些方法均可用于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但这些方法必须符合GB 6921或WS/T206,或经重量法(GB 6921)比对合格方可。下面仅列出重量法测定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分析方法供参考。 J.1 相关标准及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 6921《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J.2 原理 使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切割器,将10μm以上粒径的微粒分离。小于这一粒径的微粒随着空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以mg/m3表示。 J.3 切割器性能指标 J.3.1 要求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 J.3.2 要求切割曲线的几何标准差σg小于等于1.5。 J.3.3 在有风条件下(风速小于8m/s)切割器入口应具有各向同性效应。 J.3.4 所用切割器必须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管部门(或委托的单位)校验标定。 J.4 采样系统性能指标 J.4.1 在同样条件下三个采样系统浓度测定结果变异系数应小于15%。 J.4.2 在采样开始至终了的时间内,采样系统流量值的变化应在额定流量的±10%以内。 J.4.3 采样设备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J.5 采样要求 J.5.1 采用合格的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前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用感量优于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放回干燥器1h后再称重,两次重量之差不大于0.4mg即为恒重。 J.5.2 将已恒重好的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牢固压紧至不漏气。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入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J.5.3 如果测定任何一次浓度,采样时间不得少于1h。测定日平均浓度间断采样时不得少于4次。https://www.doczj.com/doc/8e10253822.html, J.5.6 采样后滤膜处理按J.5.1的方法进行。 J.6 计算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按下式计算: c=dn12V1000)G(G×. 式中: c——可吸入颗粒物浓度,mg/m3; G2——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G1——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Vnd——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3。67 附录K (规范性附录)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的定义有所不同,对应的分析方法也不同(分别对应K.1、K.2)。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除了上述两个标准所列的分析方法,还有光离子化法(K.3、K.4 )。光离子化总量测定法(K.4)虽没有被上述两个标准列入标准分析方法,其检测结果也与标准分析方法没有可比性,但光离子化法的测定结果也可反映室内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程度,又以其较低的市场价格,易于操作而得到广泛应用。鉴于此,本规范将光离子化总量测定法列为非仲裁性分析方法,以供选择使用,评价依据可参照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室内空气检测复习题与参考答案(22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用空气采样器采集样品时,为防止吸收瓶内的吸收液 影响流量计流量,应在吸收瓶和流量计之间放置 和 。 现场采样时除记录采样流量外,还应记录 和监测点的 和 。标准状态下(273K 、101.3)的采样体积计算公式为 。 答:倒吸 缓冲瓶 干燥剂 采样时间 气压 气温 3 .1012732730P t V V ?+?= 2.纳氏试剂是用 、 和 试剂配制而成,其中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配好的纳氏试剂要静置后取 液,贮存于聚乙稀瓶中。 答:碘化钾 二氯化汞 氢氧化钾 上清 3.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进样量的选择是根 据 、 、 来确定。

答:样品浓度色谱柱的容量检测器的灵敏度 4.吸取 5.0甲醛标准储备液,置于250碘量瓶中,加入0.1碘溶液30.0,立即逐滴加入30100 溶液至颜色,静置10,加入(1+5)盐酸5酸化,空白应。加入新配制的1100淀粉指示剂1 ,继续滴至为终点,同时测定空白。 答:褪到淡黄色为止多加2 蓝色刚刚消失 5.气相色谱分析中,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答:色谱柱 6.检测细菌总数用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答:营养琼脂蛋白胨牛肉浸膏氯化钠琼脂蒸馏水 7.细菌总数以(单位)报告结果。 答:3 8 18883—2002标准,其它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答: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

9.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和参数。答: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 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的颗粒物。 答:10μm 11.筛选法采样:采样前关闭门窗,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答:12h 45 12.采样点的高度:相对高度之间;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 答:0.5m~1.5m ;0.5m 二、选择题 13.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苯和二甲苯时,如出现拖尾峰是哪几个原因造成的?() ⑴进样口温度过高;⑵柱温太低;⑶色谱柱选用不当;⑷检测器火焰熄灭 答:(1、2、3)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精选版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 一、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二、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三、布点方法 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图1) 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图2) 四、采样方法 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打开盖后面朝下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 五、结果分析 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 III类区域:<500 cfu/m3 六、附录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 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采样布置点示意图: 四、三十万级: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 m2布放2点。 五、要求: 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 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 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48小时; 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5.放置培养皿示意图: 盖面朝下斜扣到底盘A边上 六、洁净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室内空气布点与采样试题集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室内空气布点与采样试题集 分类号:A1 主要内容 ①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②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 ③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2006年版) 一、填空题 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适用于_______和_____ ___,其他室内环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① 答案:住宅办公建筑物 2.室内空气质量参数是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 放射性参数。① 答案:物理化学生物 3.室内空气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嗅味。① 答案:无毒无害无异常 4.室内空气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采样点应避开,离墙壁距离应大于____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____m。①② 答案:通风口 0.5 1

5.室内空气监测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________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m之间。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来选择采样高度。①② 答案:呼吸带 0.5~1.5 6.采用瞬时采样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________min,每个点位至少采集____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② 答案:10~15 3 7.气泡吸收管适用于采集室内气态污染物,采样时吸收管要_____放置,不能有泡沫溢出。使用前应检查吸收管玻璃磨口的_______和进气喷嘴的完整性。② 答案:垂直气密性 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______,并不得少于___间。③ 答案:减半 3 9.室内空气物理性参数的测定,除了温度、_______和________,还有对新风量的检测。① 答案: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二、判断题 1.室内空气检测所用的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

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室内空气采样方法 近日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意见,将空气细菌采样的具体方法整理如下,希望有关部门认真执行。 一、采样时间 在室内空气消毒后、操作前进行采样。采样前应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再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 根据采样原理分为平板暴露法、固体撞击法、液体冲击法、过滤法。目前医院日常监测中常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空气采样。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米处。 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 ,采样时铺无菌治疗巾,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平板暴露5分钟,盖好及时送化验室(4小时内)。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注意采样者戴口罩、手消毒。摆放平板时应由外向内逐一摆放,然后由内向外逐一将平板盖打开。同时应避免采样人员在房间内过多的走动,影响采样结果。 3、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50000N/(A × T) A为平板面积(cm2) 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 N为平均菌落数(cfu) 4. 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附: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

3-1-现场检测或样品采集操作-1(1)

现场检测 (一)噪声测定仪(dB,分贝)(主要用于测定公共场所和环境噪声) 1.现场测定所需设备: 1)数字声级计 2)现场采样原始记录单 2.现场测定: 1)仪器校准:首先安装好电池,将仪器测定声级计按钮设定为A声级,将电源开 关打开,用标准声校准器校准仪器。 2)按相关标准设置采样点和采样高度,待稳定后读数。(大于100 m2的公共场所, 据声源中心(或一侧墙壁)画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均匀分布3 点为监测点;小于100 m2的公共场所在中央区一点作为监测点) 3)测量完毕将开关推至OFF档; 3.注意事项:外界环境比较恶劣时可以使用风罩保护传声器 4.读数方法: 1)稳态与似稳态噪声用快档(FAST)读取指示值或平均值; 2)周期性变化噪声用慢档(SLOW)读取最大值并同时记录仪器时间变化特性; 3)无规则变化用慢档(SLOW):每隔5秒度一个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 取100个数据代表该测点的噪声分布。 5.现场记录单的填写: 将读数填在现场记录单上,记录单上还应记录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所用仪器型号 和编号等,测定结束后将仪器收好。 6.FAST—瞬间噪声值—稳态噪声值 SLOW—平均噪声值—周期性噪声值 HOLD—最大噪声值—最大噪声值 (二)风速仪(m/s,米/秒)(主要用于测定公共场所、通风管道、通风口、通风过道及室 内外风速) 1.现场测定所需设备: 1)热球式电风速计; 2)数显式风速计; 3)现场记录单。 2.现场测定: 1)测点选择:按相关标准设置采样点和采样高度。 2)用前装好1号干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3)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移可轻度调整电表上的机械电螺 丝,使指针回到零点; 4)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 5)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丝压紧,使探头密封,校正开关至 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指针指在满刻 度的位置; 6)校正开关至于“零”位,慢慢调整零位粗调、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于 零刻度的位置; 7)测定时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探头的摆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教学内容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2017年8月2号 衡阳市科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检测项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项目为:氡、氨、甲醛、、苯和总有机挥发物TVOC五项。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三、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1.空气中氡的检测 1.1测试方法及依据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1.2检测仪器: 1027型电子氡气检测仪 1.3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 1027型环境氡检测仪以闪烁室法为基础,用气泵将含氡的气体吸入闪烁室,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使闪烁室内的ZnS(Ag)柱状体发光,光电倍增管再把这种光讯号变成电脉冲。由单片机构成的控制、测量电路,把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放大、整形,进行定时计数。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与氡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空气中氡的浓度。 2.空气中的游离甲醛的检测 2.1测试方法及依据 2.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1.2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2 检测仪器: HL-2B型恒流采样器、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基本原理: 用大气采样器将空气中的甲醛吸收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3.空气中氨的检测 3.1测试方法及依据 3.1.1 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001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025 分析原始记录 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028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029 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 030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031 煤样采样和交接记录 032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033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 034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035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记录 036 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37 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3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记录 039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40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41 飞机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42 工业企业噪声源监测原始记录 043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044 结构传播敏感建筑物室内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045 样品委托单(站内) 046 监测结果统计表 047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048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049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I) 050 烟尘及气态污染物现场测试记录() 051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 052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Ⅳ) 053 自动烟尘(气)采样仪记录表(I) 054 烟气分析仪测量记录表 055 二恶英前处理原始记录 056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二噁英) 05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勘察记录表 05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记录059 现场监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交接单

室内环境检测全步骤

检测全步骤 (一)采样前一天准备工作 1.采样点的选取:氨、甲醛、苯、TVOC一层和顶层必测,其他均匀分布,氡在低层 2.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写 3.应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转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量不足或欠压及时充电。 4.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检查上述实验仪器编号是否完整、清晰、唯一,若有缺失,及时修补完整。 5.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是否已经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6.检查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Tenax TA吸附管)在采样前是否已活化,苯活性炭管活化条件为 350℃ 10min,TVOC采样管活化条件为300℃ 10min。 7.采样管的核查记录。要求在标准大气压采样管的阻力在5-10kP 8.准备好采样记录、见证记录、委托书,现场采样描述,备案表,检测方案并放在文件夹中,采样时携带。 (二)采样前一小时准备工作 1.首先记录化学分析室的温湿度记录表 2.配制氨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已配制好的氨吸收原液[C(H 2SO 4 )=0.005mol/L], b.100ml容量瓶(专门用于配制氨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

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准确度), c.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原液[C(H 2SO 4 )=0.005mol/L] ), d.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 2SO 4 )=0.0005mol/L]), e.刻度吸管管架1个(用于放置刻度吸管), f.滤纸1张,撕成四等份, g.100ml小烧杯1个(盛放50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1个(吸取蒸馏水的), h.洗瓶1个(装满蒸馏水), i.250ml烧杯1个(盛废弃液)。 ②配制氨吸收液[C(H 2SO 4 )=0.0005mol/L]步骤 取出专门吸取氨吸收原液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原液洗涤2次量取10ml氨吸收原液→至100ml容量瓶中→盖上氨吸收原液试剂瓶玻璃塞→将10ml 刻度吸管放回刻度吸管管架→在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2cm,再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玻璃塞,旋转15度,上下翻转10次,翻转时旋转容量瓶→配制完成。 ③将10ml氨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取出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 2SO 4 )=0.0005mol/L]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 吸收液洗涤2次,在盛放氨吸收液的容量瓶中量取10ml氨吸收液→打开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注入10ml氨吸收液(注意,注入溶液时,将刻度吸管末端管尖靠在大型气泡吸收管下部内壁上)→盖上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继续盛装下一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直至达到采样所需数量,并多做一个试剂空白和一个室外上风向空白。(例如:若采样点为10个,则需加1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液)若是氨吸收原液数量不够,可多配几瓶或是在容量瓶中氨吸收液不够10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