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29.08 KB
- 文档页数:1
云南省肠道寄生虫家庭聚集感染的相关分析
汪丽波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
【年(卷),期】2006(6)8
【摘要】目的了解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与家庭聚集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法和等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对4 079户12 870人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表明,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的家庭聚集率为56.26%、70.27%7、2.13%8、4.50%,4种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户数比率与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它随家庭人口数的增加而增加。
蛔虫、钩虫的感染率与家庭人口数也呈正相关,鞭虫、蛲虫的感染率与家庭人口数不呈相关关系。
结论部分肠道寄生虫的感染与家庭人口数呈相关关系。
【总页数】2页(P1350-1351)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感染;相关分析
【作者】汪丽波
【作者单位】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
【相关文献】
1.两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布 [J], 姜桂娥;高海华
2.山东省三个片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 [J], 李登俊;岳继娥
3.常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J], 王成科;史亚军
4.肠道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J], 刘剑光;罗同仁;潘伯荣
5.应用判定分布类型参数法分析几种常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 [J], 岳强;田孝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输入恶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处理摘要】目的:分析嵩明县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为科学防治恶性疟疾输入提供借鉴。
方法:查阅病人的病历档案,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同事;对患者的血样作凃片镜检疟疾原虫。
结果:患者2005~2013年到尼日利亚工作,2005-2012年曾多次出现冷热病,2013年9月27日自尼日利亚回到家中,10月19日出现发热,10月24日到县医院诊疗,经专项检查诊断为恶性疟疾,当地对疫点进行调查和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
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史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输入性恶性疟疾个案,通过调查和处置,未出现二代病例。
【关键词】恶性疟;输入性;流行病学调查【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51-02概述:嵩明县,位于云南中部,地处昆明市东北部,为昆明市辖近郊县,县城距昆明43公里。
嵩明县地处东经102°41′-103°21′,北纬25°05′-25°28′之间,东邻宜良、南靠昆明官渡、西南与富民相邻、西北及北面与寻甸接壤,东北与马龙相连。
地处滇中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铁路、航空线纵横交错,呈立体交通网络。
全县幅员面积870平方公里,现辖四个镇,人口29.6万。
杨林镇辖区内有一个国家级工业开发区和一个职教园区。
气候特征:嵩明县地处内陆,云贵高原面缘,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4℃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15.9℃,多年平均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雨量1000~14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风速3.1m/s,以西南风居多。
嵩明县自1978年~2012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为云南省疟疾消除行动的八个试点县之一。
2013年10月嵩明县发现一例非洲尼日利亚输入恶性疟疾病例,嵩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调查处理工作,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的收集查阅患者医院就诊的病历档案,访谈接诊医生及患者单位同事。
2010年寄生虫病自查评估总结我省寄生虫病感染十分普遍,属全国严重流行区之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
按照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及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发《XX市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中期评估自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市蠕虫病感染率下降80%以上,今年底下降50%以上,人群驱虫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为力争完成以上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工作开展的实际,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我县的XXX、XX、XX等三乡镇开展了居民和在校学生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及村民、在校学生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厉时五天,完成了调查任务,现就开展工作情况总结于后:一、开展寄生虫病及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在校学生以及广大群众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和正确掌握相关知识以及健康行为正确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和宣传措施。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按照市疾控中心今年工作安排和《XX市2010年土源性线虫病中期评估自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并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全县按高山、中高山、平坝三个层次定点。
调查对象为3-65岁常住居民。
高山定点于XX乡的XX村、XX小学;中高山定点于XX乡的XX村、XX小学;平坝定点于XX(镇)的XX村、XX小学各抽小学儿童30名,农村各70名以上村民进行土源性线虫病现况调查,并在所定点的学校随机抽7-12岁学生30名、农村抽30名村民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三、采样与抽检方法在抽取的村、学校采3-65岁常住居民大便样,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测,以查各类蠕虫卵情况。
四、蠕虫病调查结果全县三个点共调查309人,男137人;女172人,感染蛔虫71人,总感染率为22.98%;男感染蛔32人,感染率为10.36%;女感染蛔虫39人,感染率为12.62%。
其中:XX镇查104人,感染蛔虫28人,感染率为26.92%;XX乡查100人,感染蛔虫24人,感染率为24.00%;XX乡查105人,感染蛔虫19人,感染率为18.10%。
嵩明县2005年至2014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分析2005年至2014的嵩明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嵩明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嵩明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年至2014年嵩明县乙类传染病年平均总发病率150.1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219.68/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107.39/10万);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艾滋病是重点传染病,这4种传染病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0%以上。
结论嵩明县传染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以及艾滋病等。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预防控制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嵩明县的传染病发病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同时,传染病流行特点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及时了解嵩明县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适合嵩明县实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现将嵩明县2005年至2014年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嵩明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传染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嵩明县统计局,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当年常住人口发病率。
1.2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传染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传染病发病概况2005年至2014年嵩明县共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749例,年平均总发病率为147.37/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219.68/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107.37/10万);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死亡数53例,其中艾滋病死亡37例,狂犬病死亡6例,肺结核死亡4例,乙脑、新生儿破伤风各死亡2例,伤寒、甲型H1N1流感各死亡1例。
2005年至2014年嵩明县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情况见表1。
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线虫病是一种由线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线虫病的分布、流行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
本次工作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线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二、监测普查概况本次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覆盖了全国多个重点地区,涉及城乡居民、学校、医院等各类场所。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同时,我们还对线虫病的传播途径、感染途径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主要成果1. 流行病学研究:我们掌握了线虫病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明确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感染率。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线虫病传播的一些新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实验室检测: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检测体系,提高了线虫病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实验室检测,我们能够及时确诊病例,为后续的防控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3. 现场调查:我们针对线虫病疫情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了解了疫情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问题1. 监测网络不完善:目前,我们的线虫病监测网络还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存在监测空白。
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监测工作,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敏感性。
2. 防控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和人群对线虫病的防控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线虫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防控措施不到位:部分地区在执行防控措施时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五、改进措施1. 完善监测网络: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线虫病监测工作的投入,完善基层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敏感性。
同时,建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防疫部门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 加强宣传教育:建议各级政府和媒体加强线虫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宣传单、宣传画、电视广告等多种形式普及线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线虫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某专科学校学生人体寄生虫的普查报告
王玉红;黄贺梅;兴华;丁丽;余惠明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5(32)9
【摘要】目的:了解该校1993~2004年学生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
方法:采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厚涂片透明法、自然沉淀法及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对该校学生进行普查。
结果:共检5038人,肠道寄生虫感染962例,总感染率为19.09%。
共查出肠道寄生虫13种,其中蠕虫8种,原虫5种。
城乡之间寄生虫感染率有较大差异(P<0.05),男女之间寄生虫感染率略有差异(P<0.05),女性偏高。
12年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优势虫种蛔虫、鞭虫的下降幅度左右了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排位。
结论:该校仍需加强寄生虫感染的控制。
【总页数】3页(P1103-1105)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感染率;肠道蠕虫;肠道原虫
【作者】王玉红;黄贺梅;兴华;丁丽;余惠明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检验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
【相关文献】
1.安徽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J], 金伟;郭见多;刘道华;尹晓梅;朱磊;周莉;张世清;汪天平
2.安徽祁门县人体重点寄生虫现状调查报告 [J], 任以胜;方益民
3.关于吉林省大安市2015年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报告 [J], 杨明忠;王军富
4.嵩明县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J], 向桂珍;陈秀根
5.临泽县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普查报告 [J], 李春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查寄生虫的报告介绍寄生虫是一类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或外部为生的生物。
它们依赖于宿主以获取营养和生存必需品。
寄生虫的存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都构成了一定的健康威胁,因此对寄生虫进行调查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寄生虫的种类、传播途径以及对宿主的影响。
通过对寄生虫的深入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相关的疾病。
调查方法1. 文献研究首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收集了关于寄生虫的相关资料。
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我们对寄生虫的生态学、生命周期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2. 野外调查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寄生虫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
我们选择了几个可能存在寄生虫的生态系统,例如湿地、乡村地区和动物农场。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确定了寄生虫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
3. 实验室分析采集回来的样本经过实验室分析,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分类鉴定。
我们还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本进行了基因分析,以确定其物种和亲缘关系。
调查结果1. 寄生虫的种类与传播途径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存在多种寄生虫,包括蠕虫、线虫和原虫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例如食物、水源和昆虫叮咬等。
2. 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我们研究了不同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
一些寄生虫会引起宿主的疾病,例如疟疾和猪圈尾蚴病等。
其他寄生虫可能只是从宿主体内吸取营养,对宿主的健康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结论与建议寄生虫的存在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相关的疾病,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公众的寄生虫意识,加强教育宣传,让大众了解寄生虫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寄生虫的滋生环境。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减少通过食物途径传播的寄生虫疾病。
4.定期检查和治疗宠物,减少宠物身上的寄生虫数量,防止宠物成为寄生虫传播的源头。
洛阳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特征分析游传新,朱 鑫,樊巍巍,李玉民,汤伯明【文献标识码】B【中图分类号】R531;R532.1;R181.22【文章编号】100826013(2004)0320281202【关键词】 肠疾病,寄生虫性;流行病学 肠道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危害洛阳市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989年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计划,抽样调查了6678人,检出感染者3849人,总感染率为57.64%,1601户家庭中,户感染率为94.13%,共检出15种肠道寄生虫1。
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肠道寄生虫病驱治措施的实施等,该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特点变化如何?防治措施应怎样调整?为此, 2002年9~10月,我们对洛阳市进行了肠道寄生虫分布的现况调查。
1 材料和方法1.1 调查点的选择及样本量 以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中签地区偃师市和栾川县两个县为调查点,各随机抽取3个调查点,每点调查常住居民500人,受检率不低于90%,14a以下儿童不超过1/3。
1.2 调查方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2katz法),透明胶纸肛拭法,碘液直接涂片法常规粪检。
2 结果2.1 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六个调查点常住应检人口3358人,实检3085人,受检率为91.87%。
在实检人口中,查出感染者263人,平均感染率为8.53%。
其中肠道线虫检查3085人,检出235人,感染率为7.62%;原虫检查1551人,检出35人,感染率为2.26%;肛拭检查12a以下儿童105人,查出蛲虫感染者9人,感染率为8.57%。
2.2 虫种构成 共检出11种肠道寄生虫,其中线虫4种,原虫6种,吸虫1种。
在检出的235例肠道线虫感染中,以蛔虫感染为主,共206例,占线虫检【作者单位】洛阳市卫生防疫站流行病科,河南洛阳 471000【作者简介】游传新(1961-),男,河南洛阳人,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传染病、寄生虫病防治。
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方案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寄生虫病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为了掌握寄生虫病的现状,我们需要开展一项全面的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
本文将会详细描述这项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寄生虫病的现状,为制定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病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
2. 掌握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 探讨寄生虫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措施,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建议。
二、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人口(2)农村人口(3)畜牧业从业人员(4)水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5)学校师生(6)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机构的人员2. 调查内容(1)样本数和选取方法本次调查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个城市、100个农村地区进行调查。
选取方法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包括不同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在内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调查。
在选取样本时,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合理分配调查对象,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材料收集调查时需要收集以下材料:1. 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寄生虫感染情况、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问题。
2. 体检数据:包括身体健康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3)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门户网站或手机APP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可以在家中或其他便捷的地点完成问卷,为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工作人员还将对一部份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访谈和身体检查。
三、调查实施1. 指导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中心指导,统一制定调查问卷,培训和督导调查人员,确保调查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2. 调查时间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确保在重大节假日前完成采集工作。
在实际调查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安排。
某某县寄生虫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某某县是一个位于山区的农业县,居民以农民为主,常年在田间劳作,容易接触到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针对该县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及相关卫生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寄生虫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相关的预防方法及建议。
二、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两种方法:1.问卷调查在县城及周边的乡镇下发了500份问卷,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情况,收集了他们接触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情况。
2.实地走访选取了县内几处以农村为主的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及疫情状况。
三、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调查结果:1.常见的寄生虫种类问卷调查显示,县内常见的寄生虫种类包括:蛔虫、钩虫、螺旋体、绦虫等,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占30%以上。
2.寄生虫传播方式寄生虫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饮水、食物、土壤等途径。
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当地居民在饮水及食物方面的卫生意识较低,很多家庭都没有安装自来水设备,直接从山泉或水井中取水饮用,并未对该水源进行处理。
在食物加工及保存中,也较少注意卫生,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3.卫生状况寄生虫的孳生环境主要为土壤和水源,因此环境的卫生状况也是寄生虫流行的重要原因。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村庄仍存在人畜共居、随意堆放垃圾、不留意处理污水等卫生问题。
四、预防建议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预防建议:1.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包括饮食及生活环境的卫生,避免对食品及水源的污染,为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一个不利的生存环境。
2.改善饮水情况建议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水源的治理及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同时,也建议居民安装自来水设备或者通过一些简易的治水方法来过滤水质,减少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播。
3.加强环境卫生针对当地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建议政府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强化卫生意识教育宣传,加强环境卫生监管,使人畜共居、垃圾随意堆放等卫生问题得到解决。
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发表时间:2014-08-21T11:08:17.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农安康[导读] Kato-Katz法、透明胶纸肛拭法、试管滤纸培养法是病原学检查的集中方法。
农安康(广西平果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广西平果 531400)【摘要】目的:对我国一个省内不同地区的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分析得出结果,进而提高防治对策。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对本研究中心自2009年~2012年在不同市区调查的样本进行随机抽样,根据估算的总体率总结随机抽样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从而明确各市区的样本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三步对不同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城市、乡镇、重点试验点进行抽样。
重点对流行区进行寄生虫病的抽样调查,获取的样本量为2280.采用病原学检查方法以及血清学检查方法对不同寄生虫病进行检查。
结果:蠕虫感染是采用病原学检查方法查出的在全市检查人数3490中感染种类最多的一种寄生虫病,其中蠕虫总感染率为15.80%,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0.00%,带绦虫感染率为0.25%,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5%。
结论:从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在农村与牧区人体寄生虫病比较流行,部分人体寄生虫病导致一定的病死率,因此只有根据调查现状找到病发原因,才能够改进防治、治疗、控制对策,减少感染率。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047-03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全国不同省市进行定点抽样,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发生于广西省27个地区均有感染事例发生。
1.1.2根据估算的总体率总结随机抽样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从而明确广西省各市区的样本量。
通过对人口总数进行统计从而确定抽样的比例,对调查点的人数以及省区数进行确定。
对不同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城市、乡镇、重点试验点进行抽样,从而确定进行调查的定点村落与城市[1]。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依旧是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人群中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一项国家级的调查探究。
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共有20,000名居民参与其中。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感染率、危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状况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依旧较高,其中以蛔虫病和血吸虫病为主要的寄生虫病。
在调查的参与者中,约有10%的人群感染了蛔虫,占比最高;而血吸虫感染率约为5%。
这表明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状况依旧严峻,仍需加大防治力度。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峻的危害。
蛔虫病感染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严峻者还可能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血吸虫病感染者会引发肝脏炎症,造成肝功能异常。
这些危害不仅严峻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调查还发现,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水源和土壤。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调查结果也表明仍有部分地区的食物、水源和环境卫生状况不抱负,这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针对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
只有少数受访者能正确识别和预防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方式和方法。
这表明在预防控制方面依旧存在认知不足和教育宣扬不到位的问题。
与此同时,部分受访者在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方面存在着误区,比如滥用驱寄生虫药物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宣扬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对寄生虫病的熟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对食品、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监管,确保人们的饮食和环境安全。
此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防治力度,特殊是加强农夫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和预防措施的普及,以降低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增加趋势,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的现状,进行了一项由卫生部发起的大规模调查。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项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以期提醒人们增强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6,000个调查点,涵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调查内容包括居住环境、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多个因素,以全面了解人体寄生虫病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上升趋势。
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占总感染人数的30%以上。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消化道中,通过食入感染源导致感染的寄生虫。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未熟或不洁的食物,特别是蔬菜水果等。
蛔虫感染会导致消化不良、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进一步严重者还会引起肠梗阻、胆管炎等并发症。
此外,钩虫感染率也居高不下,占总感染人数的20%左右。
钩虫是一种以人和动物为宿主的传染性寄生虫,其传播主要通过赤脚行走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感染。
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通过吸血导致寄生者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营养不良和智力发育障碍。
此次调查还发现,全国范围内其他一些寄生虫病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
如血吸虫感染率约占总感染人数的10%,疟疾感染率约占5%。
这些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带有感染源的水体和蚊虫叮咬传播,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对于人体寄生虫病的防治,调查结果提示:首先,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保持勤洗手、饭前便后注意清洁、做到食物烹饪彻底等,都是有效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传染源的存在和传播途径。
特别对于农村地区,要加强生活污水、粪便等处理,防止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此外,开展广泛的卫生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健康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调查表明,相关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给人体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四师76团人体包虫病流行现状调查报告包虫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我国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二种。
我国包虫病高发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高山草甸地区及气候寒冷、干旱少雨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北部等地较为严重。
2010年我团出现五例包虫病,这说明,我们的包虫病防治还需要更加努力。
包虫病防治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关注民生的具体行动。
我团领导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为全面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包虫病的流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我团成立了相应组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强化各级部门的责任意识,密切协作使包虫病项目基线调查工作顺利实施!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包虫病防治项目的基线调查,对全团11个连队按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7个连队,对连队全体职工群众采取整群抽样进行B超检查。
在学校对6—12岁儿童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1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
对全团1151只犬按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1000只犬的犬粪进行犬棘球绦虫的检测。
为了全面了解我团包虫病情况,开展了包虫病知晓率调查、人群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人群包虫病普查、包虫病血清学检测阳性儿童调查、家犬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在对学生血清学检测和犬粪采集时要求采集工作人员按照采集要求进行采集:一、犬粪采样的要求采集粪便样本前,准备好采粪管(1.5mL带盖塑料离心管,用前应检查管口是否渗漏)、防水记号笔、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采粪记录单(本)、塑料袋。
采粪前一天,由连队防治人员通知农(牧)民栓好家犬,等待工作人员采集犬粪。
到达农(牧)民家后,一人负责在采粪管和小塑料袋上用防水记号笔写下相应编号(犬粪样品编号采样管编号要一一对应),将写好的采粪管交给采粪人;然后在犬粪便采集记录表上。
采粪人必须佩带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每个样品采集1g(约黄豆大小)的份量放入采粪管(采集新鲜成型粪便),及时盖紧口盖,将采粪管放入好采样管同一编号的小塑料袋内封好口(一个样品管只容许装一只犬粪便,一个小塑料袋放一只采粪管)。
海南省中部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调查林绍雄;王善青;胡锡敏;李善文;兰秀汉;汤杜环;王升成;钟跃文;林澄;黄永坚【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5(5)7【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海南省中部山区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评价十多年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按《关于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进行;使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2002年在海南省中部通什市和琼中县共粪检1653人,总感染率为76.83%,共查见寄生虫15种。
其中华枝睾吸虫卵和美丽筒线虫卵为本地区首次发现,土源性线虫的流行特征为黎族感染最高,苗族次之;学生感染最高,农民次之;文盲感染最高,之后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感染下降;女性感染明显高于男性。
钩虫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鞭虫、蛔虫感染学龄期少年儿童较多。
结论本次调查结果反映了海南省中部山区当前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钩虫感染率较高,应作为优先防治的病种,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页数】4页(P1417-1419)【关键词】人体寄生虫;感染率;现状调查;海南中部地区【作者】林绍雄;王善青;胡锡敏;李善文;兰秀汉;汤杜环;王升成;钟跃文;林澄;黄永坚【作者单位】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琼中县卫生防疫站;通什卫生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3【相关文献】1.建湖县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J], 朱强;陈秀霞;2.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J], 王姝雅;尹强;王本贺;王心3.嵩明县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J], 向桂珍;陈秀根4.嵩明县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情况报告 [J], 向桂珍;陈秀根5.海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J], 胡锡敏;王善青;林绍雄;黄捷敏;李善文;童重锦;曾文;刘姚若;陈冬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许汴利;赵旭东;苏云普;李辉;贺丽君;蔺西萌;颜秋叶;黄倩;闫旭霞;刘辉;陈建设;王昊;邓艳;鲁德领;李鹏;李东方;尚乐园;李莹【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年(卷),期】2005(18)6【摘要】目的掌握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制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7个县51个调查点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10个县20个点进行旋毛虫病调查,10个县30个点进行囊虫病调查,5个县进行弓形虫病调查,1个县进行包虫病调查,2个县进行黑热病媒介白蛉调查。
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25 894人,总感染率为14.96%(3 873/25 894),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80%(2 537/25 894),原虫感染率为6.61%(1 609/24 348)。
查出肠道寄生虫29种,其中蠕虫18种,原虫11种。
人群血清学调查,旋毛虫、囊虫、包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7%(300/1 0103)、0.05%(1/2 200)、0.60%(6/1 007)和4.64%(216/4 660);黑热病媒介调查2个县,发现2种白蛉,共317只,中华白蛉占98.42%(312/317)。
结论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但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仍有较大差异,低年龄组仍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
人群旋毛虫和囊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包虫病仅有局部发病灶点。
【总页数】4页(P454-457)【关键词】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作者】许汴利;赵旭东;苏云普;李辉;贺丽君;蔺西萌;颜秋叶;黄倩;闫旭霞;刘辉;陈建设;王昊;邓艳;鲁德领;李鹏;李东方;尚乐园;李莹【作者单位】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1【相关文献】1.重庆市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J], 蒋诗国;肖邦忠;吴成果;晏维;李继艮;廖文芳;赖杰2.建湖县人体肠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J], 朱强;陈秀霞;3.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J], 孙凤华;钱益新;曹汉钧;沈明学;徐祥珍4.江苏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J], 曹汉钧;孙凤华;钱益新;沈明学;徐祥珍;江文才;吉兆华5.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J], 方悦怡;张贤昌;吴军;阮彩文;张启明;黄少玉;林荣幸;霍丽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