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243.65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西部地区与鼠有关的人体寄生虫病简介
刘海涛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0(16)9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鼠害严重,鼠类可以传播多种疾病,现将有关的人体寄生虫病综述如下,希望在西部开发中引起重视。
【总页数】2页(P493-494)
【关键词】西部地区;中国;鼠;人体寄生虫病;线虫病
【作者】刘海涛
【作者单位】淮坊医学院寄生虫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4.35;R38
【相关文献】
1.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J], 王姝雅;尹强;王本贺;王心
2.我国当前重要人体食源性寄生虫病原 [J], 杨文川;周霖;侯金英
3.我国当前重要人体食源性寄生虫病原 [J], 杨文川;周霖;侯金英
4.我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防控现状与挑战 [J], 陈家旭;蔡玉春;艾琳;宋鹏;陈木新;陈韶红;卢艳;周晓农
5.我国西部地区重大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对防治工作的反思 [J], 许隆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包虫病病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成因分析摘要:包虫病主要指的是人感染棘球绦虫幼虫所引发的寄生虫病,其多发于气候寒冷、高山草甸等地区,像是青海、四川、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区,大多是由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所引发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减少这一疾病的发生,本文则就包虫病病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成因以及防控作出作出了研究。
关键词:包虫病;流行现状;成因包虫病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棘球蚴病,是人在感染棘球绦虫幼虫之后而出现的寄生虫疾病。
包虫病这一疾病是人与兽都会患有的疾病,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安全与健康,也会给家庭与患者带来较为极大的经济负担与痛苦,更是畜牧养殖行业十分头疼的疾病之一。
人一旦感染这一疾病之后,其症状表现主要和寄生位置以及囊肿大小有关,常见临床症状有胸闷气短、肝脏肿大隐痛、咳血、坠胀不适等;而牛羊等动物在感染之后,症状则大多并不显著,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毛发粗糙等。
为了减少这一疾病带来的伤害与损失,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一、包虫病病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我国包虫病流行地区主要是集中于气候寒冷地区、高山草甸地区、半农半牧地区以及干旱少雨的牧区,其中青海省、新疆、甘肃、西藏、宁夏、四川、内蒙等西北地区更是经常会出现这一疾病。
我国作为世界上包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主要是以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为主要分布病原,其中前者的幼虫会引发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这一疾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患病者大多是20-40岁的青壮年,在诊断过程中也经常会被误诊为肝硬化、肝癌,对于为人体造成的危害十分显著;后者的幼虫会引发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在所有发病例数之中能够占据90%之上。
就包虫病病原在我国流行趋势来看的话,2022年-2022年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出,定点屠宰场的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7.14%,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20%,由此可见,包虫病病原在我国流行情况还是十分严重的。
而且患病人群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女性患病率要明显的高于男性,之所以会如此可能是因为当地女性承担了较多的家务劳动,而畜牧养殖过程中犬粪与牛粪混杂散落在賬房周围,这个时候女性在清除以及打扫的过程中,也就更加容易直接和犬牛羊接触,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公共卫生事件给我们的启示王吉吉摘要福寿螺和瘦肉精等公共卫生事件,折射出目前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监管检测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屡屡发生,仅就今年而言,北京的福寿螺事件刚刚平息,上海又出现了瘦肉精中毒事件。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广东等地就发生过瘦肉精中毒事件,中央电视台也曾在2002年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中对“瘦肉精”饲料予以暴光,但是,为什么中毒事件又发生了? 从这些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加强检测早在2005 年,农业部就已下发了关于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治理的通知,但是国内并没有将瘦肉精检测作为强制检测项目,所以上海的事件被公开后,各个部门都在推卸责任,有的说:他们要求对屠宰前的每批生猪进行尿液中的“瘦肉精”的含量检测;有的说,对于“瘦肉精”监管“有的环节有几个部门管;有的专家解释“, 瘦肉精”很难检测等等。
实际上,既然“瘦肉精”的危害已经清楚,而且我国也研制出了金标试纸,检出率很高而且简便快速。
监管部门就应该加强监督,强制不经检测的猪肉不得上市,我们的人民只是凡夫肉体,不是“瘦肉精”的最终检测者,有关部门应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加强检测,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 理顺管理机制,落实责任问题出现的关键还是在管理机制尚未理顺,政出多门。
正如上海的情况,管理的部门多了,就谁也不愿意管,出了事情又互相推诿,因为无法追究责任而不了了之。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理顺管理机制,按照国际惯例的作法,将责任搞清,这样出了事该处罚谁就处罚谁,责任清了,谁还敢不负责任? 其实,只要各部门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以瘦肉精为例,依据《动物防疫法》、《食品卫生法》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瘦肉精”的非法添加就是三个部门:一个是饲料管理部门要管住饲料生产和销售关,一个是动物检疫部门要把住检疫关,再一个就是食品卫生部门要把住肉品检测关。
关键词:寄生虫病寄生虫病能在一个地区流行,该地区必须具备完成寄生虫发育所需的各种条件,也就是存在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此外,尚受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当这三方面因素有利于寄生虫病传播时,在此地区才可有相当数量的人获得感染,而引起寄生虫病的流行。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一)传染源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有人体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储蓄宿主(家畜,家养动物及野生动物)。
作为传染源,其体内存在并可排出寄生虫生活史中的某个发育阶段,且能在外界或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
例如感染多种蠕虫的带虫者或患者从粪便排出蠕虫卵;溶组织阿米巴带虫者可排出包囊;虫卵或包囊在排出时即有感染性,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发育到感染阶段(感染期)。
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二)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
人体寄生虫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几方面:土壤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期存活于地面的土壤中。
如蛔虫卵、鞭虫卵在粪便污染的土壤发育为感染性卵;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虫卵在土壤发育为感染期幼虫。
人体感染与接触土壤有关。
水多种寄生虫可通过淡水而达到人体。
如水中可含有感染期的阿米巴与贾第虫包囊、猪带绦虫卵、某些感染性线虫卵、血吸虫尾蚴和布氏姜片虫囊蚴等。
食物主要是蔬菜与鱼肉等食品。
由于广大农村用新鲜粪便施肥,使蔬菜常成为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如感染性蛔虫卵、鞭虫卵、猪带绦虫卵和钩虫的感染期幼虫,以及原有包囊等,皆可以由食用未洗净或未煮熟的蔬菜而传播,旋毛虫、猪带绦虫可以通过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而传播。
某些淡水鱼类可传播华支睾吸虫等。
节肢动物传播媒介,很多医学节肢动物可作为多种寄生虫的传播媒介。
如蚊为疟原虫、丝虫,白蛉为利什曼原虫,蚤为膜壳绦虫的传播媒介。
人体直接传播人和人的直接接触可以直接传播某些寄生虫。
如阴道滴虫可由于性交而传播,疥螨由于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
关于蛲虫的那些事一、病例信息一名女童反复尿路感染,夜晚哭闹,会阴部和肛门瘙痒,不时抓挠,白天有腹痛的症状,无发热,服用半月药物无效,做了彩超和抽血检查,血常规的炎症指标不高,但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医生根据血常规结果,考虑寄生虫感染。
嘱咐女童母亲于其入睡3小时候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虫体活动。
次日,女童母亲检获白色线头状寄生虫,经过医院检验科镜检,鉴定为蛲虫。
二、什么是蛲虫?蛲虫,又名蠕形住肠线虫,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呈世界性分布。
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蛲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已由23.61%(第一次寄调)降到3.43%(第三次寄调),但高感染地区仍主要集中在海南、江西、广东等华南、西南的省(直辖市、自治区)[1]。
二、蛲虫形态是什么样的?蛲虫主要寄生于肠道的回盲部,感染严重者可见小肠寄生。
成虫体型细长,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于雄虫。
雌虫大小为(8-13)mm×(0.1-0.2)mm,头部较细,虫体中部因子宫充满大量虫卵而显得略微膨大,尾端尖直。
雌虫大小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
产出的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呈“D”字形,大小约(50~60)×(20~30)μm,虫卵产出时,卵内已经有一条蝌蚪期的胚蚴,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仅数小时,就能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期虫卵。
三、蛲虫是如何感染人的呢?寄生在肠道的蛲虫附着在肠粘膜上,以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肠内容物为食,雌虫和雄虫交配后,雄虫迅速死亡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雌虫一般不在肠道内产卵,待宿主熟睡后,因肛门括约肌舒张,雌虫从肠道下行,在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褶皱处产卵。
产卵后的雌虫大多数自然死亡,仅有少数雌虫可以返回肠道,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等。
虫卵在外界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约6小时发育为含有幼虫的感染期虫卵。
由于雌虫的机械刺激引起肛门瘙痒,幼儿搔抓肛门皮肤,通过肛门-手-口途径导致自体重复感染,同时,散落的虫卵污染衣裤、被褥和周围环境,经口感染人体,虫卵还可以漂浮在空气中,经呼吸道吸入,再通过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
顺德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分析谭覃;曾碧强;马健强;曹富鹏;吴艳霞【期刊名称】《热带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4)4【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顺德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评价多年来的防治效果。
方法采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共调查1561人,查出肠道寄生虫4种,感染总人数880人,感染率为56.37%,其中感染肝吸虫、蛔虫、鞭虫、钩虫人数分别为792、36、37、80人,感染率分别是50.74%、2.31%、2.37%和5.12%。
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8.89%和5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0.05)。
未成年组(0~、10~岁组)与成人组(20~岁)感染率分别为39.57%和6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1);不同镇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04,P<0.05)。
结论肠道寄生虫感染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相关。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卫生意识、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是控制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措施。
【总页数】3页(P435-437)【关键词】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作者】谭覃;曾碧强;马健强;曹富鹏;吴艳霞【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德区均安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相关文献】1.浅议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分析 [J], 潘志华2.东台市广山社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分析 [J], 夏富萍;3.浅议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分析 [J], 丁立新4.浅议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分析 [J], 丁立新5.山东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特点 [J], 万功群;刘新;王利磊;缪峰;赵长磊;傅斌;陈锡欣;李桂萍;赵中平;甄天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病寄生虫病工作总结
地方病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引起。
这些疾病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贫困地区尤为常见,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地方病寄生虫病,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调查和监测,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患病者,并对其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和隔离,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传播。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在当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我们向当地居民普及了有关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了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治疗和防控工作。
通过加强对当地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他们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确保了患病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环境治理工作。
通过对当地饮水、卫生等方面的改善,我们有效地减少了疾病传播的可能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我们的努力,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做出更大的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早日实现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彻底消灭。
蛲虫及蛲虫病的研究进展蛲虫,学名为钩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中,是引起钩虫病的病原虫之一。
钩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途径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钩虫病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蛲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以寄生于肠壁上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引发大量出血和贫血。
患有蛲虫病的人体会出现贫血、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而儿童和孕妇是蛲虫病的高发人群,对于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钩虫病主要通过体内受粪便污染的土壤、水源和食物等途径感染,而地下水源的开采和使用使得蛲虫传播途径更加复杂化和扩散性。
钩虫病的防控非常重要,对于蛲虫及其病害的研究进展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针对蛲虫及其病害的研究主要包括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防治药物研发、疫苗的研究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一下蛲虫及其病害的研究进展。
一、病原生物学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钩虫的基因组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钩虫病原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为钩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钩虫病原虫主要通过钩状器官吸附肠壁,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导致宿主贫血和消化不良。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了钩虫对宿主的寄生途径、生活史、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重要机制,这为疾病的防治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流行病学研究钩虫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途径感染,因此研究蛲虫病流行病学是防控钩虫病的重要方向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等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发现了蛲虫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钩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还有病媒生物学、環境學和社会學的研究,这些都是蛲虫及其病害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防治药物研发目前,钩虫病的主要防治手段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和苯噻嗪等。
长期、大量使用抗寄生虫药物会导致蛲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抗虫药物的疗效,增加治疗的难度。
人体常见寄生虫摘要:在生物界里,有一些低等动物不能在外界自生生活,必须暂时或永久性的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积内,获取营养,并给其他的生物带来了损害,这些低等的动物被称为寄生虫,被寄生虫损害的生物称为宿主。
而人体寄生虫指以人体为宿主的低等动物,本文就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类,形态,寄生部位,对人体的危害,生活史及防治进行详细阐述,目的是加深人们对人体常见寄生虫的认识,教育群众逐步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提高人们对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防范意识。
Abstract:关键词:寄生虫雌虫雄虫治疗预防在生物界里,有一些低等动物不能在外界自生生活,必须暂时或永久性的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积内,获取营养,这些低等的动物被称为寄生虫,而人体寄生虫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专指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的低等动物。
已报道的人体寄生虫多达千余种。
【1】其中医学原虫和医学蠕虫有156种,医学昆虫其种类也多达数百种,(现只统计寄生于人体( 包括腔道内) 并且国内已有病例报告的医学节肢动物; 而对那些传播虫媒病的媒介节肢动物, 以及依靠刺蛰、吸血或毒性分泌物接触人体或虫体抗原物质使人致敏、发生变态反应的医学节肢动物, 均未统计在内)【2】。
它们广泛寄生在人体内,掠夺宿主的营养,损害人体器官,引起各种寄生虫病,长久以来,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
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就有不少寄生虫方面的研究记载,例如关于蚊、虱、臭虫等的形态和生态观察,古代文献有记录。
如公元2-3世纪我国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有《疟论》、《刺疟》等有关疾病的专论,对疟疾的症状有详细的记载;又如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即用槟榔驱除绦虫、百部灭虱。
由此可见,人们很早就对寄生虫有了认识并对其采取了防治措施。
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人体常见的寄生虫所引起寄生虫病还是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解放前,仅血吸虫病人估计就有1000万人左右,在该病流行的区域,此病造成大量居民死亡,致使该区人口衰退,田园荒芜,庐舍为墟的悲惨景象。
·368·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7年10月 第2卷第5期 Journal of Pathogen Biology October 2007。Vo1.2。No.5
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论著·
杨益超,黎学铭,许洪波,黄铿凌,昊钦华,谢祖英,商少明,区方奇,麦富珍,李树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 目的 了解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因素。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 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粪便虫卵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蛲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方 法,并进行绦/囊虫病问卷调查。 结果土源性线虫(钩、蛔、鞭、蛲)、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44.23 ,检出7种虫种; 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8.52 、23.25 、11.37 、19.85 和3.71 。桂东、桂南地区 总感染率较高(59.72 、47.98 );学生总感染率(45.69 )较其他职业人群高;瑶族人群总感染率(76.77 )较其他民 族高。≤15岁组人群蛔虫感染率较高,钩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鞭虫感染者主要为5~15岁儿童。绦虫病主 要集中在桂北和桂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融水县绦虫感染率最高(8.46 )。 结论 广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12 年前比较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桂东、桂南地区感染率较高;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广西 【中图分类号】R3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234(2007)05—0368—03
[Journal of Pathogen Biology.2007 Oct;2(5):368—370.] Survey on current status of important human parasitic diseases in Guangxi,China YANG Yi—chao,LI Xue—ming,XU Hong_bo,HUANG Keng—ling,WU Qin—hua,XIE Zu—ying, SHANG Shao—ming,OU Fang—qi,MAI Fu~zhen,LI Shu—lin(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understand current status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important human parasitic diseases in Guan— gxi.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ampling method of national survey on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s in human popula— tion,the investigation samples were random selected.Parasites eggs in stool were examined by Kato—Katz.Cellulose tape technique was used to test Enterobius vermicularis.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aenia.ELISA was used for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soil—transmitted nematodes and Clonorchis sinensis was 44.23 , among them,the infection rate of hookworm,Ascaris,Trichuris,E.vermicularis and C.sinensis were 18.52 , 23.25 ,l1.37 ,19.85%and 3.71 ,respectively.The overall prevalence in the east and the south region of Guangxi were higher(59.72 ,47.98 )than that in other locations;the infection rate in student(45.69 ),Miao minority peo— pie(76.77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The group younger than 15 years old,Ascaris infe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The infection rate of Hookworm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age.The case of Trichuriasis mainly distributed at children(5—1 5 years old).The case of Taeniasis contributed mainly in minority area in the north and the center of Guangxi.And Rongshui County was the heaviest endemic area in Guangxi with 8.46 of in— fection rate.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1 2 years ago,soil—transmitted nematode infection rat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ut still be placed in high leve1.The east and the south region was the heavy endemic area in Guangxi.Food—born para— sites infection presents up-trend. [Key words]H uman parasitic diseases;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Guangxi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感染率高、感染度也较重。目前,广西血吸虫病、丝虫 病业已消除,疟疾也达到基本控制,但其他人体寄生虫 病如土源性线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等)、食源 性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及囊虫病)感染 率仍然较高。为摸清广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感染现 状,根据卫生部“卫疾控发”E2oo1]178号《关于开展全 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于2002 2004年在全区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抽样 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 抽样 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 抽样,共调查32个县73 500人。
【基金项目】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桂卫疾控[200234号)。 【作者简介】杨益超(1960一)。男(壮族),广西人,1995年毕业 于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预防医学专业。硕士。现为广西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 E-mial:yyichao@tom.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thogen Biology 2007年1O月 第2卷第5期
October 2007,Vo1.2, No.5
2调查内容 调查病种有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华支 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及囊虫病、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病 和弓形虫病。发现其他寄生虫也同时予以记录。按照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的实施细则》设计统 调查表格和调查项目。 3调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otz)查肠道蠕虫 卵,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查蛲虫卵。绦/囊虫病调查填 写“绦(囊)虫病问卷表”,采集疑似囊虫病患者静脉血, 用指定的方法和试剂作血清学检查。旋毛虫病、并殖 吸虫病、弓形虫病的血清学检查采用ELISA方法。 (ELISA试剂盒由深圳绿翰公司提供) 4数据处理 用Epi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1.5软件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结 果 1 土源线虫、华支睾吸虫病 本次调查共检查粪便调查了15 455人,检出寄生 虫感染者6 835人,总感染率为44.23 。查出的虫种 有蛔虫、鞭虫、钩虫、华支睾吸虫、东方毛圆线虫、粪类 圆线虫、蛲虫等7种。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4种主 要土源线虫总感染率为41.82 ,其中,钩虫感染率为 18.52 ,蛔虫为23.25 ,鞭虫为11.37 ,蛲虫为 19.85 ,华支睾吸虫为3.71 (流行区为9.76 ) 1.1 地区分布 桂东地区的富川县感染率最高,为 78.40 ,其次是桂南地区的灵山县,为59.94 ;横县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28.78 。不同调查县总 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Y 一2 180.183,P<0.O1) (表1)。 1.2 性别分布 男性总感染率为4O.83 ,女性为 47.99 ,男、女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Y 一 80.247,P<0.01)。蛔虫、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感 染率男性分别为21.98 9/6、13.92 、1O.73%和 13.09 ,女性分别为24.67 、23.64%、12.09 和 5.59%。 1.3年龄分布5~10岁组总感染率为54.18 ,蛔 虫感染率为34.39 ,均高于其他年龄组,50岁组钩虫 感染率最高,为34.O0 9/5,10岁组鞭虫感染率最高,为 19.57 ;60岁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7.16 。 不同年龄组人群总感染差异有非常显著性(Y 一 300.129,P<0.01)。
表1 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地区分布 Tabl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transmitted nematode and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in Gua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