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
- 格式:docx
- 大小:28.91 KB
- 文档页数:3
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发布时间:2010-12-29(征求意见稿)围绕《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强区战略,以构筑优势产业链条为核心,以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拓展产业高端,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服务,改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飞跃、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的五星级南海,制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以创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着力一推进”示范区为主要目标,全力推进东翼、中枢、西翼“三大片区”的产业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科技都市型产业、岭南文化休闲旅游“五大基地”,实施重大项目、自主创新、信息化、品牌和标准化、产业总部、产业人才集聚、产业生态“七大工程”。
(即“357”计划)预计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超过20%、22%,实现三个“显著增加”:先进制造业贡献度显著增加,新兴产业整体规模显著增加,现代服务业比重显著增加,三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二、建设“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三大功能片区按照“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突出“一山两站三湖”战略支点,构建三大功能片区。
1.东翼:现代金融、商贸功能区。
包括桂城、里水、大沥东部。
按照“优化提升”要求,以“泛千灯湖”概念拓宽广东金融高新区范围,充分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A、B、C、D区)核心功能,辐射佛山一环东线都市型产业带、三山新城、广佛国际商贸城、里水金融后台服务配套区,形成“一区多园”格局,打造“广佛金谷”;借力广州南站,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产业总部、产业孵化园等都市型产业;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扶持提升家电、纺织服装(内衣)。
广东金融高新区:一个制造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范本要在广东省内强手如云的金融产业园区建设中弯道超车,在全国招商大战中脱颖而出,佛山注定要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2007年7月,踩准金融机构前后台分离的趋势,佛山定位发展国际金融后台基地,承接广州、香港乃至亚太地区的金融服务后台和服务外包机构,吸引大批金融巨头落户于此。
借助错位竞争的独特模式,广东金融高新区迅速在珠江西岸崛起。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佛山也是广东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背靠佛山这一制造业重镇,蜂拥进入广东金融高新区的机构奔着当地的实体经济而来。
佛山充裕的民营资本也构成金融产业爆发的重要基础。
通过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广东金融高新区不仅成为广东实体经济与全球资本、技术、人才、项目合作的产融互动对接平台,亦打造出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这一产融互动的经典力作。
回溯广东金融高新区15年的历程,佛山各级政府的因势利导功不可没。
际金融后台基地”与“现代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已然成型。
历经15年的建设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不仅在国内金融产业站稳了脚跟,且日益成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引领力量。
近年,随着“金融后台”与“产业金融”业务聚集效应的逐步裂变,大数据、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等一大批位于风口的金融科技项目蜂拥而至,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的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蓬勃发展,其下一阶段的发展风向日渐清晰。
从过去的一片鱼塘洼地,到如今3年“吸金”超千亿元的金融产业重要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湖而建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用15年时间成就了一个金融发展奇迹。
那么,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如何做到的?佛山金融业背后是何种独特打法呢?错位竞争:踩准节奏、因地制宜既不靠海,也非省会和特区的佛山,何以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跃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全省第三的制造业大市,“佛山之问”一度引发热议。
起步之初,广东金融高新区亦面临类似的拷问。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东倚广州,毗邻港澳和深圳。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发表时间:2017-10-12T17:14:54.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蔡耀基[导读] 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但目前南海区面临着商业办公建筑同质化严重、容量相对过剩的客观形势,金融高新区近两年商业用地建设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培育租赁市场,出台商业用房土地用途调整的意见,商业办公类建筑规划调整诉求强烈。
本次规划检讨将根据南海区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回应近期调整诉求以及保障远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规划检讨;中央商务区;南海区。
1规划演进1.1中心城区确立(1996-2002)《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确立桂城片区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千灯湖片区布置全区性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结合大型公园构成南海“心脏”。
将现千灯湖板块3.4平方公里规划为南海城市中心区,利用虫雷岗山与千灯湖公园创造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通过开敞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引领城市发展,以超前的眼光定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当时片区缺乏产业发展的明确方向,开发强度较低,商业用地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1.5。
1.2金融高新区挂牌(2003-2008)2007年7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海区千灯湖畔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立项公示
【原创版】
目录
1.项目名称: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
2.项目地点:南海区
3.项目立项公示时间
4.项目内容与目标
5.项目投资方与合作方
6.项目意义与影响
正文
近日,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进行了立项公示。
该项目位于南海区,具体地点尚未公布。
项目立项公示时间为 2022 年 12 月前,旨在对项目进行公开透明化的管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旨在建设成为集金融、科技、产业于一体的高端发展区。
项目内容包括金融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区、商业配套区等多个部分,目标是吸引优质金融资源、聚集创新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项目投资方为南海区政府,合作方暂未透露。
项目总投资预计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将分阶段进行建设。
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的建设意义重大,它将有助于南海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金融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将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第1页共1页。
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立项公示一、引言近年来,中国金融行业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南海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南海区政府决定成立金融高新区项目。
本文旨在对南海区金融高新区项目的立项公示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背景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已成为当前金融行业的重要趋势。
为了推动南海区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南海区政府决定在该区域设立金融高新区项目。
三、金融高新区项目的意义1.促进金融产业发展:金融高新区项目的设立将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进驻南海区,推动金融产业的发展,提升南海区的金融业竞争力。
2.推动科技创新:金融高新区项目将聚集金融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提升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水平。
3.增加就业机会:金融高新区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南海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高新区项目的规划1.区位优势:南海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紧密相连,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2.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高新区项目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为金融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人才引进:金融高新区项目将引进一批高层次金融科技人才,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金融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政策支持:南海区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支持金融高新区项目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五、金融高新区项目的发展前景1.金融创新:金融高新区项目将促进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推动金融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产业链发展:金融高新区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金融科技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3.国际影响力:金融高新区项目的建设将提升南海区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进驻,推动南海区金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园林绿地规划浅析Brief Analysis of Green Space Planning in Guangdong financ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service area garden李育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市政管理处,广东 佛山 528200)LIYu-quan(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Guicheng Street, Nanhai District, Foshan 528200,China)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园林规划的定位、构思以及各景观功能系统的协调和合理布置,对如何更好地把园林景观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布置提出可行性的设想和建议,为将来单体园林景观的详细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金融高新;园林规划;景观结构;特色创造;广东南海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0)06-0050-04收稿日期:2009-04-30修回日期:2010-08-26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landscape orientation and idea of GDFH(Guangdong finance high technology )&NT(new technology) Service Area ,as well as various landscapes functional system coordinated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 The arricle also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on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which coul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of the detaile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a.Key words : Finance High-tech; Garden planning; Landscap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creation; Guangdong Nanhai1 概况为夯实金融创新服务基础、加快金融产业发展、实施金融强省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际金融前后台业务分离的趋势,于2007年7月2日正式选址佛山市南海区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
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
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
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但目前南海区面临着商业办公建
筑同质化严重、容量相对过剩的客观形势,金融高新区近两年商业用地建设有所
放缓。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培育租赁市场,出台商业用房土地用途调整的意见,商
业办公类建筑规划调整诉求强烈。
本次规划检讨将根据南海区发展实际,结合国
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回应近期调整诉求以及保障远期发
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规划检讨;中央商务区;南海区。
1规划演进
1.1中心城区确立(1996-2002)
《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确立桂城片区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千灯湖片区布置全区性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结合大型公
园构成南海“心脏”。
将现千灯湖板块3.4平方公里规划为南海城市中心区,利用
虫雷岗山与千灯湖公园创造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通过开敞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引
领城市发展,以超前的眼光定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当时片区缺乏产业发展
的明确方向,开发强度较低,商业用地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公共开敞空间用
地与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1.5。
1.2金融高新区挂牌(2003-2008)
2007年7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海区千灯湖畔设立“广东金融高
新技术服务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南海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结合
产业结构升级并落实到空间上,要求以金融高新区为核心,灯湖中轴为载体,整
合周边各类产业总部基地,打造广佛“金谷”。
金融高新区挂牌使千灯湖片区产业
氛围大幅提升,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更改为金融项目载体,面积扩展到5平方公里。
片区开发强度大幅提升,商业用地容积率达到 4.0,居住用地容积率达到 2.5-3.0。
公共开敞空间主要维持原控制,但由于范围增大,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
比例下降至约1:2.2。
1.3城市中轴线扩展(2008至今)
2008年至今,随着千灯湖北延、沥桂新城、广佛超级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等
外部形势不断深化,金融高新区受政策、区位、交通影响利好不断,规划积极扩
大其影响。
《南海区东翼片区分区规划》(2011)指出片区产业布局以桂城为主体,形成以金融前台及高端金融后台为主、科技创新为特色的金融创新核心区,
以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对桂城大沥进行缝合,开展一河两岸景观规划建设,打造佛
山水道一河两岸金融区。
金融高新区范围扩展到约18平方公里。
广佛地铁开通后,片区开发强度呈现再次整体上升,商业用地容积率达到5.0-7.0,居住用地容
积率达到3.5-4.0。
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下降至约1:3.5。
1.4小结
金融高新区经过二十年发展,总体维持了96版规划超前的总体格局,高质量建设城市开敞空间,并相应配套了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轨道等交通设施,打造成南
海乃至佛山的城市名片。
发展过程中,金融高新区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容量带来相
当人口,但由于发展形态以整体提高容量为主,发展重点相对模糊,空间结构与
交通结合不够紧密,开敞空间与商业商务结合尚需提升,导致商业建筑量不低但
商务氛围仍有欠缺的问题出现,环境质量品质亦略有下降。
片区需要进行规划检讨,明确发展思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表1相关城市中央商务区面积对比
2问题及对策
2.1发展重点不明——划定核心范围,确定发展轴线
金融高新区面积从3.4平方公里增加到18平方公里,该范围比国内外著名的中央商务区
要大(详见表1),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商务区,片区发展重点不明晰,2011年东翼分
规提出的佛山水道一河两岸金融区亦没有实施。
从区域发展角度,金融高新区应向东积极对接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佛超级都
市圈建设,向西衔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向北深化城市中轴线北延。
片区结合相
关城市经验,确定核心范围以及外向发展轴线:核心范围北至佛山水道,西至南海大道,南
至海三路,东至桂澜路,面积4.25平方公里;结合城市发展方向确立海八路发展轴以及桂澜
路商贸轴两条主要轴线,保证城市商业气氛,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意向。
金融高新区其他地
区为核心区向一般城市地区过渡的地带,配套服务于金融高新区。
2.2用地比例失调——重塑用地比例,集中商务发展
通过商业、居住以及配套规模比例(表2)可见,无论是金融高新区还是核心区商业占
比均较低,居住占比最高,设施占比则最低,用地比例相对失衡。
2015年以来,商业阶段过
剩成为共识,商业建筑同质化严重,且受到集体土地入市(2015年南海区启动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影响,金融高新区内商业办公建筑空置率较高,新建设进度明显减缓。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支持租
赁住房建设,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所以近
期规划调整诉求均为商业向居住调整,包括部分核心范围的地块。
调整为居住功能无疑可以
加快金融高新区的建设速度,但亦会使核心区常住人口快速增长,配套设施缺口继续增大,
不利于片区长远发展。
表2 相关城市中央商务区用地比例对比以及排名(%(排名))
广州珠江新城亦曾面临金融危机、商业阶段过剩的困难,广州市政府当时停止全市商业
办公供地,规定不得利用住宅改建商务办公用房,且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集中力量
建设珠江新城。
金融高新区商业办公绝对量较小,核心区及主要轴线要维持区域商务中心氛
围首先应有政策导向,加强统筹大中型商务办公向金融高新区集中;其次不可再将核心范围
内仅存的商业用地改造直接为居住。
应对商业存量阶段过剩的情况,首推大力加强公共服务
设施新建改建,其次可将部分商业办公适当改造为人才公寓,均有助汇聚人气,提高片区活力。
金融高新区非核心区则应以完善公共服务为引领,延续片区高素质城市开敞空间的打造,适当控制商业用地及居住用地比例,为核心区建设做好支撑。
2.3交通支撑不足——轨道交通引领,综合交通支撑
随着面积扩大、开发强度提升,片区交通虽然有广佛地铁开通,但地铁线路仍未成网,
站点与核心区连接也并不直接。
2016年建立的千灯湖公交环线重点改善与桂城各商圈的连接,但服务水平并未与中央商务区定位完全匹配,且片区内慢行系统的衔接仍有短板。
金融高新
区应结合近期轨道建设的高峰,加快推进地铁、中运量公交系统的建设,配合常规公交服务
水平提升,合理设置商业步行空间,加强与千灯湖、佛山水道以及迎宾广场等开敞空间的渗透,完善自行车道以及二层步行系统建设,从而提升整体综合交通水平,加强片区区域影响力。
2.4发展策略深化——降速度提质量,留空间调时序
虽然历经二十年的规划建设,金融高新区核心区范围内已基本成形,但总体范围内仍有
相当建设尚待开发。
现阶段南海已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金融高新区的规划重点不应过度集
中在满足建设需求上,而应深化延续精品建设的策略,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建设。
规划重点应
转向控制空间战略资源,把控开发时序,加强公众参与,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
空间战略资
源应重点关注对外联系廊道以及地下、二层等方面,预留片区扩展的可能性。
开发时序须区别于其他一般地区,在控制整体合理开发比例的前提下,结合金融高新区发展形势推进项目实施。
尤其是对三旧改造等重点难点项目,实施过程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陈伟新.国内大中城市中央商务区近今发展实证研究.2003
[2] 袁奇峰. 21世纪广州市中心商务区(GCBD21)探索.2001
[3] 方浩、李鹏、任小蔚.珠江新城规划和发展回顾.2009
[4]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Z].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