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6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0-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0-27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1-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1-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1-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2-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2-108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更新至2013年4月)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A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B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1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整版)40年代0.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0.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0.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阶级和⼈类解放的科学0.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与⾰命性的统⼀0.6.马克思主义的⾰命性与科学性统⼀的基础是实践性0.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0.8.马克思主义最⾼的社会理想是建⽴共产主义社会0.9.中国各族⼈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0.10.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是社会理想0.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的是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0.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法是理论联系实际1.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2.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4.哲学上的⼀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的1.5.哲学上的⼆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性1.6.唯⼼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主观唯⼼主义和客观唯⼼主义1.7.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8.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1.9.形⽽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机械性、形⽽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1.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11.物质的唯⼀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1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1.1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1.15.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16.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1.17.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延性和伸张性1.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1.19.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物质⽣产实践活动1.20.社会历史是⼈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22。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013.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神秘天意的启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一是它脱离社会实践,二是不懂得辩证法。
因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反映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是从感觉、思想到物,根本提不上“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2.考察具体劳动【2013.10】具体劳动()。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3.人的主观能动性【2013.10】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董事会B、监事会C、理事会D、股东大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织结构包括权力机构(股东大会)、经营管理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
与此相应一般需要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
4.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2013.10】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
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的肥沃程度D、土地的地理位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
绝对地租是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这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5.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2013.10】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控()。
A、能够消除经济危机B、可以缓和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矛盾C、能够防止生产过剩D、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CD观点明显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选1.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教育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封建社会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础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6.*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利己主义9.资金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生产阶段1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1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c+v1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13.*1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垄断价格1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1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国际垄断联盟1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1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进入无产阶级社会19.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20.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22.*2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正确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2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个别与一般的关系2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楚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能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2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思能动性的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8.*2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2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形象性3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具有相对性质二、多项选择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细胞学说.狭义相对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律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理在事先.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时候哲学道理有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哲学和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思想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实行等价交换37.*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国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完全摆脱接收教育和训练的限制三、简答题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绪论A,物质离不开运动。
B,运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动中有静。
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一、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B,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 B.逻辑学 C.数学 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4-198A.不会有很大变化 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 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 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社会生产价格 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 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D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D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C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B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B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D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B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D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C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B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D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C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D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C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C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C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D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B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3.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学是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5.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原理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6.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形成明确的目的B.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
C.制定周密的计划D.具有坚强的意志
7.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
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9.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
A.实践——认识——实践B.认识——实践——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都具有
A.自觉能动性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D.历史局限性
11.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B.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
C.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A.语言学B.物理学C.哲学D.数学
14.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信息社会D.奴隶社会
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
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1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三权分立制度D.国家制度
19.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借贷资本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生产不足的危机B.买卖脱节的危机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
C.两者总是相等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2.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股票价格
A.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B.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C.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贴现率成反比
D.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贴现率成正比
23.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D.生产集中根除自由竞争
25.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
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D.国家垄断资本
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运用
A.计划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
27.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
A.《反杜林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28.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困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2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压追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
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32.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移动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3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方式
3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切特征
3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
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劳动力具有价值
37.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B.生息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
38.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A.土地带来的地租B.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数量
C.银行存款的利息率D.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率
3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较为成熟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42.简述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43.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44.简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6.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以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及其作用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