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第三范式——混合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88.27 KB
- 文档页数: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远工程教学环境下资源有效应用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08SYB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年4月30日19第19卷 现代教育技术 V ol. 19 2009年第9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92009 教育研究的第三范式*——混合方法研究乜 勇 魏久利(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摘要】近年来,混合方法研究逐步兴起,并被教育研究方法论者称为是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综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各种优点,给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能唯方法马首是瞻,而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关键词】教育研究;范式;混合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9—0019—04引言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研究范式,且研究者因这两种研究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而各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更“可信”,更“有效”[1]。
作为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科学,其领域内同样存在着“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种范式之争。
究竟哪种研究范式更适合我们的研究呢?我们有必要做一次认真反思,以避免“为方法而方法”的错误倾向。
一 范式及教育研究范式1 范式范式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并首次用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发展的模式。
随后,“范式”逐渐成为了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成为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指常规的科学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整体等,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先例,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且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
缘起n2008.06.18,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报告n2010.10.01,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三种范式:混合方法研究及应用案例分析,收入《北大讲座·教育卷》第一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n2011.04.25,北京大学心理系,《心理学研究方法》报告n2014.12.35,清华大学心理系,《心理学研究方法专题》报告2014/12/302R. Burke Johnson(2007)Johnson质化为主与量化为主的我们CNKI 习国国外The URL of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Online : 好学习国外2014/12/30习国外质化量化质化混合研究方法的发展方法习方法混合方法研究的中质化习“混合方法研究的一习混合方法设计类型CreswellCreswell Margarete Sandolowaki整体分2014/12/3045分遣式设计来源:Margarete Sandolowaki etc. Defining andDesigning Mixed Research Synthesis Studies. Research in the School, 2006,Vol.13, (1),34JohsonR Burke Johnson; Anthony J Onwuegbuzie 。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ational Researcher; Oct 2004; 好好学习混合方法的六习混合方法的MMRZazie Todd is a Lecturer in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案例一:案例习案例三:SMMAJMMR习混合方法的七混合研究的评价质化混合方法研究的几习。
三大研究范式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
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一、前言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
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
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 (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
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
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
混合方法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摘要:混合方法论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是一种将质性研究要素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独立方法论,兴起于对范式不兼容的反思和批判。
三角测量法的提出标志着混合方法论的正式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已经远远突破了当初拟定的框架,迈向了跨学科、超学科的发展路径。
混合方法论在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顺序、时机、比例上是讲究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混合方法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Hybrid Methodology: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Lu Weian(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As a "third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the hybrid methodology is an independent methodology that combines qualitative research elements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arises from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of paradigm incompatibility. The introduction of triangulation marks the official emergence of the hybrid methodology.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t has now far exceeded the original framework and moved towards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path. Hybrid methodology is particular about the sequence, timing, and propor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needs to be analyzed on a case-by-case basis.Key words:mixed method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research 在过去30年间,社会和行为科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要范式或模型的相互竞争,亦即实证主义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孰优孰劣之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作者:田虎伟, TIAN Hu-wei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刊名:比较教育研究英文刊名: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年,卷(期):2007,28(1)被引用次数:10次1.Viadero Debra Mixed Methods' Research Examined Researchers See Pros and Cons of 'Mixed Methods' Studies 2005(20)2.Johnson R B;Onwuegbuzie A J Mixed Methods Research: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2004(07)3.邓猛;潘剑芳论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期刊论文]-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3)4.Howe K R Against the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Incompatibility Thesis,or,Dogmas Die Hard 1992(01)5.Tashakkori A;Teddlie C Mixed Methodology: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19986.邓猛;潘剑芳论教育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期刊论文]-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3)7.Onwuegbuzie A J;Teddlie C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Data in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20038.Greene J C;Caracelli v j;Graham W F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ixed-method Evaluation Design 1989(02)9.Sechrest L;Sidana 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Is there an Alternative ?[外文期刊] 1995(01)10.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期刊论文]-教育研究 2001(06)11.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教育科学分枝学科丛书代序 20021.蒋逸民.Jiang Yimin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层创方法[期刊论文]-浙江社会科学2010(5)2.王洪才.WANG Hong-cai人种学:教育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期刊论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期刊论文]-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2)4.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期刊论文]-比较教育研究2004,25(7)1.侯英混合方法研究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12)2.张文波混合方法研究的类型与程序设计[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4)3.李世奎混合方法研究的历史演变[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4)4.乜勇.魏久利教育研究的第三范式——混合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现代教育技术 2009(9)5.刘晶波.丰新娜.李娟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 2007(9)6.齐艳混合方法研究及对我国护理研究的启示[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10(16)7.王珏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自陈情况分析——以教育管理学为例[期刊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3)8.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 2008(4)9.王昌平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期刊论文]-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10.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期刊论文]-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1)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jyyj200701003.aspx。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科学研究第三范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论,它以人类的视角为出发点,注重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理解。
这一范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科学研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考虑,将科学问题与社会、人类生活等相关领域相结合,从而使研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第三范式强调科学研究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问题的实际应用价值,探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背景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采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的解读和推断。
最后,我们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的核心是人类的视角和情感表达。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关注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责任。
我们应该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描述问题和研究结果,用丰富多样的词汇表达研究的复杂性和深度。
同时,我们需要确保文章的结构合理,段落明晰,使用适当的标题,以增强阅读流畅性。
科学研究第三范式是一种以人类视角为出发点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它强调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理解,注重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需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使文章富有情感,读者能够感受到真实的人类叙述。
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张培【摘要】实用说、辩证说、范武与方法关联说、学界信念说构成混合方法范武争论中的主要观点.类型视角和协合视角成为混合方法设计研究的主要角度.质量标准,作为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焦点,尚难有共识,但混合方法研究的本质、目的和设计方式对其质量标准有重要影响.【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3)005【总页数】4页(P441-444)【关键词】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质量标准【作者】张培【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26在西方,混合方法研究在包括语言教育教学在内的社科研究领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1]。
混合方法通常被理解为在某一研究项目中将质化和量化成分加以混合使用的研究策略。
混合方法得到较为普遍的接受与“范式战争”的逐渐平息密切相关。
所谓“范式战争”是指20世纪70至80年代间质化与量化两大研究范式之间的严重对立。
时至今日,可以认为和平气候基本形成[2]。
而促使范式之争平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域的重要学者对于量、质二分化的批判,即实证主义定量研究与解释主义定性研究之间的简单对立。
新世纪以来,西方研究方法学领域出现了由争辩理论到关注实际问题的焦点转移,其结果是对研究实践的更多侧重和对不同范式及方法的更多包容,质化、量化的结合正在成为一种趋势[3]。
下列数据反映混合方法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学界所受到的关注:1)至2010年已出版近20部介绍混合方法的专著;2)近几年出现了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Quality and Quantity,Field Meth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le Research Approaches等混合方法研究专门期刊;3)自2006年开始,国际混合方法研究年会已召开五届,分别在英国和美国顶尖大学举行;4)美国部分大学已开设混合方法网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