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151
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名词解释如下:
1. 实证研究:使用数据、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实证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文献,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最佳实践。
3. 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教育案例的深入分析,探究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 参与研究:通过让学生参与研究项目或实验,了解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并改进教学方法。
5. 系统研究:对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系统进行总体性的探究,以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6. 视觉研究:通过摄影、绘画等方式,展示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场景、情境和活动,并从中探究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7. 经验研究:强调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反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个人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并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
8. 文化研究:通过对教育文化的研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差异和共性,并进而推动跨文化教育的交流和合作。
9. 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教育的看法和态度,并进而改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和发现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和原则的发展,丰富深化人类的教育认知与理解进,而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并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2.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的自身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教育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加深刻,教育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
(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当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
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
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特点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
新型教育需要新型教师,教育创新推动着教育研究的发展。
(3)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还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
(4)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现代社会变化快速,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教育价值研究是关于当前教育的价值分析以及教育价值未来追求与确证的研究,是对教育进行的价值规范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意义性、功用性,决定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育事实研究是关于教育事实状况的现实研究,是对教育发展具体实施的实证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实然性,是展开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前提。
事实和价值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是“实然”和“应然”的问题。
教育研究活动中既要准确掌握教育发展的社会事实,更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821教育研究方法821教育研究方法1. 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教育领域问题的一种方法论,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以提供有关教育问题的有效信息和结论。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分类•基础性研究方法:旨在建立关于教育领域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知识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等。
•应用性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如教育评估、课程设计等。
根据研究方法论分类•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数理模型,收集大量详实数据,以量化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字、图像、录音等非数字化资料,以质性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着重于理解问题的具体情境和个体经验。
•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全面地分析教育问题。
根据研究程序分类•实验研究法:在特定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变量,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得出结论。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描述群体的现状、态度或行为习惯等。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和综合,得出对教育问题的见解。
•个案研究法:对个别个体、团体或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得出案例的特点和规律。
3. 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教育政策制定:通过深入调查和准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教学设计与改进: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和特点,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教育评估与质量提升: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为教育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教育心理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等,为教育者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4. 结语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进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者在选择方法时,要结合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目的,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研究方法种类
教育研究方法种类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方法:基于科学方法和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教育理论的有效性。
2. 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和干预,来观察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教育效果和变化。
3. 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面试、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了解人们对于某种教育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4. 参与观察研究方法:研究者积极参与到教育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教育活动,以深入了解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
5.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分析和评述相关文献资料,汇总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以深入了解和理解某个教育问题。
6.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的研究,以深入了解教育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7.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少数案例,了解其个别特征和特殊情况,以揭示一般规律和普遍问题。
8. 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实践和行动研究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相互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描述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旨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特点、条件和关系,一般不追求直接的因果关系。
常见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观察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描述;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来获得相关信息;问卷调查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对受访者进行调查,获取大量信息和数据;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
2.相关性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等。
常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相关研究是通过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的相关性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特定个案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性研究方法比较性研究方法旨在比较不同群体、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常见的比较性研究方法包括: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和交叉文化研究等。
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群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和比较;横向研究是对不同群体在同一时间点进行观察和比较;交叉文化研究是对不同文化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其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4.开放性研究方法开放性研究方法旨在对教育现象进行探索和发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常见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
现象学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以发现其中的本质特征和意义;个案研究是通过对个别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个案中的特殊情况和发现个案中的普遍规律;行动研究是通过对实际教育行动的参与和反思,以改进教育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比较性研究方法和开放性研究方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教育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以下: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指研究者主要从事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方法和应用性研究方法两大类。
1.基础性研究方法:基础性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索教育领域中的基本规律、原理和理论。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高教育理论的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
典型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历史研究等。
2.应用性研究方法:应用性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实际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和解决,以提供教育实践的决策依据和改进建议。
典型的应用性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
第二层次: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
1.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特征、意义和关系来理解和探索教育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的、全面的和详细的描绘和解释,以便获取有关教育问题的深层次认知和理解。
典型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焦点小组讨论等。
2.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测量和统计分析教育现象的数量和比例来验证和验证教育假设和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现象的客观性和一般性的描述和分析,以便获取数量化和统计化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第三层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所关注和研究的具体人群、组织或现象。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个体性研究方法和群体性研究方法两大类。
1.个体性研究方法:个体性研究方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来开展研究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个体的特征、行为和发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典型的个体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个案分析、个案实证等。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层次等,可以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目的划分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也称为理论性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和发现新的理论观点和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思辨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历史研究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也称为实践性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二、根据研究范围划分宏观研究宏观研究也称为大规模研究,主要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一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统计、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探讨问题。
微观研究微观研究也称为小范围研究,主要是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或某个具体对象进行研究,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验、个案研究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三、根据研究层次划分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也称为叙述性研究,主要是通过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关系等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观察、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来探讨问题。
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四、根据研究方法划分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为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数量化的方式来描述、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的原理,严责的发展。
意义:1.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3.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按研究性质和研究内容分类:价值研究:是指以教育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类研究的总称。
这类研究重视教育现象中的价值问题,研究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受研究主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影响。
事实研究:是以教育中的客观事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类研究的总称。
这类研究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研究结论不受研究主题主观倾向的影响,具有主体间的一致性。
按研究目的和研究功能分类: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完善和发展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论原有理论,他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他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结局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有用的知识,他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直觉观察时期:古代—16世纪朴素唯物论特点:1.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利益出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
2.以观察法和思辨法为主(归纳,演绎,类比的方法对教育现象研究)。
3.辩证的初步应用。
4.基于不同的哲学观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思想观点。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17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教育产生:《大教学论》,出现两个2个哲学派别:经验派和唯理论经验论:从事实出发,根据经验归纳出理论,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唯理论:重思辨逻辑推理和知识,有相应的方法论,否定经验和感觉。
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作为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1. 观察法呀!就像你观察小蚂蚁搬食物一样,教育研究者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行为等来获取重要信息呢。
比如看他们怎么跟同学互动呀,怎么回答问题呀。
这样是不是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呀?2. 调查法也很厉害呢!这就好比你去问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口味的冰淇淋,研究者会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等方式去了解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和需求哟。
像问问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什么期望之类的,很有用吧?3. 实验法就像是一场科学小实验啦!研究者会设置不同的条件,然后看看对教育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哦。
比如说研究哪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成绩提升更快,这可太有意思啦!4. 个案研究法呢,就好像专注研究一颗特别的星星一样。
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生或者教育现象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
想想看,深入了解一个特殊学生的成长轨迹,是不是很有意义呀?5. 行动研究法就如同你不断改进自己做事的方法哟!教育者一边实践一边研究,然后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育变得越来越好呀。
就像老师们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来适应学生们,多棒呀!6. 历史研究法呀,那可是在时光隧道里穿梭呢!去研究过去的教育事件、思想,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呀。
看看以前的教育是怎么发展的,是不是很神奇呀?7. 比较研究法好像在比较不同的宝贝呢!拿不同的教育体系、方法来进行对比,看看哪里好哪里不好。
这样能让我们借鉴好的经验,抛弃不好的呀。
8. 内容分析法呢,就像是在整理一堆杂乱的资料哟!对教育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有用的结论呀。
想想看,如果能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关键信息,多厉害呀!我觉得呀,这些教育研究方法都各有各的用处,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帮助我们打开教育的神秘大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