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膀胱刺激征
- 格式:ppt
- 大小:365.50 KB
- 文档页数:14
膀胱刺激征名词解释医学
膀胱刺激征是一种医学术语,用于描述膀胱出现过度敏感性导致
疼痛、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的病理状态。
它通常是由于膀胱
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导致的。
膀胱刺激征可以有多种原因,如膀胱感染、膀胱结石或结石刺激、膀胱过度充盈、膀胱癌等。
此外,神经相关的病理也可能引发膀胱刺
激征,如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
除了主要的症状外,膀胱刺激征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尿痛、
尿血、尿失禁等。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
在诊断膀胱刺激征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可能还会采用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
的病因。
对于膀胱刺激征的治疗,首先需要识别和处理潜在的病因。
控制
症状是治疗的重要目标,包括通过改变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使用药物(如抗炎药、镇痛药和抗抑
郁药)来缓解疼痛和尿频等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膀胱刺激征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经膀胱途径给药(如局部麻醉剂)、膀胱扩张术、神经调控治疗等。
对于患有严重膀胱刺激征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变、物理治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刺激征的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可能需要长期的管理和调整。
因此,及时就诊并与医生密切配合非常重要,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什么腺性膀胱炎会反复发作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膀胱炎,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也没有特异性,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但是会反复发作,较难治愈。
为什么腺性膀胱炎会反复发作呢?一起来看看吧!
腺性膀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2、排尿时尿道烧灼痛,伴有尿失禁症状;
3、排尿终端有血尿,尿液混浊;
4、耻骨上区及会阴疼痛不适、下腹胀痛,性交疼痛等。
为什么腺性膀胱炎会反复发作呢?
1、其他疾病:
如果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膀胱炎、尿道炎或尿路感染等,这些炎症感染会导致腺性膀胱炎的反复发作,不能完全治愈。
2、结石:
如果腺性膀胱炎患者存在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前列腺结石和肾结石等,也会导致炎症感染持续存在,腺性膀胱炎的反复发作。
3.免疫调节异常:
腺性膀胱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也与人体的免疫调节异常有很大关系。
如果患者平时经常熬夜,不注意体育锻炼,会导致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复发难以治愈!
4、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饮食不当,经常吸烟喝酒,经常憋尿久坐,频繁的性生活,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腺性膀胱炎的反复发作。
腺性膀胱炎反复发作怎么治疗?
想要彻底治疗腺性膀胱炎,就需要彻底的消除泌尿系统的炎症感染,并改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免疫力!武汉李小平中医门诊的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利尿通淋的主要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消除排尿异常症状,缓解疼痛不适;而且利尿消炎丸还能有效治疗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调节患者的体质,有效预防腺性膀胱炎反复发作!。
血尿—搜狗百科(一)无痛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无痛性血尿也称无症状性血尿,即除血尿外无其他不适。
无痛性血尿常见于下列疾病,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下:1、肾癌肾癌是常见的肾肿瘤,多发生于40~60岁,血尿、疼痛、肿块又叫肾癌三联征,发生三联征表明大多数病人已处肾癌晚期。
肾癌病人常以反复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血尿为首发症状,甚至是惟一症状,约70%病人是肉眼血尿。
出现血尿表明肿瘤已侵及肾盂、肾盏。
少数病人除了三联征还可伴有高血压、发热、精索静脉曲张,确诊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肾脏呈不规则增大,肾盂肾盏变形、移位,在肿块处,B超可见均质与非均质的团块状回声,CT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影,X线造影可见“蜘蛛腿样”改变。
2、肾盂肿瘤肾盂肿瘤最常见是移行上皮的乳头状瘤或移行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约占7%,腺癌更少。
肾盂肿瘤血尿发生率占90%,是首发症状,表现为频繁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伴条状血块。
肿瘤较小时,超声检查无意义,主要靠逆行性尿路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及显影边缘不规则,插管时收集患侧肾盂尿作肿瘤细胞学检查,可帮助确诊。
3、膀胱癌膀胱癌病人的血尿,特点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70%~90%伴血块,有时血块堵塞尿道或肿瘤生长在颈部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肿瘤侵犯输尿管开口可引起上尿路梗阻,肿瘤侵犯三角区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癌最首选的检查方法是B超,最可靠且常用的办法是膀胱镜检,直视下可见肿块的形态、大小、部位、数量。
4、薄基底膜肾病此病是遗传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血尿大多数是持续性镜下血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有肉眼血尿,病人一般无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尿生化、影像检查均正常,组织学光镜检查也正常,惟一病理改变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肾小球基底膜呈弥漫性变薄。
(二)血尿伴绞痛的鉴别诊断血尿伴疼痛是泌尿系结石的基本特征,除了下列常见情况外,肿瘤坏死组织脱落、肾结核、肾盂肾炎等也可出现疼痛并有其伴随症状,应与结石鉴别。
护理三基知识点汇总1.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
2.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3.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4.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5.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6.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7.脉搏短绌指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简称绌脉。
8.护理人员铺床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先床头、后床尾;先近侧,后远侧。
9.压疮的分期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
10.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11.物理降温时,应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12.导尿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13.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反应等。
14.护士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特别注意“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关门轻。
15.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16.为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六勤”,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和勤更换。
17.热疗法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疼痛、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保暖与舒适。
18.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9.异常血压护理要点包括良好环境、合理饮食、生活规律、控制情绪、坚持运动、加强监测、健康教育七方面。
20.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六大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
21.冷疗法的目的:(1)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2)减轻疼痛。
(3)控制炎症扩散。
(4)降低体温。
肾结核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无痛性血尿、尿频、尿痛、尿急、低热、盗汗、血尿脓尿1.膀胱刺激症膀胱刺激症状是肾结核的最重要、最主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当结核杆菌对膀胱黏膜造成结核性炎症时,患者开始先有尿频,排尿次数在白天和晚上都逐渐增加,可以由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者每小时要排尿数次,直至可出现类似尿失禁现象。
75%~80%都有尿频症状。
在尿频的同时,可出现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须立即排出,难以忍耐。
排尿终末时在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痛感觉。
膀胱病变日趋严重,这些病状也越显著。
2.血尿血尿是肾结核的第二个重要症状,发生率为70%~80%。
一般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出现。
血尿的来源大多来自膀胱病变,但也可来自肾脏本身。
血尿的程度不等,多为轻度的肉眼血尿或为显微镜血尿,但有3%的病例为明显的肉眼血尿并且是惟一的首发症状。
血尿的出现多数为终末血尿,乃是膀胱的结核性炎症和溃疡在排尿时膀胱收缩引起出血。
若血尿来自肾脏,则可为全程血尿。
3.脓尿由于肾脏和膀胱的结核性炎症,造成组织破坏,尿液中可出现大量脓细胞,同时在尿液内亦可混有干酪样物质,使尿液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
脓尿的发生率为20%左右。
4.腰痛肾脏结核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结核性脓肾,肾脏体积增大,在腰部存在肿块,出现腰痛。
国内资料的发生率为10%。
若有对侧肾盂积水,则在对侧可出现腰部症状。
少数病人在血块、脓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部绞痛。
5.全身症状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出现一般结核病变的各种症状。
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
6.其他症状由于肾结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或者并发其他器官结核,因此可以出现一些其他器官结核的症状,如骨结核的冷脓肿,淋巴结核的窦道,肠结核的腹泻、腹痛,尤其是伴发男生殖道结核时附睾有结节存在。
临床常见三联征考试必背1.膀胱刺激征:①尿频;②尿急;③尿痛。
2.腹膜刺激征:①压痛;②反跳痛;③腹肌紧张。
3.脑膜刺激征:①颈强直;②凯尔尼格征(kerning征);③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
4.溶血三联征:①贫血;②黄疸;③脾大。
5.Charcot夏柯三联征:①腹痛;②寒战高热;③黄疸。
6.胆道出血三联征:①绞痛;②黄疸;③出血。
7.阿司匹林三联征:①哮喘;②鼻窦炎;③阿司匹林类过敏。
8.血脂异常三联征:①血清TG升高;②血清VLDL浓度升高;③HDL浓度下降。
9.主动脉瓣狭窄三联征:①呼吸困难;②心绞痛;③晕厥。
10.肺栓塞三联征:①胸痛;②咯血;③呼吸困难。
11.beck三联征:①血清心音遥远,心搏减弱;②静脉压升高;③动脉压降低,脉压减小。
12.肝肺综合征三联征:①基础肝脏病;②肺内血管扩张;③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
13.痢疾后综合症三联征:①结膜炎;②尿道炎;③关节炎。
1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典型三联征:①潮红;②出汗;③头晕。
15.腹主动脉瘤破裂三联征:①剧烈腹痛或腰背部疼痛;②低血压或休克;③腹部搏动性肿大。
16.白塞病三联征:①复发性口腔溃疡;②阴部溃疡;③眼色素膜炎。
17.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后三联征:①角膜后色素KP;②虹膜阶段萎缩;③青光眼斑。
18.肾癌的三联征:①血尿;②疼痛;③肿块。
19.21-三体综合征:①特殊面容;②智能低下;③体格发育迟缓,伴畸形。
20.法洛四联症:①肺动脉狭窄;②心室间隔缺损;③主动脉骑跨;④右心室肥大。
21.雷诺五联征:①腹痛;②寒战高热;③黄疸;④休克;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22.慢性胰腺炎的四联征:①腹痛;②体重下降;③脂肪泻。
2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①肺出血;②急性肾小球肾炎;③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阳性。
24.wiskott-Aldrich综合征(维-奥综合征):①湿疹;②血小板减少;③反复感染。
2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①高血圧;②蛋白尿;③水肿。
尿路刺激征的名词解释尿路刺激征是指尿路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尿路刺激征常见于膀胱、尿道、肾盂等部位的各种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其主要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频是指尿量明显增多,常感觉到需要频繁排尿。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尿4-8次是正常的,但当尿频出现时,排尿次数可能明显增多,甚至达到10次以上。
这种情况下,尿液量可能会减少,尿量不足的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尿频。
尿急是指不受控制地感觉到强烈的排尿欲望,即使尿液量很少或已经排空膀胱,仍然有强烈的尿意。
尿急会导致在没有尿路条件(如厕所)的情况下,憋不住尿,需要立即排尿。
尿急也可能伴随着尿频。
尿痛是尿路刺激征的另一个主要症状。
尿痛可以是一种刺痛感或烧灼感。
它通常发生在排尿的开始或结束,有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尿痛往往表示尿路受到炎症、感染、结石等刺激,有时还可能是尿路肿瘤的表现。
除了尿频、尿急和尿痛外,尿路刺激征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尿色发黄、尿中有血尿、尿液浑浊、尿中有异味、尿中有脓尿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过敏等有关。
尿路刺激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与感染、结石、尿路结构改变、肿瘤等因素有关。
尿路刺激征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因病因不同而异,有些可能是短期的症状,有些可能是长期或反复发作的。
诊断尿路刺激征的关键是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要求患者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尿道分泌物检查、B超、膀胱镜等检查来帮助确定病因。
针对尿路刺激征的治疗取决于病因的不同。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解热镇痛药物、尿道冲洗、膀胱冲洗、膀胱镇痛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总之,尿路刺激征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诊断。
及早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泌尿系统-尿路感染[单选题]1.膀胱刺激征是指A.尿急、尿痛、血尿B.尿频、尿急、尿痛C.尿频、尿急、排尿困难D.尿频、尿痛、排尿困难E.(江南博哥)血尿、尿痛、排尿困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膀胱刺激征是指泌尿系统收到刺激而出现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掌握“急性膀胱炎”知识点。
[单选题]2.无并发症的急性膀胱炎80%以上为哪种细菌感染A.铜绿假单胞菌B.大肠埃希菌C.溶血性链球菌D.葡萄球菌E.炭疽杆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无并发症的急性膀胱炎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请记住该知识点。
掌握“急性膀胱炎”知识点。
[单选题]3.孕妇患急性肾盂肾炎应首选A.青霉素B.氨苄青霉素C.红霉素D.四环素E.庆大霉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应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可用半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
掌握“急性肾盂肾炎”知识点。
[单选题]4.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通常是A.1周B.2周C.3周D.4周E.6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通常是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每周复查尿常规及细菌培养,共2~3次,6周后再复查一次,均为阴性者方可认为治愈。
掌握“急性肾盂肾炎”知识点。
[单选题]5.最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是A.发热、水肿、尿频、尿痛及尿沉渣白细胞增多B.高血压、水肿、尿频、尿痛及尿沉渣检查白细胞成堆C.高热、尿频、尿急、尿痛,肾区叩痛及尿中白细胞增多D.发热、水肿、尿频、尿急、尿痛及蛋白尿E.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蛋白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多有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全身症状(发热寒战)、肾区叩痛,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
掌握“急性肾盂肾炎”知识点。
[单选题]6.慢性肾盂肾炎诊断的主要依据A.影像学检查有局灶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B.反复多次出现尿频、尿急、尿痛C.病程在半年以上D.尿路有梗阻E.腰痛低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肾盂肾炎确诊标准:影像学检查及肾脏功能检查可诊断:(1)在静脉肾盂造影中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
泌尿系统症状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
二、泌尿系统的功能
1、生成尿液,贮存、输送、排泄尿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2、内分泌功能(EPO、Renin、Vitamin D3)。
三、泌尿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一)尿色异常:血尿
(二)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
(三)尿量异常:少尿/无尿、多尿
(四)水肿
血尿(Hematuria) :
尿液中的红细胞异常增多尿红细胞计数>8000/ml。
病因
肾性血尿
肾脏病变多型性红细胞尿
肾后性血尿
输尿管、膀胱病变均一型红细胞尿
问诊要点
(1)确定真性血尿,排除假型血尿
(2)判断出血部位、有无血凝块
(3)确定红细胞的形态
(4)注意全身或膀胱刺激症状
(5)有无外伤或器械检查史
(6)注意伴随症状
(7)有无家族史。
泌尿系统(32分)第一节:尿液检查一、血尿(一)概念:1.镜下血尿: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查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2.肉眼血尿:出血量超过1ml/L(二)原因:初始血尿:前尿道病变终末血尿:膀胱三角区、后尿道、精囊、前列腺病变全程血尿:膀胱、输尿管及肾脏的疾病。
记忆歌诀:终末前(前列腺)后(后尿道)精(精囊)初(初始)道(前尿道)全(全程)膀上(膀胱及膀胱以上)(三)根据来源分为:1、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经肾小球滤过而形成,红细胞有变形性,即红细胞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全程无痛。
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没有经过肾小球滤过所以形态大小一致。
注: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看红细胞有没有变形性●几种疾病血尿特点:(死死记住)肾肿瘤:无痛全程血尿肾结核:终末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结石:活动后腰背痛+血尿相继出现二、蛋白尿(正常人为阴性,正常值:0-150mg/d)(一)概念:1.成人尿蛋白量>150mg/d称为蛋白尿。
2.超过3.5g/d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二)分类在临床上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内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高蛋白饮食导致的蛋白尿。
蛋白尿分类记忆歌诀:两肾混合一分组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的蛋白尿。
肾小球的滤过膜有两个屏障,分别为:电荷屏障、分子屏障。
(1)损伤电荷屏障出现选择性的蛋白尿,尿里边以白蛋白为主。
(2)损伤分子屏障(机械屏障)出现非选择性的蛋白尿,尿里边以除了白蛋白以外的其他大分子蛋白(血浆蛋白)为主。
2.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间质性肾炎,此类蛋白尿不会超过2克。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损伤。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混账狼爱吃糖)4.溢出性蛋白尿: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5.分泌性蛋白尿:分泌性IgA蛋白尿(分手是为了爱情);6.组织性蛋白尿:多为小分子量蛋白质。
三.管型尿:有管型不一定代表有肾小球病变,正常人也有透明管型。
膀胱炎的症状有哪些膀胱炎,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膀胱炎性病变,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
膀胱炎主要发生在女性群体中,但也可能发生在男性和儿童身上。
一般膀胱炎的症状通常很明显,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下面,一起来看看膀胱炎的症状有哪些?以下是膀胱炎常见的症状:1、膀胱刺激征:尿频:尿频是膀胱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感觉需要频繁地排尿,即使尿量很少。
尿急:尿急是另一个常见症状,患者感到迫切地需要排尿,有时难以控制。
尿痛:伴随尿频和尿急的常常是尿痛的感觉。
患者可能感到尿道灼热、痛感或痒感,尿液排出时可能伴有疼痛。
这种疼痛可能是刺痛、灼热或痉挛样的感觉。
2、血尿或者脓尿: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血液,呈现粉红色、红色或暗红色,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受损引起的。
脓尿常常表现为浑浊的尿液,尿液中存在炎症细胞、脓液和细菌。
血尿和脓尿是膀胱炎炎症反应的结果,表示膀胱黏膜受损。
3、下腹部疼痛:膀胱炎患者常常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炎症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有的患者可能感到轻微的不适,而有的患者可能经历剧烈的、刺痛的疼痛。
下腹部疼痛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在排尿时加重。
4、尿量减少:膀胱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
尽管患者的尿意频繁,但每次排尿的尿量可能相对较少。
这可能是由于尿液排出受到炎症的影响,导致尿液无法充分积聚或排空。
5、胀气和膀胱不适:一些膀胱炎患者可能会经历胀气和膀胱区的不适感。
他们可能感觉膀胱区域充满气体或沉重的感觉,导致不适和不舒服的感觉。
6、全身症状:严重的膀胱炎可能引起一些全身性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乏力,甚至发热。
这是由于身体对炎症反应的全面应答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炎的症状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经历较为严重和持久的症状。
此外,膀胱炎还可能伴随其他疾病或并发症,如尿道感染、肾盂肾炎等,男性患者还可能伴有慢性前列腺炎。
如果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尿液分析、尿培养、膀胱镜等相关检查,以确定诊断是否为膀胱炎。
血尿正常尿色呈黄色,主要由尿黄素所致。
在生理状态下,尿色的深浅与尿量、尿反应、食物和药物有关。
大量饮水,尿量增多,尿色淡黄或无色;尿量少,尿色深黄;酸性尿色深,碱性尿色浅。
血尿(hematuria或haematuria)是指尿液中带有红细胞的症状。
当尿液中含有少量红细胞时,肉眼无法识别,仅在实验室检查时才能发现,称为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如果含有大量红细胞(一般认为每升尿含超过1mL鲜血时),则肉眼可以见到异常颜色,此时即为肉眼血尿(gross hematuria)。
仅为红细胞超标的尿液异常,称为单纯性血尿。
病因大约98%的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约2%的血尿是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间质性肾炎∙肾血管性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畸形∙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生殖系统肿瘤∙急性阑尾炎∙大肠癌全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猩红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功能性血尿突然大运动量时,平时较少运动的正常人可能出现运动性血尿。
临床表现∙尿液颜色改变:见于肉眼血尿。
如果出血位置靠近下尿道,如膀胱或前列腺的出血,则尿色较鲜红,甚至带有血凝块。
∙分段尿异常:行尿三杯试验,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前列腺、精囊腺。
伴随症状∙伴肾绞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伴尿流突然中断: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伴尿细流、排尿困难: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伴尿路刺激征:泌尿系感染。
∙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称肾炎综合征,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
∙伴肾肿块:肾积水、肾囊肿、肾畸形、肾肿瘤等。
∙伴乳糜尿: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伴其它部位出血: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
尿红细胞检查∙数量:o沉渣法:玻片法>3个/HP,定量计数>5个/μL。
膀胱刺激征的名词解释膀胱刺激征是指尿频、尿急、尿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常见于膀胱感染、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膀胱疾病。
膀胱刺激征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尿频指的是尿量明显增多,频繁排尿,不少于正常的6-8次,甚至更多。
尿急指的是无法控制的强烈的尿意,有时突然出现,并且需要立即找到厕所。
尿痛指的是排尿时或持续的膀胱区域疼痛或灼热感。
此外,膀胱刺激征还可以伴随着尿滴沥现象,即尿液滴滴答答地排出。
膀胱刺激征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膀胱感染、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
膀胱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痛性排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膀胱炎是指膀胱黏膜的炎症,病情较轻时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严重时还可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
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中出现的结石,常常与尿路感染或代谢异常有关,造成膀胱刺激征的同时还会伴随尿流变小、排尿困难等症状。
膀胱肿瘤是指膀胱内黏膜或肌层肿瘤,在初期常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会伴有血尿、腰疼、肾结石等症状。
除了上述疾病之外,膀胱刺激征还可以由其他因素引起,比如长时间的坐着、饮水过多、过度刺激性食物摄入等。
此外,膀胱刺激征还可以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如糖尿病、过度活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诊断膀胱刺激征通常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液培养、尿流率、膀胱造影等。
有时还需要行尿道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或膀胱活检来明确诊断。
对于膀胱刺激征的治疗,首先应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膀胱感染、膀胱炎等感染性疾病,常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膀胱结石和膀胱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则需要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手术切除或行其他治疗。
此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膀胱刺激征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消炎药、解痉药等。
总之,膀胱刺激征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膀胱疾病引起。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并避免膀胱刺激征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