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的基本性质

水泥的基本性质

水泥的基本性质
水泥的基本性质

水泥的基本性质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的指标。 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测定水泥强度目前使用的方法是“软练法”。

目录

此法是将1:3的水泥、标准砂(福建平潭白石英砂)及规定的水,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水泥拌制成软练胶砂,制成7.07 X 7.07 X 7.07厘米的立方体抗压试块与8字形抗拉试块,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分别测定其3天、7天及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分组试块的28天平均抗压强度来确定水泥的标号,但3天、7天的抗压强度也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是以1:2.5的水泥和标准砂,按规定的水灰比(0.44或0.46),用标准制作方法制成 4cm× 4cm×16cm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规定龄期(3d 、28d 或3d 、7d 、28d )时,测定其抗折和抗压强度,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最低强度值评定其所属标号。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种类

水泥的品种非常多,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 4131-1997规定,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及特性水泥三类。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硅酸盐水泥,它是以硅酸盐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具体名称、代号及强度等级见下表:

通用水泥的代号和强度等级

水泥名称 简称 代号 强度等级 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P·Ⅰ、P·Ⅱ

42.5、42.5R 、52.5、

52.5R 、62.5、6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 P·O 42.5、42.5R 、52.5、52.5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 P·S·A、P·S·B 32.5、32.5R

42.5、42.5R 52.5、52.5R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 P·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 P·F

水泥的标号

标准

水泥的标号是水泥强度大小的标志,测定水泥标号的抗压强度,系指水泥砂浆硬结28d后的强度。例如检测得到28d后的抗压强度为310 kg/cm2,则水泥的标

号定为300号。抗压强度为300-400 kg/cm2者均算为300号。普通水泥有:200、250、300、400、500、600六种标号。200号-300号的可用于一些房屋建筑。400号以上的可用于建筑较大的桥梁或厂房,以及一些重要路面和制造预制构件。

关于水泥标号的用法,其实并没有非常精细的规定,一般来说,设计图纸中会给出明确的规定。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一般常用的有P.O 32.5/42.5,P.S 32.5/42.5。

有325的和425的 325的250元--300元 425的360--450元品牌,地区不一

样价格就不一样

关于水泥标号

通用水泥新标准是: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从200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与旧标准的区别

(1)六大水泥产品标准均引用GB/T17671-1999方法为该标准的强度检验方法,不再采用GB177-85方法。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六大水泥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32.5、32.5R、42.5、42.5R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新标准还统一规划了我国水泥的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分3个强度等级6个类型,即42.5、42.5R、52.5、52.5R、62.5、62.5R。其他五大水泥也分3个等级6个类型,即32.5、32.5R、42.5、42.5R、52.5、52.5R。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的内容还涉及到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的设置。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龄期均为3天和28天两个龄期,每个龄期均有抗折与抗压强度指标要求。

(4)其他方面的修订

编号与取样中取消了4~10万吨不超过200吨和小于4万吨不超过100吨为一个编号的规定,改为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个编号。在水泥袋上应清楚标明的字样中,取消了“立窑与旋窑”字样,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将“交货与验收”的第一号修改单并入标准正文。

水泥强度检测方法是衡量水泥力学性能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新标准用

GB/T17671-1999取代GB177-85,将对我国的水泥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GB/T17671-1999虽然是一个推荐性方法,它早于1999年5月1日起生效实施。由于强制性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采用它作为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所以在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正式实施时,GB/T17671-1999方法就上升为强制性方法,必须贯彻执行。

根据水泥生产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大量水泥ISO强度、GB强度与砼强度相互关系试验表明,水泥ISO强度更能敏感地反映出水泥强度的实际情况,可以消除原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使部分水泥强度虚高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水泥的真实活性,有利于水泥的使用。

对照表

新水泥强度等级与老水泥标号对等关系如下表所示

水泥标号

水泥强度等级

GB175-92

GB175-1999

725(R)

62.5(R)

625(R)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

GB1344-92

GB1344-1999

625(R)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

GB12958-91

GB12958-1999

52.5(R)

525(R)

42.5(R)

425(R)

32.5(R)

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在提高水泥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常见问题

水泥的标号代表什么?

目前,水泥已经成为任何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材料。仔细看一看水泥的包装袋上都写着:400、500、600等的号码,不要小看这些数字,它们都代表不同的含义。

我们建大型的桥梁需要用高强度的水泥,而造普通的房屋、仓库等就不需要很高强度的水泥,根据不同的需要,就制成了各个等级质量不同的产品。水泥的标号就是它们的等级标志,它的具体内容有:

1.凝固后的强度,标号越高强度越高。包括抗压和抗拉承受能力。

2.凝固的速度,700、800号是快硬水泥,凝固时间短,用于紧急工程和水下建筑。

水泥强度检测一般为3天、7天、28天龄期的检验,每个龄期都有不同的检验标准。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强度的发挥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的,到一定的时间就增长完毕,一般一年之后强度增长就停止了。

水泥的分类,除了以各种标号表示外,以用料和特性的不同来区分,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还有特性水泥,如耐酸水泥、耐热水泥、抗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等,是根据它们的特性命名的。

水泥的基本性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 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 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铝酸 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 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 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 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 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 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能方面,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与普通水泥明显不同。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熟料的相对减少,因此,凝结硬化速度较慢,早期强度较低;水化放热速度慢,发热量低;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较少,在与混合材料化合时又耗去很多,故抵抗软水及硫酸盐介质的侵蚀能力较强。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掺加混合材料较多,因此其抗碳化、耐磨、抗冻等性能显差,干缩量也较高。此外,由于这四种水泥的混合材料品种不同,导致他们在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如矿渣水泥泌水显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流动与输送过程中,流体的状态与规律都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因此,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常见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黏度、挥发性、燃烧爆炸极限、闪点、最小引燃能量、燃烧热等。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用夹比较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化工生产的操作、控制、计算等,特别是对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ke/m3。 式中m——流体的质量,kg; y——流体的体积,m3。 任何流体的密度都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压力的变化对液体密度的影响很小(压力极高时除外),故称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工程上,常忽略压力对液体的影响,认为液体的密度只是温度的函数。例如,纯水在277K时的密度为1000kg/m3,在293K时的密度为998.2kg /m3,在373时的密度为958.4kg/ms。因此,在检索和使用密度时,需要知道液体的温度。对大多数液体而言,温度升高,其密度下降。

液体纯净物的密度通常可以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等查取。液体?昆合物的密度通常由实验测定,例如比重瓶法、韦氏天平法及波美度比重计法等。其中,前两者用于精确测量,多用于实验室中,后者用于快速测量,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在工程计算中,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不大时,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也可由下式计算,即: 式中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kg/ms; ρ1、ρ2、ρi、ρn——构成混合物的各纯组分的密度,ks/m3; w1、w2、wi、wn——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气体具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及热膨胀性,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时,其密度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常见气体的密度也可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中查取。在工程计算中,如查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均可把气体(或气体混合物)视作理想气体,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其密度。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式中ρ—气体在温度丁、压力ρ的条件下的密度,kg/m3; V——气体的体积,ITl3; 户——气体的压力,kPa; T一—气体的温度,K; m--气体的质量,kg;

水泥的性能特点及改进方法

水泥的性能特点及改进方法 摘要:水泥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公路、铁路、海港和国防等工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工程上越来越多的要求水泥具有多方面的性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水泥的性质特点,同时对其可能的改性方法加以简略介绍。 关键词: 水泥 性能 施工 改良 一、几种常用水泥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也称波特兰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活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组成。共分为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料的称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 ?Ⅰ,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 ?Ⅱ。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组成,除熟料外,还含有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碱等次要成分。 国标GB 175—2007对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7~200μm 范围内,可用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检验。国标GB 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kg 。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 ,终凝不得迟于390min ,初凝时间不满足为废品,终凝时间不满足为不合格品。另外,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不得用于工程中。碱含量(选择性指标)按O K O Na 22658.0 计算值表示。 GB/T 17671—1999规定,将水泥、标准砂和水按1:2.5:0.5的比例,并按规定的方法制成40mm ×40mm ×160mm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的期龄,分别按规定的方法测定其3d 和28d 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将水泥分为42.5、42.5R 、52.5、52.5R 、62.5、62.5R 六个等级。 2、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活性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 ?O 。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8%的非活性材料来代替。 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终凝不大于600min 。安定性要求煮沸法合格。强度等级要求根据3d 和28d 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将普通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 、52.5、52.5R 四个强度等级,各强度

高铝水泥性能及作用(精)

高铝水泥性能及作用 一. 前言 高铝水泥和硅酸盐水泥都是属于水硬性水泥,前者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铝酸钙,后者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硅酸钙,由于矿物组成的不同,水泥的特性也不相同。 早在十九世纪后半页,法国由于海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破坏事故的频繁发生,一度成为土木工程上的重大问题,法国国民振兴会曾以悬赏金鼓励为此做贡献者。研究者们发现,合成的铝酸钙具有水硬性,并对海水和地下水具有抗侵蚀能力。1908年,法国拉法基采用反射炉熔融法生产成功高铝水泥并取得专利,解决了海水和地下水工程的抗侵蚀问题。在实际使用中还发现了高铝水泥有极好的早强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高铝水泥被大量用来修筑阵地构筑物。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扩展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到30年代初,在法国本土及其非洲殖民地区的一批高铝水泥混凝土工程不断出现事故,诸多研究工作者遂着手深入进行该水泥的水化硬化机理和以强度下降为中心的耐久性研究,发现高铝水泥的水化产物因发生晶形转变而使强度降低。此后,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都比较慎重。而主要发展了在耐热、耐火混凝土和膨胀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不定形耐火材料在耐火材料行业中的比例迅速增加,高铝水泥作为结合剂的用量也日益增加。 中国的高铝水泥,在建国初期为国防建设需要而开始立项研制,并开创性的采用回转窑烧结法生产高铝水泥,产品主要用作耐火浇注料的结合剂,以及配制自应力水泥、膨胀剂等。也成功的应用于火箭导弹的发射场地等国防建设和抢修用水泥。 近年来,随着化学建材的迅速兴起,高铝水泥作为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时间的调节添加剂已愈来愈被材料工作者重视,并将成为化学建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用量将大大超过耐火材料。 二. 高铝水泥的制造方法与化学矿物组成 高铝水泥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泥的基本性能

水泥的基本性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

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铝酸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2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因此在使用性能方面,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与普通水泥明显不同。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熟料的相对减少,因此,凝结硬化速度较慢,早期强度较低;水化放热速度慢,发热量低;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较少,在与混合材料化合时又耗去很多,故抵抗软水及硫酸盐介质的侵蚀能力较强。由于这四种水泥的共同点是掺加混合材料较多,因此其抗碳化、耐磨、抗冻等性能显差,干缩量也较高。此外,由于这四种水泥的混合材料品种不同,导致他们在 3 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如矿渣水泥泌水显著,制品的抗渗性差,而火山灰水泥的需水量较大,制品的抗渗性好;矿渣水泥、特别是火山灰水泥的干缩性差,而粉煤灰水泥有一定的抗裂性;复合水泥的性质,则因掺加混合材料的种类、比例不同而异。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9)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199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细度 3.1方法原理 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2取样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 3.3试验步骤 1)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结果计算:F=Rs/W×100%(精确至0.1%) 3.4试验筛修正法: 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式样,作为标准样,测试方法同筛析法。 计算修正系数C=Fn/Ft(精确至0.01);修正后:Fo=C×F;修正系数C超出0.08~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 4.1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

水泥混凝土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1、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时间为三个月。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温度不低于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温度不低于90%。 4、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三个月,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 5、GB175-1999中对硅酸盐水泥提出纯技术要求的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 6、水泥胶砂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锅的最小间隙为3mm,应一月检查一次。 7、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8、水泥胶砂试件成型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50%。 9、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试拌时,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调整水泥浆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10、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水泥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个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能。 1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材料组成、养护湿度和温度、龄期其中材料组成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12、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对时满足经济性,结构物设计强度、施工工作性和环境耐久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13、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主要由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水泥实际强度等因素确定,用水量是由最大粒径和设计坍落度确定,砂率是由最大粒径和水灰比确定。 14、抗渗性是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之一,S6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7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漏。 15、水泥混凝土标准养护条件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或温度为20℃±2℃的不流动Ca(OH)2饱和溶液养护。试件间隔为10~20mm。 16、砼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能,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方面含义。 17、测定砼拌和物的流动性的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绸度法。 18、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W/C、砂率、用水量W。 19、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为150mm×150mm×550mm的梁性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采用2点双支点3分处加荷方式进行弯拉破坏试验,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强度值。 20、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试件破坏荷载必须大于压力机全量程20%,但小于压力机全程的80%,压力机应具有加荷速度指标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 21、水泥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力学性质(强度、强度等级)化法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 22、水泥净浆标稠的试验步骤:①称取试样500g②根据经验用量筒取一定的用水量。③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再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水泥加入水中④安置好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按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⑤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以置于玻璃板上试模中,用小刀插捣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⑥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夹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⑦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至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⑧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⑨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⑩拌和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⑾重新调整用水量,若距底板大于要求,则要增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考试试题A

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考试试题(A卷) 姓名:岗位: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时,对于28d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30min内从水中取出,在2小时内完成试验。() 2、在凝结时间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应距试模内壁10mm以内。()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4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4、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1min内完成。() 5、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 6、水泥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7、水泥试件应在试验前30min从水中取出,用湿布覆盖,直到试验结束。() 8、水泥试件水平放置于水中养护时,刮平面应向上。() 9、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料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 10、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2.5:0.5。()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水泥胶砂搅拌时,下列不属于标准规定三个阶段的是()。 A、先低速搅拌60S(包括加砂),加完砂后低速搅拌30S后停拌 B、先低速搅拌60S(包括加砂),加完砂后高速搅拌30S后停拌 C、停拌90S D、最后高速搅拌60S 2、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养护时,试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A、1mm B、3mm C、5mm D、7mm 3.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的一个周期是() A、25次 B、30次 C、60次 D、20次 4、ISO标准砂中二氧化硅含量不低于()% A、90 B、92 C、95 D、98

5、已知标准粉细度为3.6%,用试验筛对标准粉进行筛分,测得细度为4.0%,该试验筛的修正系数为() A、0.80 B、0.90 C、1.11 D、1.20 6、水泥用雷氏夹膨胀测定仪,其标尺最小刻度为()mm A、0.25 B、0.5 C、0.75 D、1.0 7、水泥胶砂强度结果处理不正确的是() A、以一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B、若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 C、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D、不存在C的处理方法 8、一组水泥抗折数据为5.7 MPa、4.7 MPa、4.9 MPa,其抗折强度为() A、5.1 B、4.8 C、结果作废 D、以上都不是 11.GB1345-2005规定,水泥细度试验筛每使用()后重新标定。 A、50 B、100 C、150 D、200 9、测定水泥终凝时,临近终凝时,每隔()分钟测定一次。 A、5 B、10 C、20 D、15 10、42.5R为早强水泥,其特点是()天的强度较42.5普通水泥高。 A、3 B、7 C、14 D、28 11、雷氏夹测安定性,当沸煮后两雷氏夹指针尖端增加的距离的平均值大于5.0mm时应() A、判定安定性不合格 B、判定安定性合格 C、不能判定 D、用同一样品重新检测 12、水泥胶砂试体带模养护,以下要求不正确的是() A、养护24h B、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C、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 D、温湿度记录每4h一次或2次/天

水泥的分类

2.水泥分类 2.1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 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2.2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2)铝酸盐水泥; (3)硫铝酸盐水泥; (4)铁铝酸盐水泥; (5)氟铝酸盐水泥; (6) 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2.3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 (3)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 (5)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2.4水泥命名的原则: 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2.5水泥类型的定义 (1)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性能特点及改性方法

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其可能的改性方法 摘要:水泥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公路、铁路、海港和国防等工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工程上越来越多的要求水泥具有多方面的性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水泥的性质特点,同时对其可能的改性方法加以简略介绍。 关键词: 水泥 性能 施工 改良 一、几种常用水泥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1、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也称波特兰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活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组成。共分为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料的称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 ?Ⅰ,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 ?Ⅱ。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组成,除熟料外,还含有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碱等次要成分。 国标GB 175—2007对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7~200μm 范围内,可用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检验。国标GB 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kg 。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 ,终凝不得迟于390min ,初凝时间不满足为废品,终凝时间不满足为不合格品。另外,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作废品处理,不得用于工程中。碱含量(选择性指标)按O K O Na 22658.0 计算值表示。 GB/T 17671—1999规定,将水泥、标准砂和水按1:2.5:0.5的比例,并按规定的方法制成40mm ×40mm ×160mm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至规定的期龄,分别按规定的方法测定其3d 和28d 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将水泥分为42.5、42.5R 、52.5、52.5R 、62.5、62.5R 六个等级。 2、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活性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P ?O 。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8%的非活性材料来代替。 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 ,终凝不大于600min 。安定性要求煮沸法合格。强度等级要求根据3d 和28d 的抗折和抗压强

流体的物理性质

编号:SY-AQ-0804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流体的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luids

流体的物理性质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流体流动与输送过程中,流体的状态与规律都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因此,首先要了解流体的常见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黏度、挥发性、燃烧爆炸极限、闪点、最小引燃能量、燃烧热等。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密度是用夹比较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对化工生产的操作、控制、计算等,特别是对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流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ke/m3。 式中m——流体的质量,kg; y——流体的体积,m3。 任何流体的密度都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但压力的变化对液体密

度的影响很小(压力极高时除外),故称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工程上,常忽略压力对液体的影响,认为液体的密度只是温度的函数。例如,纯水在277K时的密度为1000kg/m3,在293K时的密度为998.2kg/m3,在373时的密度为958.4kg/ms。因此,在检索和使用密度时,需要知道液体的温度。对大多数液体而言,温度升高,其密度下降。 液体纯净物的密度通常可以从《物理化学手册》或《化学工程手册》等查取。液体?昆合物的密度通常由实验测定,例如比重瓶法、韦氏天平法及波美度比重计法等。其中,前两者用于精确测量,多用于实验室中,后者用于快速测量,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在工程计算中,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不大时,液体混合物的密度也可由下式计算,即: 式中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kg/ms; ρ1、ρ2、ρi、ρn——构成混合物的各纯组分的密度,ks/m3; w1、w2、wi、wn——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气体具有明显的可压缩性及热膨胀性,当温度、压力发生变化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实验2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④判定水泥强度等级时,为何用水泥胶砂强度,而不用水泥净浆强度?

混凝土的性质

§6.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6.1.1 水泥§6.1.2 骨料§6.1.3 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6.1.4 外加剂及掺合料§6.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6.3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6.4 其他品种混凝土 复习思考题 §6.2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或称新拌混凝土,相对“硬化混凝土” 而言。 §6.2.1 混凝土拌合物(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一.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1、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各工序(搅拌、运输、浇注、捣实)施工操作,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⑴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⑵粘聚性:混凝土各组成材料间具有一定粘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⑶保水性: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之间互相联系又存在矛盾。 所谓拌合物的和易性良好,就是要使这三方面的性能在某种具体条件下,达到均为良好,即使矛盾得到统一。 2、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评定和易性好坏,主要以测定流动性指标为主,辅以观察其粘聚性、保水性。 ?(1)坍落度试验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标准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25次并装满刮平。垂直向上将筒提起,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向下坍落。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以mm计),即为坍落度。 ?☆坍落度越大,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大。 ?☆在进行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以便全面地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水泥的技术性质对道路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水泥的技术性质对道路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6-08-12T11:01:49.3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0期作者:项烨[导读] 本文以分析水泥的技术性质为切入点,就水泥的技术性质是如何影响混凝土道路路用性能的予以探究。 吴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道路建设的情况下,混凝土道路建设容易受到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促使道路路用性能降低。究其原因,是水泥的流变性质、水泥颗粒分布、水泥的强度等因素会使水泥的技术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促使混凝土道路的路用性能间接受到影响。对此,本文以分析水泥的技术性质为切入点,就水泥的技术性质是如何影响混凝土道路路用性能的予以探究。关键词:水泥的技术性质;道路水泥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为了高质量的建成混凝土道路,提高混凝土道路的路用性能,就一定要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加以控制,否则其将影响混凝土道路路用性能,降低混凝土道路的应用性。所以,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建成混凝土道路,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施工要求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科学、合理分析水泥技术性质,从而科学选购水泥,避免水泥技术性质影响混凝土的使用。 一、道路混凝土用水泥的技术性质分析(一)水泥的流变性质 水泥的流变性质对水泥使用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水泥可以满足道路施工要求,明确水泥的流变性质是必要的。通过对水泥的流变性质的检测,确定水泥的流变性、塑性粘度、剪应变速等方面会影响水泥的流变性质。因此,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如若不对水泥的流变性能加以控制,将会使道路的路用性能受到影响。 1.水泥基材的流变学模型 从流变学角度出发来分析水泥基材的流变性,可以了解到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流变类型、塑性粘度等均会使水泥基材的流变性发生变化。为了详细了解水泥的流变性质变化情况,在此笔者将对水泥基材的流变学模型予以分析。基于流变学及水泥流变性质特点,可以确定水泥基材的流变方程式为: 注:表示为剪应力,表示为屈服强度;表示为塑性粘度;表示为剪应变速率。 基于此公式来分析道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工序,可以确定混凝土运输、搅拌、振捣等工序,均会引起混凝土流动。因参数屈服强度、塑性粘度因素对水泥流动剪力影响。在混凝土流动的情况下,水泥屈服强度、塑性粘度参数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泥的流动剪力,促使水泥的流变性质改变。 2.凝结时间 而水泥在凝结成水泥石过程中,如若不能有效的控制凝结时间,容易引发水泥流变性质的变化。而在道路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到温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混凝土凝结效果不佳,那么水泥的凝结时间也会加长,如此必然使水泥的流变性质发生变化[1]。 (二)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1.水泥颗粒群特征 在混凝土道路建设中,水泥选用不当,使得水泥细度、颗粒等级等方面不符合施工要求,那么水泥颗粒群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使水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2.水泥的化学组成及体积安定性 因水泥中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等化学成分,会在水泥使用的过程中影响水泥的技术性质,尤其是水泥与水作用。因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均可以与水发生反应,改变水泥的化学性质。而水泥与水反应后在水泥石硬化的过程中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水泥石硬化程度,改变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三)水泥的力学性质 1.强度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水泥的力学性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水泥强度作为水泥力学性质最直接的体现,其容易受到水泥细度、水泥净浆等因素影响,促使水泥强度发生变化,那么水泥的力学性质也会有所改变。 2.水泥的变形与性能 在混凝土道路建设中详细检测水泥变形程度与性质是了解水泥力学性质的有利条件。而综合大量实践,可以确定的是水泥变形程度会受水泥的温度、水泥矿物等因素影响;而水泥的性能则会受水泥浆体的弹性模量的影响。所以,在控制水泥的力学性质时,可以通过控制水泥矿物、水泥温度、水泥浆体的弹性模量等变量来达到目的[2]。 二、水泥技术性质对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质影响(一)水泥的流变性质对新拌道路混凝土工作性质的影响新拌道路混凝土还未凝结,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促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质发生变化。在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水泥流变性质的改变,或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或影响混凝土凝结度等,促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质受到影响。选取某水泥厂不同细度的水泥,对其物理指标予以测试,可以不同标准稠度用量的水泥,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不同,利用不同标准稠度用量的水泥来制备混凝土,那么混凝土将会受到影响,使其工作性质发生变化。对以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增多,会使水泥的流变性增强,促使水泥的技术性质发生改变,影响水泥的工作性质。笔者以工厂水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泥凝结时间与水泥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得到两者关系曲线(如图一所示)。由此可以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在1小时左右,如若其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容易增加水泥凝结时间,增加水泥的流变性能,促使新拌道路混凝土工作性质降低[3]。

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和适用范围

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和适用范围 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应用与存放 (一)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1、早期及后期强度均高:适用于预制和现浇的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 2、抗冻性好:适用于严寒地区和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3、耐腐蚀性差:不宜用于受流动软水和压力水作用的工程,也不宜用于受海水和其它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程。 4、水化热高: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5、抗炭化性好:适合用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如翻砂、铸造车间等。 6、耐热性差:不得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 7、干缩小:可用于干燥环境。 8、耐磨性好:可用于道路与地面工程。 酸盐水泥的运输与储存

水泥在运输过程中,须防潮与防水。散装水泥须分库储存,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十袋;水泥不宜久存,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重新试验,确定其标号。 ①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和适用范围: (一)主要特性:a、比重为3~3.2,容重为1100~1300公斤/立方米;b、早期强度增长快,在标准养护条件下,3天的抗压强度可达28天强度的40%左右; C、水化热高,在低温情况下( 4~10 t)强度进展很快,耐冻性好;d、和易性好;e、抗腐蚀性差。 (二)适用范围:普通水泥适用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地上、地下和水中结构(其中包括受反复冰冻作用的结构)以及需要早期达到要求强度的结构,配制耐热混凝土等,但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及受侵蚀的结构中。 ②矿渣水泥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一)主要特性:a、比重为2.85~3,容重为850~1150公斤/立方米;b、早期强度比同标号普通水泥低,但后期强度增长较快;C、水化热较低,耐冻性较差,在低温环境中强度增长较慢;d、需水量比普通水泥大5%,所以干缩性也较大;e、耐热性较好。

混凝土的性质

混凝土 一、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是讲解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新拌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变形性,混凝土的外加剂及混凝土的掺和料。 二、本讲的重点是: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新拌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本讲的难点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的试配和调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的测定,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等问题。 三、内容讲解: 1、概述: 定义:从广义上讲,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制成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后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称为水泥混凝土。 混凝土的分类:(按其表观密度的大小) 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100~2500kg/m3,一般多在2400kg/m。左右。 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可用作结构混凝土、保温用混凝土以及结构兼保温混凝土。 重混凝土:表观密度2600kg/m3以上。主要用作核能工程的屏蔽结构材料。 如按照胶凝材料种类分,混凝土又可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等。

按照生产和施工方法进行分类,混凝土又可以分为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又称预填骨料混凝土)、挤压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吸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热拌混凝土等。 现在也有按照混凝土强度的大小来分,一般抗压强度低于30MPa的混凝土称为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60MPa(包括60MPa)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如果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100MPa的混凝土,则称为超高强混凝土。按配筋材料来分,混凝土又可以分为素混凝土(又称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2、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水和天然的砂、石骨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通常还掺入一定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砂、石是骨料,对混凝土起骨架作用,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体,包裹在粗、细骨料的表面并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在混凝土凝结、硬化以前,水泥浆体起着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便于施工;在混凝土硬化以后,水泥浆体起着胶粘剂作用,将砂、石骨料粘结成为一个整体,使混凝土产生强度,成为坚硬的人造材料。 2.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普通混凝土正是通过水泥将砂、石骨料等固化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 配制混凝土首先应该根据混凝土工程的性质与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结合水泥的特性,合理地选用水泥品种。 其次,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该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原则上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高强度混凝土应选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一般是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倍为宜,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取一倍左右。 如果采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为了满足强度要求,必然导致水泥用量过多,这不仅不经济,而且会引起混凝土收缩和水化热增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水泥性能检测

水泥性能测试实验 教 案 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水泥细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负压筛法测定水泥细度的方法; 2.学会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的使用方法。 二、容提要 水泥细度即水泥的分散度,也就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是水泥厂用来控制水泥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参数。 水泥细度与凝结时间、强度、干缩以及水化放热速率等一系列性能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围。水泥细度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说明,如筛余、比表面积、颗粒平均直径或颗粒级配等。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矿渣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百分数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筛析法、比表面积测定法、颗粒平均直径与颗粒组成测定等。 本实验用筛析法中的负压筛法测定水泥细度。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泥,置于负压筛析仪上规定孔径的筛子中,在一定的负压下,筛析一定的时间,用筛余百分数来表征水泥的细度。 三、实验步骤 1.将水泥试样拌匀并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预先置于110+5℃烘箱中烘1小时)。 2.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围。 3.称取试样25g(+0.01 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4.清理收集瓶中水泥,以防收尘系统受堵。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请下载哦。篇一: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实验2 水泥技术性能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①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②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③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④实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⑤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检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③试验结果计算计算依据: 结果分析: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见下表 (6)安定性试验(试饼法) ①主要仪器设备 ②试验步骤 安定性结果判别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①主要仪器设备 范文写作②水泥胶砂的制备 ③试件的制备 ④试件养护 ⑤实验数据记录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表10-1r 规定。 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讨论 ①水泥技术指标中并没有标准稠度用水量,为什么在水泥性能试验中要求测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②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③某工程所用水泥经上述安定性检验(雷氏法)合格,但一年后构件出现开裂,试分析是否可能是水泥安定性不良引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