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早期诊断技术(GMS)与康复
- 格式:ppt
- 大小:27.71 MB
- 文档页数:41
脑性瘫痪早期诊断
早期及超早期的诊断脑性瘫痪有助于减轻或防止神经后遗症,对于提高人口未来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一般是指出生后0~6个月或0~9个月间的脑性瘫痪的诊断,其中0~3个月间的诊断又称超早期诊断。
超早期诊断一般以中枢性协调障碍(ZKS)表示,当不能明确为哪一种类型脑性瘫痪或不能判定是不是脑性瘫痪时,是要有姿势反应性异常,可判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
但在临床中单纯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者并不多见,只占20%左右。
多数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癫痫等,因此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实际上是脑损伤儿的早期诊断,确切一点是具有脑性瘫痪要素的脑损伤儿的早期诊断。
以后究竟会发生脑
性瘫痪,还是智力低下,还是脑性瘫痪加智力低下,在脑性瘫痪的早期是难
以区分的’,从早期治疗的角度,有统一诊断为脑损伤儿的必要。
脑损伤儿又
可分为智力低下的脑损伤儿和脑性瘫痪的脑损伤儿:(即中枢性协调障碍)。
如详细检查,认真分析,还是可以区别的,前者是以肌张力低、反应迟钝为
主,后者是以伸张反射亢进、姿势反应性异常为主。
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婴
儿,要及时全面检查,以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矫治是非常鲴
要的。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和智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于脑瘫患者,康复评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神经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了对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平衡和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神经系统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二、肌肉骨骼系统评估肌肉骨骼系统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骨骼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估。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肌肉骨骼系统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关节僵硬等情况。
通过肌肉骨骼系统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骨骼状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三、日常生活评估日常生活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了饮食、穿衣、洗漱、如厕等方面。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日常生活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自理能力不足的情况。
通过日常生活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四、言语和认知评估言语和认知评估主要是对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言语和认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往往存在语言不流畅、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
通过言语和认知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康复方案。
脑瘫患者的康复评定内容包括神经系统评估、肌肉骨骼系统评估、日常生活评估和言语和认知评估等方面,这些评估内容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康复计划。
同时,康复评定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康复措施,早期干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长期跟踪管理等都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
全身运动( GMs)评估 -超早期发现脑瘫儿的利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体重儿成活率的提高,多年来世界范围内脑瘫发病率和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及康复治疗效果最佳时期。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
具有高危因素(如早产、低体重、缺氧窒息等)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或运动模式异常等发育神经学异常的表现,即应进行早期干预,通过早期干预的孩子仅有部分难以阻止其最终发展为脑瘫,大多数孩子经过治疗都能正常的生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对社会作出一样的贡献。
所以对于脑瘫孩子来讲,通过早期筛查发现进行早期的干预,能够大大降低孩子的伤残率,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孩子异常情况呢?今天在文章中就提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叫做全身运动评估,是可以在超早期(3-6月)发现脑瘫儿的有效利器,今天跟着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你知道全身运动(GMs)评估是什么吗?GMs就是英语General Movements的简称,翻译成中文便是: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是源于欧洲的高危儿神经发育随访中的新型实用工具,能在3个月龄内早期鉴别脑瘫,并对于神经发育异常高危儿有较准确的早期预测价值,有助于尽早的实施康复治疗等干预措施。
Gms全身运动评估无侵入性创伤,经济,评估花费时间不长,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方法。
GMs是在胎儿和婴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产生的自发性运动,运动的质量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完整性。
GMs出现于胎儿早期直至足月后4~5个月,典型的特征是复杂、多变和流畅,在每个阶段期间,正常的GMs都以复杂、多变和流畅为特征。
全身运动(GMs)评估全身运动(GMs)评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究小婴儿脑功能的窗户。
-欧洲Heinz F R Prechtl教授每一个早产儿、高危儿的父母也许都从医生那里听到一个令人心生恐惧的词:脑瘫。
如今每当看到医院中那些被确诊了脑瘫孩子的家长撕心裂肺的蹲在地上痛哭时,自己也仿佛回到了4年前带着孩子漫漫求医路的日子,心酸不已。
如何才能尽早得知孩子是否可能成为脑瘫成了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的难题,因为只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三早”才能更好地降低致残率,使那些潜在可能成为脑瘫的孩子们重新获得新生。
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存活仅仅是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即刻的近期目标,其最终目标必须是无病生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提出:“把拯救儿童生命的斗争和使生命有意义的努力同步进行。
”因此降低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伤残的发生率以及减轻致残程度已迫在眉睫,高危儿神经发育随访工作至关重要。
而在各类神经发育伤残中,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期运动功能残障的最重要的疾病。
2014“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对脑瘫定义、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得出会议意见。
将脑瘫定义修改为:脑性瘫痪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它导致活动受限。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我国小儿脑瘫治疗权威,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李晓婕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此定义是采用了国际脑瘫定义执委会定义,描述符合中文表述方式。
定义中以下几点具有重要意义:一组指非单一疾病;发育中脑指胎儿、婴幼儿期;非进行性损伤排除进行性、退行性病变;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活动受限排除一过性、暂时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伴有障碍及继发问题可伴有一种或多种其他障碍,也可发生继发问题。
脑性瘫痪的诊断与康复上海健高儿科门诊上海健高儿科早产儿和高危儿干预中心,我们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最珍贵的早期干预服务。
我们致力于促进孩子的智力、运动、语言、认知交往行为能力全面提升,使孩子尽早规避发育风险,完成全方位追赶生长。
一、脑性瘫痪的诊断1.脑性瘫痪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它导致活动受限。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及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
2.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临床表现的类型、病史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影像学、电生理学检查,听觉、视觉、感知觉、认知等问题的检查。
3.脑瘫分型及临床表现 1)痉挛型四肢瘫 2)痉挛型双瘫 3)痉挛型偏瘫 4)运动障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5)共济失调型脑瘫 6)混合型脑瘫。
轻度脑瘫一般在1-2岁前做出诊断。
二、脑瘫康复的理念和展望1.对每个脑瘫个体进行全面的评定,并以孩子和家庭的选择为决策核心,选取少而精的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方法,以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相结合,为孩子设计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2.高度重视发育特点、功能状况、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需求,以儿童神经发育模式为基础,以他们实际生活最需要的功能为最先训练的目标,应用生物力学原理,综合性康复以非固定性支撑或辅助方法(辅助器具与矫形器),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实现促进形成良好的运动模式和建立有效功能,并重视认知功能开发和预防继发性损伤。
3.根据家庭、社区和社会环境,设计让孩子尽快独立,参与社会活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独立、交流和参与社会。
医师和社会工作者一起为脑瘫个体设计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小学环境和桌椅的改造,以适应他们的独立和参与。
儿童脑瘫的早期识别与康复治疗儿童脑瘫是一种导致儿童运动和姿势障碍的疾病。
该疾病常常在儿童早期阶段出现,并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早期识别和康复治疗是儿童脑瘫患者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正确的方法和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儿童脑瘫的早期识别和康复治疗。
一、早期识别1.1 家长观察儿童脑瘫在早期的表现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儿童存在的异常表现,如运动不协调、活动能力低下、姿势异常等。
此外,如果儿童无法达到其同龄人的发育里程碑,也应引起高度警惕。
1.2 专业评估如果家长发现儿童存在异常迹象,应尽早就诊。
儿科医生、神经科医生或康复医生可以进行专业的评估。
评估包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功能、运动能力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是否存在脑瘫的可能。
二、康复治疗2.1 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每个儿童脑瘫患者的情况都不同,因此,康复治疗应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这需要康复医生和专业的治疗团队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然后制定出适合患儿的康复方案。
2.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儿童脑瘫康复的基础。
通过体育活动、动作训练、按摩等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肌肉张力、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此外,物理治疗还可以促进患儿的骨骼发育,减轻畸形和关节僵硬。
2.3 言语治疗许多儿童脑瘫患者存在语言障碍。
言语治疗师可以通过语音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儿改善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语言沟通技巧。
2.4 职能治疗职能治疗师可以协助儿童脑瘫患者发展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生活技能训练、排除不良习惯、改善手部协调能力等方式,帮助患儿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2.5 心理支持脑瘫患者可能面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因此,心理支持在康复治疗中也非常关键。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估是衡量康复治疗成效的重要方式。
脑瘫的诊断要点以及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史中首先要了解有无引起脑瘫的危险因素。
要详细询问患儿发育过程,特别是运动发育有无落后。
要注意了解发病的时间及病情的进展情况。
脑瘫的患儿都应在婴儿期出现症状(运动发育落后也属症状之一),病情越重,出现异常的时间就越早。
要熟悉正常小儿发育过程的里程碑(如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7~8个月会爬等等)。
引起脑瘫的病变不呈进行性,所以一个小儿如果婴儿时期运动发育正常,以后出现发育停滞甚至倒退,这种情况属进行性疾病所致,不是脑瘫。
脑瘫小儿常合并智力低下、癫痫等,但智力正常或不合并癫痫,不能除外脑瘫。
体格检查重点查神经系统运动部分,注意安静及活动时的姿势、步态。
小婴儿要注意左右是否对称。
了解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
体格检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查神经反射,了解原始反射在该消失的月龄是否消失,如持续存在支持脑瘫诊断。
还要查腱反射,鉴别是否为上神经单位损伤,如腱反射引不出或极弱,不支持脑瘫的诊断。
至于CT、MRI和脑电图检查,对脑瘫的诊断不能起肯定或否定的作用。
进行CT、MRI检查可了解脑结构有无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帮助判断癫痫的类型,指导癫痫的治疗。
脑瘫儿的康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怀着爱心,耐心、细致、长期的努力,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家庭康复训练中,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
每个脑瘫儿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求治,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障碍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复诊,康复医生会分析患儿康复训练的情况,训练效果,存在的问题,完善康复训练计划。
2、训练要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发育年龄,对照正常儿童发育表,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
选择训练动作时应由简到难逐步过渡。
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一种早期预测脑性瘫痪等严重神经学发育结局的实用工具杨红[1]* ,王艺[2] 史惟[1] 曹云[3] Christa Einspieler[4] 邵肖梅[3]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1],新生儿科[3],神经科[2]奥地利Graz医科大学[4]在整个儿童期,脑发育处于一种连续不断的重塑造过程,如何在生后早期识别出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等等发育障碍的儿童非常重要。
虽然有多种方法与技术用来评估生后早期婴儿的脑功能,但对小婴儿进行发育结局预测是困难的。
这些技术包括不需要设备的临床床旁检查(,如各种形式的神经学评估,3,)、;比较复杂的技术性评估(,如超声,MRI和CT等脑影像技术)以及;神经生理学评估(,包括脑电图和视觉或体感诱发电位)。
以上这些评估技术用于预测发育结局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差异很大,这种在预测效度上的异质性提示有必要发展更为先进和准确的方法。
传统的神经学评估尽管在当今仍然不可缺少,但存在两大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具有两面性:简单版不可靠,而可靠的复杂冗长版又太耗时间。
;第二个弱点是它仅能揭示婴儿神经系统的急性期状态,不能特异性预测婴儿的神经学结局。
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早期神经学评估技术,能对个体发育结局具有高预测能力。
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 GMs)质量评估,是一种针对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新型的神经运动评估,能敏感地提示特定的神经损伤。
因此,GMs质量评估可作为一种诊断性工具,用于年幼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评估,由此打开一扇了解大脑功能的窗户。
1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的基本理论1.1 什么是全身运动?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育神经学研究在人类神经系统功能发育方面提出了个体发生适应概念,认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育中神经组织的功能必须满足机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所需,发育中生物体在每个发育阶段应与其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需要相适应。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不同的。
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是由早期大脑损伤引起的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
康复评定对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它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以及监测康复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脑瘫的康复评定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评定的标准和方法。
一、评定内容的基本要素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康复评定的基础,通过医生的观察和患者的自述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临床评估包括疾病诊断、功能状况评估、病程分析等内容,为后续康复评定提供重要参考。
2. 运动功能评估: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运动测验、步态分析、平衡测试等。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运动模式和困难,并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3. 智力和认知评估:脑瘫患者的智力和认知发展常常受到影响。
康复评定中的智力和认知评估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等方法进行。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认知支持,并促进其综合发展。
4. 社交和情感评估:脑瘫患者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需要被重视。
康复评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行为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情感状态和适应能力。
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了解患者在社交环境中的困扰和需求,并为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训练提供指导。
二、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工具1. 标准化评定工具:康复评定中常常使用标准化评定工具来收集客观数据和量化评估结果。
运动功能评估常采用的工具包括综合运动功能量表(GMFM)、爱德华兹运动障碍量表(EADL)等。
这些工具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助于评估和比较患者在不同领域的功能状况。
2. 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是康复评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康复医生应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肌张力等特征来了解其康复需求和进展。
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和康复活动等信息也很重要,有助于康复评定的综合分析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