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队列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45
第5章队列研究一、名词解释1、队列研究:又称为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及纵向研究,是通过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组或队列,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各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行为。
3、随访:实际上就是基线调查后每隔一段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测量,收集疾病结局资料的过程。
4、人时:就是将随访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的积和,常以人年作为单位,故又称为人年数。
5、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发病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也叫危险比或率比。
6、失访偏倚:队列研究的观察随访中,部分对象迁移、外出、死于非终点疾病或拒绝继续参加观察而退出队列而引起的偏倚即为失访偏倚。
二、是非题1、-2、-3、+4、+5、-三、选择题1、 b2、 b3、 e4、 a5、 e四、简答题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分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定期检查并记录各组人群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如果暴露组某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或低于非暴露组,则可推测暴露与结局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在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在研究开始时没有出现研究结局,有可能出现该结局的人群。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必须有可比性,非暴露组必须使除了未暴露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之外,其余各方面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的一组人群。
2、累计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固定队列中某病新发病例数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
发病密度:是指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发病率,是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这时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标化比: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做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计算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比即得标化发病(死亡)比。
第五章队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A 研究对象分两组B 有对照C 属于前瞻性研究D 有干预措施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A 回忆偏倚B 混杂偏倚C 选择偏倚D 失访偏倚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A 时间顺序合理B 时间顺序不合理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A 累计发病率B 发病率C 续发率D 发病密度5.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A 病例组与对照组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C 暴露与非暴露组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A 现患调查B 生态学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抽样调查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设立对照组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 1.89B 22.6/10万C 48.0D 0.0048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A 22.6/10万B 1.89C 48.0D 0.004813.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A 52.92%B 47.08%C 88.98%D 43.04%1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A 相对危险度B 绝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 人群归因危险度15.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A 患该病的人B 未患该病的人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A 潜伏期B 传染期C 相对危险度D 整个人群的发病率17.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 rB X2C PD RR18.在队列研究中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C 只能计算比值比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19.相对危险度是()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20.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 多用于少见病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些项目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样本小,获结果快,费用低B 对照组选择不易得当C 可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因素的关系D 无失访E 可直接估计疾病与暴露的关系2.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算累积发病率B 可算发病密度C 可计算RR、AR、PARD 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E 可验证病因假设1.队列研究可计算:A 累积发病率B RRC RR的95%可信限D 率差E SMR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B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C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E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5.衡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可选用()A 率差B 率比C 患病率D X2E 人群归因危险度6.在队列研究中,除非访结局可指()A 发病情况B 暴露情况C 死亡情况D 预期结果的事件E 随机分组7.造成失访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迁移B 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C 外出D 拒绝参加E 因其他原因死亡8.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是()A 适合于少见病研究B 可用于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D 所需样本小,花费较小E 多用于检验病因假设9.设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e,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o,则有()A 相对危险度=Ie/IoB OR=Ie-IoC 归因危险度=Ie-Io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 OR =Ie×Io10.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的选择来源通常有()A 某种职业暴露B 某种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中的暴露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中的暴露者E 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11.有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有()A 内对照B 外对照C 总人群对照D 多重对照E 可疑病例对照12.影响队列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主要有()A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B 病例组危险因子的暴露率C 两组对象发病率之差D 要求的检验显著性水平E 要求的检验把握度13.队列研究的基线资料的一般来源有()A 医疗记录B 劳动记录和劳保资料C 访问调查D 医疗检查E 环境测定14.队列研究的随访方法有()A 信访B 访问调查C 定期体检D 利用医院的常规登记资料E 利用人事、劳保、保险等档案资料15.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A 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B 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死亡原因C 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D 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E 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16.关于队列研究的失访,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应尽可以减少失访B 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 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D 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E 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17.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偏倚问题,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队列研究的结论一般可无条件地推及全人群B 即使随访工作做得好,选择偏倚也是难免的C 回忆偏倚对队列研究影响不大D 要设法保证各组间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以减少信息偏倚的发生E 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仍可设法控制18.队列研究的应用指征包括()A 有明确的检验假设B 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C 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D 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E 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19.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A ORB RRC ARD PARE SMR20.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B 是从因求果的研究C 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D 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E 只能用于病因研究三、填空题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队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是()A 研究对象分两组B 有对照C 属于前瞻性研究D 有干预措施2.队列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易出现的偏倚()A 回忆偏倚B 混杂偏倚C 选择偏倚D 失访偏倚3.队列研究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可靠,其主要是因为()A 时间顺序合理B 时间顺序不合理C 研究对象选择代表性好D 研究对象选择不合理4.当队列是一动态人群时,计算发病频率的指标是()A 累计发病率B 发病率C 续发率D 发病密度5.队列研究的样本组成()A 病例组与对照组B 实验组与非实验组C 暴露与非暴露组D 无病个体随机分组6.下列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 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B 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C 结果可靠,多用于罕见病D 前瞻性调查每次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7.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 在前瞻性调查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 在回顾性调查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 在前瞻性调查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 人群特异危险度常用于卫生宣传工作8.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联系时,下列哪种观察方法最有效()A 现患调查B 生态学研究C 前瞻性队列研究D 抽样调查9.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最明显的优点是()A 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B 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C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 设立对照组10.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 较直接地验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11.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A 1.89B 22.6/10万C 48.0D 0.004812.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为()A 22.6/10万B 1.89C 48.0D 0.004813. 一项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A 52.92%B 47.08%C 88.98%D 43.04%14.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A 相对危险度B 绝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 人群归因危险度15.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A 患该病的人B 未患该病的人C 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16.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指标可借助于()A 潜伏期B 传染期C 相对危险度D 整个人群的发病率17.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 rB X2C PD RR18.在队列研究中A 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 不能计算归因危险度C 只能计算比值比D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归因危险度19.相对危险度是()A 暴露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发病率B 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C 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20.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 多用于少见病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些项目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样本小,获结果快,费用低B 对照组选择不易得当C 可研究多种疾病与一种因素的关系D 无失访E 可直接估计疾病与暴露的关系2.下列哪些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可算累积发病率B 可算发病密度C 可计算RR、AR、PARD 结果可靠多用于少见病E 可验证病因假设1.队列研究可计算:A 累积发病率B RRC RR的95%可信限D 率差E SMR2.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B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果”到“因”C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果”D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与“果”同时出现E 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因”与“果”可能都已存在5.衡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可选用()A 率差B 率比C 患病率D X2E 人群归因危险度6.在队列研究中,除非访结局可指()A 发病情况B 暴露情况C 死亡情况D 预期结果的事件E 随机分组7.造成失访的原因是()A 观察对象迁移B 对调查内容不感兴趣C 外出D 拒绝参加E 因其他原因死亡8.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点是()A 适合于少见病研究B 可用于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D 所需样本小,花费较小E 多用于检验病因假设9.设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e,未暴露组的发病率为Io,则有()A 相对危险度=Ie/IoB OR=Ie-IoC 归因危险度=Ie-IoD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E OR =Ie×Io10.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的选择来源通常有()A 某种职业暴露B 某种特殊暴露人群C 一般人群中的暴露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中的暴露者E 有该病的前驱症状者11.有队列研究中,对照的选择有()A 内对照B 外对照C 总人群对照D 多重对照E 可疑病例对照12.影响队列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主要有()A 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B 病例组危险因子的暴露率C 两组对象发病率之差D 要求的检验显著性水平E 要求的检验把握度13.队列研究的基线资料的一般来源有()A 医疗记录B 劳动记录和劳保资料C 访问调查D 医疗检查E 环境测定14.队列研究的随访方法有()A 信访B 访问调查C 定期体检D 利用医院的常规登记资料E 利用人事、劳保、保险等档案资料15.队列研究随访的目的主要有()A 确定哪些人尚在观察之中B 确定哪些人已死亡及死亡原因C 确定发病者经过何种治疗D 确定终点事件是否发生E 确定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是否有变化16.关于队列研究的失访,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应尽可以减少失访B 若发现有失访,应迅速选择类似的对象补充到研究中来C 应尽可能获得失访者的基线资料甚至结局D 可将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E 应设法估计失访可能导致的影响的大小17.关于队列研究中的偏倚问题,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队列研究的结论一般可无条件地推及全人群B 即使随访工作做得好,选择偏倚也是难免的C 回忆偏倚对队列研究影响不大D 要设法保证各组间信息质量的可比性,以减少信息偏倚的发生E 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仍可设法控制18.队列研究的应用指征包括()A 有明确的检验假设B 该病的发病率较低(5‰)C 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D 明确规定了结局因素,并可获得观察人群的结局资料E 可获得足够的观察人群19.在队列研究中,评价某种暴露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的指标包括()A ORB RRC ARD PARE SMR20.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可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B 是从因求果的研究C 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比病例对照研究更有说服力D 可适应于罕见病的研究E 只能用于病因研究三、填空题1.队列研究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