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62.00 KB
- 文档页数:8
2011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0mol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6.02×1023﹣1C.欲配置 1.00L,1.00mol.L 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 水中D.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考点】 54: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5C: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剖析】依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剖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依据溶液的配制来剖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响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 A、因 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 分子,故 A 错误;B、因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电子稳固构造,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8mol,其电子总数为 8×6.02× 1023,故 B 正确;C、欲配置 1.00L,1.00mol。
L﹣1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 NaCl溶于适当水中,配成 1L 溶液,而不是溶于1L 的水中,故 C 错误;D、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 1molNaCl生成 0.5mol 氯气,能产生0.5mol× 22.4L/mol=11.2L 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 22.4L 氯气,故 D 错误;应选: B。
【评论】此题观察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习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此题的要点.2.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 种B.7 种C.8 种D.9 种【考点】 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 53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及其判断.【剖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能够依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立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确立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 3)依据先中心后外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个去取代氢原子.(4)关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依照先集中后分别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别去取代不一样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 个碳原子的: CH3CH2CH2CH2CH2Cl ; CH3CH2CH2CHClCH3;CH3CH2 CHClCH2CH3;主链有 4 个碳原子的: CH3CH( CH3)CH2 CH2 Cl;CH3CH(CH3)CHClCH3;CH3CCl (CH )CH;CH()CH;32CH32ClCH CH32CH3主链有 3 个碳原子的: CH2C(CH3)2CH2Cl;共有 8 种状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 )A .④②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酸性强弱;同温度、等浓度的以上四种溶液电离程度: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电离程度越大,c (H +)越大,溶液pH 越小,故答案选D 。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答案】D【解析】A 选项说法正确,乙醇含有—OH ,醇羟基氢可被钠置换产生氢气,而在乙醚(C 2H 5—O —C 2H 5)中不含有羟基,不能产生氢气;B 选项正确,己烷是饱和烃,不与高锰酸钾反应,溶液只是分层,3-己烯是不饱和烃含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褪色;C 正确,苯和溴苯都是无色油状不溶于水的液体,但是苯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溴苯密度大于水在下层;D 错误,甲酸甲酯和乙醛都含有醛基,与新制银氨溶液共热,都能出现银镜,故无法区分。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 2和8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B .10%C .15%D .20% 【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由化学平衡计算的三阶段式有可知:反应消耗n (H 2)=2 mol ,n (N 2)=2/3 mol ,生成n (NH 3)=4/3 mol ,平衡时n (H 2)=6 mol ,n (N 2)=4/3 mol ,n (NH 3)=4/3 mol ,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则平衡时%15%100*)3/86/()3/4(N 2≈+=)(ϕ。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覆盖面更大,考查的知识点更多。
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但落脚点都在教材之中。
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6、28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37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26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晶体,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B项正确,NA+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
2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5H12有要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C5H12有正戊烷CH3CH2CH2CH2CH3,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CH3CH2CH2(CH3)2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C(CH3)4一氯代物有一种;共8种,所以选C;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I.OOmolNaCI中含有6.02X 1023个NaCI分子B. 1.00moINaCI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X 6.02X 1023C. 欲配置1.00L, 1.00mol. 的NaCI溶液,可将58.5gNaCI溶于1.00L水中D. 电解58.5g熔融的NaCI,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2. 分子式为C5H11C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6种B. 7种C. 8种D. 9种3.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Br2_[CHCHBrCHBr②CHCHOH . . CH2=CH2+H2O③CH J COOH F CH3CH2 OH CH3COOCHCH3+H2O④C6H6+HNC3 「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 将浓度为0.1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B. K a (HF)C.D. '.j..c(H+)匸5.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 (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Fe (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2+2OH- 2e「=Ni2O3+3H2O6.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2H+=F』+H2S TB. NH4HCQ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Q「+OH「=CC32「+H2OC. 少量SQ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Q+H2O=C6H5OH+HSQ「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2CHCOOH=ca+2CH3COO +CQ T+H2O7 .短周期元素W、X、丫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丫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 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丫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8. (14分)0.80gCuSO?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f KB fe0 8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C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r所得样品,于570r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O.C5S0.51温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 时,c (CiF) = ______ mol?L-1(K sp[Cu(OH) 2] =2.2x 10「20).若在0.1mol?L「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 ?L「. 9•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sOH(l)的燃烧热厶H分别为-285.8kJ?mol 一1、- 283.0kJ?mo「和-726.5kJ?mo「.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 k J;(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Q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2均大于30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 (CHsOH) 二mol?Lh?min「t A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n (CH jOH) (4)在T1温度时,将1molCC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C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 (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10. (15分)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2)__________ 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B. 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z生成.①写出C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修部分11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矶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矶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__________ ;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无水觎化钙浓硫酸MiDH溶液盐战小苏打锌粒饱和瘠液Un02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 ;②喷洒Zn (C2H5) 2. Zn (C2H5) 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_ 、________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 )替代明矶.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Q)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 F eTiQ+ ______ C+ ______ C2 :TiC4+ _______ F eC3+ _____ CO②______ T iC4+ ______ 02 m 7 . TiO2+ _____ C2.12. 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 a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 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a (HF) C.)()(+HcFc-D.)()(HFcHc+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解析】选D。
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选D。
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用水可以区分,C正确;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D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解析】选C。
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C项正确。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解析】选A。
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A错误;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可知,B 正确;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 正确。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分析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6、28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37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26题。
第七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复习中这是一个必考点,难度不大。
第八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本题是一个常见题,较为容易。
第九题考查有机分应类型,只要掌握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很容易找出答案。
第十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影响的因素,难度较大,做题时要细心。
第十一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关键是要分清原电池的正负极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另外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而原电池的正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
第十二题考查离子反应的正误判断,是一个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因其中考查到反应的过量问题,以及无机物中的苯酚的酸性,如果选修物质结构部分的同学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题中的大理石和醋酸的反应是在复习中经常遇见的,学生只要抓住这一选项解题即可,其他三项可以置之不理。
第十三题主要考察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在做题时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W为H,因为课本上讲过氢氧燃料电池。
但后三个元素应该都能很容易推出来,并且此题采用排除法可不管A是何种元素,BCD三项在课本上都是重点强调的内容,不难看出A项是错误的,剩剩余三项是正确的,细心一点,本题应该很容易得分。
第二十六题是一个有关五水合硫酸铜晶体的分解产物推断题,测试了化学发现思维能力,要求考生经过定性判断、定量分析推断出无机化合物,同时考查新课标的内容沉淀溶度积。
与往年多次考查到的框图题相比较,我们认为这种试题更能体现化学学科特色。
2011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大纲版】试题是最后一年使用,现将化学试题部分分析如下:一、试题结构的对比分析二、试题特点的对比分析(1)知识考查全面,学科重点突出理综化学试题知识点覆盖面都很广,涵盖了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的五大知识体系的所有内容,卷I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卷II注重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化学实验等有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试题的知识结构对比统计见表1。
(2)体现化学学科特色,注重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理综化学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部分试题,都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性的考查,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能力要求对比统计见表2。
理综化学试题注重各种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规范使用化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实验能力、图表分析能力、获取新信息能力、计算能力等,尤其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都较为全面地从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多个角度进行了考查,由此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色。
除此之外很多题目还有对各种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对比思维、比较思维、类比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等。
由此可以得出:理综化学试题从考查能力的角度看和新课标版试题具有较好的衔接性。
(3)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之一是“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理综化学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诠释这一教学理念。
试题中命制情景如下13——含铬废水的处理30——金刚烷的合成这次理综化学试题整体感觉是在考化学,有一种回归化学的感觉,试题基本采用了直来直去的考查化学知识的方式,较少涉及生活生产实际情景,可以称之为“裸考”。
如8道选择题中只有13题设置了一个“废水处理“的情景;二卷的4道题中,也只有30题的有机推断使用了”金刚烷合成“的情景;29题实验题很直白地考查气体的制备问题,第一种气体是给出反应原理和装置,让学生判断所用试剂的作用,第二种气体则是先让学生选择装置,然后再选择试剂,并说明所选试剂的作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 a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6.(14分)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27.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
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 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 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 3OH)=A A n l mol·L -1·min -1 ②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23()()n H n CH OH 增大 (4)在T 1温度时,将1molCO 2和3molH 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 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
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 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28.(15分)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 2生成。
① 写出CaH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提米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覆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
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覆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______;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
②喷洒Zn(C2H5)2。
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
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治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
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FeTiO3+□C+□Cl2□TiCl4+□FeCl3+□CO②□TiCl4+□O2□TiO3+□Cl2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羧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①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7.答案:B解释:A项中无NaCl分子,C项中不是溶于1.00L水,而应是配成1.00L溶液,D项中产生的氯气只有0.5mol即11.2L(标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