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4
鼻咽癌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1.鼻咽癌患者发生出血,立即通知医生,清除口腔及鼻腔内血凝块和血液,评估出血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局部出血使用1%麻黄素或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冷敷鼻根、前额中部或后颈部;手指按压鼻翼两侧,即按压鼻中隔前部起到止血作用。
3.鼻咽癌患者发生大出血,护士应保持冷静,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双手压迫颈动脉,以减少出血量。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请耳鼻喉医师急会诊,行鼻腔填塞止血术。
遵医嘱行交叉配血,给予止血、补液、输血对症治疗。
5.嘱患者勿将血吞下,以便观察出血量。
安抚患者,稳定患者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患者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防止窒息发生。
7.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坐卧位,注意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漱口。
8.及时完成抢救记录。
附:鼻咽癌大出血护理应急流程
立即通知医生
协助患者取半坐或平卧位
建立静脉通道,行鼻腔填塞止血术,
给予止血、补液、输血对症治疗
安抚患者,消除患者紧张、焦虑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口腔清洁,协助漱口
及时完成抢救记录。
锵锵锵!给您来一份鼻咽癌放疗期护理宝典鼻咽癌主要指的是产生在鼻炎黏膜上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该病症属于多发病症,并且男性发病率相比女性高,该病症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方面有关,病症治疗难度较大,其早期就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现象。
一、鼻咽癌临床表现鼻咽癌主要指的是发生在鼻咽腔顶部以及侧面的恶性肿瘤,该病症是我国高发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是咽喉疾病之首,病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头痛等,由于疾病对于放射治疗具有一定敏感性,所以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选择放射治疗。
对于患有鼻咽癌病症的患者来说,头痛、面部麻木、颈部肿块是鼻咽癌病症常见的临床现象,同时由于癌变的原发部位、癌变位置、癌变入侵情况以及病症转移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所以其临床表现相对比较复杂,根据现阶段研究资料以及相关数据显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主要为颈部包块,该症状占据发病率的40%;回吸性涕血者占18.7%,耳部症状占17%。
(一)大出血大出血占据初发症状的18%-30%左右,出血症状通常为外生型病变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病症原发于鼻炎任何一侧的肿瘤,都会由于肿瘤表面具有丰富的小血管,一旦破裂、溃烂或者脓肿后会出现回吸性血涕或涕中带血;当鼻咽部的肿瘤出现大面积坏死脱落或者溃疡面增加时,则会出现大出出血。
(二)听力下降如果肿瘤位置原发于鼻炎侧壁,那么凸起的肿瘤会导致咽部通气以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造成耳部鼓室负压,此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耳部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相关现象;如果鼻咽癌的出发位置为咽部隐窝,其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单纯一侧耳闷耳鸣,该症状产生概率相对较大,占据所有触发症状的17%-30%。
(三)鼻塞肿瘤原发于鼻咽顶壁、侧壁会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不断堵塞或者侵入鼻孔,鼻腔,进而引起进行性加重单侧或者双侧鼻塞,严重甚至会造成患者无法使用鼻子呼吸,该症状占据初发症状的10%-20%。
而在确诊时至少40%的患者会有相关临床现象。
肿瘤内科应急管理预案一、鼻咽癌病人鼻出血的应急预案1.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鼻咽腔的清洁和湿度,如可以使用盐水冲洗鼻腔,或滴用薄荷液等。
2.要注意饮食,鼻咽癌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应多摄入一些凉性食物,如苦瓜、番茄、空心菜、鱼腥草等。
同时应忌酒,忌食辛辣、过热的食物。
3.应避免鼻腔感染,这就要注意纠正用力操鼻涕、挖鼻孔等不良习惯。
4.对少量鼻出血的患者,可以用盐水清洗鼻腔;中量出血的患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0.1%肾上腺素浸润纱条后,轻轻塞入鼻孔堵塞止血;必要时请耳鼻喉科协助鼻腔填塞。
5.若发现大出血时,应立即平卧,将头偏向一侧,并及时将出血清除,以防止凝固窒息,同时应该紧急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通畅。
还可在患者鼻上部置冰袋或用手指压住颈外动脉止血,并配合医师行鼻腔堵塞止血,在24~48小时后拔出纱条。
但需注意止血后禁止用力换鼻涕或挖鼻孔,以防止引起再次出血。
二、肺癌大咯血的应急预案1.嘱患者头低脚高位,轻叩击背部,去除口腔、咽喉血块,立即通知医生。
2.给予持续低、中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用药止血。
4.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做好输血准备,备好呼吸兴奋三、肺穿刺活检合并咯血的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穿刺过程中出现咯血时,立即停止操作。
2.嘱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3.测量生命体征,给予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4.遵医嘱给予止血药、镇静药。
5.患者症状减轻,用平车把患者移至病房。
6.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
7.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交接班。
四、封存反应标本的应急预案1.患者在医院期间进行输液、输血、注射等治疗时,发生不良后果,要当场将标本保存,注明使用日期、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
2.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等引起的不良后果时,科室应向医务处(夜间向总值班)报告,同时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
3.科室医务人员、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需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4.封存标本由医务处保管,晚间及节假日由院总值班保管,次日或节假日后移交医务处。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人的抢救配合和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合理分工、有效配合和恰当的护理来提高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方法:采用本科室制定的一套针对鼻咽部大出血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为5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病人实施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结果:除1例反复出血病人因家属不签字,未能及时行气管切开致呼吸道梗阻窒息死亡,其余4例均抢救成功。
结论: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抢救程序,可以很大提高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抢救配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12-02鼻咽部大出血是鼻咽癌放疗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一次连续出血300ml以上或一次出血100ml并反复发生者称为大出血。
[1]出血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侵犯血管管壁及放射治疗之后肿瘤组织坏死、萎缩致使血管壁破裂性损伤而导致大出血。
其出血特点是迅速、反复、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如抢救不及时,配合不恰当,护理措施不到位,患者可在极短时间内因窒息或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为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科因此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应急预案演练,要求人人参与,分批进行,个个过关。
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5例已确诊为鼻咽癌放疗术后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在36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岁。
均已在上级医院经确诊为鼻咽癌后行放射治疗,放疗后时间1~5年不等。
入院原因:鼻塞、头痛、鼻腔脓涕带血3例;呼吸、吞咽困难,鼻腔反复少量渗血2例,其中1例出血量较多(约80~100ml)。
住院时间1~12天,平均住院天数7天。
5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咽部出血,量约100ml~1000ml不等。
其中4例经抢救成功后治疗好转出院,一例住院20小时,因大出血家属不同意行气管切开致呼吸道梗阻窒息死亡。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抢救及护理配合体会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通过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进行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此次研究中的20例鼻咽癌患者均为我院于2012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
鼻咽癌患者通过放疗后其鼻咽部产生大出血现象时对其进行抢救并予以患者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此研究中的20例鼻咽癌患者中16例抢救成功,4例抢救不成功,因失血性休克以及窒息而出现死亡现象。
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如果出现鼻咽部大出血应及时对其进行抢救,而有效的抢救措施以及护理手段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
标签:鼻咽癌;放射治疗;鼻咽部大出血;抢救;护理鼻咽癌放疗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及死亡因素均则为鼻咽部大出血,如果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会产生死亡现象[1]。
而鼻咽部大出血具有较大的出血量,因此不容易对其病情进行控制,对患者的生命会形成严重的威胁。
此研究对我院于2012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2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现将抢救结果以及护理效果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此次研究中的20例鼻咽癌患者均为我院于2012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通过放疗后均出现鼻咽部大出血症状。
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为7例,患者年龄最大者为66岁,年龄最小者为26岁,17例患者为复发,3例患者为初发。
1.2 方法1.2.1 抢救患者鼻咽部出现大出血时,应对其呼吸道积血进行清除,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将气管予以切开并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在顺畅状态中,并在患者的鼻咽部进行填塞止血,创建静脉通道对血容量进行补充。
1.2.2 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处在顺畅的状态中。
鼻咽部大出血患者产生死亡的主要因素则为呼吸道梗阻,因此确保患者呼吸道处在顺畅状态中则是抢救的主要关键内容[2]。
而意识较为清晰的患者应选择半卧位置,并对患者进行安慰以及鼓励,指导其如何正确的将口中的鲜血及时吐出,以免使出血现象变得更重,同时还不应将其咽下,以免患者出现吸入现象而产生窒息,此外还应将患者口鼻中的血块予以清除。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27 224投稿邮箱:sjzxyx88@ 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护理黄玉清1,李铭冬1,黎科渝1,古芳尤1,肖红英1,周容2(1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 成都;2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治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的11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急救过程等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本次11例患者急救成功7例,占63.64%;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由于大出血导致窒息性死亡,1例由于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
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紧急的急诊急救并通过合理的护理,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鼻咽大出血;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7.143本文引用格式:黄玉清,李铭冬,黎科渝,等.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24,229.0 引言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对临床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血管容易出现硬化继而使鼻咽周围出现坏死、糜烂等情况而发生大出血并发症;鼻咽大出血是指一次连续性出血超过300ml或者一次出血超过100ml并反复出血;鼻咽癌放疗后合并鼻咽大出血,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常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较高。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治疗发生鼻咽大出血的患者1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抢救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
方法本文收集1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大出血病人 ,抢救方法主要为前后鼻孔填塞。
结果6例(60%) 抢救成功。
结论后鼻孔填塞是目前可行的主要止血措施。
出血控制后要加强对鼻咽原发灶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及时有效的鼻腔填塞和周到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抢救护理Nursing of Rescue on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intractable epistaxis after radiotherapy【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critical care amd nursing on intractable epistaxi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Methods A series of 10 cases with intractable epistaxis in pathology proven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otherapy. Critical care methods includ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nasal packing. Results 6 cases (60 %) were saved successfully. Conclusio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nasal packing are main workable methods for stopping bleeding at present .It coul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that more treatment on primary nasopharyngeal after bleeding was under control. Timely and effective filling up nasal, thoughtful care are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guarantee.鼻咽部大出血是鼻咽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通常认为一次连续出血在300 ml 以上,或一次出血100 ml 以上并反复发生称为大出血[1]。